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臧克家《罪恶的黑手》

臧克家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罪恶的黑手》(生活书店1934年版)写于1933年9月,当时诗人正在青岛上大学。它通过建筑工人在为帝国主义者建造“一座崇高、华贵,凌空而起的天主教堂”(《甘苦寸心知》)这样的题材,描绘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并寄希望于工人阶级的觉醒,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样的主题思想在当时的新诗坛上是绝无仅有的。诗人当时联想到每逢夏季,在胶州湾上,日本的军舰飘扬着“太阳”的旗帜,美国的军舰飘扬着“星条旗”,铁链子似的锁着我们祖国的咽喉的情景,愤慨地指出:“军舰封锁,大炮轰击,犹以为未足,还要用天主的名义,在精神上降伏伟大中国人民的心!”于是他百感交集,把对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国民党的统治的控诉和谴责,化为诗句,带着深情,带着激愤,写成了这篇《罪恶的黑手》。
全诗150多行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绘教堂的建筑,刻画教徒的心理。“交横的木架比蛛网还密,/像用骷髅架起的天梯,/一万只手,几千颗心灵,/从白到黑在上面搏动。”这是对在“都市的道旁”,“正在建筑一座大的教堂”的描绘。诗人面对着“这称得起是压倒全市的一件神工”,浮想联翩,悲愤交进。他想象这教堂建成后:“四面高墙隔绝了人间的罪恶,/里边的空气是一片静默,/一根草,一株树,甚至树上的鸟,/只是生在圣地里也觉得骄傲。

诗中接着用漫画的笔致勾勒出各色各样以宗教为幌子掩盖内心空虚和不安的可笑而又可悲的人物:“男女牧士们走在前面,/黑色的头巾佩着长衫,/微风吹着头巾飘荡,/仿佛罪恶在光天之下飞扬。//后面追逐些漂亮男子,/肥白的脸皮上挂着油丝,/脚步轻趋着,低头交语,/用心作了一脸肃穆。//还有一队女人缀在后边,/脂粉的香气散满了庭院,/一个用长臂挽着别个,像一个花圈套一个花圈。”“有的是刚放下了屠刀,/手上还留着血的腥臭;/有的是因为失掉了爱情,/来到这儿求些安宁;/有的在现世享福还嫌不够,/为来世的荣华到此苦修,/有的是宇宙伤了他多情的心,/来对着耶稣慰藉心神;/有的用过来眼看破了人生,/来求心上刹那的真诚;/有的不是来为了求恕,/不过为追逐一个少女。/虽是这些心的颜色全然异样,/然而他们统统跪下了,朝着上方。”透过这些形象,我们除了忍俊不禁之外,看到了诗人鄙视的眼神和嘲讽的笑意。
诗的第二部分用“然而这一切”“与脸前的这群工人无干”作为过渡句子,转入了对建筑工人在极端险恶的劳动条件下从事劳作的场面的描绘。诗人的笔尖饱蘸着同情的泪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他们在一条辛苦的铁鞭下,/只忙着去赶契约上的期间。//有的在几千尺之上投下只黑影,/冒着可怕的一低头的晕眩,/石灰的白雾迷了人形,/泥巴给人涂一身黑点,/铁锤下的火花像慧星向人扫射,/风挟着木屑直往鼻眼里钻。”“太阳的烤炙,风雨的浸淋,/铁色的身上生起片片黑云,/机器的凶狞,铁石的压轧,/谁的躯体是金钢铸成?”“一阵头晕,或一点不小心,/坠下半空成一滩肉泥,/这真算不了什么希奇,/生死文书上勾去个名字!”在这部分里,还写了这些廉价劳动力的来源以及他们之间的阶级友爱——“烟丝中杂着深味的乡谈;/那是家乡场园上用来消度夏夜的,/永不嫌俗,一遍两遍,不怕一万遍;/于今在都市中他们也谈起来了,/谈起也想起了各人的家园。……/这大建筑把他们从天边拉在一起,/陌生的全变成亲热的兄弟”。

