查看原文
其他

以学生成长为核心,建立健康的学校关系学「汪正贵专栏」

汪正贵 校长高参 2021-09-22

 


汪正贵:北京十一学校分校校长。教育博士,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首批专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合肥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原安徽省马鞍山二中校长。


问题20:如何建立正确的学校内部人际关系?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学校教育中关系的意义》。关系在学校教育中很重要,李希贵校长认为教育学也是关系学,其实学校管理学也是关系学。管理就是处理工作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之间的关系。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尤其在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我们已经不能像古代那样一个人独行其事、独善其身,每一个人都被囚禁在社会的网络之中。离开关系,我们几乎都不能讨论人本身。


管理就是处理好各种关系,主要是人际关系。领导力也是如此,“领导力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i],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有一种领导力叫人际领导力,就是如何处理好组织内的各种人际关系。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


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不等于正确的人际关系。正确的人际关系是基于对组织有所贡献,基于贡献这两个字。在这个组织内的人们能够密切的合作,能够为他人着想,能够共同创造出工作业绩。如果没有贡献,没有工作业绩,那么这样的人际关系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一团和气没有价值,如果没有贡献的话。比如我们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始终以师生的利益为最重要的原则。

 

那什么是正确的人际关系呢?德鲁克在书中谈到很多。我理解有这么几点。


第一, 注重沟通与合作的人际关系。


上下级之间应多沟通。作为校长,你所知道的,一定要让下属知道;你所做的,一定要让你的上级明白。


这就需要沟通,否则会有很多的误会,也可能会有很多的隔阂。不能只有你一个人心里面有数,而你的下属并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那工作起来就不可能不产生阻隔。


同样,你打算做的事也应该让你的上级知道,以争取他的支持,如果将来万一出了问题,上级可能给予理解和担当。


所以我们有时说要多请示汇报,其实就是一种沟通。很多的误会、隔阂,是因为沟通不充分造成的,所以上下级之间,相互的沟通非常重要。


横向之间需要团队的合作。在学校中应该建立分享、合作的一种文化,一种机制,一种人际氛围。


这本书上也谈到,在医院里面,医生也好、护士也好,不同的人都是面对同一个病人,为同一个目标服务。而且都围绕着主治医师的治疗处方做事,其实就是一种合作。虽然从组织结构上,医院里面的医生、护士、药剂师、麻醉师等等,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和主管,但他们需要合作。


他们之所以合作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治病救人为使命。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们需要相互合作,需要沟通信息。


学校也是这样,我们应该为每一个学生负责,虽然学校里面的人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在学校矩阵结构中有不同的主管。但是,我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我们的学生的成长。


我们应该共同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服务。在学校工作当中,我们应该以当时承担的特定的任务为中心,不去强调谁领导谁、谁管理谁,是你部门的事还是我部门的事。我们都需要通力合作。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合作分享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工作有很强的独立性。即使是同一学科、同一课头的老师,也是相互独立于彼此,有的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甚至还会有所分隔,我的东西不一定给你,你的东西,我也看不到。所以合作与分享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建立合作与分享的平台。在十一学校每周都有教学沙龙、教育沙龙,还有读书沙龙等分享会。大家相互给予,相互分享。教育教学和或管理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成立一个攻关小组,共同探讨,合力解决。十一学校的课程研发,为了攻坚克难,成立一个个课程组。这些做法就是为老师们的合作分享提供平台。


建立合作分享的机制。我们考核和评价教师的时候,注重评价一个团队,而不是评价个人。即使是中考或高考的教学业绩评价,也不是去评价单个教师,而是评价一个团队,评价课程组、学科组、年级组,采用团体评价机制。用这样的机制把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希望大家合作分享,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


建立合作共赢的文化。比如说学校的评先评优,都是大家推荐和提名出来的,而不是指定,或者简单的竞争。这样互相推荐的过程,是一种相互发现的过程,也是倡导一种合作的团队文化。

 

第二, 构建等距离的人际关系。


作为校长,和大家的人际关系应该是等距离的。你不能和某些人走得很近,和另外一批人走得很远,而应该是等距离的。尽管作为个人来说,你确实和某些教师的关系很好,但是作为校长的角色,你不能将这种亲疏关系弄得很明显。


我有一个理论,叫做远与近。什么意思呢?作为校长,你和那些关系亲近的人,要表现得很远,人家看起来你们还是有距离感的;反过来,那些你不喜欢的人,或者别人认为你们之间有隔阂的人,你反而要走得很近,让人家觉得你们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本质上就是维持校长人际关系的等距离,不要让人家明显感觉到你和谁亲,和谁疏。


校长不要将世俗的人际关系带进学校,亲亲疏疏。也不能允许学校里面存在的帮派、利益集团、甚至是小山头。不能允许某一个领导后面有一群人。这种小团体是一种不良的文化,会侵蚀学校健康的肌体,破坏学校的文化和生态。


当然学校当中非正式群体可以允许存在,但这种非正式群体是基于共同任务、共同使命、共同价值观的群体,而不是那种基于利益的小团体。工作关系和生活关系要分开,这是一个重要原则。

 

第三, 处理好领导班子之间的关系。


有一些学校校长和书记分设,校长和书记的关系很重要,校长和副校长的关系也是很微妙的。


处理好领导班子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坚持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民主与集中。


