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163: 菩薩以此修不壞廻向法門的力量廻向众生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佛子!是为菩薩摩訶薩第二不壞廻向。菩薩摩訶薩住此廻向時,得見一切无数諸佛。成就无量清淨妙法。普於众生,得平等心。於一切法,无有疑惑。一切諸佛神力所加。降伏众魔,永離其业。成就生貴,滿菩提心。得无礙智,不由他解。善能開闡一切法義。能隨想力,入一切刹。普照众生,悉使清淨。菩薩摩訶薩以此不壞廻向之力,攝諸善根,如是廻向。

为什么我要讲魔事、魔业,和人是魔的眷屬呢?因为我現在正在讲不壞廻向。不壞廻向是不壞善根,但是要壞一切魔王和他的眷屬。金剛幢菩薩又称一声諸位佛的弟子!以上所讲的,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行六度万行時所修的第二不壞善根、不壞信心的廻向。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修行这個廻向法門的時候,其身心都安住廻向上,不稍疏忽。他專心致力於勤修善业,積集善根,故能常見十方三世无量那么多的諸佛。

对於諸佛所說的无量清淨妙法,都能通达,都修行圓滿成就。对於众生用慈悲心,普徧以平等的待遇,沒有分別心,沒有憎愛心,沒有親疏的成見,所謂同体大悲,无緣大慈。善惡美醜,男女老幼,皆一視同仁。对於因緣业果,一切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法、有为法、无为法等等法,他已沒有了疑惑,因为他已得到不壞信,所以信而不疑。因此之故,他能得到十方諸佛的神通力量。常常加被護持。对於諸魔外道,他本著自己修持的定力,廻向功德的利益,和仰承諸佛的威力,能降服众魔外道,永遠離棄了魔事魔业,成就生貴住。生到法王家,圓滿具足菩提道业,得到圓融无礙的大智慧。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明白瞭解的,是无師自通,因为菩薩已得了无礙智。否則,怎能一切自解,不用他教呢?有些人一知半解,得了點皮毛,就自滿起來,驕傲貢高,自以为我什么都懂,不需要跟那一位善知識,也不必去親近誰,我就是天生的土祖師,自己成就的佛菩薩。

前時,有個美國人來到廟上,自言已開悟,和中國的六祖一样。於是我說:「那很好!」六祖圓寂了,別人还要偸他的頭去供养,你現在是活的祖師,我借你的頭來供养不是更好嗎?」他一聽說要借他的頭供养,嚇得站起來就跑了。像这种妄想的狂人,这世上不知有多少,眞实可怜愍者!不由他教而能自解,是必須证得了无礙智的。沒有修到某种程度,沒有证得无礙智,儘管自說我是老天爺、天王,那又有什么用呢?只落個瘋狂的名号而已。得到无礙智的行者,他是不識字、不看经本也能讲经。有關佛法的問題,他都能解答如流,令人滿意。縱使沒学果其他國的語言文字,他也能聽能說,这才叫不由他解。

前年还有一個加拿大的人,來到金山寺。他要我为他印证,他就是班禪喇嘛。这時他也不知道班禪是活著还是已死了,但他就这样招搖,到处对人自說是班禪活佛。而居然有人相信他,附和他,久而久之,弄得他自己也有些迷惑了,所以特別跑來求我印证。我說「好的,班禪是西藏人,如果你沒有学藏文藏語,而能通达藏文藏語,我就为你印证。」他一聽我这样說,也是不敢多留,隨卽就走了,以后再也沒有聽見这位活佛的下落了。班禪喇嘛为西藏人奉为活佛,在他們的教裡有轉世的傳說,歷代都沿用这個規定。當这一代的活佛圓寂時,他留傳下來一定的信物。至於如何去尋找一代的活佛。是教外不可能知道的秘密。那有那样容易簡单的事,隨便就可以自称活佛,冒充班禪喇嘛,何況所尋訪的是小孩不是成人。在这世間上,像这样莫名其妙的人,举目皆是。我到美國以后,遇著了很多次。假設能開闡一切法的正義,对佛法確獨具明眼,为人的氣質,处处顯的開朗豁达,平易近人,对人平等慈悲,不計日月,恒常如是——有这样的表現,方可算为開悟的人。反之,自以为是,而所表現的一切行为又恰相反,那算開的甚么悟!

