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戏汇编】京、越、沪、锡、评、黄梅戏+歌剧电影《江姐》

铁老牌 京剧方舟 2022-08-12

请点击上面蓝色文字,关注“京剧方舟”!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章节搬上歌剧舞台,由阎肃编剧,取名《江姐》。由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其音乐广泛吸取川剧、婺剧、越剧、杭滩、洋琴、四川清音、京剧等音乐语汇和手法进行创作,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画了英雄人物形象。

  《江姐》剧中的著名唱段《红梅赞》《革命到底志如钢》《青松林内红旗扬》《五洲人民齐欢笑》《春蚕到死丝不断》《绣红旗》等,琅琅上口,过耳不忘,至今仍在群众中广为传唱。1964年在北京首演后,立即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各个歌剧院团争相演出,还被移植改编为各地戏曲剧目,197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舞台演出本拍摄了同名舞台歌剧艺术电影。此剧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歌剧艺术的最高峰”。编者按

传统、新编、现代,三种并举。

戏曲、曲艺、电影,百花齐放。

歌剧电影《江姐》

1978年摄制

演员表

杨维忠 饰 江 

赵冬兰 饰 孙明霞

冯炳忠 饰 华 为

孙维敏 饰 双枪老太婆

顾俊杰 饰 蓝洪顺
黄寿康 饰 沈养斋

刘 痕 饰 甫志高

孔宪铨 饰 唐贵山

职员表

编剧 阎 肃

导演 黄祖模、范 莱

指挥  胡国宁

当年的电影宣传

越剧《江姐》  在戏曲里,越剧《江姐》是演出最早、剧团最广的,也是饰演江姐的大师级艺术家最多的。1963年,长沙市越剧团就演出了《江姐》,可能是最早的越剧版本;1964年4月重庆市越剧团以《江姐》参加重庆市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田惠珍饰江姐、筱秀灵饰双枪老太婆、周宛琴饰华为、徐春芳饰甫志高。尹桂芳饰江姐、吕青凤饰孙明霞、张鸣凤饰华为、

谢小仙饰双枪老太婆、袁少珊饰唐贵山

尹瑞芳饰甫志高、李青君饰沈养斋

  1965年,各大剧团争相移植歌剧版本。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演出的《江姐》是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身体健康时最后的舞台形象;南京市越剧团演出的《江姐》由越剧表演艺术家竺水招、商芳臣分别主演江姐、双枪老太婆;上海越剧院演出的《江姐》,由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张桂凤分别主演江姐、双枪老太婆。至此,越剧界有五位流派创始人(“越剧十姐妹”中有四位)参与了《江姐》的演出。

  1965年,傅全香、张桂凤在中国唱片社灌制了10面粗纹唱片,收录了剧中的主要唱段,并且在1981年还复排了此剧。越剧《江姐》选场(1981年)傅全香、张桂凤  主演

  尹桂芳、傅全香都留有1965年的全剧录音,可惜竺水招的唱段找不到,只有一小段商芳臣的演唱和竺水招的念白,对于喜爱“竺派”的戏迷来说还是有点遗憾,不过也聊胜于无了。

  在八十年代初南京市越剧团也复排过《江姐》,由筱水招、郑加琴、袁小云担任A、B、C角饰演江姐,由商芳臣、蒋鸿鳌担任A、B角饰演双枪老太婆。2010年在“纪念竺水招诞辰九十周年”越剧竺派艺术演唱会中,陶琪演出了《江姐》片段;2021年在“纪念竺水招诞辰一百周年”演唱会中,竺小招也演出《江姐》片段。

南京市越剧团《江姐》片段集锦

依次为:筱水招、蒋鸿鳌、袁小云、竺小招

  上海除了上海越剧院之外,其他剧团也有《江姐》演出,比如由邵文娟、马雅萍等领衔的出新越剧团。浙江省作为越剧的故乡,大大小小的越剧团演出也很多,其中浙江越剧二团在1965年演出的《江姐》由钟宝珍主演。2013年,原在浙江越剧团的王滨梅主演了《江姐》,现为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其他诸如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陈飞等,作为傅派弟子也经常演唱其中的唱段。另外,福建省芳华越剧团也复排了《江姐》,由李敏主演。