在长诗的最后部分,诗人指出劳动人民要想摆脱这种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只有起来反抗。它以革命浪漫主义精神预告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风暴:“不过天下事谁敢保定准?/今日的叛逆也许是昨日的忠心,/谁料定大海那刹起风暴?/万年的古井说不定也会涌起波涛!/等这群罪人饿瞎了眼睛,/认不出上帝也认不清‘真理’,/用蛮横的手撕毁万年的积卷,/来一个无理性的反叛!”如果说在诗人先前别的诗里所预示的“奇怪的天火”、“奇怪的变”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还嫌朦胧,那么,在这诗里则是相当具体的了。
从这首诗里,首先我们看到诗人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平凡的题材表现重大主题的艺术才能。像这种不是以空洞的抽象的叫喊而是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表现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强烈意志,肯定工人阶级的斗争力量及其光明前途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有着和谐统一的长诗,在“五四”以来的新诗中是不多见的。
其次,比之诗集《烙印》中的诗,此诗显得气势壮阔,风格博大雄健。诗人自己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这种风格,首先是由于内容决定的。比较复杂丰富的内容和个人的思想感情,冲破了谨严的表现形式向博大走去。”(《甘苦寸心知》)这除了体现在篇幅上洋洋洒洒,一百五十多行一气呵成而外,在分节和押韵上,也较自由宽松。但又不是无韵诗,更不是随意跑野马的自由诗。它仍然有着音调铿锵、节奏感强、语言精炼等特色。




臧克家《罪恶的黑手》



在这都市的道旁,

划出一块大的空场,

在这空场的中心,

正在建一座大的教堂。

交横的木架比蛛网还密,

象用骷髅架起的天梯,

一万只手,几千颗心灵,

从白到黑在上面搏动。

这称得起是压倒全市的一件神工,

无妨用想象先给它绘个图形:

“四面高墙隔绝了人间的罪恶,

里边的空气是一片静默,

一根草,一株树,甚至树上的鸟,

只是生在圣地里也觉到骄傲。

大门顶上横一面伟大的十字架,

街上过路的人都走在它底下,

耶稣的圣像高高在千尺之上,

看来是这样的伟大,慈祥!

他立在上帝与人世中问,

用无声的话传达主的教言:

“奴隶们,什么都应该忍受,

饿死了也要低着头,

谁给你的左腮贴上耳光,

顶好连右腮也给送上,

忍辱原是至高的美德,

连心上也不许存一丝反抗!

人间的是非肉眼那能看清?

死过之后主自有公平的判定。

早晨的太阳先掠过这圣像,

从贵人的高楼再落到穷汉的屋上,

黄昏后,这四周阴森得叫人害怕,

神堂的影子象个魔鬼倒在地下。

早晨的钟声象个神咒,

(这钟声不同别处的钟声。

牵来了一群杂色人等,

男女牧士们走在前面,

黑色的头巾佩着长衫,

微风吹着头巾飘荡,

仿佛罪恶在光天之下飞扬。

后面逐着些漂亮男子,

肥白的脸皮上挂着油丝,

脚步轻趋着,低声交语,

脚步轻趋着,低声交语,

用心做了一脸肃穆。

还有一队女人缀在后边,

脂粉的香气散满了庭院,

一个用长臂挽着别个,

象一个花圈套一个花圈。

阳光象是主的爱,照着这群人,

也照着他们脚下的石阶,

钟声一阵暴雨的急响,

送他们进了神圣的教堂。

中间有的是刚放下了屠刀,

手上还留着血的腥臭,

有的是因为失掉了爱情,

来到这儿求些安宁,

有的在现世享福还嫌不够,

为来世的荣华到此苦修;

有的是宇宙伤了他多情的心,

来对着耶稣慰借心神;

有的用过来眼看破了人生,

来求心上刹那的真诚;

有的不是来为了求恕,

不过为追逐一个少女。

虽是这些心的颜包全然异样,

然而他们统统跪下了,朝着上方。

牧士登在台上象威权临着这群众,

用灵巧的嘴,

用灵巧的手势,

讲求教义象讲着真理。

他叫人好好管束自己,

不要叫心做了叛逆,

他怕这空说没有力量,

又引了成套惩劝的旧例。

每次饭碗还没触着口,

感谢的歌声先颤在咽喉,

晚上每在上床之前,

先用祈祷来做个检点,

这功课在各人心上刻了板,

他们做来却无限新鲜。



然而这一切,一切未来的繁华,

与脸前这一群工人无干,

他们在一条辛苦的铁鞭下,

只忙着去赶契约上的期间。

有的在几千尺之上投下只黑影,

冒着可怕的一低头的晕眩。

石灰的白雾迷了人形,

泥巴给人涂一身黑点。

铁锤下的火花象慧星向人扫射,

风挟着木屑直往鼻眼里钻。

这里终天奏着狂暴的音乐。

人声的叫喊,轧轧的起重机,

你听,这是多么高亢的歌!

