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承力量 | 格雷厄姆家族,《华盛顿邮报》百年沉浮录

2018-02-27 周元 环球YOLO精英





文 | 周元

编辑 | 闫宝



聚焦1971年五角大楼泄密事件的电影《华盛顿邮报》成为第90届奥斯卡热门电影,而梅丽尔·斯特里普凭借着凯瑟琳·格雷厄姆一角第21次提名奥斯卡,电影由斯皮尔伯格、梅姨和汤姆汉克斯三尊好莱坞大神共同完成,但不得不说的是,真实的历史绝对要比电影精彩得多。

 

电影《华盛顿邮报》剧照


在历数了《纽约时报》的奥克斯•苏兹伯格家族、《世界报》的普利策家族和传媒巨擘赫斯特家族之后,我们一起去看看格雷厄姆家族和《华盛顿邮报》所经历的百年沉浮。




《华盛顿邮报》并非由格雷厄姆家族创办,是民主党政客斯蒂尔森·哈钦斯于1877年创办的为民主党效力的报纸,也是华盛顿特区首家每日出版的报纸。20世纪初期,又被《辛辛那提探询者报》购得多数权,但不巧碰到美国的大萧条时期,已苟延残喘多年的邮报面临着倒闭、被拍卖的困境。

 


其后将《华盛顿邮报》买下的人是叫尤金·迈耶的法裔犹太人,他以82.5万美元买下了无人问津的邮报。区区82.5万美元,显然并不能拯救彻底挽救邮报的窘境,最终拯救邮报的是尤金·迈耶取之不尽的财富、坚定不移的意志,还有他伟大的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以及后来被证明更为伟大的女儿凯瑟琳·格雷厄姆。

 


尤金·迈耶毕业于耶鲁大学,早年投资股票,是名震华尔街的大银行家。他还担任过胡佛总统手下的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是一名成功的大金融家。在收购邮报之初,尤金就公布了“不与任何特殊利益结盟,只要对公众有益,报社要准备为坚持真相报道而牺牲自己利益”的原则,始终秉承着“将该报作为一家自由的媒体,需要时刻履行为民众提供所关心的事实”的义务,而把报业的收益置于其后。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邮报的销量骤起,赢得了广泛的人心。

 


1946年,尤金·迈耶被时任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抓差出任世界银行首任行长,因此, 31 47563 31 14941 0 0 1416 0 0:00:33 0:00:10 0:00:23 3134 31 47563 31 14941 0 0 1299 0 0:00:36 0:00:11 0:00:25 3166 31 47563 31 14941 0 0 1197 0 0:00:39 0:00:12 0:00:27 3185这一年,他把《华盛顿邮报》托付给了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甚至把股权的大部分都给了他。因为在尤金看来,女人根本不适合做新闻,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而女儿凯瑟琳也毫无怨言,全心全意当起了照顾丈夫的“家庭主妇”,养育4个孩子,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菲利普·格雷厄姆毕业于哈佛法学院,深受知名教授法兰克福特的青睐。不久后,法兰克福特教授被罗斯福总统和美国国会任命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作为得意门生的菲利普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秘书。

 

1954年3月18日,菲利普.格雷厄姆(左)及迈耶在阅读《华盛顿邮报》


后来菲利普遇到了《华盛顿邮报》的女记者凯瑟琳·迈耶,两人坠入爱河,而菲利普个人的命运则从政坛神奇地转向了报业。1940年,两个年轻人举行了轰动整个华盛顿的婚礼,格雷厄姆家族与《华盛顿邮报》的结缘便从这里开始。

 


1945年,31岁的菲利普听从岳父的建议,开始渐渐接手邮报,并在第二年成立了华盛顿邮报公司。菲利普最初就带着改革的决心,要将邮报带上一条越发关注政治的道路,他曾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News is the first rough draft of history.)”因此,他对邮报的定位也很明确:《华盛顿邮报》是社会进步的工具,严重损害国家完整和国内制度的报道不能见报。

 


依靠菲利普的关系网,邮报开始了与白宫的密切联系。在20世纪50年代初,邮报已跻身华盛顿众多报业销售量的前三名,报纸发行量节节攀升,发行量增加两倍,广告收入也大幅提升。

 


1961年,菲利普以1500万美元买下了纽约著名的全国性杂志——《新闻周刊》,此举使邮报稳稳地跻身新闻报业巨头的行列,不仅成为首都第一大报,并凭借旗下的《新闻周刊》对峙《时代》。与此同时,菲利普知人善任,不惜重金签下当时最知名的新闻记者和政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和本·布莱德利,这两位传奇人物也为邮报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1974年8月8日,本·布莱德利在组版室审阅次日版面,头版刊登“尼克松辞职”消息。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身处事业巅峰期的菲利普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但他矢口否认自己有任何问题,暴躁地反驳提议治疗的所有人。开始对妻子日渐不满,并一度同手下的一名女记者打得火热,引起不少风言风语。1963年8月,他在自家农场的屋中开枪自杀。这一突然变故压得已经46岁的凯瑟琳几乎喘不过气来。


杜鲁门·卡波特和“美国报业第一夫人”凯瑟琳·格雷厄姆.



