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39:障碍現前的時候記住不要亂动!煩惱障跟业障最大的天敵就是時間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120)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1.28)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5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39

楞严经要义39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  讲义82

子五、明身識界即藏性。

当我們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時候,它对我們身心世界最大的作用簡单的讲就是破障,破除我們身心世界的障碍。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本经的序分,乃至於正宗分可以看得出來;序分的時候,是阿难尊者遇到摩登伽女的災难,而請佛開示圓頓止观的法門;到了正宗分的二十五圓通乃至於整個五蘊魔境,佛陀都是著眼在破障的法門。

本经的障碍其实是有三個障碍要破除的:第一個是煩惱障,第二個是业障,第三個是鬼神障;煩惱障跟业障是屬於我們內心的障碍,鬼神障是屬於外在的障碍。外障是比較容易破的,本经是持《楞严咒》,以誦持神咒來破除鬼神障,其实它的重點还是在破除內障因為本经的內涵跟意思是說:內魔不起外魔不生,內心的煩惱是根本。破障的意义也就是說,比方說我們今天開一部車子要到高山去,雖然我們這車子的力量很大,我們的方向也很正確,但是在道路中間有一個很大的石頭,你就開不過去了,你最后只好无功而返。我們在大乘的菩提道当中,雖然我們內心有很強烈的菩提心,也找到一個正確的法門,但是如果我們身心产生障碍,如果我們不知道破障法門,可能就是前功盡棄,乃至於墮入於天魔外道,最后就失掉了菩薩种性,所以破障法門是極度的重要。

從本经的学习,我們可以知道,当我們心中产生強大的煩惱,或者重大的业障現前的時候,你应該怎么辦?你說你念佛,你說你持咒,其实這個都是表面的对治。從本经的学习我們知道,当你認為身心狀況不对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正念真如」,你透過即空、即假、即中的观照,趕快把心帶回家。当我們障碍現前的時候,最怕的就是你在障碍的過程当中产生迷惑顛倒,产生了堅固的執著,然后产生身心亂动,那就完了!本经的意思就是說,你障碍現前的時候,你記住不要亂动!為什么不要亂动呢?你不能取著。那怎能夠不取著呢?你就是要有智慧的观照,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当我們业障現前的時候、煩惱現前的時候,你安住在不迷、不取、不动,你可以把所有的障碍降到最低,那暴風雨夠把它降到最低。

這時候我們知道煩惱障、业障它是生滅法,煩惱障跟业障有一個最大的天敵就是時間,它熬不過你的時間,你只要不动,它很快就消失掉了。我們修行最大的忌諱就是亂动,盲目的亂动,為什么會盲目的亂动呢?因為你沒有智慧。所以我們不断的学习本经來加強自己的观照,使令我們達到不迷、不取、不动,這養兵千日你不知道你什么時候用得到,也可能是你临終的時候,那一個煩惱現前,也因為《楞严经》的不迷、不取、不动,而把你保護住了。所以我們的確是要在平常加強不迷、不取、不动的能量,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子五、明身識界即藏性。

当我們依止內在的身根去攀緣外在的触塵,而产生身体的了別功能叫做身識。当然身的了別是剎那剎那生滅的,事相是生滅的,但是它的本性卻是如來藏妙真如性,“相妄性真”。我們不要被相狀所迷惑,一定要安住在它的体性,你才能夠不亂动的。

总标三界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為緣,生於身識。』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触所生,以触為界?

阿难!又如你過去所能明了的道理,我們依止內在的身根來碰撞外在的触塵,根塵的因緣作用,就产生現前的明了身識,我們产生冷熱澀滑的感受。這地方的所观境是身識,佛陀這道理已经讲很清楚,說這身識的产生,基本上是不自生也不它生,而是因緣所生的。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一切浮塵,諸幻妄相。」把浮塵幻妄相的生起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是我們业障凡夫有需要再加以詳細的開显,让它更加明白。

佛陀說:這身識到底是從哪裡而來,你從什么地方來?為什么我們會产生对身体接触的一种感受跟了別呢?假設這個身識它不是因緣所生,它是有自性的,而有自性它就一定有一個來的处所。假設它是身根所生,從身根而來,那它就应該以身根來当作它的界限,身根到哪裡它就应該跟到哪裡,以身根為界限,或者是以外在的触塵所生,就以外在的触塵為它的根本,以它為界限。佛陀提出二個問,來做這段经文的总标。佛陀要告訴我們去观察,其实這种身識了別的妄相,相狀是有,但是它的体性是空的,妄相无体。

妄相无体

非因身生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離二觉观緣,身何所識?

