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丨杨立伟: 理想的鸽子在蓝天飞翔

2017-06-14 杨立伟 新三届

      老编的话: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新三届大学生即77、78、79级通常被视为一个群体,聚集了“文革”十年被耽误的人才。新三届以平均6%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


        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特辟“卌年”和“校园”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杨立伟,男,1957年生于哈尔滨市。1974年中学毕业下乡到黑龙江省抚远县,1979年返城,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后被选调下派到黑龙江省巴彦县西集镇。1985年中央党校三年制培训班学习,1988年研究生学历毕业,在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省政协工作。1992年"下海"经商,现为深圳市黑龙江商会会刊主编。



      1979年10月下旬,我们在黑龙江大学刚度过大一的第一个月,学校举行歌咏大赛,我们中文系也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当时在校学生1976、77、78、79四个年级,我们79级自然是最低年级了。中文系学生会文艺部组织了一个以79级新生为主,其他年级也抽一些文艺骨干加入的合唱团,我们中文79级除了五音不全的,长相太对不起观众的和特别不愿意加入的之外,大部分参加了,大约占全年级90多人的四分之三吧,约70人左右,再加上其他年级的,拼凑了100人。



        每天下午下课,合唱团的同学们都集中在教学楼的大教室里准备唱两首歌,一首是由78级一位姓童的男生作词并谱曲的合唱《理想的鸽子》,另一首是当时在青年中非常流行的歌曲《青春啊青春》。童男生那时大约不到30岁,属于在社会上工作多年或下乡知青又考上大学的,我们都叫他“老童”。


        老童应该是上海或江浙一带的南方人,讲一口南方普通话,一个字一个字往外崩不会卷舌音的那种。他个子不高,身材比较瘦,浓眉大眼,一脸严肃,好像从来不会笑,讲话嗓门很大,命令式,不容商量。也许是时间紧迫,排练任务重,歌曲又是新学,参加者多半又特别业余,所以老童严格些急躁些也可以理解。



       参赛歌曲中,《青春啊青春》基本不用练,是一首当时年轻人耳熟能详的歌,合着唱几次就行了,重点和难点主要在第一首《理想的鸽子》,因为这是老童原创的词曲,除了他没人会唱,完全从头学起,只能由老童一句一句教,大伙一句一句学。而且这首歌音域比较宽,高处很高,低处很低,又有男女生领唱,又有男女生分部轮唱,又有混声合唱,技术含量颇高,属于必须有人在前面指挥才能唱的大合唱,指挥自然是老童了,看样子他以前肯定不是一般的文艺爱好者,起码半专业水平,在“文革”时一定是在相当一级“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摸爬滚打锤炼出来的。


        当时黑龙江大学总共有中文、哲学、经济、俄语、英语、日语、数学、物理、化学九大系,像经济系、外语那几个系人数较少,搞大合唱很难跟我们对抗,哲学、数学、物理等系玩文艺对我们中文也不占优,只有化学系特殊,他们以76级工农兵学员为主的有一批人文艺很专业,各种乐器都精通,在校学生会文艺部都是老大级别的。他们精心组织了一台西洋管弦乐交响伴奏的大合唱,各种大小提琴各种大小号各种管和萨克斯之类,好吓人。而我们,完全只靠100张嘴,无伴奏合唱。这不是土八路用血肉之躯跟武装到牙齿的正规军拼命吗?结果应该不用想啊。



       我们在排练之余听高年级的一些消息灵通人士如此这般一说,不由地也感觉前途很渺茫,而且听说上一年歌咏大赛,中文系是以78级为主的,老童比这次卖力气,使出吃奶的劲,也没得着冠军,按这个标准,这次根本没戏。


       不行也得练哪,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我们中华文化精髓内容之一,我们中文系更要发扬光大不是。练到一定程度就要上台彩排了,有指挥有领唱有麦克,煞有介事地干了几回。老童指挥,男领唱是76级的,女领唱是78级的,前面还有男女呼应的朗诵,很煽情的,有点像全盛时期央视春晚的男女主持赵老师和倪老师那种配合。


       演出开始了!那天我们中文系第一个出场,全体男生穿白衬衣蓝制服,那个时代男人服装基本是蓝、绿、灰三样色,每个男生都有蓝制服,不用买,洗干净穿上就得,女生一色西裤,颜色是不是统一不记得了,真正的亮色是:女生上装是各种花色的毛衣。记得组织者特意说了,色彩花样越新鲜越好,别重样!



