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发现 117期:老湘乡的风雨桥
湘乡县,作为湖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域其体量之大是今天的很多人无法想象的。它包括了今天的湘乡市(首里)、双峰县(中里)娄底市娄星区和涟源(上里)的近一半面积,管辖区域之大快赶上现在的一个地级市了。目前老湘乡地区还保留有五座风雨廊桥,经过三年的走访,湘村发现将通过这期文章向大家进行全面的展示。
首先是位于涟源杨家滩附近的三座桥,分别是白马桥、观音桥、里仁桥,还有一座河公桥因为桥面损毁就不算了。其中白马桥、观音桥、河公桥同在孙水河支流枧埠水上。
白马桥位于涟源荷塘镇白马山村。远看村子后面的山上有一片巨石裸露在外,有如一匹白马,白马桥就座落在这座山下的枧埠水上。
很可惜的是这座桥在前些年因年久失修而垮塌了,但是村子里自发集资重新建了一座。可以看出来桥墩和河岸上的石护坡还是原物,桥头还有老商铺,桥梁已经成了水泥的,桥亭也是新建的,但整体风貌尚存。
风雨桥既方便来往的行人,同时也是村里人休闲聚会的场所。
桥中间的神龛里是杨泗将军。杨泗,亦称杨四将军,杨家四爷,斩龙杨泗将军,是最初源于湖南的民间道教水神,目前广泛信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其能斩除蛟龙,平定水患,而广泛信仰。经过历史的流逝,民间道教更将其作为除妖斩鬼的一位重要尊神。农历六月初六为杨泗将军圣诞。道教尊号为:九水天灵大元帅紫云统法真君水国镇龙安渊王灵源通济天尊。
杨泗的形象一般是身穿铠甲,头戴金盔,右手执一大钺斧,高举过头顶,形貌是位少年神将,风神俊朗。关于他的来历目前最被广泛认可的是“杨幺说”。两湖地区老百姓崇信杨泗将军的习俗相当的普遍,尤其是在洞庭湖周边,当渔民们开船启航都要拜祭杨泗将军。一般佛寺道观都有供奉。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杨泗将军就是南宋时席卷荆湖地区七个州所属十九个县的农民起义英雄杨幺,杨幺在起义军中排行老四,他在洞庭湖起义失败以后,老百姓立祠供奉,但为了避免统治者的禁止和降罪,故隐其名,只称杨泗将军。
村中人对桥的具体建造年代已经不太了解了,但从李藻华老师所著的《杨家滩史记》中记录清同治年间的《湘乡县志 地理志三》中就有崇信四十三都的白马桥,可以肯定白马桥的始建年代必定早于咸丰年。
村里还有以前古商道的遗迹。看得出来,当年这个村子当年店铺林立,人来人往,肯定是个繁华的地方。
从白马桥出来沿枧埠水往下游一公里就到了观音桥。观音桥所在地方也是崇信四十三都,建于清代,倡修和补修人有曾朗月、毛庠祝、萧世泰等。
这是一座双拱石桥上用青砖小青瓦加盖桥亭而成的风雨桥,桥长21米。
桥亭为硬山顶,两边是湖南特有的弓形封火墙。一般来说这种封火墙在寺庙、祠堂里比较常见。所以这种封火墙用在观音桥上应该是有特殊意义的。
桥亭应该是经过了修整,里面用上了红砖和水泥,但屋顶的木制抬梁结构依旧维持原样。
桥中也是供奉杨泗将军。
桥头的商铺保存相对完整,河岸上的护坡、码头都在。
桥连接着青石古道。
从观音桥继续向下游走1.2公里,这里原来还有一座“河公桥”,这里原来是杨家滩最大的一座风雨桥,全长30米,建于清嘉庆戊午(1798年),由里人捐修,桥上建亭八间,积资置田,每年施茶。但前些年毁于洪水,目前村里人在残存的桥墩上搭了水泥墩以方便行人过河。
里仁桥,在水洞底镇杨材村(以前属崇信四十四都),为单礅木质结构廊桥。是老湘乡境内现存最古老原始的木制廊桥。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李志从、张珍端等倡修。民国十九年(1930年),李厚田等补修,后在建国后也有修缮,桥长21米,礅为石垒,梁为木构,顶为歇山顶,小青瓦盖。
走近古桥,但见瓦顶、廊檐、承梁、穿木皆遭风雨侵蚀严重,危危乎有欲倾之征。
桥头的老商号已经无人居住。
田间散落着石碑,可惜是背面朝上,不知道碑上的内容。
桥边遇上一位老人家,我向他打听这座桥的来历时,他告诉我了关于此桥的两个故事:一是前些年河边一村民将供奉在神龛前的一个专用烧纸钱供奉桥神的石香炉搬回了家,不久后,他成年的儿子居然疯了,且到处求医不治。他赶紧将石香炉放回原处,并请法师为儿子施了法,几天后他儿子就康复了。
