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应用型高校疫情期间的“MOOC+ 直播”

王玉珍 宋国琴 等 计算机教育 2023-12-17

0 引 言

疫情当前,为确保“战疫”全胜,返校时间一推再推,虽然已有部分中小学陆续返校,但是高校返校迟迟没有准确消息。新冠疫情给高校带来了一次大考,为迎接大考,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提出了“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的要求”[1]。如何“实质等效”是每个一线教师须急切应对的必答题。早在今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在线的慕课和专属在线课程(SPOC)以及校内在线课程资源,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习行为分析数据,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况”[2]。由此可见,利用具有数据统计和学情监测功能的课程平台是“ 疫情期”教学开展的主要途径。为此,众多在线直播平台大力支持,免费向各大高校开放,但应用型高校老师大多没有混合式教学的经验,对直播教学更是心里“没底”,对“新”课堂无法把控,处在焦虑恐慌之中。与其焦虑地期盼与等待,不如将应急措施看成良好的契机,提升自己的信息化和现代教学能力,大胆实践课堂教学改革,争取弯道超车。那么,在应用型高校,如何确保知识高效地被传授?如何确保知识有效地被掌握?怎么才能做到“实质等效”?“ MOOC+ 直播”教学模式可为战“疫”时期的教学质量保驾护航,甚至有可能成为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常态。

1 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让应用型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再稀缺,让学有所学

响应号召,战“疫”时期,许多在线课程平台都免费为各高校开放,如学堂在线、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等,极大地丰富了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大量的精品课程都是名家大作,设计精细,形象直观,更能激发学习兴趣,使老师们不再身陷于教学资源的自建之中,为应用型高校开展在线学习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如何从众多资源中挑选出适合自己学生认知水平的优质资源?如何借开放资源助本校学子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就要求教师仔细甄别、优化资源、精选素材、精心剪辑,一次课精选3~5 个5 分钟左右的微视频,用PPT 进行串联、过渡,优化教学体验,如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对于公共课程的同学建议选择哈尔滨工业大学车万翔老师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更基础,更容易理解,而对于专业课的同学推荐学习北京理工大学嵩天老师主讲的Python 语言程序设计,更有高度,更能训练学生思维,启迪智慧。

2 合理应用互动教学软件和直播工具实施直播课,成为在线教学的有益补充,让教有所用

如何“实质等效”?通俗地说,就是要保证教学质量,就是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想保证学习效果,就得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就要课堂有效交互,要有效交互就要保证知识的有效投递和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要保证学生学习信息的实时反馈,而目前的最佳方式是直播,因此选好直播平台和工具,以教学成效为导向,以在线互动为手段,让“直播”课成为战“疫”时期教学的有效补充。

应用直播, 有效互动,增强课堂“临场感”“参与感”。慕课不能实时有效交互,而且师生分离、监管不力、互动受限,老师失去现场的威慑力,学生接收不到老师见面课的“眼神”“语言”和“行为”提示,容易开小差。直播教学由于师生同平台、同时间、同网络,如同临场,如果开启摄像头,效果更接近真实课堂,互动性会更高;同时,直播课堂中老师声音可以听得更加清楚、课件看得更加清晰,解决了见面课中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看、听不清楚的困扰;学生可以课后观看回放,查漏补缺,解决了见面课中“跟不上”的困扰。老师发现,学生的回答可以“听”得更清楚,解决了见面课中学生回答“一窝蜂”,听不清楚的困扰;匿名互动,更踊跃,解决了学生当面答错难为情的困扰。

3 有效应用资源与平台,精心设计,内容调整,有效互动,重构课堂,让学有所获

要做到“实质等效”,即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可以应用“MOOC+ 直播教学”的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目标,以教学效果为导向,对知识点重新梳理、提炼、萃取、拆解,综合设计,实现课堂优化重构、有效互动。

