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佛不在他处《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西藏鲁康寺 壁画
第三章 佛不在他处《如是(上)心要口诀篇:直指心性与生起次第的教授》
作者:祖古·乌金仁波切
译者:项慧龄
第三章 佛不在他处
解释心性的理论如同去描述印度菜、中国菜等不同美味可口的佳肴,以及说明每一种佳肴的口味。
你对这些菜肴尝起来可能是什么样子,会有智识上的想法,
但是你可以去听一百场演说,有的仍然只是一个想法而己。
我们主要的导师释迦牟尼传授大量的教法,如果我们要把佛陀的教法全部用文字记录下来,其数量将达数千卷。但是,这所有的教法主要都和一件事情有关:这个“心”是什么样子,这个“心”的行为方式是什么,也就是这个“心”的真实面貌是什么,以及这个“心”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佛陀所有的教导都牵涉了这个课题,如果要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说,佛陀传授了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法门,用以对治他在有情众生身上所观察到的八万四千种不同的烦恼。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够把所有的教法浓缩成为一个重点:关于“心”表面上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以及“心”的真实面貌的教法。
1 “心”是什么样子?
由于佛法顺应各种不同人的根器,因此你可以说,佛法有九乘——九种层次的教法。人各有不同:有些心智敏锐,有些才智平庸,有些则愚纯。这三种类型的人可以再各自细分为三种,因此共有九种类型,而有了九种层次的教法九乘。对于那些具有最下等根器的人,佛陀教授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对于具有中等根器的人,佛陀教导《事部》(kriya)、《行部》(Upa)和《瑜伽部》(Yoga)等三外密续[《事部密续》(riya tantras,)强调外在的清净行为和手印,认为外在行为比内在瑜伽重要;《行部密续》(Upa tantras)同等重视外在和内在,《瑜伽部密续》(Yoga tantras)强调禅定的内在瑜伽更重于外在行为。]。对于具有最上等根器的人,佛陀传授《玛哈瑜伽》(Maha Yoga)、《阿努瑜伽》(Anu Yoga)和《阿底瑜伽》(Ati Yoga)[《玛哈瑜伽》、《阿努瑜伽》(Anu Yoga)和《阿底瑜伽》(Ati Yoga)属于密续内三乘。《玛哈瑜伽》主要修生起次第,属于“父续”,《阿努瑜伽》主要修圆满次第,属于“母续”;《阿底瑜伽》即大圆满,属于“心续”,是最殊胜、最方便的法门。]。
亲近佛法的方式有两种:学者(pandita,音译为[班智达])的方式,以及库苏卢(kusulu)的方式,即一个单纯禅修者的方式。“学者”的方式需要对佛陀教法的内容有完整的了解,而这需要对教法的整个主体产生一种看法。学者需要巨细靡遗地了解九乘的一切,从色蕴开始,一路上至遍知的状态,也就是证悟的状态。学者需要完整地了解一切事物如何在因果中运作。
相对于这个方法的是“库苏卢”的道路,即一个单纯禅修者的道路。对这种人而言,佛陀教法的主要重点无他,差别只在于是否认识心性。不认识心性即是轮回,认识心性即是涅槃或解脱。正是从这个观点,我们才说所有佛陀的教法都关于“心”。
因此,这心究竟是什么样?在本质上,心是空虚的,百分之百的空虚。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心是空虚的,而且从本初以来,一直都是如此。在此,我们常常用“虚空”来做比喻。虚空本来就是空虚的,没有制造者或创造者。心是如实地空虚,但其显现或似乎有显现的是具有觉察的本质。遍知是空虚的心的觉察品质,它了知一切,不论它是轮回、道路或涅槃,这两个面向被称为“实相”和“表相”。实相是空虚的;表相是有一个体验一切的事物。
心性包括诸佛之三身。你可以说,有一个佛,这个佛是空性;有一个佛,这个佛是觉性;有一个佛,这个佛是遍在的能力。他们是无别的,而不是三种不同类型的佛。这种无别本身即是自性身(svabhavikakaya essence body或“体性身”),这种无别的本质以心续的方式存在于每个众生身上。如果我们认识到这种无别的本质即是自己的本然面貌,就不需要到其它地方寻找佛。如果到其它某个地方去找佛,你将一无所获!这即是以下这句名言的含意:“虽然我心即是佛,但我却视而不见。”
