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 张书函:浸在雨水中的赤子之心
【校友名片】
张书函,1972年出生,200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教授级高工。现任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总师,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雨水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建筑大学、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获“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2005、2007、2016年度市水务局“优秀共产党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2016年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等荣誉称号。
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书函在研讨会发言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资源匮乏一直是制约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有这样一位农大人,他扎根于水务科研一线,用长达二十二年的马拉松式研究变雨水为宝,用科技治水填补国内空白。怎样充分利用雨水,将其由废变“宝”;怎样建设海绵城市,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这些都是他日夜不息思考的重大课题。
正是在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下,雨水收集、净化、回用、滞蓄、补给地下水等系列技术难题被一一破解,多项雨水利用新技术正式落地,有力推动了首都水务科技水平提升。由其创建的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体系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北京推广应用,年雨洪利用综合效益达4.55亿元。
他就是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总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书函。
张书函参加学术报告会
<<<
拔节成长,迎难而上
在农大读博期间,尽管有着学业和工作的双倍压力,但张书函收到了许多老师的帮助,这让他倍感温暖,也更加坚定了他留在水务科研行业继续深耕的决心。除去师长的关怀,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让他印象深刻。“那个时候读博的人不多,大家都在一起上公共课,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的年龄差距还很大。我空余的时候喜欢和大家聊天,觉得热闹、亲切,一起学到不少东西。”
从1996年参加工作开始,张书函已经在水务科研一线扎根了26年,推动和见证了北京市水务科研水平的一步步提高。“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很辛苦,我当时做农田水利,在大兴、朝阳、通州等地的实验基地来回跑,交通不方便,一路上要换乘很多交通工具。实验条件也不好,做节水灌溉实验,可是土壤水分没有监测条件。一套负压计设备一千多,太贵,我就想着自己做一套。”为了做出土壤水分监测所用的负压计,他前往石家庄的一家科研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回来后亲自选材购入了有机玻璃版、灰塑料板、PVC管、φ4软管、坐标纸、针头、橡胶塞等零部件。筛选陶瓷头时,他将不同的陶瓷头一一实验以便将相近的进行归类,最终做出了几十套组合,可以监测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变化。“解决了监测的问题,特别有成就感,同时也更相信自己能在这一行干好。”
++++
<<<
使命在肩,牢记责任
2000年,张书函正式投身到雨水利用的工作中,与团队成员一起逐步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降雨时无法实时采集、监测数据,是我们当时面临的一大难题。比如不同时间水质变化的监测、屋顶径流的实时监测,都是非常重要的科研环节。”为了攻克这一问题,张书函研究发明了能够自动采样的设备与终端,从而能够在研究过程中掌握降雨径流的全过程特征,知道整个降雨过程的水质变化。雨水监测数据质量的大幅提升,进一步让北京市更高效地对雨水进行调节和利用,并且减少雨水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成果在奥运场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支撑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了“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概念,为各地的海绵城市建设打响了“发令枪”。
2015年,北京市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张书函带领团队为试点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力求推动项目顺利进行。在北京市水务局成立海绵城市工作处之后,张书函负责举办了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培训班,同时协助完成市水务局折子项目的实施。在这一过程中,他积极为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献计献策,多次与相关单位对接并开展座谈交流会,深入了解建设过程的中的工作难点,从而进行更细致的技术攻坚与指导。
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张书函的团队不断创新推进雨水利用技术,使北京市雨水利用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从硬件水平来看,大量相关设备总是首先出现在北京。从时间线来看,2019年底,北京全市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达到预期目标;2020年底,北京全市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超过20%的阶段目标;2021年,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活动的排水防涝安全得以成功保障。
目前,张书函在城市水生态环境研究所中继续着雨水相关的科研工作,重心在于减小城市降雨带来的冲击与风险,保持水质,并且增加雨水的可利用性。“总体上讲是雨水的综合利用,既要防止内涝,防止水质变差,也要让降雨径流得到净化和利用。”
“雨水利用的工作面很广,要综合考虑灾害防治、环境改善、资源利用等多项因素。首先要保障安全,在可控制范围内避免灾害,超出范围后要采取应急措施,减少灾害损失。”关于雨水利用的未来,张书函认为应当从水质、水环境等多个层面做工作,减少污染,增加可利用的地表水资源。
++++
<<<
信念如磐,初心如故
从业20多年,张书函始终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水务科研与探索。“我的硕士导师是康绍忠老师,特别羡慕他能够做这么大的学问,一直把他视为榜样。所以总是激励自己,要在这一专业有所建树,要为实际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要做出利于水利事业、利于社会环境的成果。”
就是怀揣着这样的理想,张书函不断磨练意志、提高本领,一步步践行着自己的初心。而作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他的身边常常会出现诱惑。“之前有买仪器的公司找我去做销售,底薪给的很高。可那时候我刚开始做节水灌溉,尽管这方面理论上已相对成熟了,我觉得还是要再好好研究研究,让老百姓、让农民能用上、用好设备。路子还很长,康老师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我想要实实在在地做出点东西来。”在这数十年的求学与工作中,张书函感叹来到北京工作的不易,他感恩自己的一切机遇,并将学术理想与实干精神、奉献精神牢牢绑定。“2013、14年的时候,又有公司想挖走我,但我不愿意去。还是想做学术研究,想把青春奉献在水务科研事业中,其他的不适合自己。”
尽管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张书函从未停止过自我鞭策,谦虚的性格让他始终觉得自己奔跑在“成为康绍忠老师那样的人”的路上。对于荣誉,他看得很淡:“荣誉不是我自己的,是集体的、团队的、大家的。我只是做了一点点事情,得到了认可,应该感恩团队成员的相互协作,同时感恩水科院,给了我们一个施展才华与抱负的平台。”
对于还在校园中的农大学子,张书函勉励大家要珍惜在校读书的青春时光,用心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以便在将来适应各种工作场景。“力学中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生活中也是这样。有良好的行为作用才会有良好的反作用,想要收获必须有付出。”
勤奋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基石,而最重要的还是明确工作目标与理想信念。“人人心中都有无尽的宝藏,人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但志向并非没有高低。如果一个人心怀国家与社会,就会越来越有力量。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明白,不要用竞争的视角去审视一切问题,有时候成就他人才会更好地成就自己。当你不计个人得失,无怨无悔去奉献的时候,会得到一个非常好的反馈,人生会更加幸福。”
无怨无悔地不计个人得失,并不是指沉溺宏大叙事而厌弃个体意义,而是要让目光不再拘泥于自身一时的利害、拘泥于无休止的攀比。就像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写道的:“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哪一种生活能够让人幸福,能够于国于民有益,自不必说。
然而知易行难,在愈发复杂的现实问题面前,如何做到不忘初心,如何坚韧不拔地践行“解民生之多艰”的农大信念,是我们需要向张书函校友学习的地方,也是农大青年永恒的精神思考。
++++
<<<
往期回顾
校友故事 | 邵根伙(88届硕、91届博):在祖国大地播撒农业兴旺的火种
校友故事 | 吕名礼、吴竹夫妇:人生这道数学题,你做对几道?
校友故事 | 高福:高考不是唯一起跑线,是不断提升的新起点
校友故事 | 刘含:英伦奋勇逐梦,挑战创业人生
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9年、2021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丛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展现了在各个时期,农大人响应祖国号召,肩挑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未来也将继续将优秀校友的故事收录成册,以飨师生校友,欢迎大家提供线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推荐身边优秀校友吧~
问卷将采用匿名调研的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编辑:荆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