3.1 调整课堂结构, 化整为零, 让内容“碎”[3] 起来

学生在缺乏“眼神”“语言”和“行为”提示情况下一直在线认真听45 分钟可能性不大,直播效果自然打折。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教学由原本按课时划分更改为按知识单元进行,即把一次90 分钟的教学时间分割为多个15~25 分钟的小片段进行,每一片段具有独立的活动单元,每个活动单元完成后,给学生适当的答疑、梳理、内化和休息时间。

在进行程序的分支结构教学时,若按以往面授课教学,教学结构如图1 所示,主要是前次课教学内容回顾和新知识的讲授。一般而言,到课间休息时,可以完成讲解的一半,在下课时,可以完成所有计划教学内容。

变“碎”的“MOOC+ 直播”教学结构如图2所示,整个教学过程被分为3 段活动单元,第1个活动单元为5 分钟课前测试反馈+20 分钟重点知识串讲+5 分钟讨论解决问题+10 分钟再测巩固提高;第2 个活动单元为20 分钟难点知识(多分支应用)讨论分析+5 分钟答疑;第3 个活动单元为20 分钟难点(多分支嵌套)多元化互动点播+10 分钟进阶测试。实现难点的突破并检验效果,将连续的上课时段分割成30—25—30 3 段,可以让学生精力更加集中,更好地落实学习。

3.2 增加有效多元互动,盘活课堂,让学生“动”[4] 起来

为了避免教师那头“自我陶醉”,学生这头“昏昏欲睡”,就要加强监管,吸引注意,多元交互,盘活课堂,让学生的心一直随教师而“动”,从而确保教学效果。

频繁的测试练习推着学生“动”。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学生的知识易错点和薄弱点,吸引学生注意力,推着学生“动”起来,在约15~20 分钟的知识串讲直播课中,大约会出现3~4 次简单练习题在有限的时间内( 1 分钟左右)完成,且题目内容需要学生认真听串讲后才能掌握,每道题正确率对其期末成绩有直接影响,大约占期末总成绩的15%。

创新设计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点、知识点、重难点、疑点和热点,引导学生“动”;技巧上,及时互动话题引着学生“动”。借助“互动面板”,形式上,使用“互动面板”实时语音互动、交流讨论,设置提问、抢答环节,引着学生“动”;内容上,设点评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分享观点,适当地加分奖励,通过增加任务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展示机会等方法引导学生“动”。

课堂随机点名牵着学生“动”。全面调动学生的注意力,随机点名无疑是个最有效的办法,这种紧张而期待的感觉无异于现场抽奖,可以采用雨课堂的点名功能,也可以用一个单独的小程序,甚至就是老师随机的点学号或叫名字,相信所有学生都会目不转睛地盯着不断滚动的名字或屏住呼吸听老师叫名字,相信想投机“挂”机的人定会迅速消失。

偶尔的“ 红包”奖励诱着学生“动”。偶尔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发发红包,也可以为课堂调节气氛,变着花样发,分别给答题或最快、或最完善、或最大胆、或最有创意、或发言最积极的发,不让学生找到规律,这样惊喜才会不断,就这样诱着学生“动”脑思考,“动”口抢答。

当然,让学生“动”起来的方式很多,选择什么方式、什么时机、什么环节,设计怎样的“动”,都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节奏,灵活调整,精心设计和驾驭“动”起来的教课堂。

3.3 有效利用资源与平台,协调课堂内外,让课堂内容“减”[4] 下去

由于让学生“动”起来,势必耗时多,为了既不增加师生负担,又确保“实质等效”, 关键就需要认真梳理、精心设计,协调课内外,确保课外学习有效,实现课内外互补。

课堂时间分成多段,互动环节增多,只能减少直播教学内容,减什么?留什么?减多少?留多少?减下的内容放到哪儿学?哪些放在课内学?哪些放在课外?都需要老师精心设计,让课内课外讲的内容协调互补。一般而言,比较简单易学,自学能掌握基本概念、定理、语法等的就利用MOOC 资源放到课外学习,而自学存在难度或讨论得不到解决的放在直播课内,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交流、课后拓展内容有协调互补效果。实践证明,只有直播课堂内容减少,知识点的讲授才特别透彻,学生才学得更加明白,更便于对知识的内化。

