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会】 刘川|五言绝句粥饭读(五十一)
导言:因近期开始学写五言绝句,故茶余饭后,信手随缘读明清及更早的诗人作品,多涉猎五绝,随记几笔读后感受,且多有演绎发挥,呈与大家,闲读可也,不是赏析与学术研究。请批评指正,候教处:1203068559@qq.com。
——粥饭
罢相作
李适之(唐)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读后感】世态炎凉于此可见。这是唐人吐槽官僚场子趋炎附势、不讲情谊的诗。属于兴观群之外的“怨”。 大意是说,我当丞相的时候很多人来拜访,很热闹,现在罢了官,门可罗雀。官场人情淡薄,大多趋炎附势,诗人对此感慨万千。此时特点是冷嘲热讽,比如首句中的“避贤”二字,似乎是指避位让贤,其实是说自己虽然担任左相,但遇到“能人”(指李林甫等人算计),自然而然就交出了相位;第二句“乐圣”也是曲笔自嘲,怀抱着圣人“治国安邦”的理想,行不通,只得沦入杯海醉乡。古人有以酒开玩笑,以清酒为圣人、以浊酒为贤人,不能成为孔子,就成酒徒吧,失落之情于此可见。老头子满腹经纶,罢官后“门前鞍马稀,埋头喝闷酒”,请原谅他的牢骚、他的“不淡定”。不好的制度让有力者无力、有能者无能,就是如此。
雪窦千丈岩观瀑布
敬安(清)
瀑布长千丈,迢遥持碧天。
何当剪一片,缝作衲衣穿。
【读后感】胸中有豪气,自可出奇语。先看军阀张宗昌的《咏泰山》:“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有朝一日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出语也奇。但韩复榘因凭借“威势”(兵权、地位与财势等),内心也有豪气(其实是流氓气、匪气、大老粗的混不吝气),而说出了他人不敢说的奇语,终非真正的涵养与胸襟,所以鄙俗,缺少含蕴。八指头陀此诗之奇,乃来自内在的“无畏”——身无旁物,了无牵挂,天地作庐,一个出家人的大放下,所以,顺口说出他人不敢说的奇语:要剪一片瀑布,缝成衲衣来穿穿。每诗之出,看似偶然,其实来源都是内在的人格气度。
自 适
滕安上(元)
净几明窗下,周围万卷书。
拈来只论语,此理已无余。
【读后感】古时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另外半部为何不用?我觉得,另外半部用来做人。滕安上此诗写书生自适(悠然闲适而自得其乐),只读《论语》,可见虽然自我逍遥,还是放不下理想抱负,读书是为了用书,或者学习如何做君子,或者有朝一日佐王报国,是儒家修齐治平的一套活法。看看王维老居士的《自适》:“山南结其蔽庐,林下返吾初服。宁为五斗折腰,何如一瓢满腹。”从中可以看到半个陶渊明;索性再看看苏轼如何自处为适,《浣溪沙·自适》:“倾盖相逢胜白头。故山空复梦松楸。此心安处是菟裘。 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愿为辞社宴春秋。”居然更有趣,从中只看到大半个山翁闲农和一丁点的老庄。想用诗藏下作者的意识形态,是藏不住的,它的“潜在话语”总会显现出来。为何?诗乃心之赋形。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五首 选一
元好问(金)
一水随人意,蔬畦复芋沟。
风波河洛近,莫放出山流。
【读后感】一条小溪,经过洛阳高少府瀍阳的后庵小菜园,好像在随顺主人心意地流淌着,润泽了蔬畦、也浇灌了芋沟;可是黄河与洛河的浩大风波离这里很近,主人啊,别把这条清澈平静的水流放出山啊!——“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在山泉水静,入海风涛疾”。此诗以比喻的说法,让山中隐居的人保持高洁,不要草率出山、陷入官场或市井风波里,污染了灵魂、失去了自我。典型的劝隐诗。但此类劝隐诗,也体现了古时知识分子的软弱心态,好听一些说,归隐是守节全德,拒绝同流合污;不好听一些说,归隐是胆小怕事、深藏避祸。古时知识分子很少去主动改变或推翻某种铁板一块的扭曲现实。读古诗常会遇到努力置身事外、漠视并逃离社会苦难的知识分子族群,不妨批判者阅读。
踏 雪
赵关晓(清)
踏雪寻山樵,山樵踏雪去。
一路草鞋痕,寻入松深处。
