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68:你沒有那個福報,這藥你吃下去对你沒有用,藥本身沒有实体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2.12)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3.01)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楞严经01-50(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68

楞严经要义68

 净界法师宣讲

 讲义147

壬二、沙陀观色

我們在学习「二十五圓通」的時候,主要的观念就是「方便有多門,归元无二路」。“方便”就是我們剛開始從相中來观察的時候,這六根、六塵、六識的相是不一樣的。你看每一個人他所依止的六根也不太一樣,有些人耳根很好,有些人眼睛很好,有些人鼻子很好,所以他所依止的根是不一樣。他所受用的六塵也不一樣,色声香味触法,六塵也不一樣。我們的根跟塵接触以后,产生了心中的感受,产生了想法,這個所謂的「心識」也不一樣。所以整個修学的過程当中,我想沒有一個人是完全一樣的。但是等到他從相悟入到法性的時候是完全一樣的,因為我們成就聖道一定是要證得諸法的「总相」,所以證得实相的時候是完全一樣,沒有差別的,因為那個時候大家是入於一种真实的心性,所謂「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回到一念心性的時候是无差別的。所以我們整個修学的過程当中,是從有差別的過程,而进入到无差別的心性。

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罗漢。

優婆尼沙陀過去的修学過程,剛開始佛陀教授他的是观察整個色身。說:你現在什么都不要观,就整天注意你的色身就好。他從一個不淨观,而观到最后「塵色既盡」,從有相的分別产生厭離,到最后观察這色身当体即空,本自不生。再进一步「妙色密圓」,優婆尼沙陀在观察色身的時候,他是二個過程:第一個他先观察,「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從一個表象上的生滅而證得无我。所以我們在观,這都是給我們一個经驗,先從无我,然后再回归到毕竟空。他從「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明滅。」就观察到我們的色身,是假借心中的愛取煩惱跟父精母血的結合而虛妄的生起,最后也是因緣的結束而在虛空中消失掉。他看到我們最初的生老病死的過程当中,他体驗到一個「塵色既盡」,一個我空的真理,這当中沒有一個人能夠主宰我們的色身,沒有主宰性。

接下來他就进一步的观察「妙色密圓」。妙色密圓,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說:其实這一個色身不但是观察它的生滅相,进一步观察它的所來之处。說:來无所從,去无所至。這個色身到底是從什么地方而來?它消失了以后又回到什么地方去?前面的「塵色既盡」只是從它一個存在的現象,观察它的生滅变化,而沒有一個主宰的自我;而「妙色密圓」更进一步观察,它色身一個最初的根源,你從什么地方來。最后的結論是「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只就是一念心性本來俱足,而循业发現。這個地方它從一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探討色塵的本源当中,他就悟入了众生本俱的如來藏妙真性,所謂的「妙色密圓」。

我從色相得阿罗漢。

「跡門」我剛開始是從色塵当中,從它的生滅变化而證得我空,而證得阿罗漢果。

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总結)現在佛陀問我修学圓通的法門,正如我自己所修所證,以色塵為所观境,我個人認為是最為殊胜,最為无上。這個是观整個色塵的過程。

壬三、香严观香。

香严童子他观的是一個香塵,前面二位比丘都是先證得我空,然后再入到二空,最后再回归到一心性,它有它一定的次第。但是香严童子跟藥王、藥上,就不太一樣。他們這些大乘菩薩就直接的正念真如,直接的返妄归真,沒有经過小乘的跡門。

靜处聞香   

香严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观諸有為相。我時辭佛,宴晦清斋,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

這地方讲到過去他修学聖道的一個因緣。因為他過去在因地的時候,他是观察香氣而成就聖道,所以叫做「香严」;「童子」指的是他這個人的內心特別的純潔而无邪叫童子。香严童子從座位起,頂禮佛足,來白告佛陀:「我曾经听聞如來的教誨,佛陀叫我要如实的观察諸有為相;你要成就聖道,你絕对不能夠離開有為的假相,雖然真理不是相狀,但是你的過程一定要借假修真。所以佛陀說:你要修学聖道,那么聖道在哪裡呢?聖道只就是在你的五蘊、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有為諸法当中去观。這是佛陀一個总相的观察,攏总的說明整個有為相狀,都是我們的所观境。前面讲总相,這以下讲他個人在有為当中,他所選擇的一個別相。