 (非自生)阿难!假若這身識是有自性的,而這身識是從身根所生,那這樣子就有問題,事实上的情況,如果沒有合離這二种触緣:“合”就是冷熱澀滑跟我們身体相合,“離”就是冷熱澀滑的因緣跟身体相分離。身為一個触塵,如果沒有跟我們一种合離的作用,來当做我們身根所观的境,那么我們的身識怎么能夠生起了別作用呢?沒有冷熱澀滑合離的触塵的作用,來产生我身根的觉观,我們又怎么能产生身識呢?這個是不合实際道理的,所以說身識是從身根所生是不能建立的,不是自生。

非因触生  

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

(非它生)若身識是单獨從触塵所生,但实際上,假設沒有身根的這种取境明了的作用,世界上又有誰能夠不需要身根的明了,而能夠去了別外在触塵的這個合離狀態呢?你說這一陣風吹過來很冷,你連身体都沒有,你怎么會知道很冷呢?你一定要有身根在這個地方,然后有風吹,跟你的身体一接触,你才感觉得到很冷,所以沒有身根的取境明了,光有触塵是不能構成身識的,這從实際的生活我們也可以感觉得出來,所以它也不能生。

非因共生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為身自体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內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

(破根塵共生)破,分為二段。第一段先說明,所生的識是沒有兼帶的。(总标)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阿难!外在的物質是不能離開身体而有触知的功能,单单只有外境不能構成触知,必須假借外境跟身根二种的作用才能产生触知。這段经文先把触知做基本定义,為什么我們會感受到冷、感觉到熱,必須有二個法交互作用,不能一個也不可以有三個,就是根塵識,只能夠有二個,要嘛根跟塵,要嘛根跟識,不能有三個,也不是只有一個,只能有二個。所以触知的作用是二個法的交互作用。

(正式破根塵共生) 知身即触,知触即身;“知”是身識,我們身体对冷熱澀滑的一种了別功能叫做“知”。当我們的身識去了別身根的時候,這了別的功能是由触塵所生;反過來当我們的身識去了別触塵的時候,這了別的功能是由身根所生。譬如說你現在身体在這個地方,你身体当中有一個識的了別,你現在要注意你的身体會感到冷感到熱,你那個訊息從哪裡來?一定從外境來,你感到我很冷,你一定注意到有風吹,所以知身即触,你能夠知道你身体的冷熱,一定是假借外塵的因緣。反過來,你要看外面的風大不大,你要知道外境怎么樣,你從你的身体,知触即身,你要知道外面的空氣到底是怎么樣,你一定是從身体的感受去判断。所以說,当我們了知身(身識)的時候,我們是由触來引发的,当我們去了知外境触的時候,是由身根引发的。我們不可能識跟身跟触同時作用,不可能!你要嘛跟身根在一起,要嘛跟触在一起。

(总結) 即触非身,即身非触;假設我們身識的了別是由触塵所生,就不能兼帶身根,你去注意風你就不可能注意身体,你去注意你身体的冷暖,你就不可能注意外面的風,這是很正常的,所以即身非触。你的了別識去注意身根的時候就不能兼帶触,也就是說,你說識是根塵所生,但事实上,識在产生作用的時候,它不能跟根塵共同存在,它要嘛跟根活动,要嘛跟塵活动,根跟塵都在一起了,它們二個怎么共生呢?識要嘛跟根活动,要嘛跟塵活动,它不可能同時跟根跟塵活动,它既然不可能兼帶的跟根塵活动,它們二個就不可能在一起,不可能在一起当然不可能共生。這是第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能生无決定。能生的根塵其实它自己的体性都不決定,你自己的体性都不決定怎么能夠共生呢?

