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良植诗2首

韩国 金良植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金良植,女诗人。出生于汉城。1954年毕业于梨花女子大学英文科及东国大学大学院哲学科。1969年在《月刊文学》新人有奖文艺征稿时,她的《愿成为草花和草叶》当选,登上文坛。她试图在广阔范围内进行朝鲜诗与世界诗的交流,从而创造出朝鲜特有的更好更高的诗。主要作品有《当黑蔷微花谢时》、《桃花》、《一个杏子》等,著书有诗集《井邑后词》、《初第诗集》、《公猫一只》等,随笔集《与世界诗人们的会面》。
金良植出身於韩国梨花大学外文系,她西方文学的造诣很深,但在她的作品中,丝毫看不出一般新潮诗人的洋味儿,即使有西方理论的影响,她都能巧妙的转化成韩国的情趣、东方的韵味,这是非常难得的。金良植对东方美学和诗学是如此的具有信心,她写作实验上很多新的创造,无疑为我们东方诗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是的,东方诗人随著西方笛声起舞的时代早该结束,我们自己丰厚的文学遗产,足可开发出新的生命,亚洲现代诗人应该在我们的思想体系中向世界发言,辐射出东方的艺术光辉,唯如此,我们才能对世界文学作出重大的贡献。

这些年,金良植与台湾诗友交游甚笃,由彼此的气味相投,她成了台湾诗坛最亲密的朋友。她差不多每隔两、三年就要来一次台湾,有几次还携她夫婿同来。她先生蔡虎锡(我们叫他老虎),据说有中国血统,有一次金良植还在餐会上出示一份有关虎锡先生家族历史的汉文典籍,证明确为中华後裔,如假包换。那晚,大家围著这位高丽汉子,浮一大白,唱完了阿里郎,又唱茉莉花。
在韩国和台湾两地诗坛交流的过程中,有三位韩国诗人贡献最多:早期的赵炳华、稍後的许世旭均有建树;世旭在译介方面的功绩尤其卓著,金良植出现虽然较晚,但她对交流工作相当热心,贡献很大。由於他们的努力,两地的诗友得以缔结文学因缘,在诗作译介、诗人互访的亲善活动中,建立了深厚而可贵的友谊。



草絮也罢草叶也罢


遥远的旧日

虽是寞然如死

而现在一闭眼仍然荡漾不已


所有的,所有的

成为一抱草絮

又成为一片草叶


尽管我再死一次

仍愿成为草絮

凄凄凉凉飘零的一片草絮


甘愿躺在草叶上

采着那草絮


不忍告别的旧日

回想那份天真

仍在闭住的眼眶里摇摇摆摆呢


甜蜜地回味的昔日

她以吻来送他,送他到遥远的域外


只要草絮,仍象微波般地推过来

不管载着何种悲伤

向着天空,跷着两脚

抱着一天地的风而站起


尽管我再死一次

情愿成为一片草叶

躺在细细的草叶上

依然去采那草絮吧


洛 夫 / 译




午后


我闭上双眼

谛听一片莲叶

在风中

说着什么

世上万物

仿佛都已远去

我的思绪

埋进了池塘

一片莲叶里




初荑是韩国女诗人,本名金良植(1931~ ),梨花女子大学英文科学士,东国大学印度哲学科硕士。她第一本诗集《井邑后词》在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出版,是以木石刻手制本的方式限量出版;第二本诗集《初荑诗集》,一九七四年出版;第三本诗集《一只公猫》,一九八零年出版;第四本诗集《鸟群的日出》,在一九八六年出版;第五本诗集《瑞草洞的麻雀》,于一九九零年出版。(这里根据的是一九九七年由《创世纪》诗社出版的《初荑金良植诗选》其后所附的年表。未知九七年到现在初荑有否再出版诗集。)
初读初荑的诗,我联想到清照的「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坏土。」「死亦为鬼雄。」初荑《在S病房》里,她写道:


满走廊里

一起站立尔后

又一起倒下呻吟


争先恐后地

纷纷崛起又倒下的亡灵


是当今世纪

绝对孤独的亡灵

绝对污浊的亡灵

(译者:金学泉/《初荑 金良植诗选》)


这是多么沉重的哀痛多么巨大的声音!但她的诗风也完全不似清照。她的《草絮也罢,草叶也罢》让我重读再重读,仍然免不了掉泪:


遥远的旧日

虽是寂寞如死

而现在一闭眼仍在荡漾呢


所有的,所有的

成为一抱草絮

又成为一匹草叶


尽管我再死了一次

仍要长为草絮

凄凉凉飘零的一片草絮


甘愿躺在草叶上

采着那草絮


不忍告别的旧日,回想那分天真

仍在闭住的眼眶里摇摇摆摆呢


甜蜜地回味的昔日

她以吻来送他,送他到远远的城外


只有草絮,仍像微波推过来

不管载着何种悲伤


向着天空,跷着两脚

抱着一天地的风而站起


尽管我已死了一次

情愿再成为一匹草叶

躺在细细的草叶上

依然采那草絮罢


(译者:许 世 旭/《初荑 金良植诗选》)


初荑在诗中给我的感觉每一首每一首都散发着闪耀的光芒,就算在她的《季节风》里:「哭如夏蝉/笑如蜗牛」也是充满了跃动的色彩和能量。在《早春之夜》里,那么悠然而禅意的「我好像行走在你的诗中」;在《落叶路》里,那样深深踏入诗人给予情境里的「背人的人和被背起的人/在同一条路上哭着走来」;在《凝视黄牛》里,她写着:


走着走着却没有走动

停着停着却没有停下


无论是人或牲畜或草木的生涯


每时每刻

一切都走动却未走动

一切都停下却未停下


另有一块天空是遐想

零乱的野草是迸溅的彩霞


开始就只有一个

终究也只能同是一个天涯


我们置身其中

都像是在走动却又停下

都像是在停下却还在走的秋冬春夏


(译者:金 学 泉/《初荑 金良植诗选》)


思考的哲理和文化的风韵环绕着走动又不走动的风景,人和黄牛,万事与万物在其中显示了它的样貌、韵律,与规则。生命的和谐就在其中被阐露。

常在初荑的诗里读到如一个世人对母亲编造的美好形象般,那么明朗而又厚实的感情,随着年岁的增加,她揉搓着单纯天真明亮的想望,在深刻的虑想里。那其中没有华美的装饰、雕琢的文词,也没有艰难的意象。



推荐阅读:

R.S.托马斯诗40首

王尔德诗5首

博尔赫斯《天赋之诗》

贺拉斯《诗艺》

贺拉斯《啊,琵拉》

普拉斯《镜子》

萨福《给所爱》

马洛《牧羊人的恋歌》

米沃什诗20首

特朗斯特罗姆《悲哀贡多拉》

徐志摩《为要寻一颗明星》

辛笛《再见,蓝马店》

杜运燮《井》

杨唤《二十四岁》

鲁迅《人与时》

胡风《为祖国而歌》

泰德·休斯诗23首

海明威诗13首

卡瓦耶罗·伯纳德7首

艾布·马迪诗2首

穆特朗诗2首

米·努埃曼诗2首

纪弦《你的名字》

周梦蝶《菩提树下》

拜伦《哀希腊》

拜伦《普罗米修斯》

拜伦《想当年我们俩分手》

特朗斯特罗姆诗21首

特朗斯特罗姆诗13首

特朗斯特罗姆诗12首

特朗斯特罗姆诗6首

特朗斯特罗姆5首

艾吕雅诗19首

奥登诗3首

西尔瓦《夜曲第三首》

西格利亚诗选

马苏里《无所顾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