另一个故事是:1967年,此桥毁于一场暴雨,当地村民集资,请来木匠对其进行修复。木匠依传统于动工前须行祭祀之仪。此时,行人不能经过,经过者,必遭不测,而且不能叫这人的名字,不然同样会遭不测。就在木匠进行祭祀时,村里一名30多岁的裁缝要过桥去做上门功夫。刚行至桥头,另一端正在行祭祀之礼的木匠向裁缝连连摆手,但裁缝没明白他的意思,穿桥而过。3日后,原本非常健壮的裁缝莫名其妙死亡。更令人不解的是,一样健康、正值壮年的木匠在将桥修复后3天,同样死于家中。这两个人的事都是他亲眼所见,至今在村民的心里还留有恐惧。所以后来村里虽然想集资修复此桥,但却找不到愿来施工的木匠,也无其他人敢来承揽此活。所以里仁桥今后的保护将如何进行,还要考验我们今人的智慧。
相对于涟源杨家滩附近的那几座桥,双峰高桥的网络知名度似乎更高一些。
高桥是双峰最具代表性的风雨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道光二十年复修。南北走向,桥长20米。保存完好,规制最高。跟涟源的观音桥一样为双石拱廊桥,桥体用大青石铺就,有7间桥廊,两侧有栏杆,置长凳,可供行人歇脚避风雨。
桥亭为硬山顶,两端青砖马头封火墙,山墙墀头以彩绘、堆塑饰珍禽瑞兽、如意云纹等祥瑞图案。门额上用青石雕刻“高桥”两字。桥体既有雄伟壮丽之姿,又有玲珑精巧之工,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性和精湛的建筑技艺。
原来桥上的神龛已经不见了,但当地村民仍然有拜桥为干娘的习惯。在他们眼里,这座桥已经具有了神的灵性,可以保佑家人平安。
桥两端和桥亭内立有数块青石碑,阴刻楷书,记载建桥年月、捐资人姓名及禁示事项,内容丰富。
桥南头的这块《新修高桥》碑是桥上最早的一块石碑,落款为“皇清乾隆二年仲春月谷旦立”。
《新修高桥》碑上的第一句就是“尝闻福由天赐,善由人积。而积善之大者,孰有过于济世(?)者(?)哉?” 文中还介绍了一位叫“王尔龄”的人在太平寺弃俗入禅,后发动太平寺僧众和信士一同捐款捐物,集资建桥的故事。
桥亭内还有道光、同治、光绪年间修桥的石碑,桥脊檩上也有光绪年的题记。
桥面上这块石头上原有一雕刻图案,可惜已经磨损得看不出原型了。
桥南头有这样一块小石碑,叫“将军箭”,在我们湘乡和新化很常见,一般是放在道路的分岔路口,是民间为自家小孩成长积德而立碑。石碑上方刻有弓箭图案,正中刻信主姓名,左右两边分别刻明通往何地。此碑实为路标,为行人指明去向,以免迷路。有时候一个路口同时能看见好几块碑。古时到永丰或者湘乡县城一般走旱路会向右到太平寺,那里有一条驿道叫“蓝永大道”,是由蓝田经杨家滩、太平寺到永丰去的。像这块碑上信主为“朱希盛”,右走太平寺,左走彩石庵。行善积德,事无大小。不论是建了一座桥,还是立了一块小石碑,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
在双峰县永丰镇月龙村还有一座月龙桥。桥下是石牛河,在月龙桥下游的不远处与湄水河汇合。传说在石牛大山之中,昔日常有一些修炼不到家的野龙趁着山洪暴发时欲借道湄水、测水、涟水进入湘江,抵洞庭直达大海,只因石牛河河道狭窄,两岸常被野龙的尾巴摆动而崩溃,导致洪水泛滥成灾。为了镇住野龙,人们就在千公坝下建了一座喜必庙,供奉着庙王菩萨和杨泗将军。自喜必庙建成后,野龙再也不敢在这里撒野了,从此两岸百姓不再受洪灾之害,安居乐业,喜必庙内也自然香火旺盛起来了。
这里历来是邵东以及本县花门、钟岭、深扶、锁石、石竹、吴湾等地人们去南岳进香的必经要道,也是桥亭、树山、石牛人出入山里山外的主要道路。为了方便行人过往,明代崇祯年间人们修起了全木结构的喜必桥,喜必庙成了过桥香客必拜的地方。 咸丰年间,一场大水发了三天三晚,待水退后,人们发现喜必桥的一侧被冲垮了。从此,人们过往就不方便了。
到民国十年的一个晚上,当地有个好善乐施的王道四做了个梦:龙王菩萨托他为首修复好喜必桥。王道四依梦龙之托,广捐修桥之资,为首组织修复了喜必桥。他在桥上又盖起了桥亭,把喜必庙内的两尊菩萨供奉在亭内,并改名为“月龙桥”。按当地方言,“月”就是“缺”即不完整的意思,这桥曾经被水冲垮而不完整,从今以后托菩萨之福会永远屹立不倒。2004年当地村民再次集资对月龙桥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维修。
桥身虽然换成了水泥梁,但是能够保留下来这个桥非常有意义。
根据2009年湖南交通文化遗产普查统计,湖南境内遗存的风雨桥有近400座,大部分分布在我们熟知的安化和新化以及湘西地区,对于湘中和湘东地区这些少量的风雨桥当地政府更应该重视其保护,它们承载着老湘乡的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等文化内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