每个人都具有佛性,如同油脂自然而然地存在于芝麻粒之中。压榨一粒芝麻,你一定会榨出一点点芝麻油。同样地,佛性存在于每个众生之中,从普贤如来下至最微小的昆虫。我们的业和烦恼决定自己最后如何进入这不同的色身及不同的转世之中。
我们能够了解这个道理的程度有极大的差异。某些人只要听闻这个教法的一个句子,就会立刻了解。其它人不论传法上师费尽多少唇舌,始终不得要领,无法领会。一个人了解与否,取决于他的佛性所连结的特定身体类型和特定的心态种类。但是,每个人所具备的佛性本身却是相同的,无增、无减,没有改变或更动。它不是一个人具有高等卓越的佛性,而另一个人则具有低等的佛性。它不是普贤如来具有一个真实的、非常善妙的佛性,而一只狗或一只猪则具有下等的佛性,或者完全没有佛性。在他们的佛性之间,没有任何的差异。
我们的任务是去认识和了证自已的佛性,然而,如果我们居住在一个不具有认识和了证佛性能力的身体之内,就没办法这么做。即使如大象和老虎等最强壮的动物,也无法了证自己的佛性。在六道轮回的有情众生之间,只有人类能够认识他们的佛性,只有人类能够了解教法的含意。我们或许置身一个黑暗的末法时期,但是仍然具有认识自性的能力。
一个古老的授记说道:“当堕落的末法时代猖獗时,金刚乘的教法将如野火般蔓延。”当三毒在人们的心中炽燃时,人们比较容易去认识对治三毒的解药,而这个解药即是认识佛性。
在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之中,欲界众生心中的三毒最为猛烈,在色界和无色界则几乎没有任何的烦恼。如果没有烦恼,那么对治三毒的解药——认识心性,就没有真正的力量。
我告诉你们这个,只是为了让你们了解其中的背景。我在此想要提出的要点是,一切事物都包含在实相和表相之中。至于实相,我们要记得,心原本是空虚的。本初的觉醒(本觉)本质是空虚的,本性是觉察的,其能力是遍在的。这本初的觉醒(藏yeshe),不是空白的空无,它是觉察的,具有了知的能力。当谈到实相(本初)时,我们说的就是这个。本初觉醒的空性是一切诸佛的法身;其觉性是一切诸佛的报身;它也具有遍在的能力,而这种空觉无别的本具能力,被称为一切诸佛的化身。这三身形成一个无别的自性身,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心。这存在于每个人之中而相对于表相的本初实相,正是我们所谓的“佛性”。
心也是“觉受与空性的结合”(觉空双运)。你可以说,表相和实相也是一体的,而在表相与实相的一体之内,心是觉受与空性的结合。我们可以用以下的方式来加以描述和形容这一点:“内在的心性是法身,内在的觉受是法身之明灿光芒。”它如同太阳与阳光,如同身体与四肢,如同天空与云朵;同样地,表相是实相的表现。现在,我们体验到于外在的地、水、火、风、空等五大元素,它们透过五种感官而显现在我们面前,不是吗?而体验到五大元素表相的是心,如果没有心,会有任何显现的事物吗?这些显相的展现对象会是什么?因为心有所体验,你就无法否认显相的存在,说没有显相是一个谎言。你无法否认显相看似真实的表面实相,因为有所觉受的是心。但是请记住,这心是空虚的。
所有的显相都是空虚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全都可以被摧毁、消灭。水会干涸、蒸发、消失,看似坚实的物品可以被火焚毁,而火焰本身最后会燃烧殆尽。在某个时候,整个宇宙会被七次大火和一场大洪水摧毁。如此一来,一切显相终究是空虚的。
究竟而言,心也是空虚的,但是它空虚的方式和显相空虚的方式不一样。心可以体验一切,但是无法被摧毁,它的本性是一切诸佛的法身。事实上,你无法对心做任何事情,无法改变心,无法把心冲走,无法埋葬心或焚毁心。真正空虚的是显现在心面前的一切显相。所有这些显相在究竟上是空虚的,将会完全消失,因此,我们真的不必过度担心或过度分析它们。它们真的只是一场魔术表演,如同恶魔施魔法来愚弄你。所有的显相都是一场魔术表演,只有心有所体验。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对显相的体验是心的魔术表演。
2 体验心性
三身本来就存在,它们不是某个人能够暂时制造或生产出来的事物。自生的觉醒(self-existing wakefulness)是一切诸佛从一开始的了悟状态,它是本初的。自生的觉醒存在于一切众生之内,它只需要被了知。当具格的上师把此一自生觉醒介绍给我们时,即是我们了知这自生觉醒的机会。本具的自生觉醒不是我们将会在未来寻获的事物,也不是过去所拥有的事物,它现在就存在。我们不必去接受它或排斥它,不要对它做任何事情:不接纳、不避免,不对它怀有任何希望或恐惧,不要试着改变它、更动它或改善它。这完全没有必要。
