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台北书展值得推荐的几本书

2017-02-16 陈丽萍 纸城

纸城小报:台湾书展结束已有几日,但留给书评君的感悟和思考仍然再继续,如果要从书展中选出屈屈十本书来推荐,实在是让人难以取舍。因此如果为以下的十本书找到什么推荐理由的话,我想也许是在如今变革的世界中,作者们都对旧有的历史,文化与观念进行了有价值的反思与颠覆性解读。


《从困境中奋起:另眼看1945年后的东亚史》

吕正理/著

国立台湾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年6月


本书的作者吕正理本是台湾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士,而却在耄耋之年跨界写就了从远古到1945年之前的东亚通史《另眼看历史》,旁征博引,以事实说话,又颇具创意和个人见地。并且在2015年的时候也有幸在内地出了简体版,更名为《东亚大历史》。而在2016年新出的这本《从困境中奋起:另眼看1945年后的东亚史》则是上一本书的延续之作,从二战结束的1945年写到上一个世纪末的1999年,剖析了中、日、韩、台、港、澳等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历史,尤其是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从英国脱欧,欧洲恐袭,再到特朗普上台后的移民控制,看似是发展大势的全球化,多元化步伐似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各个国家似乎都人人自危,退回到自我价值和国家利益的保守状态中。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区域史相较于国别史和民族史也更值得研究。“人民对于历史的认知如果只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国家或民族,很容易失之偏狭。”特别是战后东亚各地区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和改革发展都有着延续至今的羁绊,更不能单独而论。学习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仅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想必是厘清现今种种对抗和冲突的必要思考。诚如《世界史纲》的作者乔治·威尔斯所说:“没有共同的历史认知,绝不会有共同的和平与繁荣。”


在新年伊始,面对多变难测的全球局势,这本书以史为鉴,是了解当今国际局面历史溯源的诚意之作。


《台湾边境的治理与政治经济(1600-1800)》

邵式柏/著 林伟盛/译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社


邵式柏的《台湾边境的治理与政治经济》上下两部英文著作终于被翻译成中文,本书最为人称道的是以长期历史分析立场,论述了十七世纪殖民势力入台到清廷统治期间的台湾历史。邵式柏教授精彩且具说服力地向我们展示了清代前期国家对边境台湾的治理中,如何衡量税收、战略以及控制成本,形成“理性”决策的过程,他也让我们清楚看到,曾经活跃于西部平原的平埔族群,在国家统治政策中扮演的结构性角色,让世人得以窥见当时几乎已经消失的平埔族群的生活与历史。


本书尝试建立一个综合框架,以理解荷兰、郑成功及清朝统治者企图治理台湾边疆时,在更大范围上遭遇的战略、控制及收益问题,并梳理出社会及经济的发展脉络。此外在政权更迭的转移下,其行政体系如何影响政府、汉人及原住民族群三者之间的互动模式。


即使是在文献史料与研究成果推陈出新的今天,邵式柏教授20年前出版的这本专著仍然为讨论清代国家性格、比较边疆政策,及族群与文化互动等重要课题提供了可贵的理论视角。


《古希腊正义观》

徐学庸/著

台大出版中心 2016年7月


在儒家伦理道德和西方政治制度共同影响的中国当今社会,我们或多或少都在自己的行为意识中对正义一词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但对于“正义”这样的西方舶来品,很多时候人们的理解是较为模糊和主观的。土地正义,人权正义,秩序正义等相关的论述不绝于耳,而到底何为“正义”?


西方当代正义思想,包括司法正义、程序正义、分配正义等概念,皆植根于其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文化传统──古希腊。因此,要想更为清晰地理解跟正义相关的议题,最贴切的做法便是回到荷马和亚里士多德时代最为核心的“正义”概念。而本书的用意也在于探讨古希腊正义在现代的实践,进而反省我们的生命现况,思索解决当下面临的政治伦理问题的可能方式。


《地图上的城市史》

杰里米·布莱克/著 罗亚琪/译

城邦文化麦浩斯出版 2016年12月


伦敦、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伊斯坦丁堡、耶路撒冷、京都、上海……这些成为当今人们旅游胜地的城市所承载的远不仅是当地的风土人情,餐桌上的特色美食,或者照片中走马观花般的“到此一游”。“城市充满希望与梦想、愿景与秩序,同时也是毁灭和冲突的所在。”


自古以来,但凡是社会或经济上的进步,新大陆的扩张,贸易与宗教的交流,历朝历代的更替,乃至个人的成功,都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样,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核心,城市也是从古至今绘制地图者们主要的描绘对象。本书从亚洲到美洲,从存在了数世纪的平面地图,到以全球定位为依据的数据地图,一一回溯了过去500年来各式地图所描绘的城市。这些以不同目的绘制的地图除了街景风光,更包含了更深层次的社会资讯,贫困、犯罪、疾病、种族的今昔模式也都清晰可见。


