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戴上首饰,“戴”出健康

2017-07-16 王凤岐 中医宝典

编者按

走进珠宝店内,金光灿灿的黄金饰品、如血似炭的琥珀佩物、晶莹剔透的玉器饰品,无不令人眼花缭乱。但大多数人欣赏的只是它们的装饰作用,殊不知在药用方面,首饰也都有它们的特殊作用。

 

本文摘选自王凤岐老师的《“戴”出健康》,在本文中王老师分别从首饰种类(手链、戒指、耳环、项链等)和首饰材质(黄金、白银、玉石、水晶等)谈饰品的保健作用。

 

佩戴饰物要戴出愉悦和美丽,戴出中华的千古文明,更要戴出身体的健康。各种首饰对健康有什么含义呢?

 

项 链 



用项链来保健,古来有之。从经典名著《红楼梦》中可见一斑:贾宝玉戴着通灵宝玉,宝钗戴着璎珞,史湘云戴着金麒麟。虽然材质不同,但都属于项链的大本营。

 

项链的重要性,从脖颈的位置便能看出,如现代医学将后颈、脖子、双肩至前胸定为人体的“V”区,这与传统中医对脖颈的认识不谋而合。而佩戴项链呢,通过项链不停的摆动,对脖颈处的各大经脉起到刺激作用。所以,坚持长期佩戴项链,可以达到舒缓一些病痛的效果。

 

玉石项链

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玉石项链不同于别的项链,它的两个与众不同之处,让它的保健效果更上一层楼。

 

第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玉石项链比较重坠。随着我们身体的动作,玉石项链就会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便按摩了我们脖颈部位的穴位和经络、达到活通经络、调和阴阳的目的。长期佩戴便能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第二个不同之处在于,玉石本身有冷却作用。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当玉石项链和我们的身体接触的时候,感觉冰凉,尤其是水晶等材质,这种感觉尤甚。玉石项链佩戴部位距离我们的头部很近,中医理论认为,头部属阳,常有“火”象,故宜冷不宜热。如果头部的“火”过盛,玉石项链便可以降火,使头脑清醒。

 

用玉石项链进行保健的方法更为简单,取玉石项链一串,长期佩戴即可。挑选玉石项链时,注意珠子的质量,以均匀一致为佳。如果裂纹和瑕疵较多,这样的玉石项链便不能选用。

 

白银项链

用白银做成的项链,也有杀菌的功能。我们都知道,颈部的皮肤很细嫩,白银的有效成分会渗入其中,那么《本草纲目》中所说的银的“安五脏、定心神、除邪气”等功能便会发挥作用。

 

白银在过去被认为是“女儿身”,用白银项链特别能突显女性的妩媚。不过孕妇最好对银首饰“忍痛割爱”,一方面对经脉有影响,另一方面有射线方面的问题。正是因为如此,普通人最好学一点简易的识别银项链的知识。

 

先观其色,若是色泽洁白,泛着光泽,做工精巧,一般成色较高,若是看上去泛黄,做工较为粗糙,则为成色低的银首饰,甚至是假首饰。

 

再试其质,用手轻折,易弯不易断的则成色较高,若是僵硬不动者则成色较低。

 

最后再闻其声音,将银项链从上往下抛起,弹跳不高,并且“扑哒”声音大的则为成色较高的银项链,若是声音尖亮,大多是成色较低或者是假的银项链。

 

手 镯 



《红楼梦》中的诸多人,没有人比林黛玉更明白失眠的痛苦。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林黛玉曾经说过:一年中只好睡十夜满足的觉。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对于一个寄人篱下的弱女子而言,睡一个香甜的觉竟然成了奢望。

 

不过,林妹妹的失眠和她伤春悲秋的性子不无关系。我国古代医学经典《难经》中便曾经指出:“人之安睡,神归心,魂归肝,魄归肺,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什么意思呢?如果“神、魂、魄、意、志”老老实实地待在五脏中,人就会酣然入梦,反之就会失眠。伤春悲秋的林妹妹,整日悲悲啼啼,就像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悲伤魄”,过度的悲伤就会导致失眠。

 

面对这种情况,戴上手镯便能有效缓解。为什么呢?因为手太阴肺经恰好通过手臂。戴上手镯,按摩手臂,疏通肺经,让魄安然归位。因伤肺所导致的失眠自然不治而愈了。

 

用佩戴手镯的方法来缓解失眠,选择手镯可以灵活多样,以自己的喜好为准。但是佩戴的时候需要注意一点,最好是戴在左手上。很多人信奉戴首饰要“男左女右”,可是却忘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右手用得最多。手腕关节密集、反复和过度的活动,本来就有压力。如果我们还要在右手上佩戴镯子,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手腕的负担。久而久之,腕关节会麻痹和疼痛。所以,我们的右手腕上最好是空无一物。也不要过度依赖左手,回到家中,就可以脱下手镯,让我们的左手也休息休息。

 

戒 指 



戒指为什么还拥有保健功效?

