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招商宏观高明 | FDI加速流入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高明 招商宏观静思录 2022-12-04

文 | 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


核心观点

2012年至2019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美元值)年度增速平均约为3.0%,2020年增长4.5%有小幅上升,2021年跃升至20.2%,2022年前5个月进一步加速至22.6%。为什么在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处于低谷时FDI流入反而出现加速,资金来源地与投向的领域具有什么特征?本篇报告将基于现有数据进行分析。2021年以来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出现加速增长,主要有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的原因。短期而言,202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进出口持续高速增长是同期FDI高速流入的主因;2022Q2之后这一因素将出现变化,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相对于海外的优势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美联储与欧央行同时加息,也将对全球总需求和金融市场形成冲击。长期而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框架已经基本成型,涵盖开放制度、一带一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三个层面,这使得中国的外资、外贸在面临地缘政治等外生冲击,或海外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之时,能够保证一定的下限。

从来源地来看,香港始终最重要,东盟、日韩与欧洲需要稳住。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2002年的527.4亿美元上升到了2021年的1734.8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香港特区的比例从1/3左右上升至3/4左右,香港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开放窗口;来自新加坡的比例仍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主要与中国高度重视与东盟经贸关系,2022年RCEP正式生效有关。来自日本、韩国、欧洲的FDI占比波动较大,可能受到国际关系复杂变化的影响,但中日韩自贸协定、中欧投资协定、中国加入CPTPP等方面工作仍然在持续推进,全球多极化格局有利于中国。而来自美国、中国台湾、国际避税岛的FDI占比已经出现明显下降,影响因素分别是美国的战略竞争、海峡两岸关系、全球最低公司税率。

从行业来看,2020年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占比分别达到21.5%、18.4%、14.1%,第四、五位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信息技术行业占比分别达到12.4%、11.4%。过去10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行业等高技术服务业的占比都提升约10个百分点。最近两年也延续了这种趋势——2021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7%,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9.2%;2022年1-5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2.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2.9%,高技术服务业增长45.4%。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顺差是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性因素。FDI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更为直接,因此也相对稳定。证券投资项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加速开放而稳中有升;其他投资项则受全球流动性变化的影响更明显,近年来多次出现逆差。


正文

一、2021年以来FDI加速流入中国,有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的原因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FDI[1]正在加速流入中国(图1)。商务部2022年1月13日、6月14日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了中国经济的这一亮点:

202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93.6亿元,同比增长14.9%17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其中,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064.9亿元,同比增长16.7%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7%,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9.2%从来源地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对华实际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9.4%29.0%而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引资分别同比增长14.6%20.5%14.2%

2022年1-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同比增长17.3%(877.7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其中,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2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2.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2.9%,高技术服务业增长45.4%。从来源地看,韩国、美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同比增长52.8%、27.1%、21.4%(包括通过自由港投资)。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6.1%、35.6%和17.9%。

我们认为,2021年以来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出现加速增长,主要有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的原因。短期而言,出口是FDI的先导。202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疫情防控措施保障了国内产业链的稳定性,海外制造业生产则受到疫情的显著冲击,国际贸易订单大规模流向中国,中国货物出口加速增长(图2),占全球份额从疫情前的13%左右上升至2020年的14.9%、2021年的15.2%(数据来源:WTO,招商证券),带动FDI加速流入。但展望未来,一方面2021Q4出现Omicron变异株之后海外开始推行“与疫情共存”措施,工业生产明显恢复;而高传染性、低致病率变异株又明显降低了中国“动态清零”的成本收益比,导致中国制造业相对海外的优势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通胀率的显著上升,2022Q2以来美联储开始加速货币收缩,2022Q3欧央行也将开始加息进程,这会对全球总需求与金融市场形成显著冲击,也将会导致中国出口、全球FDI出现回落。

长期而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框架已基本成型,涵盖开放制度、一带一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三个层面(图3),这使得中国的外资、外贸在面临地缘政治等外生冲击,或海外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之时,能够保证一定的下限。需要持续关注的改革措施,一是开放制度层面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修订扩大;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逐步健全;金融领域开放不断推进,包括资本市场互联互通、QFII制度、人民币国际化;二是开放平台层面,可以看到全球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以及其他经济合作区和开放试验区的建设加快推进;三是共建一带一路,通过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开辟和打造新的贸易地区与通道。四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强化WTO、G20、APEC、BRICS+等多边经济治理机制,发挥AIIB、金砖国家NDB等金融机构功能,推进RCEP等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形成,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中欧投资协定、加入CPTPP等方面工作进展。