而作者在探究城市的演变过程中,并非只呈现城市的积极意义,也同样展现了城市所带来的贫富差距、种族歧视、机会不公、卫生与治安、住宅需求等延续至今的问题。作者还强调,在现代化之后,城市景观的变迁不只是依据人们实际的生活需求而定,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政经力量和文化的自我预设”。作者也在论述现代住宅空间需求的问题上,提及北京,东西方不同的城市规划,探讨了城市过度扩张所带来的住房问题。


《最后的皇族:满洲统治者视角下的清宫廷》

罗友枝/著 周卫平/译

八旗文化 2017年1月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主权国家的产生,自此“民族国家”诞生。正如杜赞奇所言:“近代社会的历史意识基本上是由民族国家构建的。”在我们传统的历史教育中,对于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历史,往往被看作是汉人文化胜利的历史。民族主义观的历史学者为了构建出普遍认为元朝,清朝这些外来民族虽然用武力击败了汉人,但最终都屈服于更为成熟的汉人制度,并最终被“汉化”。


但这种以“汉人”为中心的历史观也在近些年受到国外“新清史”学者的反击。这场“汉人”VS“满人”的史学争论一直是清史学界关注的焦点。这部书便是“新清史四书”的首部代表作。作为“新清史”的代表学者,罗友枝在这本书中挑战了汉人本位的传统中原王朝史观,重新用满洲統治者的视角了解清朝,探究清帝国宫廷治理的真相,进而理解中国当下的民族现状。


作者认为把大清视为古代中国迈向近代国家的一个阶段的观点,并不符合大清统治者的真实样貌。“清的统治模式不是民族国家,统治目标也不是建构一个单一的民族认同,其对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更是采取富有弹性的不同文化政策,允许多元文化在一个松散的帝国之内共存。”类似于此的颠覆性观点与论述在书中到处可见,并且火药味十足。但如果暂且将是非放到一边,能够看到学界如此旗鼓相当的争论,本身就是一个“真理越辩越明”的良性过程。


《百年凝视》

 邢文军、陈树君/著,西德尼·大卫·甘博/摄影

 野人文化 2017年1月


西德尼‧大卫‧甘博是一位研究中国的学者和社会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业余摄影师。1917年至1932年期间,甘博曾多次来到中国,拍摄了大量照片。而甘博照片所记录的时期,正是中国充满冲突和动乱不断的年代,其中包含了1918年华北和天津大洪水、紫禁城的停战和平庆典、孙中山葬礼、五四学生运动、五卅惨案和二、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运动。从学生游行及全城动员的示威行动,到残存的科举遗址、最早的缉毒禁鸦片活动,完整呈現了新旧交替的冲突、见证了帝制到民主的过程转变。


而在甘博的镜头下最为叫人难忘的则是在动荡社会背景下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们,他的镜头记录了当时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市井小民日常生活的各种面向,通县的鞋匠,满族的贵夫人、人力车、劳苦大众的住房和富裕人家的庭院……这些镜头中捕捉到的生动瞬间补充了很多我们从历史课本中沒有看到的或遗忘了的真实片段,在这位西方学者的镜头下,我们不仅看到时代,更看到的是被大历史忽略的“人”。


《族群、民族与现代国家》

萧阿勤、王宏伦/主编

中研院社研所 2016年4月


二十世纪末随着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大势,很多人预测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与民族国家的统治模式会逐渐式微,但明显这样的观点并不适用于当今的世界局势。2011年苏格兰的独立公投,加泰罗尼亚地区要求独立建国的大游行,英国脱欧等等这些情况都显示出民族主义在日渐复杂的局势中并为削弱,而是更为强大了。本书认为而近几年在台湾学界和媒体界引起的族群、民族与未来走向的争论,其实也是源于欧洲,进而扩张的现代性结果。本书所包含的7篇论文主要探究了台湾自19世纪末被满清割让给日本,尤其是自1945年战后以来,长期历史所积累的省籍、族群、民族、社会治理与整合的难题和困境。


虽然7篇文章中所论述的历史经验和理论资源不尽相同,但整体上都是站在建构论的立场上重新审视历史,“种族、族群、民族并不是存在于世界中的实体,而是人们对世界的观点。”从这一深层次的认知,能看到近年来台湾主要立足于“民主”而非“民族”的共识。此外本书也都指出了精英在建构集体认同、动员人们、激发行动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

 

《残酷剧场》

伊恩·布鲁马/著 周如怡/译 

红桌文化 2016年11月


本书的作者伊恩·布鲁马出生于荷兰,在英国和日本受教育。其先后在东京生活六年,香港生活七年,游历亚洲各地,能说一口流利中文。布鲁玛是少有的不畏亚洲文化的复杂性,坚持用自己的眼光来探索的西方学者。其作品《零年:1945》、《罪恶的代价:德国与日本的战争记忆》也在大陆出版,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热议。