 

首先看我们粗壮结实的大拇指,这个指头走的是肺经,肺主一身之气,我们很少看见有人将戒指戴在大拇指上,因为这样会阻止人的气机。

 

再看我们的食指,食指同大肠经息息相关,而大肠经同我们人类的某些本能联系紧密。从一则成语“食指大动”便能看出来,知道有好吃的东西了,食指就会抖动。

 

中指走的是心包经,我们看大街上的时髦男女,若是中指上带着戒指,十有八九是处于热恋中,因为这个位置戴戒指,往往是“动心”了的意思。

 

无名指走三焦经,而结婚戒指恰恰要戴在无名指上,大概是因为婚姻同三焦经一样说不清道不明,绝对不仅仅是甜蜜,还有别的一些味道。

 

小指,走的则是小肠经和心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被称为“心猿”,心应该像猴子一样蹦蹦跳跳,也不能约束,因此鲜少看到有人将戒指戴在小指上。

 

算来,小小的一只手,便有六条经脉穿行,戒指戴在手上,便是对这六条经脉进行按摩,所以戒指有保健功效便不足为奇了。

 

耳 环 



佩戴耳环除了能起到装饰作用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保健作用。

 

耳郭形如子宫里倒置的婴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的说法,人体的各个组织在耳郭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正如《灵柩》所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难经·四十难》中有:“肺主声,令耳闻声”,《理正按摩要术》中进一步将耳郭分为“心肝肺脾肾”五个部分:“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 


这些器官一旦发生病变,耳上相对应的区域,即中医中的“穴区”就会发生一定的反应。而万事万物相生相依,就是这小小的穴位,刺激它的同时也能收到较好的治病效果。身体内哪个器官出现了问题,我们就可以在耳朵相对应的耳穴上扎一个小洞,戴上耳环刺激该穴位。

 

如果是软骨部分,打耳洞容易感染,也可以用夹式耳环将这个穴位夹起来。我们偶尔能看见一些老人家耳朵上贴块胶布,里面贴着王不留行籽,这其实和我们戴耳环是异曲同工。我们将耳环戴在耳垂上,便相当于为耳朵安置了一个小型便携式的按摩器。通过耳环的按摩,让我们面部经络通畅,进而使人体各部位的经脉运行无碍,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更巧妙的是,胆经从耳朵经过。胆经在身体内处于何种地位呢?《黄帝内经》这样形容:“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就是说,人体的11个脏器皆取决于胆,或者说是胆气的生发。

 

而胆气的生发与否,是其他脏器正常工作的基础。耳环小巧精致,戴上它便是对胆经进行良性的按摩,可以舒畅胆经,进而保障身体健康。

 

耳环虽好,却不是每个人都“有福消受”的。皮肤是我们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如果这道防线出现问题,外邪——风、寒、湿、火、燥,就会找到破绽,进而长驱直入。所以,身体抵抗力弱的人,上了年纪的妇女,尽量避免打耳洞。相较于年轻女子而言,老年妇女穿耳洞容易引发久治不愈的炎症,也容易出现皮肤创伤。

 

- 本文节选自《“戴”出健康》,作者王凤岐

 

《“戴”出健康》内容简介

 

《“戴”出健康》是国内首本讲述配饰保健功效的图书,全书分上下两篇,从配饰的种类和材质两个角度分门别类(种类有项链、手镯、戒指、耳环、腰带、梳子、香囊、鼻烟壶、扳指;材质有金银、珠玉、琥珀、丝绸、珊瑚、黄铜、核桃,还有价格相对昂贵的檀香和沉香),详述各种饰物、材质的保健功效,方便读者检索使用。本书根据北京卫视《养生堂》热播节目《把健康随身携带》改编,作者王凤岐是该节目的主讲嘉宾,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观众电话咨询络绎不绝,故出版此书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

王凤岐,著名中医临床专家,著名中医药养生保健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国医泰斗秦伯未嫡传弟子。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及新闻发言人、卫生部中医司教育处处长、世界针灸联合会司库、全国中医药编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

 

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与配制考试认证鉴定站站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总监、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知名专家、北京大医堂养生机构首席专家。

 

从事中医药事业及临床50多年,在中医药临床及学术上造诣深厚,曾负责组织并参与全国著名中医专家为国家领导人进行医疗保健,应邀在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意大利、法国、阿联酋、加拿大、南美和非洲等地进行学术交流讲学及医疗活动,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并受聘于台湾中医师协会会长顾问、香港中医师公众顾问、南美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中智医师联合会总监、马来西亚医学保健协会副会长等职。是大陆第一位应邀赴台湾访问的中医学者,并任大陆第一届海协会理事,在港台中医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著有《王凤岐的养生餐桌》、《王凤岐带你走出养生误区》、《春夏秋冬说养生》、《成语中的养生智慧》等畅销书。

 

来源:王凤岐的养生厨房,图片来自网络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