认识自生的觉醒不同于检视思考的心,后者纯粹是去注意正发生在人心中的活动:“现在我快乐、现在我悲伤。”在注意之后,我们再度陷入迷惑的思惟之中。有情众生正是以这种方式追逐自己的念头,而在轮回中流转。当感觉快乐时,他们浑然忘我,一笑再笑;当感觉悲伤时,便坐着哭泣。
我在此所解释的是理论,是智识上的理解。但是说真的,大家有必要针对我所说的内容获得一些个人的体验。阐释心性的理论如同描述印度菜、中国菜等不同美味可口的佳肴,以及说明每一种佳肴的口味。你对这些菜肴尝起来可能是什么样子,会有种智识上的想法,但是你可以去听一百场演说,有的仍然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一旦你尝了一口,食物碰触舌头和味蕾而尝到味道,在那时,你对那种食物的真正味道才有了真正的信心。那称为“经验”(觉受),我们真正知道这食物美味可口或令人作呕。经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
见地如果仅仅只是理论,就毫无用处。我们听闻以下的佛教经典陈述:“一切皆空,从色蕴上至遍知证悟的状态,一切都缺乏真实的存在。”这是举世皆知的佛教原则。听闻它、理解它,即是对它产生智识上的了解。事实上,佛陀不是从智识的立场来教导这个道理,而是出自他个人的体验,那就是“一切皆空”(一切事物都缺乏真实的存在),从色蕴上至正等正觉的状态,都是如此。但是听者或许会说:“好吧!佛陀说一切皆空,缺乏本体。”然后,他或许会继续想:“嗯,那么善恶也是空的,所以我行善或行恶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严重的邪见。如果仅仅相信某件事物就已足够,那么何不去想“我是一个正等正觉佛”?只有相信就足够了吗。纯粹相信你自已是证悟的,你就会是证悟的吗?仅仅对见地有理论上的看法是不够的。
领受直指教导即是体验心性,体验如同把食物放进口中;不去体验,就无法品尝食物。一旦你吃到食物,就会知道它是美味可口或难以下咽,那就是经验。经验(觉受)是本觉的严饰,当我们谈到本觉时,唯有觉受是有用的。只把它当作理论,不会有任何帮助。如果它有帮助,我们就可以纸上谈兵地说:“喇嘛针对空性说了这个和这个。所以空性可能就是那个样子。”但是我们永远不会肯定地知道空性是什么,那就是理论。当你认识自己的心性时,那就是见地的觉受。
在授予和领受直指教导时,应该首先念诵皈依文和菩提心文。这个教法不是肤浅的教法,它是真实的事物。即使它是究竟的教法,人们仍然应该念诵皈依文和菩提心文。念诵饭依文和菩提心文是为了感谢佛、法、僧,我们才得以认识真实的皈依对境。佛陀的话语(佛法)已经以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法本,崇高的僧伽是至今一直护持和宣扬这个教法的人。
接着,根据传统,你要想象自己的根本上师位于头顶上,并且对根本上师发出衷心的祈愿。普贤如来是一切诸佛的本初父,他代表法身。五部佛是报身,而文殊菩萨(佛部)、观世音菩萨(莲花部)和金刚手菩萨(金刚部)等三部主则是化身。从这些佛到你的传承,就如同水从山顶上一路向下流到这里,如果在途中没有受到任何中断,这水会直接从你的水龙头流出来。同样地,如果传承没有任何间断,那么你从目前的上师所领受的教导就被称为“单一无间口传教授”(the single uninterrupted transmission of instruction)。如此一来,诸佛三身的加持也是不间断的,这就是你应向根本上师祈愿的理由。
3 空虚和觉察的面向
你只要让心认识心本身,如同斩断念头一般,那称为“立断”(Trekcho)之见,即“彻底斩断”(thorough cut)之见,它彻底的程度如同把一条绳子一刀两断,完全分家。这种空性不是我们透过禅修而想象出来的事物,它本然如此,本初如此。我们甚至没有必要去想它是空虚的,只要安住其中,不去想象或思考任何事情,在你想“现在它是空的”刹那,一个念头就已经偷偷地溜了进来。这是没有必要的,这形成概念、执着于概念的持续过程本身,即是轮回的根源。你不必去想“这太好了!”或“这不对!”你要完全离于概念上的念头,这称为“认识当下的觉醒”。