        想一想,在1979年的中国内地边远黑龙江,在舞台背景是一群身穿蓝色而且颜色深浅不一新旧不一的衣服,高矮不一胖瘦不一脸色黝黑居多的男生映衬下,一群花季少女身着各色各样的毛衣青春靓丽光彩四溢!令人眼前一亮!或者用一句俗不可耐的话形容一下,那真是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线哪!


        大幕一拉开,我们的舞台形象就获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我们先声夺人!


       男女声煽情的开场朗诵,拉开序幕,老童快步走到台中央,背对观众,对我们抬起了双手,随着他指挥的节奏,歌声响起。


       35年之后,当年我们年级参赛的男生敖凌国竟然还能比较完整地回忆出歌词,而另一参赛男生刘德诚更能记得这首歌的旋律,配合着小敖的歌词完整地唱出来!神人啊!这样就使我们能够重温旧梦:


 

太阳驱散迷蒙的雾嶂,

春风吹开思想的门窗。

英雄的人民奋勇前进,

四化的凯歌响彻四方。

啊.......啊......


理想的鸽子在蓝天飞翔,

思想的花朵绽放在胸膛,

智慧伴随着美好的理想,

我们肩负着未来的希望。

智慧伴随着美好的理想,

我们肩负着未来的希望。


年轻的雄鹰在空中飞翔,

历史的车轮奔向前方。

智慧伴随着美好的理想,

我们肩负着未来的希望。

智慧伴随着美好的理想,

我们肩负着未来的希望。


太阳驱散迷蒙的雾嶂,

春风吹开思想的门窗!

   

        《理想的鸽子》和《青春啊青春》两曲歌罢,一时静场,突然,爆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我们下了场,一时心情还难以平静,思绪还久久沉浸在刚才充满激情的演唱中。其他系都上来演了什么唱了什么全不记得了,只有化学系管弦齐奏展示他们正规军实力的演出稍有印象。



       最后评选结果,我们中文系的大合唱获得了冠军!


       事后78级的学兄学姐议论说,组织者老童根本没看好我们79级这群乌合之众,去年老童那是铆足了劲想夺冠,排练比今年上心多了。演出那天,他盛装出场,新吹的大背头抹的油黑锃亮,身着雪白衬衫燕尾服,足登尖头黑皮鞋,戴一副真丝白手套,执一根专业镀铬指挥棒,结果灰头土脸名落孙山。


        老童伤透了心,所以今年根本没敢抱什么希望,你看他出场:完全素颜,没理发没刮脸,衣服都没换,还是平时那身灰不灰黑不黑的衣服,前襟上还有块油渍呢,徒手指挥,没有白手套更没有亮棍。这样如果没有取得好成绩也不至于太难看:本来就没太当回事嘛就是个玩玩。他太低估我们79级这些朝气蓬勃的学弟妹学妹们啦!


       当年大合唱的照片已经很难找到,这是在大学期间某次文艺汇演我们系女生小合唱的留影,依稀可见30多年前的大学生“天之骄子”“八十年代新一辈”们的青春风采。



(本号获作者授权推送) 



卌年:恢复高考记忆

周大伟: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高宽众:我考上了政法界“黄埔一期”

侯建刚: 歌乐山下的"西政78级神话"

舒修:追忆复旦新闻系墙报“前哨”

蒋蓉:啼笑皆俱的高考往事

赵凡:那年16岁,我跳级参加高考

陈平原:再也写不出比“高考作文”

更有影响的文章了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珊伊:我在北大留学生楼的文化冲击

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张河:我的“自助式”高考复习

邓天雄:我的高考一波三折

庞松:我们共同经历的年代

汪瀰的故事:坎坷求学路

陈海贤:17岁那个炎热的夏天

张效雄:1977年兄妹三人同赴考场

魏达志:艰辛的求学之路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管士光:回望来时路

吴工圣:一路走来  知恩感恩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吴畏:我的高考,1978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他向邓小平建言恢复高考:

当年只是说了几句真话

1978年入学的那拨大学生(上)

1978年入学的那拨大学生(下)

樊克宁:1977年恢复高考的来龙去脉

陈平原:说出你我的故事

1982版中国大学生

《那三届》:中国高考的记忆

李水山:"77级"自画像:

我们承载着时代精神

尹俊骅:高三那年废除高考,

我们连夜致电毛主席表忠心






莱茵河漂流之旅

穿越欧洲的今昔



每天讲述最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知青岁月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六: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七: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八:父亲,截止6月父亲节前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