浙江的越剧团《江姐》片段集锦

依次为陈飞(绍兴)、钟宝珍(浙越)、吴国美(浙百)、陈晓红(杭越)、王滨梅(浙百)沪剧《江姐》

  1965年,上海人民沪剧团根据歌剧《江姐》改编演出,由筱爱琴、诸惠琴、沈惠中分别饰演江姐,石筱英饰演双枪老太婆、邵滨孙饰演沈养斋、解洪元饰演甫志高,也是豪华的阵容,齐集了多位沪剧流派创始人共同演绎,赋予这部红色作品更丰厚的艺术内涵,“望山城”“红梅赞”“绣红旗”“劝降”等经典唱段流传至今。其中筱爱琴、诸惠琴、沈惠中、石筱英1965年在中国唱片社灌制了10面粗纹唱片,也留下了全剧的演出实况录音,可以说弥足珍贵。

  八十年代至今,上海沪剧院多次复排演出,近年来还由90后的年轻演员进行传承性演出,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另外,上海长宁区沪剧团也主演了《江姐》、宝山区沪剧团华雯也主演过《红梅颂》。沪剧《江姐》全剧

陈甦萍  主演

黄梅戏《江姐  1965年,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也演出了《江姐》,扮演甫志高的是著名黄梅戏艺术家王少舫。可惜现存录音资料不多,目前只有“怒斥叛徒”和“春蚕到死”两小段。

黄梅戏《江姐》全剧吴琼、黄新德  主演锡剧《江姐》

  锡剧的《江姐》有多个版本,也是多位大师级艺术家参与演出的。其中1964年,无锡市锡剧团演出的叫《成岗与江姐》,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王彬彬、梅兰珍分别饰演成岗与江姐,其唱词与歌剧的版本是完全不一样的。

  1965年,江苏省锡剧团演出的《江姐》就是移植了歌剧的版本,由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姚澄主演。近年来,江苏省的江阴市锡剧团、张家港市锡剧团(现改名为张家港市艺术团)等都演出了《江姐》,分别由徐惠、董红主演,也都是按照歌剧的版本。

锡剧《江姐》全剧

董红  主演

评剧《江姐

  沈阳评剧院演出的《江姐》是移植于同名歌剧,剧本由集体整理,1964年首演,著名评剧艺术家韩少云、筱俊亭分别饰演江姐、双枪老太婆。80年代又复排演出,所以这出戏也成为“韩派”代表剧目之一。

评剧《江姐》片段韩少云  主演京剧《江姐》

  京剧《江姐》是江苏省京剧团1965年编演的,也是根据歌剧改编,由沈小梅、董金凤分别担任A、B角的江姐,蒋慕萍饰双枪老太婆、金少臣饰蓝洪顺、王琴生饰沈养斋、杨小卿饰甫志高。

  当时,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京剧团还按照江苏省京剧团演出本来进行演出,但总体而言,京剧《江姐》的影响力不及其他地方剧种。前面所呈现的越剧、沪剧、锡剧、评剧、黄梅戏之外,吕剧、川剧、潮剧等也都很著名。

  直到2001年,中国京剧院(现名:国家京剧院)根据同名歌剧创编了京剧《江姐》,由阎肃编剧,当时的“程派”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张火丁主演。一经演出便广受欢迎,被认为是填补了“程派”现代戏的空白。由著名京剧演奏家、作曲家万瑞兴设计的唱腔不胫而走,就是唱惯传统老戏的“程派”戏迷们也广为传唱,尤其是“红梅赞”“绣红旗”等唱段经常在票友演唱会中出现。

京剧《江姐》全剧

张火丁  主演

  由于张火丁的精彩演绎,京剧《江姐》在2008年荣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现代戏二等奖、2010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此剧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并邀请了陈少云、关栋天、李欣、龚苏萍等各地的著名演员助阵合演。但由于电影有所删节,只有95分钟,所以这里还是呈现舞台剧,全长130分钟。