“立断”也称为“四分离三”(four parts without three),其离于念头的方式是离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部份的造作念头,而第四个刹那即是不受时间影响的胜妙刹那。在这个刹那,意识“识”、感觉器官(根)和感觉对境“尘”之间的连结都被斩断,一旦这种连结中断了,轮回的锁链就断了。自生觉醒需要去认识它本身。
“立断”斩断轮回的连结,其间只有空气的缝隙。安住于其中,不要追随过去,也不要计划未来。佛陀描述这种认识心性的刹那:“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在梵语中,“法”(mental objects)称为(dharma),但是在此的“法”不是指殊胜的佛法教法,而是指“现象”。
在这种自生的觉醒之中,没有什么东西可看,而这正是所谓的“空性”(emptiness;梵shunyata)。“空”(empty)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空虚(empty)和空性(emptiness)。虚空是空虚的,完全空虚的虚空能够看见它自己吗?另一方面,心是空性。我们所需要看见的是如实的空性,而不是某件隐藏的事物。我们需要去看见空性,而看见空性者,即是我们觉察的品质。在看见空性的刹那,真的连发尖那么一丁点的东西都没得看吗?这正是第三世噶玛巴让炯·多杰说这句话的意义:“当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注视不可见的心,我们就会清晰而如是地看见没有什么东西可看的这个事实。”“清晰而如是地看见”是指如实地,而不是隐藏地。在你注视心性的那一刻,你就清晰而如实地看见了心性。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坐下来想:“喔,心可能如虚空般空虚”,那么那只是一种想象。我们不需要这么做,不必想心是空虚的;在实际上,它是空虚的。当你看见心的“如是”面貌时,你就已经看见它是空虚的了。
心在本质上是空虚的,然而,它具有时时刻刻清楚了知一切的觉性。空虚和觉察这两个面向原本就是双运的,你不必把“心性”理解为像自己这样的主体,把“了知”理解为一个客体。空虚与觉察本是一体,如同水本是湿润的,火本是热烫的。我们不需要有“观者”和“被观者”的念头,也不需要制造“现在我看见它了”的念头,如果这么做,就等于是在心中持有一个概念。如果我们认识思惟者,念头就会自行消失,因为念头不具有稳定性。每个念头都是空虚的,当你真正注视念头时,它只会自行消失。一旦你真正发现这一点,就不需要东看西看,只要保持“如是”即可。
在体验心性的刹那,我们是否不可能找到任何字眼来形容心性的真实面貌?如果你确实找到些文字来形容它“现在它是空虚的;现在它是觉察的”,难道这些不是使心拥塞的文字吗?当我们的整个重点是在让念头消融时,形成更多的念头有什么用处?
你们可能已经听过这段引言:“般若(智能)超越念头、文字和形述。”在认识心性的刹那,你不可能找到任何能够形容它的语言和文字。你要让念头消融,让它自然而然地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其它的事物能够让念头消失,我们可以爆破所有的核弹,但是心仍然会搅拌出念头。认识自性即是让念头消融的唯一途径,在认识心性的那一刻,念头自行消失,不留任何痕迹。何以如此?因为一切有情众生的心一直以来都是空虚的,空性的觉受不是突然间从什么地方迸出来的,在你认识自己心性的刹那,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老实说,你对心性的认识不会持续超过两秒钟。因为我们老是陷入念头之中,这是一个从无始以来一直存在的习惯。我们对心性的认识没有真正的稳定性,对心性的了悟很快就丧失了。我们遗忘心性的那一刻,便开始想许多不同的事情。然后,再次注意到:“喔,我分心了,现在我在想各种其它的事情。”
认识心性的修持纯粹是让自己住于本然(naturalness)之中。在此,“本然”是指没有任何技巧,没有任何妙计。以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河流中的水需要某个人推它往下流或拉它往下流,还是它自然地往下流动?你不需要去做任何事情。我这张桌子所使用的木材已经被打造成这个形状,当它是长在山坡上的一棵树时,它是自然而无修饰的。然后,某个木匠砍下它,把它制作成为一张桌子,现在它是人造的。我们需要避免把自己的明觉形塑成为某件人造的事物,在你认识心性的那一刻,不要担忧、判断或猜测它,也不要对它做任何事情,不要试着去改善或改变它,让不散乱的状态尽可能地维持为不散乱的本然。你清楚地看见没有什么东西可看,不要试着去改善它或修改它。