菩薩又能隨自己的想力——观想的力量,任意到十方國土,在那兒現身,行菩薩道,教化众生。普徧照顧众生,令他們離染汚的環境,得到一切清淨智慧。菩薩中的大菩薩,以此修不壞廻向法門的力量,攝受自己所有的善根,也攝一切众生的善根,用这些善根,如前面所說的廻向,而廻向众生,廻向菩提,廻向实際。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观察十方,卽說頌言:

这時,金剛幢菩薩,仰承著十方諸佛、释迦文佛、和毗盧遮那佛,諸佛的大威神力,而普徧观察十方一切众生的因緣,和法会的大众,用偈頌的方式,把前面的長行,重複再說一遍,以便一切众生更容易明白。

菩薩已得不壞意        修行一切諸善业

是故能令佛欢喜        智者以此而廻向

菩薩,是指的修不壞廻向的这位菩薩。这位菩薩「已」得。「已」得的「已」字,在中國字裡有三個相彷彿的字样。如:「己、已、巳」,这三個字祇有很少不同的地方,但意思則大不相同。第一個讀「几」,是自己的意思,又是天干的第六位(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天干是中國古時用以計時的字,配合十二個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計年号用。第二個讀「以」,就是已经得到,已经过去的意思。第三個讀「似」,如上午九時到十一時就叫「巳時」,是地支的第六位。这句偈頌說菩薩已得,說他已经得到了不壞的智慧。不壞的意思,一則善根廻向,皆通事事无礙。二則不会被天魔外道所破壞。菩薩已经得到了这种智慧。「修行一切諸善业」,这一句乃是解释第一句頌的。第一句頌是修不壞廻向的果,这一句就是因。因为修行一切的諸善业,所以能得到不壞的智慧。如小修諸善业,就得不到这种智慧。菩薩成就「不壞意」,实在是修诸善业功德的關係。「是故能令佛欢喜」的「是」字,是承上頌句,說:就是这個原因,所以菩薩能夠令十方三世諸佛生大欢喜心,諸佛欢喜,菩薩欢喜,皆大欢喜。如果你、我、他任誰发心修此不壞廻向,行諸善业,得到不壞意,十方三世諸佛同样都会欢喜。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他用这不壞的善业善根所成就的不壞智慧,來廻向給众生,廻向給菩提,廻向給实際。

供养无量无边佛        布施持戒伏諸根

为欲利益諸众生        普使一切皆清淨

修不壞廻向的这位菩薩,他所修的善业,是從供养无量无边諸佛的做起,在三宝前种諸善根。他又对众生广行布施,所謂內財——頭、目、腦、髓、皮、肉、筋、骨,如有众生向他乞求,他沒有一样不乐於施捨的,而无吝惜懊悔之心。外財——國、城、妻、子、七宝,凡是身外之物,他都能慷慨給予。还有法施——法施就是教化众生,为众生宣揚佛法,闡解法義,接引众生皈依佛門,令众生行八正道,普使众生身心安乐,法喜充滿。无畏施——众生如有內憂外患,遭受厄難恐懼之時,菩薩不惜犧牲自己,在精神上,实際行为上,都能給予众生一种安全之感,使令众生如獲一位依護者。菩薩又严持清淨戒——戒是止惡防非。戒律分多种,普通受五戒,殺、盜、淫、妄、酒。受戒已后,有戒神保護,每一戒有五位戒神,倘若你犯了一戒,就少了五位戒神。如能在內心、外行为上都守著清淨戒,那些戒神就永遠保護著你,所以我們持戒要清淨如滿月,就像十五的月亮,圓滿无缺。布施、持戒都做到了,最重要的还要「伏諸根」,才能成就无上道,伏諸根,根是指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要把六根調伏,使它不乱馳。如眼欢喜美色,你要令他不受色尘所轉,这就是調伏了眼根。耳欢喜聽好聽的声音,就要不令它受声尘所轉,这就調伏了耳根。鼻能不被香尘所轉,舌不为味尘所轉,身不为觸尘所轉,意不被法尘所轉,这样就調伏了諸根。达到这种程度,修習聖道,比較順利。菩薩忍苦耐勞苦修,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想要利益諸众生,希望能令一切众生,普徧的得到清淨智慧,恢復清淨本原,妙眞如性。

