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一道心灵上的“避雷针”: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6-11-04 刘鹏凯 经营与管理

心力管理,是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首先提出的,是他长期企业管理实践的结晶,也是对“中国式”企业管理的有益探索。这些管理方法既有理论更有实践,是他从“心”开始,用“心”探索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经营模式的经验总结,彰显了心之养、心之育、心之动、心之力的管理艺术。如何将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紧密结合?如何以“文”化“人”,赢得人心?让我们走进“黑松林”管理的“心”故事——



文/刘鹏凯



心力管理实践谈之: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公司生产区安全轮值表的一侧,挂着一段老化了的橡胶管。说起它,还有一段故事呢。

那是年前的一天早晨,刚上班不久,我在车间办公室和生产科长等人正商量扩产的事儿。突然,“嘣”的一声,像从天上落下一个火球,一道桔红色的光闪过,随即又消失了。本着职业的敏感,我们几个不约而同冲了过去。

现场氧焊工何师傅一手拿着焊枪,一手擦着额上的汗,站在那里,像被雷打了似的,呆若木鸡。旁边的老项面如土色,眼睛瞪着地上的手提式砂轮机,不知所措。

“怎么回事?”车间丁主任喘着大气问何师傅。

“是,是割枪的橡胶管老化,有一点儿漏。”何师傅吞吞吐吐。

“哦,那怎么会有火球呢?”

“一上班,我就把氧气、乙炔拉到平台,用割枪割这滴加桶,老项配合我,用手提式砂轮机把平台上的焊疤打磨。谁知才打磨了第一下,砂轮的火花碰上了氧乙炔,就、就燃起火球了。我赶紧关了阀门,才没闯下大祸。”

听完事情经过,我一声叹息,一言未发。看着眼前被吓得魂飞魄散的两个人,我感慨:生命的长短,很多时候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但在我们拥有生命的时候,是可将生命的过程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啊。如果切割之前能按操作规程检查一下,注意一下细节,在心灵上设置一道“避雷针”,不就可以避免一个安全隐患了吗?

纵观古今中外,有多少安全事故不是因一根橡胶管老化、一根电线老化、一个小小零部件不合格……而造成终生遗憾的呢?事后,我们围绕一根老化的橡胶管,对安全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在全公司进行了“三不放过”的反思,并将它挂在墙上作为典型安全案例。一根橡胶管,似一把长长的戒尺,重重地敲打着我们的神经,拷问着我们的失职,时时刻刻敲响每个员工心灵的安全钟。警醒每一个人,警醒每一天、每一分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时我们在行事中不能完全说真正的明白、真正的懂、真正去用心,只有经历了一些事情,或听多了、看多了,才会真正懂得以前看似明白的道理,不在于说,而在于行,在于时时、事事、处处对可能发生的“雷击”,用心设置心灵上的“避雷针”,才能做到不管电闪雷鸣,“胜似闲庭信步”。


(待续)


本期编辑:刘佳

来源:《经营与管理》杂志



刘鹏凯心力管理实践谈 • 更多精彩内容



45  设一道心灵上的“避雷针”:上医治未病

44  设一道心灵上的“避雷针”:防患于未然

43  设一道心灵上的“避雷针”: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42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心心相印

41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治理企业亦如“烹小鲜”

40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操作工也是管理者

39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小失误造就新规范

38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锅炉房内的动员会

37  以“道”“塑”心:让员工成就事业

36  建设幸福企业需要什么?用心聚心——至和

35  建设幸福企业需要什么?以心换心——至真

34  建设幸福企业需要什么?将薪比心——至诚

33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将“死制度”执行于“活的人”

32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染”上和谐的颜色

31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以“爱”为出发点

30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身教重于言教

29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如何做到百年树人?

28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皇帝式”管理方式要不得

27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做错事受表扬?

26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以柔克刚,不懈培养

25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注重细节,行为养成

24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白纸画图,培养新人

23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

22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安全的绳子拴住你和我

21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会说话的“眼睛”

20  收获的,是种下的

19  做一点儿不辜负春天的事

18  做自己忠诚的信徒

17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无为而治”?

16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克服“纸上谈兵”?

15  实现文化自觉:制度有形变无形

14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不看广告看疗效

13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根才是最好的果实

12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与员工“共情”

11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如何将管理“问题”变成“行善”?

10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修好诗外功夫

9  你在家里干,我在外面看

8  将锅炉房当做厨房打理

7  给司炉老师傅送酒

6  煤渣堆上的硬币

5  拿待岗工资的司炉工

4  新员工,先去锅炉房拣煤渣

3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塑心工程!

2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聚心工程!

1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融心工程!




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虽是一家小企业,却是“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化工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企业人均产值超过百万元。作为“心力管理”的创始者,董事长刘鹏凯先生提出“不做500强,要做500年”。他坚信,百年企业,靠的不是百年机遇、百年老板,而是百年机制、百年文化。

   “心力管理”一词是刘鹏凯先生的创造,是他经营企业30多年苦辣酸甜的提炼和升华,也是“黑松林”管理哲学的核心。他的《漫话心力管理》一书,用漫画的手法,讲了120个故事,一桩桩小事,体现了“心力管理”的有心、用心、真心,换来了员工的热心、诚心、雄心。


订阅请加小编微信哦O(∩_∩)O~谢谢亲们支持,快递正在准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