大锯在木桩上奏着提琴,

节奏的铁砧扣着拍子;

这群工人在这极度的狂乐里,

活动着,手应着心,也极度的兴奋。

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

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

有的把手底的砖块飞上半空,

有的用罪恶的黑手捏成耶稣慈悲的模样!

这群人从早晨背起太阳,

一天的汗雨泄尽了力量;

平地上,一万幕灯火闪着黄昏.

灯光下喘息着累倒了的心。

他们用土语放浪的调笑,

杂一些低级的诙谐来解疲劳,

各人口中抽一缕长烟,

烟丝中杂着深味的乡谈。

那是家乡场园上用来消度夏夜的,

永不嫌俗,一遍两遍,不怕一万遍;

于今在都市中他们也谈起来了,

谈起也想起了各人的家园。

他们一点也不明白为什么要盖这教堂,

却惊叹外洋人真是有钱,

同时也觉得说不出的感激,

有了这建筑他们才有了饭碗。

(虽然不象是为了吃饭才工作,

倒是象为了工作才吃饭。

这大建筑把这大众从天边拉在一起,

陌生的全变成亲热的兄弟。

白天忙碌紧据在各人的心中,

没有闲暇去做思乡的梦;

黑夜的沉睡如同快活的死,

早晨醒来个奴隶的身子。

是什么造化,谁作的主,

生下他们来为了吃苦?

太阳的烤炙,风雨的浸淋,

铁色的身上生起片片黑云;

机器的凶狞,铁石的压轧,

谁的躯体是金钢铸成?

家室的累赘,病魔的侵袭,

苦涩中模糊了无色的四季,

一阵头晕,或一点不小心,

坠下半空成一滩肉泥,

这真算不了什么稀奇,

生死文书上勾去个名字;

然而他们什么都不抱怨,

只希望这工程的日期延长到无限。



不过天下的事谁敢保定准?

今日的叛逆也许是昨日的忠心,

谁料定大海上那刹起风暴?

万年的古井也说不定会涌起波涛!

等这群罪人饿瞎了眼睛,

认不出上帝也认不清“真理”,

狂烈的叫嚣如同沸水,

象地狱里奔出来一群魔鬼,

用蛮横的手撕碎了万年的积卷,

来一个无理性的反叛!

那时,这教堂会变成他们的食堂或是卧室,

他们创造它终于为了自己。

那时这儿也有歌声,

不是神秘,不是耶稣的赞颂,

那是一种狂暴的嘻嚷,

太阳落到了罪人的头上。



推荐阅读:

臧克家《有的人》

牛汉《悼念一棵枫树》

郑振铎《我是少年》

白桦《情思》

朱自清《小舱中的现代》

公木《我爱》

陈梦家《一朵野花》

痖弦《山神》

李大钊《山中即景》

金克木《年华》

殷夫《别了,哥哥》

古苍梧《二十五岁见雪》

公刘《上海夜歌》

骆一禾《灿烂平息》

彭燕郊《读信》

刘湛秋《中国的土地》

郭小川《乡村大道》

邵洵美《季候》

王尔碑《南河》

辛笛《再见,蓝马店》

杜运燮《井》

杨唤《二十四岁》

鲁迅《人与时》

胡风《为祖国而歌》

周梦蝶《菩提树下》

周梦蝶《十月》

食指《相信未来》

胡适《鸽子》

施蛰存《银鱼》

刘大白《邮吻》

朱湘《雨景》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羊令野《梦中寻梅图》

郁葱《后三十年》

杨牧《母亲》

王统照《正是江南好风景》

唐湜《我的欢乐》

梁宗岱《晚祷》

应修人《妹妹你是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