我時辭佛,宴晦清斋

我听到佛陀說,原來這聖道的真理並沒有離開有為相,我知道這個道理以后,我就知道怎么用功了。佛陀教誨以后我就辭退於佛陀,辭退以后幹什么呢?「宴晦清斋」,“宴”安穩的意思,放下一些塵勞的事物,找一個地方安穩的靜坐;“晦”,指的是处在一個沒有吵杂的寂靜处所叫晦;“清斋”指的是內心显現一种清淨而无杂念,禪定現前。就在一個安座寂靜的地方,內心屏除一切的杂念。就在這一念寂靜的心中,他观到什么事情呢?

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

香严童子他在寂靜的心中,突然間有一個所緣境現前。在旁邊的比丘燒沉水香來供佛;沉水香是一個世間的宝物,它燒一小塊,就能夠薰习整個南閻浮提這么大的範圍,香氣能夠傳播得很远。香严童子在這個比丘不远的地方安座的時候,香氣就悄悄的,因為它是无形无相,所以說是寂靜的、悄悄的,飄來香严童子的鼻根,來当做他的所观境。這是他過去在修学的一個過程。

即香悟道   

我观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无所著,來无所從,由是意銷,发明无漏。

他遇到這樣的香氣他应該怎么去面对?香严童子他是離開了大众,來到一個寂靜的茅棚,在那個地方打坐,而且禪定的心現前,沒有任何的杂念,突然之間這個香氣悄悄的來到他的鼻根。他的明了的心跟香氣一接触的時候,他突然間生起一個观照,香氣你從什么地方而來?他就生起一個迴光返照的智慧,來探討這香氣的根源。說是:非木,香氣不应該說是從沉水木而來,因為你要是不去燒它,它是沒有香氣的,所以你不能夠說它是從木頭而來;這香氣也非空,它也不是從虛空而來,因為虛空常存而香氣不常有,所以它不是從虛空而來;它也不是從煙而來,因為煙所飛的地方很有限,香严童子離比丘燒沉水香的地方有一段距離,這個煙根本沒有飄過來,但是它香氣就過來了,所以它也不是從煙而來;它也不是從火而來,因為你用火去燒其它的木頭,它就不會有香氣。所以他能夠知道,這香氣只就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只是一個因緣的假相。所以我們一定是先看到假相,先看到无我。假相当中我們就看到一個沒有实体的東西,一個如夢如幻的煙存在,进一步再观察它的体性。

去无所著,來无所從,「來无所從」因緣和合的假相,它是從什么地方而來?它沒有一個來处。无所從來表示它不生,「去无所著」表示它不滅。從不生不滅当中它就能夠知道,原來這香氣的假相,只就是一念心性的循业发現而已。所以這個時候,「由是意銷」,既然所緣的香氣不可得,那我能攀緣的心自然也覓之了不可得。因為我們的能所是互相依靠,所緣境破了,你能緣的心也就不存在了。這時由於前面的香氣覓之了不可得,也就使得迴光返照,我能分別的心也不可得。這時候能所雙亡,发明无漏。這個地方的“无漏”是證得我空的真如,而證得阿罗漢果。這個地方是讲他的「跡門」

蒙印命名    

如來印我得香严號,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严得阿罗漢。

我從這么一次的修證经驗以后,佛陀就印證我「香严」的名號,因為因香而成就聖道叫「香严」。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剛開始是观察香氣的本性,是当体即空,是本自无生;從无生当中进一步探討它的根源,最后知道它只就是我們的一念心性,本自俱足,而循业发現。所以這個時候,從妙香当中,而悟入了如來藏妙真如性的一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一個体性。我從香严得阿罗漢。「妙香密圓」是指本門,「我從香严證阿罗漢」是讲他的跡門。

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严為上。」

現在佛陀問我修證圓通的法門,正如我所修所證,我是香塵來当所观境,是最為殊胜无上。」這地方讲到香严童子,他成就聖道的過程。

壬四、藥王观味  這個地方也包括了藥上,藥王、藥上二位菩薩,是观察味塵。

宿因嘗藥

藥王、藥上二法王子,並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為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万八千。