(总标)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內在的身根跟外在的处所,所謂內外的处所根本就不決定。怎么說呢?合身即為身自体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內外不成,中云何立?身為一個触塵,外面的冷風熱風,冷風熱風本來是外境,但是当它跟身体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它变成你身体的一部份;当風吹到你身体的時候,感到冷的感觉,外境的冷跟你身体的明了已经結成一体了,我們內外已经分不清楚了。所以当触跟根結合的時候,已经合為一体,沒有內外的分別,只要当触(風)離開身体的時候,回归到虛空,這個時候回归到外在的事相,所以它有時候是跟我們一体,有時候又分成內外。所以說內在身根跟外在的触塵,处所根本就不決定,一個能生的內外处所不決定,怎么能夠产一個中間的身根呢?你自己的处所都不決定,怎么能夠产生中間的身識呢?

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既然中間的身識产生不起來,那你的內根外塵也就了不可得,那我們的身識將以誰為界呢?既然內外性空,而你的識又由內外所生,內外本身的处所也不決定,那你当然不可能生起,就算你生起你也不可能以誰為界,因為你連能生的內根跟外触,能生的這二個東西根本就沒有固定的处所。

結妄归真   

是故当知,身触為緣,生身識界,三处都无,則身與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從前面知道我們身体的感受,基本上是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它的確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身触為緣,生身識界”是讲因緣即假,但“三处都无”讲因緣性空;雖然它有它的作用,但是它沒有真实不变的体性,它的体性是空寂的,它們三個都是非因緣非自然性的中道实相。即空、即假、即中的触,我們可以從提婆達多的事情可以看得出來。佛陀在讲到提婆達多個人的行為,從《阿含经》小乘的经典的描述,提婆達多是個大惡人,他五逆罪犯了三個逆罪,一、殺阿罗漢,第二、出佛身血,第三、破和合僧。所以在《阿含经》裡面,提婆達多可以說今生就現生墮阿鼻地獄。

当然《阿含经》是小乘的思想,讲业感緣起,它是從外在的事相來論断這個人,但大乘经典的態度就不一樣,特別是《法华经》,在《法华经》提婆達多品,它讲到提婆達多讲到二個重點:第一、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他曾经有一生做大国王,他想要学大乘法門,所以他放棄王位到深山去找一位阿斯陀仙人,向他禮拜做他的侍者,后來阿斯陀仙人把《法华经》的妙理傳給国王。而這阿斯陀仙人是誰呢?正是提婆達多。提婆達多曾经教導過释迦牟尼佛,教導他修学《法华经》的一個老師。第二、《法华经》讲到第二個重點,提婆達多不但做過他的老師,还做過释迦牟尼佛增善的善知識,示現很多惡逆的因緣,來幫助释迦牟尼佛快速的成長。

释迦牟尼佛說:我之所以能夠快速的成就六波罗蜜、四无所畏,十八不共,完全是提婆達多的幫助。因為菩薩道在经典上說,菩薩道只要到初地以上,魔王都不敢动他。魔王不敢动他,那全世界沒有逆境,所以初地菩薩以上的那些惡因緣,都是那些高手來示現。初禪以上魔王不敢动你,只有在欲界定的時候魔王还敢去干扰你,所以菩薩到后面的時候,都必須要另外一個菩薩來示現,來幫助他增上。提婆達多他正是扮演释迦牟尼佛增上的因緣。其实,提婆達多我們從大乘的了义经來看小乘的经典把它會通,也就是說,提婆多整個過程是以大悲心來造罪业,然后來幫助释迦牟尼佛增上。

所以在经典上說,佛陀派阿难尊者到地獄去拜訪提婆達多,阿难尊者就問提婆達多說:你老人家在這個地方感觉怎么樣,這個地方刀山油鍋很苦惱。提婆達多說:我在這裡的感受,就像三禪的快乐一樣。這地方就跟我們本经的道理有接近,就是我們這一念身識即空、即假、即中。即假是么意思?“即假”的意思就是差別性。你看這么多地獄的众生,幾千個幾万個众生同時跑到刀山油鍋去,每一個感受不一樣,這個人感觉到很痛苦,這個人感觉到痛苦一點點,提婆達多他的身体跑到刀山油鍋裡面去,他的身心清涼快乐。

