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卡斯米《今天和明天》

卡斯米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艾哈迈德·纳迪姆·卡斯米(1916- )巴基斯坦当代著名诗人、小说家。出身于旁遮普农村一个自耕农家庭,对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深切的了解。他的诗取材广泛,反映现实,同情苦难的劳动人民,表现农牧民和船民的劳动和生活,揭露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且富有乡村特色,因而被誉为“旁遮普的乡村歌手”。著有诗集《搏动》、《威严与秀丽》、《忠诚的大地》,以及短篇小说集《母爱》、《棉花》等。




卡斯米《今天和明天》


谁今天去播下种子,

  明天他就能在田里采集秧苗,

谁今天可耻地意志消沉,

  明天他就会痛苦地死掉。

最好在自己的斗争中去感受一切:

  欢乐、苦难,悲悼,

因为通向未来的光辉胜利,

  道路只有前进一条!


你若想明天砌座房子,

  今天就得准备好石头,

你若想明天活在世上,

  今天就得选择好朋友。

你若想明天获得自由,

  就得一心冲出地狱,

因为开启明天的钥匙,

  今天你已经掌握在手!


宋 兆 霖 / 译



印度和巴基斯坦进步文学运动,印度、巴基斯坦的文学运动。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兴盛于30年代和40年代。当时由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一大批作家和诗人受到影响,很多具有进步思想的文学作品问世。1936年4月,在勒克瑙召开了印度进步作家协会第一次代表会议,标志着进步文学运动进入有组织的蓬勃发展阶段。领导协会的主要有普列姆昌德、萨贾德·查希尔、穆尔柯·拉杰·阿南德。参加作协的包括各种不同政治观点,用不同的印度语言写作的作家,但是占多数的是有进步思想的乌尔都语作家。进步文学运动主张文学的使命在于争取民族独立和改造社会,批评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号召“印度的新文学应以饥饿、贫穷、落后、奴役等基本问题为主题”,让“文学靠近人民”。进步文学运动中著名的乌尔都语诗人有费兹·艾哈迈德·费兹、阿里·萨勒达尔·贾弗里、焦希·马里赫阿巴蒂;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有克里山·钱达尔、华·艾·阿巴斯、拉·辛·贝迪、艾·纳·卡斯米;长篇小说方面的代表作有克里山·钱达尔的《失败》等。印巴分治后,印度和巴基斯坦于1949年分别召开作家代表会议,组成各自的进步作家协会,继续领导进步文学运动。巴基斯坦进步作家协会于1953年被当作政治组织取缔。50年代后,印度的进步作家组织涣散。但进步文学运动对两国文坛的影响深远,60、70年代,进步作品仍不断涌现。


推荐阅读:

司各特《颂歌》

穆特朗《金字塔》

桑德堡《芝加哥》

卡尔·桑德堡《雾》

史蒂文斯《罐子轶事》

博纳富瓦《麋鹿的归宿》

勃洛克《十二个》

艾赫泰勒《他通宵达旦地畅饮美酒》

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自由与爱情》

裴多菲《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

莱奥帕尔迪《致意大利》

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

席勒《姑娘的悲诉》

拉封丹《褡裢》

伏尔泰《致夏特莱夫人》

法拉兹达格《你在泥土里安睡》

赫尔曼《阳光悄然消逝》

贺拉斯《诗艺》

贺拉斯《啊,琵拉》

普拉斯《镜子》

萨福《给所爱》

马洛《牧羊人的恋歌》

华兹华斯《丁登寺旁》

华兹华斯《孤独的刈麦女》

华兹华斯《露西》

华兹华斯《永生颂》

华兹华斯《致杜鹃》

华兹华斯《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华兹华斯《早春遣句》

图霍尔斯基《教堂和摩天大楼》

尼古拉斯·纪廉《两个祖先的歌》

海姆《战争》

海姆《哥伦布》

阿伦茨《夜里》

罗伯茨《割草》

贝兹鲁奇《西里西亚的森林》

哈菲兹《世上的蔷薇千朵万朵》

帕斯捷尔纳克《哈姆雷特》

帕斯捷尔纳克《屋里不会再来人了》

卡图卢斯《生活吧,蕾丝比亚,爱吧》

沃尔科特《黑八月》

沃伦《世事沧桑话鸣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