【读后感】不妨先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诗写寻采药的隐者,赵诗写寻砍柴的樵夫;贾诗写由童子得知隐者在“云深处”(说明隐者隐居处尚有同伴),赵诗写由草鞋痕得知樵夫在“松深处”(说明樵夫单身独居);贾诗写山中云深,赵诗写雪野松深;贾诗不写寻者情态,赵诗写寻者一路寻去、仅仅相随。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寻隐者不遇》中隐者尘眼难觑、俗人难遇、超然物外,寻者因仰望而感叹;《踏雪》中樵夫亦有风骨,踏雪来兴、草鞋入松、一路忘情;而寻者循着脚印追随,并不是为买柴,而是情之所牵、兴之所至,与樵夫定为知己,因而诗中除了写樵夫之卓然独立与清骨悖俗,还写出了寻者的情深义重与高怀幽抱。《踏雪》脱胎于《寻隐者不遇》,却另有一番天地,以传奇的叙事见长,人物有个性有追求,情景丰满、格高趣远,行笔清透自然,全无斧凿气;敞开式结局,不写是否寻到了主人翁,而是留下空白引人遐想,让人有绵绵无绝的回味。翻铸他人诗作,居然也可入神品,看来学习和利用前人之诗,是个大法门。
将赴益州题小园壁
苏颋(唐)
岁穷惟益老,春至却辞家。
可惜东园树,无人也作花。
【读后感】反衬。反衬法古人多用。特点是以有衬无、以乐衬哀、以常事衬无常、以无情衬有情,等等。本诗即是,以故园树春来开花,反衬人赴天涯之伤感。马一浮有句“空庭老树无人见,独背春风自著花”,与此意同。类似的再举二例,明代何景明的《空屋见桃花》:“山桃空屋里,转徙未还家。独有春风到,犹开满院花。”俨然苏颋诗的翻版;清代邢昉的《避兵还舍率题壁间》:“江村归日暮,桑柘半成墟。唯有蓬蒿色,青青满故庐。”则多了一些战后民生凋敝,人去屋空,蓬蒿离离的荒凉之感。一般而言,反衬手法反衬的跨度越大,效果越好。
池 上
张光启(清)
倚杖池边立,西风荷柄斜。
眼明秋水外,又放一枝花。
【读后感】倚杖独立,独得秋好处:秋风秋水秋花。无一点愁,全是风清气爽、眼明心亮的境界。一首充满适意与安闲的诗。秋高气爽,人的心灵状态随之提振。感官(眼耳鼻舌身)当然也是“心”,当这些“心”适悦、清凉、自在,人的整理精神就会随着转变。环境改变人。环境出诗,所以说,书斋写作不如走出去。
四景图 其四
凌云翰(元)
山村风雪夜,犬吠有人归。
不道梅花冷,悬灯掩竹扉。
【读后感】风雪里、犬吠中,半夜有人归来;入门却不说外面的梅花寒冷,只是悬起灯、把竹扉掩起来。前二句颇似刘长卿“风雪夜归”名作,后二句有所出离,另起炉灶,不是远客夜投,而是雪夜看梅,村翁自归。喜欢雪中看梅,当然不说梅花之冷;悬灯掩竹扉这一连串的动作,也因人的存在给茫茫无际的雪夜增加了活力与趣味,家就是如此,灯由你点,门由你关。茫茫风雪,岂能得入?清秀空灵有味道的一首小诗,虽然输于刘长卿的名作,但也值得一读。
即事 其一
谢应芳(元)
方竹过眉杖,单纱垫角巾。
室中无长物,林下一闲人。
【读后感】白描是国画技法,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朴素简练地、用最简练的笔墨语言,不加烘托,最简洁地突出某些特征即可,用这些简单而具有代表性的特性来直接表现人事物或情感。比如本诗,室中无长物,仅用一根竹杖、一方纱巾,就把无余无求、自满自足、出于世俗的一个“闲人”勾勒出来。白描手法本身尚“简”,语言清淡、直接、特点明晰,往往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对于喜欢繁复修辞、雕琢渲染的作者来说,需要学习。
待 友
王敔(清)
小立闲阶外,凝眸日已酉。
稻苗深一尺,中有水禽啼。
【读后感】鸟声关关,互答互应,是有趣的,象征知己谈得来、志趣相投。故,《诗经·小雅·伐木》中有“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待友》中虽有鸟鸣,却与此无关。暂时立在无人的台阶上,看着落日西下,待友而友未来,此刻稻田碧绿无边,秧苗深达一尺,茂盛郁密的稻田里,虽然看不见,却清晰传来水鸟声声啼叫的清音……友人未来,却因失而得,借一刻闲暇领略了祥和恬静的田园之美。此诗平淡自然、毫不刻意、亲切有味。
参见:
【诗评万象】编辑部
策划:梅关雪 盖涵生 吴明楷
编辑:梅关雪 盖涵生 一夜北风寒 云大风轻 木矣 寒砚 林小西
投稿邮箱:spwx68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