這個地方讲到二位菩薩宿世的因緣。藥王、藥上二位菩薩這個名號的得來,在註解上有提到說:在過去生有一個琉璃光如來出世,這時候有一個長者,因為听聞佛法生欢喜心,這個長者叫星宿光。星宿光听聞佛法起大欢喜,就供養佛陀跟大众師种种的良藥,並且发愿,我愿於未來世中,善能調治众生身心諸病。因為這樣一個发愿的关系,而得到藥王的名称;這長者的弟弟叫電光明,他也就跟了哥哥发了這么一個殊胜的愿,也得到一個法號叫藥上。因為供養藥物而发愿,能夠生生世世治療众生的身心諸病,所以他們從那時以后就得到藥王、藥上的名称。

這二個法王子都能夠弘揚佛法,续佛慧命,紹隆佛种,所以叫「法王子」。在法會当中跟著五百梵天,這五百位梵天是追隨二位菩薩修学的眷屬。就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來,我就做一件事情,「為世良醫」,我就经常能夠治療众生的病苦。那我应該怎么去治療呢?

「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過去古代的社會沒有所謂的科学儀器,所以要判断一個藥物的体性是冷是熱怎辦呢?只有一個方法,要親自的去品嘗,自己要去吃娑婆世界当中所有藥的种類,包括了草木金石這四大种類,我都要一一的去品嘗、去感觉這藥的体性,藥的味道。总共嘗了多少呢?它的名称數目总共有十万八千。這個是讲到他的過去生,修学菩薩道,他的一個所緣境都是跟藥物接触的。当然這当中也就影響到他的未來,成就聖道的過程。

徧知藥性

如是悉知苦醋鹹淡,甘辛等味,並諸和合,俱生变異,是冷是熱,有毒无毒,悉能徧知。

這二位菩薩他們不但只是在藥物的假相上分別,他們更能夠了解到它的体性。因為品嘗的关系就知道它的滋味是苦、是酸的、是鹹淡、乃至是甘甜、是辛辣的,就知道這藥味它的种种滋味不同。「並諸和合,俱生变異」,也能夠知道藥跟藥之間它的互相組合所产生的效果,譬如這個藥跟這個藥合在一起會产生什么效果,它的組合性;还有這個藥它與生俱來的藥味,譬如黃蓮與生俱來就是苦的,甘草與生俱來就是甜的…经過調製以后,所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味道,有些藥它经過蜂蜜調製以后,它的效果就特別的殊胜,要怎么去产生調製变化。從藥性來說,這個藥是冷性的、是熱性的、是有毒的、是可以吃的、是不能吃的、乃至於它的味道是酸甜苦辣,都能夠一一的了知它的藥性藥味。這個是讲到他品嘗以后,得到各种的知識。第三段就正式的讲到它破妄显真了,看到藥的总相。

即味開悟   

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

藥王、藥上他身為一個醫生,他只能夠從一個藥物的假相上來分別。但是后來产生因緣的变化,什么变化?就是「承事如來」,后來他因為发了殊胜的愿,供養了佛陀跟大众師跟三宝結緣,就有因緣的來親自的承養奉事諸佛如來。当然這当中也包括了声聞大乘了义的教法,所以他在品嘗藥味藥性的時候,不再只是心隨相转,而能夠产生微密的观照。观照什么呢?了知味性是非空非有。他剛開始是先了解這藥是冷的、是熱的、是中性的,进一步他去观察這個道理是非空非有的。什么叫“非空”呢?因為当我們的根跟塵相应的時候,你看你的舌根跟味塵一接触的時候,可以說是冷熱諸性是了了分明,所以它是「非空」,它的確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什么叫“非有”呢?当根塵分離的時候是覓之了不可得,你說它的味道是冷熱,但是我們的舌根一但是離開了味塵的時候,它冷熱的体性就了不可得,所以它是「非有」。