在这个修行之中,人们根据他们之前的训练而体验到不同程度的内在稳定性。我们很难说那种内在的稳定性可以维持多久,它可能维持一下子,但是如果之前没有任何训练,它可能几乎立即消失。不要坐在那里强迫它发生,也不要去想:“我一定不可以分心,我一定不可以分心。”你只要让不散乱的刹那自然而然地发生与开展即可。认识心性不代表坐在那里观修心性,它表示我们纯粹让自己的空觉本性保持它原本的状态,并且体验那种本然的状态。
那正是我们真实的面貌:在本质上是空虚,在本性上是觉察,具有觉知的能力,并且在空虚与觉察这两个面向之间没有任何藩篱。这空性的品质称为“法身”。但是,我们不只是空虚的——不像虚空般只是空虚的,也拥有了知的品质,这就是所谓的“觉性”——报身,而充满明觉、空觉双运,即是能力。“能力”在此意指空虚与觉察是不分离的,它们原本就是一体的。“充满明觉”是指本觉,一切有情众生的心都是空虚与觉察的双运,但是因为有情众生的心没有充满明觉,因此他们不知道这一点。虽然有情众生的心是空虚与觉察的双运,但是他们却因充满无知而了无觉察。在认识空觉是我们自性的刹那,它就成为充满了知、充满明觉的空觉。
4 无念的觉醒
诸佛与有情众生之间不同之处,即在于“了知”和“无知”的差别。“了知”代表明白自己的自性——本然的面貌,这未经修改、未经造作的当下觉醒,即是真正的普贤如来,而且从未与我们分离。当我们认识心性时,本然地安住于其中。当这个当下的觉醒认识它本身时,就没有任何东西可看,那即是空性——法身。然而,除了了悟到没有什么东西可看之外,我们也有某种了知,知道其中没有什么东西可看,或看见其中没有什么东西可看,那即是觉性——报身。这空性与觉性是永远不分离的,那即是空性与觉性的双运——化身。
在认识心性的那一刹那,我们就已经看见了法身、报身和化身三身。没有什么事物可以阻挡这种了证,或介于三身和你的明觉之间。了知这一点,即是“自我了知的本初明觉”(self-knowing original awareness),也就是藏语[rang-rig yeshe]。“无知”即是轮回,无明即是有情众生,了知即是佛。这个教法非常殊胜,直指人的自性是一种极大的大慈,而完全因为佛陀的慈悲,我们今天才会拥有这个教法。(请读者了解,我们已经删除直指救导的细节,只留下类似的轮廓作为参考。读者们有必要从具格上师那里亲自领受完整的教法。)
简而言之,你要认识自己,并且和觉醒者之三身面对面。如果你让注意力分散,陷入三毒之中,就等于偏离进入更深的轮回。那肯定会发生的,不是吗?当看见一个美丽的色相时,我们喜爱它;看见丑陋的事物时,我们痛恨它,不是吗?如果那件事物既不美也不丑,我们就会不在乎。这些即是三毒,它们持续不断地出现。当看见喜欢的事物时,我们变得着迷而执着;对于不喜欢的事物,我们感到嫌恶,连看都不想看;对于既不喜爱也不嫌恶的事物,我们则漠不关心,感到乏味且不屑一顾。在忙碌于三毒的那一刻,我们就不会了知自性,觉醒状态的三身也消失了。
没有什么可以胜过面对面地遇见觉醒者的三身,那不是千真万确的吗?看见没有念头,可以降伏或驱除任何先前的念头。当太阳照耀时,就没有黑暗。当看见没有念头时,任何念头就不可能继续逗留或形成,迷妄彻底消融,觉醒状态是了无念头的。但是仅仅去想“我想要离于念头”,并不是一种觉醒状态,它只是另一个念头。“现在有念头吗,还是了无念头?”这样的检查动作也是相同的,那不也只是另一个念头吗,我们必须完全地安住,不与念头交游,也不受到念头的染污,觉醒状态离于念头,却是清醒的。如果我们稳定而渐进地修持,它就会变成全然的觉醒状态——成佛的状态。
在认识心性的刹那,有一种本然的坚固或稳定。我们可以透过比较一根针和一根头发,来了解本然的稳定是什么。不论一根头发有多粗,它都不是稳定的,最轻微的微风都会让它移动;但是一根针不论有多细,它都不会被风吹弯。我们需要获得本然稳定的空性,我们不需要透过禅修来想象空性,如果这么做,它就变成一种思考的行为——我们只是在想空性。当忘记心性时,我们变得散乱,迷惑因而生起。禅修是概念,散乱是迷惑;相反地,我们要达到本然稳定、不散乱的非禅修状态。这种不散乱的非禅修状态不是你必须创造出来的事物,你不必紧紧抓着那样的想法不放,只要离于念头,让当下的觉醒保持本然的稳定即可。你要稳定地保持无念,而不是稳定地持有念头。
这么做,即是去体验我们所谓的“当下觉醒”(present wakefulness)或无念觉醒(thoughtfree wakefulness)。“无念”是指离于概念上的思惟,但是却没有丧失了知或觉醒的品质。如果你想要知道丧失这种觉醒感是什么样子,你可以叫一个人用一根铁条把你打昏,这样就可以体验什么是无意识状态!
