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87 能入与所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净空法严经讲义下187

会通四科之二六入即如来藏性眼入

那么这一次楞严经呢,我们是续讲,接着前面。前面已经讲了两卷了,这个是第三卷的开端,我们这个本子里头不分卷。如果要是发心研究楞严经的,我们前面所讲的,都保留得有录音带在,应当把前面的仔细地去听听。那么注解呢,还是以圆瑛法师的讲义,跟这个交光大师的正脉为主,要以这两个注疏为主。圆瑛法师的讲义,是深入浅出,所以他这个讲义能够风行一时,是有他的道理的。特别是接引初机,对于这个初学楞严的人来说呢,是一部非常好的参考资料。

可是同学们学东西要注意,这个修学呢,只能够发心学一样。你比如讲学楞严的,那么这个楞严经,我们一个星期讲一次,这一部经讲圆满,大概要三年。那个这个三年当中能够把楞严学完,是一种成就。你们学华严也好,学疏钞也好,只能够学一样。大部经要学一样,小部经可以多学几部,自己去研究,多学几部。大部经是根本,功力要用在一门上。那么讲堂讲这几种经呢,是都可以听,功夫用在一门上。如果这个几门都想学,都去用功夫,你的力量分散了,怕的是三年之后啊,你一样都学不好,所以应当著重在一门深入。

那么今天呢,交光大师这个科题啊,是六入。五根,六尘,我们叫它作十一种色法。这十一种色法呢,都可以叫做内色,都可以叫它做内色。那么这个地方这一段呢,主要是对迷内色特别重的人,用这一个法门来给他开示,令他觉悟。但是诸位要晓得,经本里面所说的,都是原则性的,是原理原则性的。理论是讲原理,方法也是讲原则,所以,如何去运用,那是存乎一心的。过去,岳飞啊,念《孙子兵法》,所谓的是运用之妙啊,存于一心。佛的经典呢,也就是跟兵法一样的,我们学佛的人啊,读经,读了之后要会用,这个经就是活的。把这个经变成了我们的生活,在生活里面去运用,这是存乎一心,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善巧方便啦,你要有善巧方便去运用这些原理原则。每一科啊,都是这样的意思。

请看经文:【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几句话啊,是很重要,这个是这一大科里面的总纲领。那么我们要学习呢,最主要关键的地方呢,也就是在这几句。这是说明,如来藏不离六根啦。如来藏妙真如性在哪里啊,就是六根,六入就是六根。那么六根呢,它不说根,它说之为入。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境界由六根入进去啊,所以它不说根,而言入。这个入呢,有能入,有所入。能入的,是六根;所入的呢,是六尘。就是六尘呢,由六根而入。但是这个入,并不是真正有入。你譬如说眼入色尘,色尘还真的跑到眼睛里去吗?没有啊。耳入声尘,那个音声真的到耳朵里进去了吗?没有啊。所以诸位要是明白这个道理了,入,实不入,入与不入,原来不二啊。啊,千万不要以为真的跑进去了,没有这回事情啊。好比我们照相机一样,那个照相机一照,里面有个底片,有个影像了,是不是外头那个像跑到照相机里面去了呢?不是的啊,外面的景象还是外面景象啊。里面这个影像与外面那个景象,你想想看,原本不相干呢。

诸位从这个地方体会这个入的意思,所以虽然讲有能入,有所入,实际上的时候,是亦无能入,亦无所入,入即非入啊。你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你才能开得了悟啊。所以我们一般读经,为什么不开悟呢?都念死书。所谓说,死在字里行间啊,这样念书,古人说啊,不如无书啊,这个书害死人啊。可见得这个书啊,原本是给聪明人念的,给那个上根利智去念的。不是给普通人念的,给普通人念,是死在文字之中,那就像清凉讲的了,增长无明,增长邪见。你还真的有个能入所入,那就坏了。

真的来说呢,没有能入所处。那么举个比喻说,我们讲六根。眼根呢,实际上是讲的什么?讲的眼识啊,经文说,流逸奔色啊。眼根,它的对象啊,就是它起作用的对象,是色尘。耳根起作用的对象啊,是声尘。所以说,六根在六尘上,我们成为能入。但是眼,是以虚而受色,正如同那个照相机一样,镜头到底片呢,这个里面决定没有任何东西,所以这个影像才能够照得进去。如果这个里面有东西呢,这个景象就达不到啦,我们这个眼也是如此。耳,也是以虚啊,所以才能够入声,才能够领纳音声。那么色与声呢,我们就叫它做所入。