作为校长,研究决策一些大事,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会前、会中多征求书记、副校长、分管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在民主的基础上,该集中就得集中,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校长作为行政负责人,可以拍板,做最终决策,并且为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真心遵循这样民主与集中的机制,有利于建立健康的领导班子之间的关系。


其次是讲究一种策略。这个策略就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吕端大事不糊涂,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一些小事就难得糊涂了。


再次是要有一定的境界。处理好领导班子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校长与书记的关系,要有一定的正气,不为个人争名利;能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以学校的目标为重,在共同目标中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四、处理好意见领袖和不合作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大一点的学校都会有这样的意见领袖,他经常以教师的代言人自居,经常发表一些议论,有时候和学校不合作。这样的意见领袖,我们怎么处好和他们的关系非常重要。


学校出现这样的意见领袖,有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可能他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但是他不以自己的名义提出来,借着其他人说事;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学校确实在管理当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给他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还有可能是学校中教师正常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不通畅,这都会让意见领袖有用武之地。


所以首先要给予学校的教师,包括这些意见领袖,表达意见的机会,言路畅通,作为学校管理者,要经常主动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学校的信息要公开透明,反映问题的渠道通畅,解决问题很及时,不给这些人利用的机会。最后是要反观我们自己,处理问题是否公正,如果有不当之处,要及修正。


二战期间,丘吉尔专门设立了一个办公室,唯一的工作是向他汇报坏消息。希特勒与此相反,他只听好消息,他一直以为德军处于上风。傲慢自大或者令人害怕是让自己孤立起来的主要原因。对于领导者来说,没有负面反馈,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所以反过来看,一个学校如果真有这样的意见领袖,也是一种好事情。反过来看,一个学校如果真有这样的意见领袖,也是一种好事情。


我们把他当作审视和改进工作的另一双眼睛,从发现问题的角度来给我们挑刺,有利于我们工作的改进。如果一个学校里面所有的人看到校长都说好,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生态。经常有人为我们挑挑刺、体体检、提提尖锐的问题,甚至是批评意见,有利于我们冷静下来,多反思自己的工作。

 

最后,应该关注校长在人际关系中可能存在的盲区。


比如和家长的关系,我们往往疏于建立和维护家校关系。有时候甚至有意无意地把家长看作学校的对立面。家校关系,就像夫妻关系,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只不过有时候在孩子的培养问题上,观点不同,出发点不同。但是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一定要把家长作为学校办学的正向关系加以维护和经营。


当然也要克服另外一种情形。有人认为家长是学校的顾客,是来消费的,学校要为家长服务。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学校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但不是为家长服务。我们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不是顾客和服务的关系,这一点要非常清楚。否则的话我们就容易被家长的各种不合理诉求所绑架了。


还有一个盲区就是校长与学生的关系。很多校长不从事教学,那就有可能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接触相对比较少。校长与学生的关系,变成校长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关系,缺乏校长与学生个体之间建立关系的渠道和途径。对于学生来讲,校长成为学校的一种象征,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可亲可近的人。校长高高在上,不和具体的学生打交道,这可能是我们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中的盲区。


我去美国、日本考察,看到他们的学校规模小、人数少。一位美国的校长告诉我,校长应该能认得每一个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才好。在学校中,校长也是老师,而不是个行政官员,应该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关系。比如说,每周有那么一个中午,以校长有约的方式与十个左右的孩子共进午餐,相互接触,沟通交流,这也是一种方式。一年下来,40周,也能接触400个左右的学生。


在十一学校,我看到李希贵校长专门把学生会办公室放在校长办公室的隔壁,这样经常会和学生之间有接触交流。他欢迎学生去他办公室借书,也是创造一些校长和学生建立个体之间关系的机会。


总而言之,作为校长,处理好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人际关系是学校文化和学校生态的重要内涵。我心目中良好的学校生态,就是建立一种简单的、健康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资料


[i]《领导力——如何在组织中成就卓越》(第5版),[美] 詹姆斯·M•库泽斯 巴里•Z•波斯纳著,徐中 周政 王俊杰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22页。


推荐阅读:

1、作为校长,你凭什么领导别人

2、大家都看着你,校长!说你相信的,做你所说的

3、以文字作画,画出学校美好愿景

4、用愿景管理未来,激励教师迎接挑战

5、校长如何应对变革的压力?光有信念、勇气还不够!

6、痛点,往往就是学校变革的出发点

7、如何为教师赋能,提升每一个人的能力?

8、驱动老师的究竟是什么?

9、不懂激励人,怎么做校长?

10、当你真的以学生为中心,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11、不要以为坐在校长位置上,你就自然会有影响力

12、如果,你遇到了一位平庸的或不道德的领导……

13、核心关系圈,决定了你的品位和价值

14、校长做人与做事,时间应该七三开?

15、学校中层如何从“夹心”变成“核心”

16、每天忙忙碌碌,不知时间都去哪儿了?三点反思助你从事务泥潭中脱身!

17、校长要站在学校的外部,思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18、校长所分配的最重要资源,是自己的时间

19、每年收700多份上级文件……五重压力下的校长如何不被压变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