一切上妙諸香华        无量差別胜衣服

宝蓋及以庄严具        供养一切諸如來

菩薩供养十方諸佛的供养物品,吃的、用的、裝飾道場的,沒有一样不是上好的。譬如供养香华,一定拿最名貴、稀有、顏色鮮豔、香味清幽的。衣裳服飾,无量无数各种式样,都是上好質料。差別的「差」字,有三种讀音,三种意思,看它用在那兒,與上下文有關係,所以讀音就不同,讲解也不同(1)讀叉:兩数相減的餘数,叫差数。事情有錯誤,謂之差錯。东西不同,謂之有差別。数目不夠有欠缺,差一點兒。貨物不精良,說太差。做事不努力,說太差勁。(2)讀「雌」:形容东西部整齊,常說參差不齊,等級不同,謂之等差。(3)讀「柴」字的陰平:叫一個人去做事,叫差遣。被人使喚的人,叫差役。代表公家出去辦事時,叫出公差。中國字,常常有一字几個讀音的,有語音有讀音的區別。跟著讀音,它的用法就不同,意思也有改變。这只是順便淺淺的举個顯淺的例說說,如果想知道得多點,还要求詳細,那最好是研究中國文字学,对文字的變化沿革、構造、用法,就更能詳細瞭解。菩薩供养香华衣服之外,还供养許多宝蓋、香蓋、华蓋、幔蓋等等之外,及其他庄严道場用的裝飾珍宝各物。菩薩用以上这些庄严物品,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如是供养於諸佛       无量无数難思劫

恭敬尊重常欢喜       未曾一念生疲厭

菩薩像前面所說的方法,供养十方三世諸佛,他並不是偶爾一兩次,也不是高興就供养,不高興就算了。菩薩他根本不在時間上著眼,他是日日如是,年年如是供养。经过无量无数的大劫,他都是这样供养諸佛,恭敬諸佛,尊重承事諸佛,欢欢喜喜的親近諸佛。雖经无量大劫,他也未曾一念生过疲厭的心。

專心想念於諸佛       一切世間大明燈

十方所有諸如來       靡不現前如目覩

 这位修不壞廻向法門的菩薩,恒常是專一其心,思惟諸法之外,就祇是观想思念於十方諸佛。因为十方諸佛,就是照明一切世間,驅除一切黑暗,使一切世間都光明,像一盞大光明之燈。菩薩修行达到了这种境界,能不动於身,十方三世的諸佛,隨時都可以現在他的面前,不異於親眼目覩。

不可思議无量劫            种种布施心无厭

百千万億众劫中            修諸善法悉如是

 菩薩在不可心思,不可言议的无量大劫以來,他總是沒有間断的作种种布施。不計內財外財、法施、无畏施,他從沒有生过吝惜心和厭倦心。他總是布施給人,絕沒有想到要別人布施給他,或者希望得到如何的报酬。我們出家人接受別人的布施,固然不算非分,但也应該多少布施於人。出家人千万不要貪圖利养,要学菩薩難捨能捨的布施精神,要有再多布施,也觉不夠的思想。不要学貪心鬼,祇想別人对他布施越多越好。菩薩在百千億那么長的時劫中,他修种种的善法,都是这样的无厭足。善法是包括众善奉行,布施當然是其中之一。

