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利奇马”,你空跑了一趟

畸笔叟 畸笔叟 2022-01-11

 

“利奇马”来过了。又是“龙头须”,与以前诸多个台风一样,“嚇嚇野人头”而已。

最讨厌“利奇马”这样的台风,“划水”么老大,什么“风王”,结果就像一个在外打工大半年的饿汉,连家门也没敲开,就来煞弗及抖了两抖,放忒一泡,居然就脚踏太湖之波,到无锡去吃肉骨头了,胃口蛮好。前戏马虎,后戏全无,只弄到现场一天世界,还要阿拉收捉好几天。

 

魔都是沿海城市,台风不稀奇。最近30年不算的话,前面100多年,有记载光顾上海的台风每年至少23个,最多的有7个。还记得我们小辰光,一喊热得吃不消,弄堂里的老人就会幽幽地说:“叫啥个叫啦。上海的热,三吓头呀,过两日台风就会来的,一来就风凉。”可见台风来得有多频繁。

 

后来就“魔都结界”了,汝生也晚的上海人不大碰得着台风了,物以稀为贵,台风居然一年比一年更受到民众和媒体的追捧,好像super star

与此同时,35度以上高温连续的天数也越来越长,屡破纪录。

 

1980年代跑气象条线,1992年做沪上首个气象漫谈电视节目《谈天说地》。2002年做《今日印象》,结尾处朱莉叶小姐姐报气象也是当年的热点。所以,我认得了不少气象台的朋友。每年春节前聚餐一次的习惯保持了很久。饭桌上的话题当然离不开气象。我们当然不止一次地讨论过“魔都结界”。我是外行,敢说话,很早提出了“城市热岛效应”的看法。他们是专家,有社会影响力,说话比较谨慎。但他们一次也没反对过我的看法,我看得出来,他们并不只是为了当面给我面子,因为要反驳我也确实不易。这星球上,哪种变化与人类任性而又剧烈的活动是没有关系的呢。

 

就像家家人家都只有独生子女一样,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会起变化,台风少了,上海人对台风的态度也起了变化。先是不敢轻言台风,1990年代的时候,只要不是明显地冲上海而来,官宣从不轻易表态。


转折发生于1998年长江洪水之后,有了什么“四级启动预防机制”,“花头经”就开始越来越透。进入新世纪后,终于变成了“唯恐台风不来”的程度。就像这次“利奇马”,人家还在菲律宾以东,就有人断言要来上海。好像不来不开心一样。

 

也是,台风不来,漫说电视新闻没看头,就算玩微信吧,美食晒烦了,小囝晒烦了,山水晒烦了,衣饰晒烦了,连自己的滤镜面孔也晒得不要再晒,突然来个台风晒一晒,多开心啊。就算以车代舟,也赛过重温小辰光撩大水的童趣,心里的歌也飞了出来: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车儿推开波浪

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立交桥

四周环绕着出租公交

小车儿轻轻

飘荡在水中

远方飘来了谁的席梦思

 

同志们关紧车窗

雨水洒在玻璃上

岸边群众高兴地吃瓜

静静看我们在水中游荡

小车儿轻轻

飘荡在水中

别熄火4S店会不认账

 

也正因为大多数台风对上海来讲都是“龙头须”,所以大家还有心想自娱自乐。相比之下,媒体的态度就有点太用力了。

本世纪初,我们听说有记者跪在浅水里出镜,以显涨水之甚,记者之苦,我们还是当笑话讲的。到后来,在电视屏幕上,每年都能看到记者抱着电线木头,腰里绑着绳子出镜直播,据说还因此得了最高级的奖,我是不以为然的。偶尔为之,尚可接受,拿它当功课做,无论如何也难逃作秀之嫌。

 

要表现风大,电视有很多手段,何必押上人质,你也不欠谁的,再说你也不好看。出镜直播第一要义是把话讲清楚,把重要信息迅速传递出去,哭什么?喊什么?大家更听不清楚。更何况,全世界都报道天气灾害的,可以从井底爬出来多看看。

 

从某种意义上说,“利奇马”倒蛮像玉皇大帝派来的巡视组,一通风力水力侦察,很多软肋都显露了出来。这样的风,这样的雨,大家也见了不少,动不动就“X年一遇”,失去的是发布者的权威。以后讲话就变成“狼来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人监督不了,还有老天爷。

 

还有一点,不吐不快。那就是官宣的台风消息。总是那么技术,那么理性,那么全面,那么“刀切豆腐两面光”,而有用信息少之又少,像极了19世纪机械唯物主义曾经达到过的那种极端。语言是泛行政化的,做派也是泛行政化的,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我就这样,你奈我何。

 

素不知,台风消息毕竟是要给活人听,活人看的。机械、僵化、刚性、和缺少人文色彩,冷冰冰地丢给人们,久而久之,受损的还是发布者的权威。几十年来,重理轻文的教育倾向,以及对公众知晓权的尊重度,都是“始作俑者”。

 

英国有句谚语:“说对不说错是低层次的,说得好才是高层次的。”(There are only two steps in learning English: First, is to tell right from wrong, and second is to tell good frombad.


多少年来,我们上上下下的种种发布,往往只求不犯错,说对了就行,好不好向来不是最重要的。终于,我们的表达能力普遍缺少最基本的文学素养,偶尔背几句古诗还行,软性地发布日常信息就已经搭不够了。


大数据时代,当然要尊重科学数据,同样也要尊重人们的体验。传播效率毕竟是以效果论的。烧着最多的钱,占着最好的资源,传播效果不好,大家还是把你当作空气。

 

“利奇马”走了,它似乎什么也不会留下。我说了一大通,也基本白说。就像我说了七夕,七夕还会是“本土情人节”一样。下次台风来之前,人们照样作张作致的作张作致,作死作活的作死作活,“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个伤口”。

 

(完)


还有很多关于老上海文章,我都收在《上海野狐禅》一书中。



欲购此书者,可以扫描下列二维码入群,并按群主要求办即可。我的其他拙著(七八种)的签名本也可在此群里买到。



我最近还写过:


我曾经追过台风

七夕是怎么变成“本土情人节”的

漫说南草坪和叉袋角——上海曾经的繁华地

晒霉,旧日热天上海弄堂一景

人家离婚,侬起劲点啥?

你们在酒桌上谈点啥?处处是地雷啊!

满大街追着叫美女,那上海话哪能叫法?

外卖得来太容易,寻寻觅觅才是美

老上海热天价的16种正确打开方式

上海话里濒危的99种对人的贬称

万体馆——请别动她,那是我的城市记忆

“开年礼拜九”——上海俚语的夸张与极致

“上海塑料普通话”,弄弄就闹笑话

上海人家早饭鄙视链指南

上海人的做人窍坎:“九个要”与“一个覅”

五原路:上只角的市井气

“老克勒”,只是个传说

“上只角”,“上”在哪里?

上海话形容面孔难看的44种讲法


如果用手机打赏,请长按此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