本书是历年来在《纽约书评》所发表的一系列艺文评论、历史散文的精选。他不只写战争、艺术、电影,也讨论大卫·鲍威的音乐、伦勃朗的绘画、亚洲各地的主题公园现象,涉及领域广泛,都流露出作者的宏大视野,较一般文化评论者少有的器度和胸怀。我们可以在作者竭力维持的客观态度背后,不时触摸到他的疑惑和真实观点。布鲁马以他对作品产生的共鸣,对个人史与大历史的洞察,加之敏锐的美学判断,让我们对生活中所见之美、暴力和残酷,有更深刻的体会。


《明清时代的女性与文学》

合山究/著 萧燕婉/译

联经出版2017年1月


在以往传统的明清文学研究中更多的只注重于男性观点的叙事,对于女性形象的定位也总是贞洁烈女,巾帼须眉这样压抑在男权社会下,深受道德桎梏的形象。而日本学者合山究的《明清时代的女性与文学》打破了一直以来清代时期这种对女性的固定形象,认为明清时期是新的男女关系开始孕育的时代,女性对男性价值的挑破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点。


此外在《明清時代的女性与文学》这本书中作者用西方文学理论的概念,来诠释中国文学或者与中国社会文化作比较。作者更是认为如果将同一时期的中国文学与十七世纪的法国的蒙田、拉封丹等箴言文学家的作品相比,不但毫不逊色,而且更能引起东方人的共鸣。作者合山究如此广泛的世界文学视野是一般学者难以企及的。


相较于中国社会中难以摆脱传统道德叙事的尴尬都市女性形象,作者在文中提出“明清并非女性最受压抑与虐待的时代,而是揭开女性时代序幕的年代。”这种更符合现代进步意识的观点和立足点,想必更能帮助我们探究出中国社会男女关系发展到今天的实质。


《香港抒情史》

陈国球/著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6年10月


“在富力的物质生活背后掩盖着贫瘠的精神生活”,这样的概念和叙述一直跟随着香港,而从海上孤岛到世界都会,从帝国殖民地到社会主义特区,香港的发展却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绵长的历史积累并不能代表就没有自身的文化特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文化的孕育和创造。



在香港这个名称底下是“人”;有人起居作息,有人在此欢乐与忧愁、对话与抒情。有人,就有生活,就有恩怨爱恨,有器用文化,也是人让“香港”的意义足以完善。


作者为我们述说文学香港的前世今生,揭示香港对整个华人文化圈的意义,思考香港的未来。地区、中国、政治、殖民、现代性等等这些看起来如“三尺青锋”般冷硬的议题,经作者娓娓道来,化为写给香港的一部抒情史。


《消失的国民》

王柯/著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6年12月


本书的作者王柯,对中国近现代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思想、中日关系、国际关系视野中的民族问题等均深有研究,其在2013年出版的《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1930年代至1940年代》日文原版也曾获“三得利学术奖”的殊荣。


在这本书中作者指出,近代中国导入了“民族”的话语,造成了“民族”与“国民”二者不分的现象;随着民族话语不断被政治化,各种官制及民间的民族主义思潮甚嚣尘上,使中国社会与当初建设“国民”和“国民国家”的理想渐行渐远。以“民族”来顶替“国民”的结果,不仅促生和强化了汉族排斥和歧视其他周边民族集团的狭隘民族主义,也使处于中国周边的其他民族集团在社会流动的自由屡



本书集结作者二十年间就中国近代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之思考,如何建设一个具有跨越阶级、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让全体国民共享的政治文化,将会是少数民族集团迈向国家认同的关键,让少数民族集团不再成为这个国家的“他者”。




点击标题查看以往精彩内容

在原地迷失,在别处确定

春节贺岁档,你贡献了几张电影票?

一切关于音乐的,也关于我们

日本料理,川菜和法式大餐

如果说人类有什么自命不凡的东西,可能也就是音乐了


图片大部分为作者提供。

微信合作及转载联系后台。

投稿邮箱:chenliping@eeo.com.cn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关注paper-city



石川啄木  |  塔可夫斯基 | 小说开头 |时尚反叛者  | 蒂姆·波顿  | 梵高 | 香奈儿 | 铃木敏夫 | 石黑一雄 | 塞尔努达 |帕斯捷尔纳克 | 鲍勃·迪伦 | 里尔克 |爵士乐| 乔治·奥威尔帕蒂·史密斯| 今 敏 | 阿列克谢维奇 | 斯通纳 |闲逛台北独居生活赫尔佐格阿瑟·米勒小津安二郎李小龙希拉里赫胥黎普鲁斯特奈保尔汉德克小王子海明威旅行蒙田约翰·柯川伍迪·艾伦享乐主义卡尔·拉格斐卡斯特罗古典文学哈内克大都会原研哉纽约时报辛纳屈|点击以上关键词查看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