彼諸如來滅度已       供养舍利无厭足

悉以种种妙庄严       建立難思众塔廟

菩薩所供养的諸佛,功德圓滿具備了,行化的因緣已滿便滅度,卽是入了湼槃。但菩薩供养諸佛的誠意仍不改變,供养諸佛的舍利亦如生佛,殷勤恭敬同样沒有厭足的時候,依舊用种种最上好最奇妙的物品,尊重恭敬供养和庄严諸佛的舍利塔。「難思」,是不計較財力的困難和來源,也不考慮自己的力量能否达到目的,不計一切就勇往執行,以建立塔廟为己任,以宏揚佛教为家務。故說建立難思众塔廟。

造立无等最胜形       宝藏淨金威庄严

巍巍高大如山王       其数无量百千億

菩薩发心建造的塔廟,其数量之多,其形式的殊胜,沒有任何的塔廟可與他等比。他用种种的宝藏,最有價值的純淨金子,庄严粉飾塔廟的內外各地。塔廟的高广,巍巍然好像須彌山王似的。像这样的塔廟,並不是造了一個兩個就算了,而是造了无量数的百千億個。他看到甚么地方沒有塔,就造一個塔,甚麽地方沒有廟,就起一座廟。

淨心尊重供养已       復生欢喜利益意

不思議劫处世間       救護众生令解脫

菩薩以他最清淨的至誠心,尊重供养諸佛之后,隨卽又生起一种欢喜心,和利益众生的心。菩薩上恭敬諸佛,下化一切众生,除这兩种心意之外,再沒有任何的心念,可以分佔他的心思。菩薩修菩薩行,行菩薩道,於不可思議的時劫,他都與众生同居处在这世間上。他並非貪圖世間五欲之享乐,而是为要救護一切受苦難的众生,希望这些众生都脫離苦縛,而得到眞正自由自在的大乐。可是众生对於菩薩的苦心,一點也不認識,不明白,不瞭解,不知以恩报德,故勞煩菩薩跟著众生在六道中奔波。看起來菩薩沒有知音同道,好像很不合算,但菩薩救護众生的心,是永不疲厭,永不退轉的。有許多人認为作菩薩太辛苦,不如作個鬼还好一點。你們可以考慮一下,究竟作那样好!

了知众生皆妄想       於彼一切无分別

而能善別众生根       普为群生作饒益

如果你有了作鬼比作菩薩好的思想,这就是愚痴的众生的妄想。作菩薩極令沒有人瞭解,沒有知己同道,他还是要作菩薩。那做鬼的,再有多少人認識他,再有多少的鬼知己同伴,他还是個鬼。菩薩明白世間上种种众生皆是妄想所生出。众生的意識,就是众妄所成。众生是從虛妄而生,有隨虛妄而死。你看有的人,希望讀個博士,成個專家,努力到差不多要成功了,忽然又死去。在生所学的,所明白的一切,死了就沒有了。如果能再轉得人身,又要從頭学起。等於一塊鐵,投入洪爐中冶煉,煉來煉去,剛要煉好時,又死了。这就是比如众生總在妄想中打滾,而妄想終归幻滅。雖然如此,菩薩对於众生總不捨棄,他明白这些众生都是妄想所成,所以他对众生不生分別心。而且他能很清楚知道众生的根性,針对著众生的根性,用种种方便善巧的方法,教化、接引他們。根性已成熟者,就先度。还未达到成熟机緣者,就等一等再度。菩薩对於众生不生分別親疏愛惡的心,普徧为这些众生作有利於他們的事。

菩薩修集諸功德       广大最胜无與比

了达体性悉非有       如是決定皆廻向

修不壞廻向的这位菩薩,他对於善业,不計大小都去做。所積的大小功德,久而久之,便无量无数,广大殊胜,沒有其他的菩薩可以和他相比。菩薩明瞭通达一切的一切,都是虛妄,沒有体性,空无所有的。雖然如此,他仍然決定把所修積的善根功德,通通都廻向給法界众生无上菩提,和廻向眞实的实際。