现在,在认识心性的刹那,我们不是无意识的,没有丧失觉醒的品质,但是却没有念头。如果你用一辈子的时间如此修行,最后你的思惟会减弱,念头会减少,但是无念觉醒的连贯性却没有丧失。它延续的时间自然而然地会变得越来越长,而概念思惟的时刻会变弱,占用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最后,你会完全离于念头。概念上的思惟消失,只有当下无念之觉醒,日日夜夜不间断,这即是所谓的“佛心”(buddha-mind)。
我们需要修持这无念的觉醒,但不是透过观修它或想象它来修持,这无念觉醒本来就已经存在了。然而,这当下的觉醒会陷入思惟之中。你只要去认识,认识当下的觉醒,你就会离于念头。不要忘记,不要散乱,但这不表示你要坐在那里,强迫自己的心不要散乱,不要忘记,这么做只会把事情搞砸。你只要让自己的本初状态保持不散乱的非禅修即可。当二元分立之心的所有活动都消失,当获得完全稳定、自在的空觉时,我们就不再有停留在轮回三界的基础。
5 死亡的时刻
即使我们对本觉的认识并非日日夜夜毫不间断,即使只能维持短暂却多次的时间,认识心性这个修持的价值,在死亡的时刻将会完全显现。在某个时候,我们肯定都会死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逃避死亡,出生的人都会死。如果能够在呼吸停止、与这个虚幻之身分离的刹那认识心性,我们就能够在三秒钟之内圆满那种认识的强度,并且使其稳定。它变成法身的状态,正如同虚空与虚空融合在一起,就像一只花瓶破了,原本被瓶身区隔的瓶内空间和瓶外空间,在花瓶破碎的那一刻融合为一。同样地,非造作法身的根本状态(ground state of unconstructed dharmakaya),也就是存在于每个人之内的佛性,以及道法身(path dharmakaya),也就是我们修持的空觉,结合成为无别之双运。
我们的灵魂与肉体分离的过程,伴随着所有粗重与细微念头状态或心理模式的分解。此时,完全没有任何东西遮盖心的本初状态,这称为“正等正觉之根本明光”(ground luminosity of full attainment),有时被形容为“根本明光与道明光(pathluminosity)面对面”。在那个时刻,我们今生修持的力量能够创造认识本初觉醒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完全没有修持,那么本初状态不会维持超过一瞥的时间;如果有所修持,那么我们非常有可能在那个时刻达到正等正觉。这在一部密续中有提及:“一刹那间,差异立见;一刹那间,达至正等正觉。”在那时,唯一必要的是,让我们对本初觉醒的认识维持三秒钟的时间。经典上描述,那时间的长度有如挥舞西藏袍子的长袖,或在空中挥舞一条白丝巾(哈达)三次所需的时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够在死后的状态获得完全的稳定。
根本明光如同母亲,而道明光如同孩子。母子总是会彼此相认,不是吗?当根本明光与道明光在刹那间彼此相认时,不论我们通晓熟悉的程度有多么低,那仍然足以使我们投生清净佛土,即所谓的“本然化身界”(natual nirmanakaya realms)。在那里,你将注视佛陀的面容,听闻他的声音,降伏残存的障蔽。如果我们对根本明光与道明光相会相当熟悉,它如同虚空和虚空融合在一起,而你就成为一味之法身状态(one taste with the state of dharmakaya)。
今生的修持为什么能够在死后产生如此巨大的利益,这是因为在中阴(bardo)状态之中,我们的心和身体不是相连结的,因此心离于我们活着时所体验到的持续不断的障蔽。现在,我们可能在一瞬间认识心,然后它立即又被遮蔽起来;但是在死后,由身体所创造出来的障蔽并不会出现在那里。
你需要修持这些教导,籍以降伏所知障(cognitive obscuration)。籍由这个修持,你终将达到不退转的状态,这是真真实实的结果,是努力修行所挣得的利益。我们应该从自已的修行中体验到一些正面的结果,这个修行肯定会在死亡时有所帮助。此时此刻,我们可能在从事认识和维持本然状态的修行,但是不会立即证悟,因为心和身体仍然连结在一起。尽管如此,修行仍然会在今生带来许多其它的利益。其中一个利益是,我们不会落入三毒的控制。当我们认识心性,巩固对心性的认识,并且达到稳定的状态时,那么不论我们和谁在一起,或前往何处,都会充满喜悦,快乐的太阳永远照耀。否则,就会像其它平常人一样,不快乐时郁郁寡欢;快乐时,过度狂喜。换句话说,我们完全是不稳定的。籍由这个修行,好与坏都变得平等,没有必要去接受其中一个,以及排斥另外一个。即使在死亡之前,我们都能够完全感到自在。
普通人的心的状态总是从一件事转变到另一件事,这正是真正的问题症结。有情众生完全是不稳定的,但是已经真正认识心性,留在山间闭关的人,则完全离于痛苦。即使在今生,这些修行也能够使我们完全离于痛苦,在快乐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这个修行具有大利益。平常人心的状态一直都在改变,保持那种心的状态永远不会令人感到愉悦,当我们不快乐时,完全被那种不快乐的感受所淹没。我们最好认识觉醒的空觉,安住于其中。