二、从来源地看,香港越来越重要,东盟、日韩与欧洲需要稳住

自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2002年的527.4亿美元上升到了2021年的1734.8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香港特区的比例从1/3左右上升至3/4左右,香港特区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开放窗口;来自新加坡的比例仍能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主要与中国高度重视与东盟的经贸关系,2022RCEP正式生效有关。来自日本、韩国、欧洲的FDI占比波动较大,可能是受到国际关系复杂变化的影响,但中日韩自贸协定、中欧投资协定、中国加入CPTPP等方面工作仍在持续推进,全球多极化格局有利于中国。而来自美国、中国台湾、国际避税岛的FDI的占比已经出现明显下降,影响因素可能分别是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竞争态度、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全球最低公司税率的立法进程。

三、从流向行业看,高技术服务业加速最为明显

静态来看,2020年FDI投向行业主要是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房地产业,占比分别达到21.5%、18.4%、14.1%,第四、五位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信息技术行业占比已经分别达到12.4%、11.4%。动态来看,2012年至2020年,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行业的占比都出现显著增长。这与商务部透露的2021年至2022年1-5月的行业趋势是一致的——2021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7%,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9.2%;2022年1-5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2.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2.9%,高技术服务业增长45.4%。

四、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FDI

从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看,“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当前宏观调控中的核心政策目标之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关系是:国际收支总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账户差额+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差额=-储备资产变动。近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出现了以下变化:

从经常账户来看2016年川普就任美国总统之后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中国经常账户顺差持续缩小;2018年中美经贸关系进一步恶化,中国经常账户顺差降至低谷。但随后中国开始推动了出口多元化、补链强链、RCEP等措施,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开始回升。尤其是2020年以来,中国的防疫政策保证了中国制造业的稳定性,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规模持续上升(图4)。长期来看,由于金融账户更容易受各国政策周期、地缘政治事件等方面的影响,波动较大,因此经常账户稳定才是保障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这可能也是中国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原因之一。

从金融账户来看:FDI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更为直接,因此相比证券投资项、其他投资项而言也更为稳定。数据显示(图5),直接投资差额则在中国制造业补链强链、国际贸易增速提升的推动下,2019年以来出现了明显上行;证券投资项在2016年加速开放资本市场、开放金融业、多项中国金融资产指数加入国际主流指数之后稳中有升;但其他投资项则与全球流动性变化相关,由于美元走强会导致新兴经济体的净流出,因此近年来多次出现逆差。

总而言之,尽管2022年上半年出现了短期的冲击,但中国需要坚持住实业立国路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补链强链,激励创新,以巨大的市场规模,快速的增长趋势进一步吸引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投资意愿。从国际收支平衡的角度来看,强大的实业基础,既能保证经常账户稳定,还能持续带动FDI流入,同时提升证券资产的收益预期。


引文:

[1]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中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照中国的政策、法律,用现金、实物、股权、技术等无形资产等在中国直接投资的行为。包括在中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中国境内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合作开发资源,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的投资。这包括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以及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


[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主要包括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其中,租赁业包括机械设备经营租赁、文体设备和用品租赁。商务服务业包括组织管理服务(企业总部、资产管理、资源与产权交易服务等)、综合管理服务(园区、商业综合体、供应链管理等)、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人力资源服务、安全保护服务、会议展览与相关服务、其他商务服务(旅行社、包装、翻译、信用、非融资担保、代理)。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

以上内容来自于2022年7月7日的《FDI加速流入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报告,作者高明,执业证号S1090518010002,详细内容请参考研究报告。





往期文章


20220708 欧元、美元接近平价的背后

20220708 疫后全球价值链重塑、汇率弹性与制造业竞争力

20220707 服务消费初现改善迹象

20220706 衰退预期从哪里来,向哪里去?

20220705 央行30亿投放的双重意味

20220705 关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简评

20220704 疫情退却,通胀升温——宏观经济预测报告(2022年6月)

20220702 出口放缓一致预期下的结构性亮点

20220701 三季度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20220701 内外需驱动正在交换方向

20220630 积极信号持续增加

20220629 假若美股再跌,A股能否继续脱敏

20220628 复苏基础不牢固,积极关注中下游

20220627 经济走势的三种情景假设

20220626 国内经济篇:复苏不惧冲击——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

20220625 应出尽出,静候花开——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财政篇

20220625 螺纹钢期货价格为何大幅下跌?

20220624 总量不弱,结构正佳——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货币篇

20220623 海外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吗?

20220622 出口向左;进口向右——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外贸篇

20220621 通胀压力:外弱内强——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通胀篇

20220620 冲击转向缓和——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海外篇

20220619  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已经显现

20220618  地方政府性基金收支压力巨大

20220617  供给侧修复速度快于需求侧

20220616  是时候考虑FED结束加息的条件了

20220615  坚持复苏交易

20220614  兼容动态清零的经济增长路径

20220613   出口、PMI、社融超预期下还需要关注什么?

20220612  油价的最后一冲:假如美国CPI不回落?

20220612  信贷预期差兑现

20220611  三四季度CPI在不同场景下会怎么走?

20220610  出口超预期,是新增还是4月积压?

20220609  如何看待原油供需博弈?



法律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