你說這刀山油鍋有沒有自性?当然沒有自性,循业发現。譬如在我們台灣的上空出現太陽,我們二千万人全部去曬太陽,同一個太陽照射到我們的身体,沒有二個人感受是完全一樣的,二千万人每一個人感受通通不一樣,這就個是“即假”。為什么“假”?因為它产生的作用不同,如果真实的話,每一個人应該相同,那太陽是真实的,感受也是真实的,那应該大家都一樣。所以這地方就牵涉到因緣的問題「諸法因緣生」,既然牵涉到一种因緣,那就不能有自性。我們透過对外境的即空、即假、即中,我們就會透過這三观從事相进入到一個真实的理体,而安住在不生不滅的《首楞严王三昧》。所以我們的心接触到外境的時候,一定要修三观,才能夠會事入理、才能夠會事入理。

六波罗蜜:(一)布施波罗蜜 (二)持戒波罗蜜 (三)忍辱波罗蜜 (四)精进波罗蜜 (五)禪定波罗蜜 (六)智慧波罗蜜。四无所畏:謂正等觉无畏、漏盡无畏、障法无畏、盡苦道无畏。十八不共:(1)諸佛身无失。(2)口无失。(3)念无失。(4)无異想。(5)无不定心。(6)无不知己捨心,於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滅等相,而住於寂靜平等。(7)欲无減,佛具众善,常欲度諸众生,心无厭足。(8)精进无減。(9)念无減,三世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滿足,无有退转。(10)慧无減,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於慧无缺減。(11)解脫无減,佛远離一切執著,具有為、无為二种解脫,一切煩惱之习悉盡无餘,即於解脫无缺減。(12)解脫知見无減,佛知見諸解脫相,了了无闇障。(13)一切身业隨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隨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隨智慧行。以上三項,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時,先观察得失,后隨智慧而行,故无過失,皆能利益众生。(16)智慧知見過去世无閡无障。(17)智慧知見未來世无閡无障。(18)智慧知見現在世无閡无障。

子六、明意識界即藏性

我們依止內在的意根來攀緣外在的法塵,而产生現前的明了識叫作“意識”。意識的作用剎那剎那生滅的,但是它的体性卻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是我們众生本具的真如佛性。

总标三界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阿难!又如你過去所明白唯識的道理,我经常讲一個观念,我們依止意根來攀緣法塵,這二种因緣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現前明了分別的意識出來。這地方是說明我們对於整個法塵的了別,這意識它是因緣所生的,它不是自生也不是它生也不是共生。

此是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假設這意識是有真实性的,有真实性它一定有一個來的处所,假設它是因意根所生,以意根來当做根本,或者是由法塵所生,以法塵為根本呢?

妄相无体

非因意生  

阿难!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離緣无形,識將何用?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应无所識,若无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為同與異,二性无成,界云何立?

佛陀回答分二段:

阿难!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離緣无形,識將何用?

佛陀說:阿难!假設這意識是由意根所生,換句話說,這意識是不需要经過法塵的刺激就能夠生起了別作用,那這樣子就有問題。佛陀說:在你意根的明了当中,你的意根一定要有一個所思緣的境界,才能夠发明你的意識了別作用。意根它必須有一個所对的法塵才能夠产生了知,譬如我的心攀緣佛像,我的心才能夠产生信心,第六意識才能产生信心的作用。說我信心哪裡來?你說我不要看佛像就能产生信心,不可能!你一定有一個所緣境,才能夠产生一個心的作用。又譬如我看到他就很欢喜,那你為什么要欢喜?因為你跟他很有緣。又如我看到這五欲的境界,我生起貪欲的煩惱。於汝意中,必有所思,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才能夠产生意識的活动。你說我心裡面本來无一物,那你的心是不能活动的,那你的心安住在“如”的境界,不可能!你識不能活动,識的活动必須在意根当中有一個所思慮的境界,才能夠去触动你的意識。

假若沒有法塵当做所緣境,那我們連能思惟了別的意根都不能生起,所以意根離開所緣的法塵,根本就沒有形相沒有作用,連意根都不能生,何況是識怎么生起呢?就算你識生起,沒有法塵,你識又能生起什么作用呢?所以你說意識是由意根所生,這不合道理的,因為你缺乏了法塵的所緣境,你連意根都不能生,何況是意識,所以自生是不合理的。

二、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

(同異的差別)又者,你的第六意識跟諸思量(意根第七意識)的了別性,意根創造了意識這二种的了別性,到底是相同还是不同?第七意識把第六意識創造出來,那么這二個是相同还是不同?