在这个地方,我们明了,凡夫所入的,是三界的六尘,我们讲这个六道啊,三界六道的六尘。二乘人所入的,跟我们不一样,他入的是真谛啊。菩萨所入的,是俗谛。佛在果地上所入的,是中道第一义谛。那么由此可知,不但在我们凡夫位上有六入,声闻、缘觉、佛菩萨,都不例外,也都有六入。那么讲到能入所入,总而言之一句话,不出一真法界啊。这个是讲到了万法唯心啦,万法唯识,晓得这一个意思,才懂得楞严经里面这一段所说的大意,就是能入与所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你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得到啊。

此地说明了,六根为入,这是因为六尘呢,属于现量,眼前摆的这个事实。现,是现前,大家所公认的。我们讲色,讲这些种种景象,在我们面前,大家都看到的,我们大家都公认的,这个叫现量。可是五根呢,这属于比量,为什么呢?我们现前所见不到的。这见得到的这个根呢,叫浮尘根,浮尘根,是属于色法,它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胜义根。胜义根,不但我们不能够明了,观察不到啊,玄奘大师在《八识规矩颂》里面给我们说,愚者难分识与根啦。那个根呢,就是讲的胜义根;胜义根呢,能发识,能生识。愚者是什么人呢?是阿罗汉。

阿罗汉比我们凡夫的能力,那是强得太多太多了。我们今天讲那个科学家,用科学仪器,现在科学这样的进步,在这个观察的仪器上来说,不如阿罗汉。普通一般阿罗汉,我们说他这个天眼,阿罗汉的天眼,能够看一个小千世界。这一个小千世界呢,是一千个单位世界,如果我们今天来说,以一个太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吧,阿罗汉的能力,能够看一千个太阳系,看得清清楚楚,经里面讲了,如观掌中庵摩罗果。那么我们现在是借助科学仪器,也能够看到其它的星球,但是这太阳系毕竟近一点,我们能观察到月球、火星、金星,甚至于这个木星、土星,更远的地方呢,那我们就很困难了。太阳系之外的,其它的太阳系,我们就不能像看月亮那么清楚啦。可是阿罗汉不必借重任何科学仪器,他这个天眼能看到。那么由此可知,阿罗汉这个能力,比我们大太多啦。阿罗汉里面,有特别修行的,他这个天眼呢,可以能够看到三千大千世界,那就不是小千,能够看大千世界了,像经里面讲的,阿那律陀。阿那律陀啊,是阿罗汉,他那个天眼呢,是修成的。这是释迦牟尼佛传授给他的,他修成了。修成之后,他在阿罗汉里头,他算是天眼第一。他能够看一个大千世界,仿佛我们现在讲的一个银河系。他在这个里面,每一个星球,每一个星球里面的状况都了如指掌,我们楞严经前面讲过啊。那菩萨更不必说了,能观百千界啊,一百个大千世界,一千个大千世界,那就不是阿罗汉能够比啦。

所以这个能见的、能发识的胜义根啦,不是我们能够看得见的。比量是什么?比量是从推理,推断它必定有这个东西存在。因为它能够发识,如果没有它,识不能生起;那么识之能够生起呢,必定有个能生识的胜义根。能生眼识的,这个叫眼根;能生耳识的,这个叫耳根。唯有这个胜义根啊,才像那个照相机一样,它能够把外面境界相啊,嘿,照到里面去,而在里面自己照一个像出来,跟外面一模一样,它有这个能力。就像那个照相机的底板一样,镜头一打开啊,它里头它能够照一个像,跟外面的一模一样,它有这么个能力。

所以这个呢,就有能入的意思了。可见得这个能入的意思,是从胜义根所说的;所入的意思,就是六尘的影像。那么六根里面呢,我们举这个两个例子,就可以了。举这个眼、耳就可以了,其余的鼻、舌、身、意啊,是以此类推。但是,这个六法在现象上说呢,眼耳鼻舌身呢,在现象上说呢,这个里头有一个亲疏啊,它比较亲。六尘呢,就比较疏远了。六尘是我们身外之物,六根是我们身内啊。所以这个能入所入呢,我们偏重在能入上讲,因为能入的亲,所入的疏,这是讲六入。