京剧《江姐》片段集锦

依次为周婧(红梅赞)、姜笑月(寒风扑面)、李海燕(春蚕到死)、张慧芳(绣红旗)、翟谦(不要用哭声告别)

  黄梅戏著名演员吴琼在2011年再次演出《江姐》时间,将剧中的两首著名唱段“红梅赞”和“绣红旗”分别采用歌剧和京剧的原唱腔来表现。她表示“《江姐》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除了歌剧,全国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地方戏都演出过,歌剧的《红梅赞》可以说影响了几代人,旋律非常动人。而张火丁的京剧《江姐》是我的最爱,几乎是让我如痴如醉。”所以吴琼在排练间隙苦练这两个唱段,不仅逐字逐句地跟着张火丁的演唱录音纠正发音,还曾亲自去请教了张火丁。可见其影响力!

  2016年,在庆祝建党95周年之际,中国戏曲学院改编复排了《江姐》,吸收了原舞台版和电影版的成功经验,采用以民乐队为主的伴奏形式,对音乐配器、舞台美术、舞台节奏、武打等方面进行了新的编排与设计,在突出程派艺术特色和张火丁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2017年此剧入选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我们希望青年一代能够很好地握好“接力棒”,把优秀剧目传承下去。

【现代戏汇编

 京、评、川、淮剧+评弹+电影《烈火中永生》

 京、评、豫、晋、沪、粤、歌剧+评弹、大鼓+电影《刘胡兰》

 京、豫、淮、绍剧+电影《节振国》

 京、舞剧+评弹、评书+电影《铁道游击队》

 京、沪、越、评剧+评弹+电影《母亲》

 京、沪、绍、评剧+电影《千万不要忘记》

 京、粤剧+电影《六号门》
 京、沪剧+评弹+电影《青春之歌》
 京剧+评弹+电影《红色风暴》
 京、滇剧+北京曲剧电影《箭杆河边》

 京、越、淮剧+电影《柜台》

【流派名剧汇编】

【京剧】“裘(盛戎)派”《姚期》【京剧】“梅(兰芳)派”《洛神》
【京剧】“马(连良)派”《淮河营》【京剧】“余(叔岩)派”《沙桥饯别》【越剧】“袁(雪芬)派”《祥林嫂》【越剧】“袁(雪芬)派”《西厢记》【京剧】“尚(小云)派”《汉明妃》【京剧】“言(菊朋)派”《让徐州》
【京剧】“荀(慧生)派”《金玉奴》【京剧】“高(庆奎)派”《哭秦庭》【京剧】“程(砚秋)派”《荒山泪》京剧】“麒(麟童)派”《追韩信》
【京剧】“梅(兰芳)派”《生死恨》【京剧百年资料集】

《彩楼配》:1908年唱片~2020年录像 

《飞虎山》:1907年唱片~2021年录像 

《牧虎关》:1907年唱片~2020年录像 

《三娘教子》②:1908年唱片~2017年录像 《三娘教子》①:1907年唱片~2018年录像《御果园》:1907年唱片~2021年录像 
《别宫祭江》:1907年唱片~2021年录像 
《龙凤呈祥》②:1910年唱片~2021年录像 《龙凤呈祥》①:1908年唱片~2022年录像 《刺王僚》:1909年唱片~2019年录像 《鱼藏剑》:1905年唱片~2021年录像 《浣纱记》:1908年唱片~2021年录像 《文昭关》:1905年唱片~2019年录像 《钓金龟》②:1917年唱片~2020年录像 《钓金龟》①:1906年唱片~2019年录像 《白门楼》:1907年唱片~2020年录像 《徐策跑城》:1913年唱片~2019年录像 《连环套》③:1910年唱片~2019年录像 《连环套》②:1912年唱片~2020年录像 
《连环套》①:1908年唱片~2015年录像 《乌龙院》:1909年唱片~2019年录像 
《贵妃醉酒》:1907年唱片~2018年录像 
《逍遥津》:1912年唱片~2020年录像 
《路遥知马力》:1909年唱片~2019年录像 


 “京剧方舟”微信平台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