在进行程序的分支结构教学时,教学内容如图1 所示,但是因增加测试习题来巩固对应知识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长中,使得教学内容必然需要减少,可首先将教学内容拆碎如图3 所示。在保证学生全面掌握分支结构的基础上,集中介绍其易错点及应用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可对本节教学内容调整如下:分支结构定义、单分支、双分支语法格式及单分支的应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调整到课外,而多分支应用及选择结构嵌套由于难度较大,依然保留为直播教学内容。

4 应用“MOOC+直播”模式,精心设计,提升质量,实践探究,让效有所显

“MOOC+ 直播”具体的授课过程主要分为课前获取、课中内化和课后反馈3 个阶段,如图4所示。

4.1 课前预习,知识获取,师生更有底

课前老师仔细甄别网络资源,选取适合自己学生知识技能起点的优质资源,进行剪辑、修改后提前3 天向学生推送,发送任务、微视频等。学生通过直播平台,接收查看课前学习任务,根据任务要求,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任务单中规定的内容(微视频、课件、素材等)并完成课前自测题[4]。教师则根据自测题的得分统计情况和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确定新课知识与技能起点、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而调整课堂结构和教学策略。

4.2 课中互动,知识内化,吸收更高效

课堂上,首先用5 分钟时间借助平台工具(如雨课堂)对学生预习进行检测,再次确认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微调教学设计;其次,导入任务,针对一些难点、共性问题、突出性问题进行剖析与串讲,促进碎片化的知识体系化、结构化;最后,再应用多元化有效互动手段,实现重、难点突破,即教师通过平台发布“进阶式”任务,采用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小组协作等多元交互方式,加强对知识的梳理与内化巩固,而整个过程在后台监控下实施并有数据反馈,方便老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和针对性辅导。

4.3 课后复习,学习反馈,辅导更针对

课后,教师主要完成对作品的评价,利用平台与学生有效沟通,答疑解惑,更具针对性地实现个性化的辅导,促进学生查漏补缺、拓展延伸。

5 跟踪学习过程,注重过程评价,关注能力素质,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系统,让评有所依

教学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激励和促进学习重要手段,“MOOC+ 直播”教学应调整评价方式,跟踪学习过程,以数据为支撑,用数据说话,有效反馈,精准辅教辅学。

首先,评价分质的调整,相比以前“平时分+ 考试成绩”三七开的定分习惯,调整为四六开比例,即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平时成绩提高到40% 左右,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的成绩调整为60%。

其次,评价内容的调整,平时成绩评价包括视频观看时长、课堂前测、微任务(小测试)、学习态度、小组讨论、过程性任务等,评测内容更加全面具体。

最后,评价方式的调整,用于直播的平台和社交软件如雨课堂、钉钉、腾讯课堂等,大多包含签到、直播、测验、抢答、成绩导出等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能够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帮助老师采集数据,反馈数据,为教学提供参考,因此,评价方式由原来的教师评价为主改为系统评价为主,这样更客观、精准。当然,有的项目如学习态度和过程性任务还需要保留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具体评价比值见表1。

6 数据支撑,针对辅导,初显成效

近两个月的“MOOC+ 直播”教学模式在数据的有效支撑下,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互动内化,课后辅导拓展,协同共育,环节递进,衔接流畅,规律作息,让学生对“MOOC+ 直播”教学模式实现了“被迫—适应—喜欢”的无缝对接,成效初显。

出勤比率高, 课前10 分钟, 学生在异地签到打卡,完成出勤,本课程的平均出席率是95.6%,少有学生缺席,个别没有出席的学生都是因为临时停电、断网等客观原因造成的,并提前与老师联系,事后已看回放,说明学生的上课热情很高。

预习态度端,在“预习资源包”指引下,较传统“见面课”笼统的预习而言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具体,任务更聚焦,课程课前预习率达到90.6%,较以前“见面课”的“几乎不预习”相比预习率高了很多,说明学生学习态度很端正。