以最胜智观諸法       其中无有一法生

如是方便修廻向       功德无量不可尽

修不壞廻向法門的菩薩,以他最堅固、最殊胜的金剛智慧,來观察一切諸法——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法、无为法等。菩薩观察了悟种种法,都是无生的,因为「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旣然是寂滅相,所以不見有少法生,也不見有少法滅,恰到好处。那又为什么还要修廻向法呢?为了教化众生,啟发众生,引导众生深入佛門,深信諸佛所說的一切正法,发菩提心,向最上聖道,而以种种的方便方法,修这廻向法門。雖然諸法是不生不滅,但所修的供德还是不会唐捐。換句話說,功德不会白費的。这种能把自己的功德廻向給法界众生,令众生得此利益,成就菩提的功德,較之祇为自己不給別人的功德,其利益是无量不可穷尽的。

以是方便令心淨       悉與一切如來等

此方便力不可尽       是故福报无尽極

菩薩修廻向,上面已经說过,这是方便法,是为引导众生修学佛法,令众生都能捨離染汚心,得到清淨的心,能返本还原,顯眞实法性,成就无上智。如果修行的境界能达到这程度,那么,所证得的神通智慧,都可以和諸佛平等了,同諸佛同坐一佛座了。方便法門的力法,是无法度量的,无边无際不可穷尽的。因之,所得的福报,也是沒有穷尽的時候。方便法,是藉种种因緣、利用种种言辭,举种种譬喩为众生演說諸法。

发起无上菩提心       一切世間无所依

普至十方諸世界       而於一切无所礙

修不壞廻向的菩薩,他所发的是无上的菩提道心,再沒有比他所发的这种道心更高上了。一切世間上,众生找不著可以依止的人和地方,唯有这位发大菩提心的菩薩,才是众生的眞正皈依处。菩薩行菩薩道時,他是不限於某一個地方。他所发的菩提心,是要到十方世界中去,普徧救度一切受苦的众生。菩薩已得了圓融的智慧。又有种种方便法門,所以他到任何世界,也不会受到一點障礙,也不会被任何境界所流轉,菩薩还要轉變一切的境界呢。

一切如來出世間       为欲啟导众生心

如其心性而观察       毕竟推求不可得

諸佛出現世間因緣,在妙法蓮华经內,世尊——释迦牟尼佛曾对法会的大众說得很清楚,他說諸佛为什么要出現於世呢?为的(1)要把众生被五欲所矇蔽的佛性,啟发開來,令众生都能得到清淨的智慧。(2)要指示众生,令众生知道也有如佛的知見,(3)要教化众生,令众生都能明白佛的知見,和觉悟佛的知見。明白了就生信心,觉悟了就实踐修持。(4)要令众生深入佛教,依教奉行,得大智慧,入无上道,永不退轉。为了这些因緣,諸佛才出現於世。这四者開、示、悟、入,綜合而言,就是为了啟发众生的心智,使它清淨,而发菩提心。引导众生的行为,令众生捨離五欲,行十善道,終成佛果。这就是諸佛出世間的目的和希望。菩薩根據众生的心性,而观察他們的心性,他知道众生的心,了不可得。为什么呢?因为过去心,过去已滅。未來心,未來未至。現在心,現在空寂。三際求心,毕竟不可求得。

一切諸法无有餘        悉入於如无体性

以是淨眼而廻向        開彼世間生死獄

菩薩三際求心,心不有。心旣沒有,法又從何而生?所以說「一切諸法无有餘」,根本就沒有,那还有剩餘,是无欠无餘的。一切的法,都归入於「如」了。这個「如」字,应該这样解释:以「如如智、起如如理。一如无二如。事也如理也如。有为法也是如。无为法也是如。无论甚麽法都是悉入於如」。另一點解释:「如」就是寂靜。寂靜就沒有体性。諸法之所以无有餘,就因为它沒有体性。菩薩深深的明白这個道理,以他的清淨心、清淨眼,无著无依修此廻向法。以此无形的精神力量,把世間上一切的生死牢獄都打破。五欲过患,都可算为生死的牢獄。菩薩修道的成就,捨離了五欲,所以他本身出了世間生死牢獄。他把修積的善根廻向众生,令众生脫離世間生死牢獄。廻向給菩提觉道,廻向給眞如实際,就開啟了世間的生死牢獄。