同意即意,云何所生?

第七意識的意根把第六意識創造出來,那這二個是相同的,既然是相同就沒有能生所生的差別,二個完全相同那誰生誰呢?所以構不成能生所生的問題,所以相同是不合道理的。

異意不同,应无所識,若无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无成,界云何立?

第七意識的意根把第六意識創造出來,創造出來以后,,這二個了別性就完全不同,那這樣子表示什么呢?我們得到一個答案,应无所識。表示這二個識根本沒有了別的作用,完全是個物質,因為第七意識把第六意識創造出來,創造二個完全不同,就好像父親生起兒子,父子二個完全不相应,這不合道理,唯一的解释就是這二個完全是物質才有可能。如果完全是心法,父親創造兒子,這二個一定要有一點相類似,若完全不同就表示這二個都沒有明了性,既然若无所識云何意生?既然是一個物質沒有了別性,那又怎么說意根生起意識呢?

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假設第七意識把第六意識創造出來,而二個都还有了別性,那我們又怎么去區分,這是第六意識的了性,這是第七意識的了別性?沒辦法區分。

唯同與異,二性无成,界云何立?不管是相同,不管是不同,這二种体性都沒辦法建立。怎么能夠說是意根去生起意識,這樣的界是不能建立起來的。所以单单是從意根來生起意識,是不合理的。

非因法生   

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观色法,及諸声法、香法、味法、及與触法,相狀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攝。

汝識決定依於法生,汝今諦观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动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无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

所因既无,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观色法,及諸声法、香法、味法、及與触法,相狀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攝。

(非他生、总标)若我們的意識完全是由內在的法塵所生,世間上一切的諸法,不離開五塵,你仔細的观察色法、声法、香法、味法、及與触法,以上五塵的相狀是非常清楚分明,來相对於五根产生了別性。但是外五塵其实不是意根所收攝,当我們的第六意識在看到外境的時候,我們是看到自己的法塵,比方說你現在看到蓮花的燈光,你第六意識在了別的時候,是眼睛去攀緣外境,但是你真正受用的的是你心中的法塵;你一定要取到蓮花然后落到你的心中,你才可以攀緣;你攀緣不到外在法塵,你是把它取进來,然后放到你的心中再去攀緣,要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第六意識是不能直接攀緣外境的,一定要把外境拿到以后,然后丟到心中去,变成一個落謝的影像你才攀緣;外五塵是非意所收攝,我們只能攀緣內心的法塵。

汝識決定依於法生,汝今諦观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动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无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

所因既无,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

(正式破第六意識是法塵所生的道理)我們的第六意識假設是決定依法塵所生,那你应該仔細的观察“法法何狀”;第一個“法”是指內法塵,第二個“法”是指外在的五塵。你应該去观察內法塵跟外在的五塵,這二個之間有什么相互的关系?事实上離開外在色空色塵,我們因有色空的对比产生了色塵,有动靜的相互作用产生音声,由通塞的相互作用产生香塵,乃至於由身体的合離产生触塵,而当我們這种生滅的法塵,離開了前面五塵終无所得。生滅,越此諸相,終无所得。身為內法塵的這种生滅相,假設離開前面五塵的作用,你就得不到影像,因為法塵它正是外在的五塵的一個落謝的影像,所以離開了外在的五塵,你根本沒有內在的法塵。

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

当法塵生起的時候,你外在的五塵就有,当法塵消失的時候,外在的色空諸法也消滅。

所因既无,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

 (結論)你能生的法塵都要隨著外在的五塵而生滅,可見得你能生的法塵,根本沒有自性。你能生的法塵尚且沒有獨立的体性,那你依止法所生的第六意識,有什么相狀可得呢?第六意是由法塵所生,生為一個能生的法塵,你自己都做不了主,你都还要受外在的五塵影響,它生你就生,它滅你就滅;所以說能生的法塵既然是沒有自性,所生的識也就沒有自性,所生的識既然沒有自性,那第六意識又怎么安立這個界呢?第六意識完全是法塵所生,是不合道理的。

結妄归真   

是故当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处都无,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当我們遇到外境刺激的時候,产生意識的分別,其实這意識的分別它是因緣即假,有它暫時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它的体性是緣生无性当体即空。我們的意識界基本是非因緣非自然,是即空、即假、即中。