丈夫的突然离去让凯瑟琳陷入两难境地,家族事业无人打理,而她一直以来“家庭主妇”的身份也让大家对她并不抱什么希望。凯瑟琳不忍将父亲和丈夫心血建立起来的一切交付给他人,深思熟虑后,她毅然决定从幕后走到前台,以格雷厄姆家族女性继承人的身份掌管起邮报公司。

 


当时,没人看好这个缺乏光彩的女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邮报必将被出售,而邮报内部也人心惶惶,不少名编辑、名记者都想跳槽。长时间与报业脱轨,凯瑟琳并不了解公司该如何经营,需要做些什么,很多决策都是凭直觉做出的。正如她在自传中写道的:“身处悬崖边闭眼一跳。令人惊讶的是,我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1971年6月30日,凯瑟琳·格雷厄姆和本·布莱德利为最高法院的决定而欢呼。


凯瑟琳努力学习,虚心求教,用女性特有的广大和无私来作为自己管理的核心,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任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1965年,凯瑟琳作出了重大决策,提拔著名记者本·布莱德利担任《华盛顿邮报》的总编,并放权让各级主管、编辑、记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到20世纪60年代末,《华盛顿邮报》在很多方面超过了《纽约时报》,人气不断上升。

 

20世纪70年代,《华盛顿邮报》编辑办公室内,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左一)、执行主编本·布莱德利(右一)与记者们讨论报道。中间两名男士是追踪“水门事件”的记者卡尔·波恩斯坦和鲍勃·伍德沃德。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执政期间,两次事件改变了《华盛顿邮报》,也把凯瑟琳推到了事业的顶峰。1971年,《纽约时报》因披露五角大楼有关越战的“绝密文件”被尼克松政府告上了法庭。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邮报面临着是否要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的抉择,而当时邮报的上市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报道还是不报道?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凯瑟琳面前。

 


凯瑟琳最终选择坚持父亲办报的核心理念——“追求事实,对读者负责,报道最接近事实的真相”,披露了这些材料,也就是从这一刻起,邮报的声望可以和《纽约时报》相提并论了。这个举措,让凯瑟琳和编辑们在邮报内部建立起永久的信任感和目标一致的认同感,也让大家都更有勇气去迎接以后遇到的任何挑战。

 


1972年6月,5名男子因私自闯入水门饭店民主党全国总部而被捕。绝大多数传媒只把此事当做不入流的小新闻,但《华盛顿邮报》却进行深入调查,终于发现共和党政府试图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破坏民主党的竞选活动。凯瑟琳又是力主支持记者们,将“水门事件”率先捅了出来。

 

揭开“水门事件”之谜的记者们。


尼克松政府不断向《华盛顿邮报》施压,警告凯瑟琳不要“出风头”,试图掩盖丑闻。凯瑟琳依旧支持编辑团队不断追踪事件的幕后真相,逐步揭露了幕后的政治阴谋,以及其他相关的政府渎职行为。这份对自由与正义的追求赢得了所有媒体的支持,并使尼克松在1974年的8月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被弹劾而辞职的总统。《华盛顿邮报》由此确立了美国大报的地位,并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凯瑟琳则荣获了“世界最有权势的女人”的称号。

 


凯瑟琳接任《华盛顿邮报》时,只想守住这份家产,等孩子们长大了再接过手去。她万万没想到这一干就是30年,将邮报发展成为一家囊括报纸、杂志、电视台、有线电视和教育服务企业在内的庞大的新闻集团,总收入达到了14亿美元。与凯瑟琳1963年刚接手时的840万美元相比,已是天壤之别了。乔治·布什这样评价凯瑟琳:“她是一位真领袖、真淑女,是一代传奇。”

 

1971年6月21日,凯瑟琳·格雷厄姆和本·布莱德利走出华盛顿地区法庭。


年事日高的凯瑟琳开始培养儿子唐纳德·格雷厄姆接班。1997年,她将邮报大权下放,着手写出了著名的自传《个人历史》,并于1998年荣获普利策奖。

 

凯瑟琳1997年出版的自传《个人历史》


2001年7月14日,凯瑟琳在太阳谷参加阿兰公司会议,不慎在水泥道上摔倒,头部受伤,之后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虽然经过几天的治疗,但是终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凯瑟琳的一生起伏与邮报紧紧相依,她让邮报公司长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也完成了她个人的生命信仰。