诸位要记住,特别在此地啊,是取它的胜义根,不取浮尘根。今天有许多讲唯识的人,把这个神经系统啊,认为是胜义根,那么究竟这个讲法是不是佛经里面所讲的意思呢?很难讲!你譬如说今天讲我们眼球的视神经,有一些人讲这个唯识,他讲这个视神经啊,就是佛经里面讲的胜义根。可是这种说法呢,我还是很难同意。为什么呢?因为稍稍懂得佛法道理的人都晓得,这个人死了以后啊,神识还存在,我们世俗间人讲,叫灵魂。那么可见得这个灵魂呢,它是离开了肉体,它能够存在,而且呢,它六根还起作用。当然呢,它没有浮尘根呢,那么它是能够起作用的啊,可见得它有胜义根。如果没有胜义根呢,它就不应该起作用啦。尤其是你看现在有一些修道教的,修这个灵魂出窍,他人在这个地方打坐、静坐,他的神识,能够离开他的身体,能够到别的地方去游玩,他也能够看到很多一些事情。在这个灵魂回到身体之后啊,他能够说,哎,我刚才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什么事情了,那果然呢,它确实有这些事情。那么我们想想,那个视神经难道也跟着他去了吗?这不可能的事情啊。那视神经并没有走啊,你要说视神经就是胜义根,这个很难讲,这个不容易。那么像这种事实,不但学佛的人了解,这个道家,甚至一些外国人,他也相信。为什么呢?确确实实有这个事情,这个是不可否认的。

所以从这个地方来观察呢,胜义根必定不是这个现在所谓的神经系统,不是这个东西,因为它可以能够离开身体,一样它起作用,它还能够发识,它起作用。那么在我们这一段经文里面,这个要紧的意思啊,就是要说明,这个六根啊,本如来藏啊!我们常讲啊,根尘识是妄,如来藏是真。这个意思换句话说呢,就是说明真妄不二啊,这才叫开悟。真是真的,妄是妄的,真不是妄,妄不是真,我们现在都晓得了,哎,你听了一点佛法你就晓得了,哎,哪个是真,哪个是妄?它真妄不二,这可就进来啦,我们现在就是见不到不二啊。可是经里面呢,处处都是指归的不二法门。我们要晓得这个意思,学佛才有个入处啊,否则的话,那就是不得其门而入啦,得找到个入处。

所以这个地方,要紧的一个字,就是本,就是这个字。关键的这个字,就在这个地方。本来就是如来藏。如,本来,在这个大经大论里面,我们讲得太多太多了。如的意思,是说它本来具有不变;不变呢,就叫做真,就叫做如。本来如是啊,从来也不变,从来也不动。像我们这一部经前面所讲的十番显见,说明这个见性啊,见性是真,见性是如。为什么呢?因为见性没有生灭,见性没有来去。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解mp3音源下载网址: http://pan.baidu.com/s/1eSrMFSI  (注意,复制网址打开后选择下载,并需要用到百度网盘)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01-171目录上(点击进入)

172  一切众生之间的缘,前生已经有了结了,这一生想逃也逃不掉

173  见色闻声无论办什么事情、从事哪个行业,外不着相,内不乱

174  无论修什么法门,从远离名闻利养下手

175  中国的禅宗就是修无念、无相、无住这六个字

176  四相破了才入大乘之门,而破四相是自家功夫,谁都帮不上忙

177 心清净就悟得快;心染污就悟得慢

178  真正做到彻底放下,必须对五阴的真实相彻底明了

179 世间法不离妄想,佛法是叫我们离妄想

180 我们一定要修福,临命终时不害病,决定做主

181 行阴尽了,阿赖耶识才现前

182 只要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心没有界限,心量是周遍法界的

183 我们修念佛法门就是修楞严大定

184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乃至于一切众生,原来是同一体

185 要想成佛,因地心与果地觉一定要相应

186  这个悟啊,还是非顿悟不可,一定要顿悟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祖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接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01-127目录链接(点击进入)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01-171目录上(点击进入)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历史文章选读目录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大悲咒的妙用 (宣化上人)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仁清法师)

盂兰盆节的故事——目连救母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