雖令諸有悉清淨       亦不分別於諸有

知諸有性无所有       而令欢喜意清淨

諸有,是指一切的染汚。雖然諸佛把一切的染汚,都轉變为清淨了,但菩薩对於染汚和清淨,他不生分別心,也沒有執著和偏見。菩薩是心淨國土淨,他也知道一切有都是虛妄。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卽是如來」。这就是說他知道諸有,等於无所有。諸佛令諸有都清淨的目的,为使众生生欢喜心,皆大欢喜,同時也令众生的心意常常得到清淨。

於一佛土无所依       一切佛土悉如是

亦不染著有为法       知彼法性无依处

菩薩不執著於某一個佛土,也不依賴於某一处佛土。他对於一個佛土是这样的观念。对於一切的佛土,也是抱定这個原則。菩薩对於諸法的認識,旣不染著世間的有为法,也不執著於出世間的无为法。因为菩薩已经知諸法是无体性的,是空无所依处的。

以是修成一切智       以是无上智庄严

以是諸佛皆欢喜       是为菩薩廻向业

菩薩本著无著无依,行所无事的修持工夫,修得了一切智慧。以这无上的殊胜智慧,庄严諸佛國土。因此諸佛皆大欢喜,为他印证。这就是修不壞廻向法門的菩薩,所修的一切善业,所得的福报。

菩薩專心念諸佛        无上智慧巧方便

如佛一切无所依        愿我修成此功德

專心,是專一其心,沒有其他的思想和妄念。菩薩他的心裡,祇有兩种念:一者上求佛道,繫念諸佛;二者下化众生,不捨众生。众生也有众生的專一其心,不过不同於菩薩所專一的。菩薩專心想念諸佛,众生則專心在生死道上,疲勞流轉。童年時候雖在初学習階段,但多半不知所学何事,为何而学。及長,学尤未成,又被色欲所誘,追逐異性,墮入家宅的牢籠,妻子兒女,重重繫縛,碌碌終生,不知出離,这就是众生的專心繫念。菩薩與众生思想不同的地方,就在这兒。菩薩專一其心憶念諸佛,就得到了无上的智慧,和善巧方便的无礙智,辯才无礙智,以及好像佛所有的一切无依无著的神通威力,獨立自主,不受任何障礙的自在妙用。修不壞廻向的菩薩說:希望我也能修成好像佛一样功德福报。

專心救護於一切        令其遠離众惡业

如是饒益諸群生        繫念思惟未曾捨

菩薩勤修佛道,就是为要救護一切众生,所以他无時不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拔救众生,令他們都遠離諸惡业障。菩薩像前文所說的道理,修行菩薩道,把所有的功德廻向給众生,作种种有利益於众生的事业。繫念众生與諸佛,思惟諸法,无有休息。菩薩看待众生猶如諸佛,因为佛事已成的佛,众生是未來的佛。菩薩上乞法於諸佛,下乞食於众生。所以菩薩对於众生,是念茲在茲,未曾一時捨離的。

住於智地守護法      不以餘乘取湼槃

唯愿得佛无上道      菩薩如是善廻向

菩薩常常住於智慧之地,守護一切佛法。菩薩所修的是上乘佛道——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與二乘佛法的區別,在於以大悲心为体。大悲心是因众生而生起的。因为有悲心,就发大菩提心救護众生,行菩薩道,功德圓滿具足之后,而成正等正觉的佛果。二乘人畏生死流轉,捨棄救護众生,不敢行菩薩道,祇求自了。大乘菩薩他不急於了生死,他不放棄救護众生的大愿,所以他決不会改變宗旨,退修二乘而取湼槃的。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得到佛所修行的无上道,和如佛的智慧,如佛的威神之力。这位修不壞廻向的菩薩,这样去修行佛乘。不修声聞、緣觉、辟支佛所修的二乘法。並且善巧廻向給一切众生,廻向无上菩提,廻向实際。