继承母亲衣钵的唐纳德·格雷厄姆并非寻常的富家子弟,他上过战场、做过警察,从基层干起,试图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接手邮报的那一天,唐纳德发表感言称“从今天起我会追随母亲立下的规矩”。事实说明,唐纳德不仅做到了母规子随,更因他对华盛顿的了解,掌握的信息源甚至比邮报的记者还多。

 

唐纳德·格雷厄姆


进入数字时代之后,唐纳德·格雷厄姆带着《华盛顿邮报》在互联网上进行了不少尝试,被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尊为导师。他没有一张Facebook股票,却一直稳坐Facebook董事会交椅。

 

《华盛顿邮报》的唐纳德·格雷厄姆(左),凯瑟林·格雷厄姆(2001年去世)和本·布莱德利。


2008年,《华盛顿邮报》由唐纳德的外甥女,凯瑟琳·韦莫斯出任出版人和行政总裁,她也因此成为最新和最后一个家族继承人。传统报业媒体受到互联网冲击非常严重,虽然邮报公司推出了社交阅读器,供人们浏览电子新闻,但还是无法挽回颓势,2010年,唐纳德·格雷厄姆以1美元卖掉了旗下与《时代》周刊齐名的《新闻周刊》(Newsweek)。

 

《华盛顿邮报》的格雷厄姆家族第四代掌门人凯瑟琳·韦莫斯


2013年,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华盛顿邮报》的经营每况愈下,最终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盛顿邮报》,结束了格雷厄姆家族四代人对该报的所有权。


2013年10月1日,贝佐斯收购《华盛顿邮报》,收购价为2.5亿美元现金



纵观《华盛顿邮报》这风云变幻的一百多年,远比《华盛顿邮报》电影中宣扬的新闻理想和抗争英雄来得更加错综复杂。新闻理想似乎一直高悬于头顶,但政治和商业的诸多因素,又让新闻和媒体的世界再不那么像电影里那样非黑即白。

 

唐纳德·格雷厄姆和他的姐姐拉里·韦莫斯.


即便《华盛顿邮报》已经易主,它依然和《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并称为当今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三大报纸。再联系此前我们说过的坚守《纽约时报》的奥克斯•苏兹伯格家族,卖了《世界报》的普利策家族,不难从中看出,在新闻业的世界中,没有世袭,只有学习、传承与颠覆。




环球精英YOLO

年度巨献

《环球精英YOLO》年刊致力于推荐全球精英思想理念,以国际和国内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精英人物为专访对象,着眼全球,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

年刊赠阅:机场高铁VIP厅、银行VIP客户、五星级酒店、邮轮、游艇会、私人飞机俱乐部等商务场所。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转发推荐!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传承力量 精彩回顾

奥克斯•苏兹伯格家族 | 普利策家族 | 希尔顿家族 | 赫斯特家族 | 巴林家族 | 奥本海默家族 | 贝利尼家族 | 奥纳西斯家族 | 花花公子接班人 | 议会是如何工作的 | 普利兹克家族 | 云锦 | 王亚樵 | 特朗普家族 | 邓小平弟弟 | 华纳兄弟 | “天涯歌女”周璇 | 木卡姆艺术 | 真子公主 | 摩根家族 | 威廉•林赛 | 象牙雕刻 | 余美颜 | 邓永锵 | 贝克汉姆与维多利亚 | 侗族大歌 | 郭婉莹 | 匡特家族 | 叶挺长子忆父亲 | 古琴雅韵 | 父亲与周恩来的师生情 | 美第奇家族 | 胡蝶私生女 | 昆曲 | 蔡元培的女儿们 | 百年福特家族 | 乌兰夫女儿深情回忆 | 朱德之女朱敏 | 瓦伦堡家族 | 皮影戏 | 回忆父亲程子华 | 诺贝尔家族传承 | 开国将军唐天际  | 掐丝珐琅 | 曾家的两代女人 | 杜邦家族 | 章念驰忆祖父 | 雕漆 | 韩国第一白富美 | Gucci家族 | 花丝镶嵌 | 八位顶级富豪 | 李大钊后代 | 三星李氏家族 | 王光美 | 贺子珍 李敏 孔东梅 | 周幼马解密  | 特朗普家族 | 教子以德 | 洛克菲勒家族  | 上海老牌名媛 | 罗斯柴尔德家族 | 张大千女儿回忆父亲  | 世界名门望族的家族品质 | 肖凯忆父亲  | 克林顿家族 | 瑞士女首富  |  冯友兰 | 特鲁多  | 当她们“含着金钥匙长大” | 李特特  | 华天家族



环球YOLO精英

全球精英人物专访

精品电子杂志


慢读生活

用一周的时间读完一本杂志

与您一起走进“读”时代

微信号:

yolojingying

更多精彩商品,进入YOLO商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