参与热度高,师生屏幕相隔,在一系列在线互动支持下,彼此能听到声音,交流互动,体会到对课堂的热情。课中一般进行2~3 次互动小测,每次小测的时间是1~2 分钟,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平均互动能达87.6%,正确率达86%。这种互动的参与率和效率是传统课堂做不到的,答题正确率说明听课效果不错,尤其在线实时的分析是“见面课”暂时无法实现的。

作业效果好,学生作业完成率达92%,题目平均正确率为83%,且有50% 的学生题目正确率高于80%,而且在题量适当增大的情况下,完成率和正确率均高于“见面课”的作业完成效果,说明大数据支撑下的互动辅导更有针对性,效果更明显。

短短的两个月,师生都已习惯“MOOC+ 直播”教学模式,学生习惯看老师推送的任务和资源,习惯于在线与老师互动,同学互助,学有余力的学生也习惯于主动要求老师推荐好的学习资源、网站或书籍等,很快实现了“被迫—适应—喜欢”的完美过渡,这“ 逼”出来的效果还不错。

7 结 语

实践证明,“MOOC+ 直播”的教学模式在应用型高校是切实可行的,借MOOC 资源开阔眼界,提高能力,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借直播平台有效互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知识体系化、系统化,让学生随时跟得上,愿意跟,最大可能实现“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MOOC+ 直播”教学模式本应该是疫情期间教学手段的补充,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如果我们敢于直面挑战,更新理念,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把握契机,化“疫”为益,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去揣摩、去探究、去推敲、去改进,不断提升教学品质,不但能为应用型高校在战“疫”时期教学质量保驾护航,还将为传统课堂教学改革带来良机,让“MOOC+ 直播”成为应用型高校课改新常态。


参考文献:

[1] 湖南大学教务处. 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的通知[EB/OL]. (2020-02-11)[2020-05-16]. http://jwc.hnu.edu.cn/info/1021/7145.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EB/OL]. (2020-02-06)[2020-05-16].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002/t20200206_418480.html.

[3] 周雪, 蒋学清.“金课”助力应用型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0(3): 138-139.

[4] 于歆杰. 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J]. 中国大学教学, 2019(5): 14-18.

[5] 陈希亮, 姜峰, 赖俊, 等.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6(6): 143-146.


基金项目:2018 年度内江师范学院科研重点项目(18ZA05,[2019]15)。

第一作者简介:王玉珍,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与应用,1165501026@qq.com。


引文格式:王玉珍,宋国琴,严庆勇. 应用型高校疫情期间的“MOOC+ 直播”[J].计算机教育,2020(8):优先出版.

(完)

(微信编辑:史志伟)


更多精彩:

【目录】《计算机教育》 2020年第7期

【目录】《计算机教育》 2020年第6期

【目录】《计算机教育》 2020年第5期

2020年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大会会议通知(江苏南京)

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一种确保高校教学质量的新模式——同步异步混合式教学

北大李晓明教授:当认识到“在线教学也行”之后…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齐心协力战疫情”在线教学网络研讨会成功召开

征稿启事:“疫情下的线上教学”

做好网上教学的几点建议——北京理工大学李凤霞

【目录】《计算机教育》2020年第4期

【目录】《计算机教育》2020年第3期

大学老师该如何保障在线教学质量?看专家怎么说

【目录】《计算机教育》 2020年第2期

【校长专访】加快推进计算机科学教育 做数据科学教育的探路人——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教授专访

主编寄语:由“墙上的咖啡”想到的计算机教育

【目录】《计算机教育》 2020年第1期

【言十系列】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质量问题分析与建议

【目录】《计算机教育》 2019年第12期

【目录】《计算机教育》 2019年第11期

日本东京大学计算机本科课程设置分析与启示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工科与大数据专业建设

《计算机教育》杂志入选《CCF推荐中文科技期刊目录》!!!

【言十系列】去伪存真——从ESI指标谈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外计算机教育研究文章汇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