不取众生所言說       一切有为虛妄事

雖復不依言語道       亦復不著无言說

菩薩不採取众的言說,卽是不採取众生的知見,不隨声附合,妄加讚同。因为众生的思想言行,种种都是與正法背謬,邪見顚倒偏歪,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菩薩不取众生的言說。但菩薩他能以智慧教化众生,悲心慈面地去糾正众生荒謬的思想和言說,所以他不離众生的言說,也不著於众生的言說。一切有形有相的,都屬於有为法。有为法都是虛妄的。众生因为執著有为法,故所行的一切都是虛妄事。菩薩了然一切有为的虛妄事,他也不著不取这些虛妄事。雖然他不依賴言語道的方法,但也並不会執著在无言說的相上。菩薩是不著有、不落空、空有不二。他恒守中道,修中道了羲,修諸佛的行門。

十方所有諸如來      了达諸法无有餘

雖知一切皆空寂       而不於空起心念

十方諸佛,在佛的本体上,是佛佛自如,是无說无傳的。我們应作这样的观念,諸佛於諸法,同样明了通达一法不生,一法不立的道理,故說諸法无有餘。不证到无生法忍,又怎能圓滿具足佛的果位。諸佛都已知道一切法的本体空寂的,決不会再在空上又生起其他的心念。因諸佛已经瞭达三空——我空、法空、空空。可是他們也不会著到空上,不能生妙有。其空裡面能生妙有,妙有裡頭又有眞空。这空有不二的妙理,身为佛弟子,应該勤加思惟。

以一庄严严一切       亦不於法生分別

如是開悟諸群生       一切无性无所观

菩薩用一种庄严來庄严一切佛土。換言之,也可說用一切庄严來庄严一個佛土。一就是一切,一切也等於一。因为一是個基敷,再多的数目都是從一而來。所以对於以一庄严而庄严一切,不要感到奇怪,菩薩对於諸法,也不会在法的本体上,空性上,生出任何分別。十方諸佛就是用这個「離一切相,卽一切法」的道理,來教化众生,令所有众生都能瞭解諸法的实相,能得開悟。卽知一切法都无自性,就不需要來观察它了。菩薩所說的这种境界,是已到达究竟的階段,不是說一般初学佛的凡夫,也可以如此的。就是初发心的凡夫僧,也可以这样作。在还沒有达到究竟的時候,仍是須要用观察的智慧,勤奮研究一切諸法的实相,才能明白佛法的眞諦。(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15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150 : 不被世間法所动搖,不被境界所轉變,是出世間法的要素

华严经淺释151 : 現在是末法時代-鬪爭堅固的時期,魔最喜欢的就是鬪爭

华严经淺释152: 欲令大乘法存在,必須讀华严、拜华严、修持华严、流通华严

华严经淺释153 : 從十方世界來的菩薩中選出的上首菩薩用偈頌來讚歎佛的功德

华严经淺释154 : 修道的人必須生生世世立功、立德、立言

华严经淺释155 : 誰能見到我的过錯,誰就是我的師父

华严经淺释156: 各方代表菩萨用偈頌來說明佛的功德和佛的境界

华严经淺释157:  菩薩所修行的廻向有十种之救護一切众生離众生相廻向

华严经淺释158: 行菩薩道一定要在众生的身上修,才能積聚所有的功德

华严经浅释159 : 修十迴向法門的菩薩以他所積修的种种善根回向众生

华严经淺释160: 以偈言分別頌揚第一种廻向法門的殊胜

华严经淺释161 : 以偈言分別頌揚第一种廻向法門的殊胜

华严经淺释162 : 菩萨所修十回向法门之第二迴向:不壞廻向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