6 证悟者的教法
基本上,这个修行除了要对心性获得稳定的认识之外,完全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纯粹让心保持“如是”的状态,不去做任何事情,这种作法完全违背我们平常的习惯。我们平常的习性是去想:“我想要做这个、我想要做那个。”然后,我们身体力行。最后,当完成这些事情,一切都很美好时,我们感到快乐满足。但是在这种修行的背景脉络之中,这种态度完全是错误的。我们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不必去建构没有形成的事物。我们尝试去做的任何事情,都会变成一种模仿,变成概念和念头所造作出来的事物。
事实上,如果让自己的本初自性保持本然的状态,我们可能会感到非常不满足、非常失望。我们可能宁愿做一些事情,或想象一些事情,或创造一些事情,让自己经历许多艰难。或许这是佛陀没有公开教授大圆满和大手印的原因,因为在某些方面,这种“无为”(not-doing)违反人性。
我们的心受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控制,但是佛性却离于三世,觉醒的了知离于三世。三世牵涉了执着和思惟;觉醒的了知离于执着和念头。
佛陀了解不同的众生具有各种不同的根器,因此出于大悲和善巧方便,他给予适合不同众生的教法。虽然“纯粹安住于对自性的认识之中”是所有证悟者的教法精髓,但是佛陀却传授许多错综复杂的教导,以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众生。佛陀教法之所以有九乘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人们无法避免打扰,喜爱复杂的事物,想要囤积大量的物品,似乎是人性。当然在后来,他们必须再让一切崩解。
因此,我再重复一次:为了让每一个人快乐,佛陀和伟大的大师们教导九乘。教法的多样化不会改变这个事实:佛法的精髓是佛性,是非常单纯而容易的。事实上,它是那么的单纯而容易,以至于我们有时候难以相信!
如果真心地修持,到了某个时候,我们将会发现所谓的“奠定本然状态”(establishing the natural state),当你体验到这个状态时,就不会再感觉那么困难。我们了解到,这个被称为“佛性”,也就是我们心性的不可思议事物,不是遥不可及的。由于它不是非常复杂,我们只要定期维持即可。当能够完全轻易地认识自己的本然面貌时,你就已经“奠定了本然状态”。
给予这个直指教导的一般传统说道,我们必须按部就班。首先,我们必须完成“转心四思惟”的修持;接着,要从事四次十万遍的前行法;之后是本尊、咒语和三摩地的内本尊修行。事实上,即使我们已经领受了心性的教法,这些修行法门仍然是必要的。不要以为突然之间,证悟者所教导的一切修行法门都变得不重要了,它完全不是那样。
由于领受这个教法的机会不是那么容易或常有的,因此我觉得我应该把嘴巴闭起来,开始传法。请记住,我们可以轻易从各种上师那里领受其它重要的教法,因此你们不应该忽视它们。请精进修行,说真的,诸佛与众生之间的差异即在于精进。
我之所以传授这个教法,是因为我非常喜欢说话,我就是忍不住,必须把它全部说出来!当年轻时,我花很多时间跟叔叔祖古桑天·嘉措在一起,他也是我的根本上师,我聆听他传授的任何教导。他常常给予直指教导,以及如何以最简单的方式来真正地禅修的忠告。在传法之后,或许会有一些未真正了解他传法内容的人在他的房间外面。他们会说:“它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我会说:“你们为什么认为它必定是困难的?它真的是那么地容易。”接着他们会说:“但是我不懂。”然后我回答:“你是什么意思,你不懂?你只要那样做就好了!”我之所以有那种态度,是因为听过叔叔那么说,所以我依样画葫芦。有时,叔叔会把我叫进房间,对我说:“你似乎很健谈,而且也是那种认为它容易得不得了的人。你对那完全没有问题,简直就是那种类型的人。我想将来你也会是这个样子,既会是一个健谈的人,也会是一个表现出它真的很简单的人!”他说对了。
在一方面,我或许是在愚弄大家,把它弄得太过简单。但是在另一方面,它真的就是这样子!它是真的。当你能够让佛之三身自然展现时,你坐在那里强迫挣扎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我们必须费劲地把自己扭曲成一个不舒服的姿势,直挺挺地禅修,希望在经过那么多的困难之后,将来会证得佛之三身,你不需要经历那样的困难和紧张,现在唯一需要做的是完完全全地放下,认识你的自性。
因为人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需要不同层次的教法,需要完全适合自己的教法。解脱有四种:透过听闻而解脱;透过忆念而解脱;透过了解而解脱等等。我所说的一切或许不会白白浪费,或许有人会了解我所说的内容,或许有人将忆念这个教法,获得解脱。
如果我们真的修持今天在此所传授的教法,终究有可能会认识自在的空觉自性。直指教导如实地指出当下的觉醒,它不是在未来的某件事物,也不是在过去的某件事物,而是在此时此刻的当下。你不必接受它或排斥它,不要对它做任何事情:不接纳、不避免,不怀抱希望或恐惧,不试着去改变、修改或改善它。那些完全都没有必要。