第六意識在我們整個八識当中的作用,可以說是最強烈也最重要的。「动身发語獨為最,引滿能招业力牵。」学過《唯識》的人都知道,我們一個人身体快乐跟痛苦的感受,主要是二個部份,一個是业力,第二個就是你的思想。业力的影響是短暫的,譬如我們今天看到某一個事情,我們第一剎那的感受那真的是业力,那真的是万般皆是业,半點不由人,看到他你就不喜欢,看到這件事情你就痛苦,這一部份你跑不掉。但是等到第二念,你的了別名言分別生起的時候,這跟业力都沒有关系了。《楞严经》讲我們中第一枝箭,那是业力,你跑不掉,但是第二枝箭射进來的時候,那跟你的思想有关系,你做的是一個正面的思考或是負面的思考。

我們做一個很簡单的測試,譬如有一個五百cc的杯子,裡面裝半杯的柳橙汁,你看到它你产生什么樣的思想?有二种人:第一种人:唉呦,太好了!這柳橙汁还有半杯可以用。他看到的是柳橙汁這一部份,所以他看到以后欢喜一整天,這种人生命大部分都在快乐当中。因為他的思想會主導他的感受,我們讲過我們第一剎那是业力,第二剎那以后就是思想主導。有一种人是看到半杯柳橙汁,他不看柳橙汁,他看到的是吃掉空的那一部份。糟糕!柳橙汁被吃掉一半,产生負面的思考,這個人生命当中痛苦的時間非常的長,不管他的福報有多大。

我們在思考事情,你产生正面的思考跟負面的思考,這是非常重要,從《唯識》的角度說,某一個人跟某一個事,它是无自性的,它到底是在傷害你,还是在幫助你,是你自己決定的你認為這個人是你的善知識,他就扮演善知識的角度。你经常产生負面的思考,這個人一天到晚障碍我,他果然障碍你,他一定障碍你,他絕对障碍你,他一輩子障碍你。其实這跟业力沒有关系,我們一般人會說我业障很重,其实這跟你的业障沒有关系,那是你思想錯誤,跟业障沒有关系!

「动身发語獨為最,引滿能招业力牵」它會驅动你的身体,去造业。也會发动你的嘴巴,去造业。而這個造业的力量是最大的,所造的业,有重大的业,叫「引业」。比較輕微的业,叫「滿业」。「引业」是影響总報,「滿业」影響別報。那么會招感一种強大的业力,而牵引我們的第八識去投胎。所以我們在阿賴耶識創造了今生,但是你今生当中,又造作很多的业。這個业是誰造呢?是你第六意識造的。所以很多人說︰我今天我用手,去偷人家東西,我把手砍断。沒有用!我們要知道,「动身发語獨為最」。其实你用手去偷東西,跟手完全沒有关系。一點关系都沒有。這是「心」帶动它去做的。所以心靈是造业的根本。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目录(未完)

楞严经要义25:我們以不同的心態去做一种事情,产生的結果就是不一樣

楞严经要义26:不变跟隨緣在理論是同時的,但是修正的時候你不可能同時

楞严经要义27:我們過去一定造了某种程度的共业,所以在生命当中會产生交集在一起

楞严经要义28:你今生的生命并不能代表你自己,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份

楞严经要义29:心跟万法的互动其实是非合和,非不和合的

楞严经要义30:你來生會遇到什么人跟你的想法有關聯,憶念谁就跟谁有交集

楞严经要义31:其实道是无所不在的,所以觉悟也沒有分任何場所的

楞严经要义32:內心最大的潛能就是想像力,從你的想像就知道你未來生命的变化

楞严经要义33:要記住一個观念,每一件事情都是從空性而來,也都是回归到空性

楞严经要义34:修行是产生一种生命的扭转,要产生观照力,积集善业不叫做修行

楞严经要义35:初学者你一定要把身心世界的“道”把它找出來

楞严经要义36:当你把福報享盡時吃什么東西都沒有滋味了,這個滋味是從业力而來

楞严经要义37: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觉,因為你的感觉受過去业力的影響

楞严经要义38:如果把生命当做你每一個成佛之道的過程,那你就會无所畏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