就修持这个法门而言,有三个步骤:认识心性,发展这种认识的强度,以及获得稳定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去认识心性。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比三身更殊胜、更深奥?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认识这甚深的三身就存在于自己之中,即是第一个步骤。
它如同认识一朵花的种子,或许非常小,如同这里这朵花的种子原本的样子。它看起来不起眼,因为我们没有看见在认识心性的刹那所完全展现的证悟功德。然而,我们需要去认识这个种子是一朵花的种子。现在,我们或许没有看见花朵绽放的颜色是亮黄色、红色或白色,但是籍由播下这颗种子,一朵花的可能性就会变成真实。我们灌溉施肥于土壤,培植幼苗,如果这么做,它肯定会发芽,长出小叶子,将来会越长越大,会发展出雄蕊和花苞,最后将会有一朵盛开的花。如果我们提供正确的环境,这一切都是无可避免的。
认识心性也是如此,我们不会在第一次认识心性之后,就突然完全证悟。相反地,从我们第一次认识心性,一直到获得完全的稳定性这段期间,即是修道。佛陀所有的不同教法都有各自定义道次第的方法,但是它们全都把“发展认识佛性的强度”包含在道次第之内。
我们需要让这认识增长,它如同一个新生儿,我们不能期望昨天出生的婴儿,今天就长大成为一个成熟的男人或女人,婴儿需要渐进地成长。同样地,我们需要去增长对佛性的认识,而修持则是唯一的途径。请修持这个法门,因为它是我们能够觉醒,达到正等正觉的方式。虽然佛教有许多不同的修行法门,但是认识心性却是佛陀教法的核心和最重要的精髓。为了达到正等正觉,这是我们需要修持的法门。
现在,在认识心性的刹那,烦恼、无明和妄念会立即消失。此时,我们的修持即在于保持不散乱,因为正是这种不散乱一路带领我们达到正等正觉。不散乱不代表刻意保持不散乱,否则这就像用“切勿使心散乱”这个念头来取代一般的念头,我们只要不忘记就可以了。在忘记的那一刻——我们确实会忘记——修行和所有其它的事情都会被忘记,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分散了。此处的重点在于,不要用一种概念的方式去保持不散乱。我们只要让自在的空觉状态继续下去即可,而这种空觉状态本身,即是不散乱的。这是我们的修持。
请试着去想象这充满明觉的空觉刹那,从开始不间断地持续一整个小时是什么样子。认识空觉的第一个刹那,就已经具有遍知的潜力,就已经具有保护和帮助其它众生的慈悲潜力,以及为了一切众生的福祉而开展事业的潜在能力。所有这些功德都已经存在,却尚未完全展现。认识空觉的时间维持得越长,这些功德就变得越明显可见,它不是只在后来我们完全了证时才显现。当太阳在早晨升起时,我们一定要等到太阳开始照耀,它才会温暖灿亮吗?虽然中午的太阳可能会比黎明的太阳更加炽热,但是它所有的品质在升起的第一刻就已经具备,只是它们尚未完全展现而已。这个修持也是如此,获得稳定性是这个修持的要点。
请了解,自生的觉醒本来就具有所有圆满的功德,证悟的功德不是一种虚构物或一种产物,它们不是一种新成就,或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发现,或我们达成的某件事物。它们从一开始就已经存在,就如同在天空照耀的太阳的不变灿亮。太阳可能会被云朵遮蔽,但是这些云朵不是天空原本就有的,它们一直是短暂无常的。短暂出现的念头和执着,阻碍我们完全了证内在自生觉醒的自性,由于这些念头和执着是短暂的,因此它们可以被清除。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推荐书籍:《立断:祖古乌金仁波切直指本觉》附:第十五章 三虚空瑜伽
公众号收官之答疑篇:关于内在境域、天(界)和如来藏 兼答无云晴空师兄之“如何划分境域力量?”
公众号收官之6 实修南传佛教今生无法获得究竟解脱——以“滑溜溜的心意个案”为例谈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法(禅宗、藏传为主)的差别
公众号收官之5 “坐上”与“坐下”谈开去(座上与座下):“坐上”“坐下”与(自)相续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加持物…
公众号收官之4 时间久了,大家都忘了真正“了义法”长什么样子了
公众号收官之3 关于Sant Mat的印启、传承及相关的不共教导
公众号收官之2 因为专注于高等境域的提升,导致Sant Mat的前行修法实在没有多少过人之处
公众号收官之1序章:我们永远只知道“我们知道的”,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
请假条(2022年1月18日~2022年2月15日)附:上帝给好人最棒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