所以我們從藥的观察,我們就知道当這個藥在治療身心世界的時候,它的相貌是「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因為它只就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藥本身沒有真实体性的,只就是众生的循业发現。怎么說呢?因為它「非即身心」,藥吃到我們身体,跟我們身心沒有真实的結合。這句話什么意思?你看這個藥是熱性的,你現在身体很虛寒,如果真实結合,那应該所有的藥吃下去都有效果,但事实上不然!你看有些人业障現前的時候,他吃什么藥都沒有用,对不对!那表示說什么呢?还是探討到循业发現。所以我們中国人常讲一句話「先生緣,主人福」,你沒有那個福報,這個藥你吃下去对你沒有用,因為藥本身沒有实体,如果藥有实体,那有錢人永远不會生病,因為他所有的病,藥都可以把它治好嘛!但事实上不然。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藥沒有跟身心真正的和合,它只是你過去生有這個福報力,藥物跟你結合,因緣和合虛妄有生,這叫「非即身心」。但是也「非離身心」,你也不可以說它完全不和合,藥跟身体完全不和合,那你怎么把病治好呢?

所以緣生緣滅的東西它是非和合,非不和合,這個叫做循业发現的一個假相。“假相”的意思就是說,你不能夠說它有,但是你也不能說它沒有;你有這個福報你就感觉它有,你沒有福報你就感觉它沒有,就是這么回事。那換句話說,這有沒有不是藥本身決定的,是因緣決定的。我想我們先了解個观念,就是「諸法因緣生」這句話很重要。一個法到底有沒有存在,不是法決定。說:誒!這個藥就是藥。不是這個意思,有些人他吃這個藥他死掉了,变成毒藥也是有。所以它到底是個藥还是毒藥呢?藥本身不能決定,是因緣決定,「諸法因緣生」,是由你的业力決定,所以叫做「非即身心,非離身心」。

藥王、藥上菩薩行醫這么多年以后,他觉悟到一個道理,原來這個藥是非空非有,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所以「分別味因,從是開悟」,他能夠探討到這滋味的最初的根源,它本自不生,本不自生、不從他生、不共生,所以來无所從,去无所至,只就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众生的循业发現而已,從這個地方他真实的開悟到,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所有一切法都是即空、即假、即中。他從一個世俗的醫生,最后迴光返照,悟入了真如理性。

觉味得果

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薩。

從那么一個開悟的過程以后,承蒙佛陀的慈悲跟我印證,我們二兄弟藥王、藥上二位菩薩這名称的安立。在這《楞严》會上我們都已经承蒙佛陀授記,將來必能夠继承佛位,所以位登法王之子。我們回观我們過去是怎么成就呢?我們依止藥的味道,而悟入了藥味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所謂的「相妄性真」的道理,而現在位登法身菩薩。

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佛陀你現在問我,整個圓通的修学過程,正如我個人所修所證,我認為是以味塵來当所观境,是最為殊胜、最為无上。」

補充說明:我們看到這些大小乘的聖众要悟入理性之前,他都有一個宿世的因緣。所以我們讲「福德資糧,智慧資糧」,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所有的人要成就聖道之前,第一件事情跟三宝結緣,沒有一個例外。因為你一定是先結緣,比方說,你整天做香燈,然后你就聞到那個香味,然后你跟那個香就結下緣,以后你可能因為香氣而得度;你整天擦佛像,你就看到佛像的色身有時候有灰塵,有時候沒灰塵,然后慢慢慢慢的你也因為這個因緣而得度,「方便有多門」。但是我們剛開始一定是什么?先結一個緣。

《法华经》上說:「佛种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佛陀在《法华》會上開显,開示悟入佛知見。佛的知見是沒有相狀的,是一念心性的一佛乘,哪有相狀呢?但是每一個人要悟入相狀之前,一定要「佛种從緣起」。所以《法华经》說:要開方便門,才能夠入真实相。沒有一個人說,我不要方便門就直接悟入真实相,我剛開始不要去供養三宝,不要跟三宝結緣,然后我就悟入真实相。那這個世界上只一种人,叫作獨觉,成佛之道不可能!在介紹二十五位圓通之前,都有一段宿世的因緣,從因緣当中慢慢的观察,然后從相狀而悟入到法性,悟入到心性,一定是借假修真,這個過程誰都不能避免。

五、賢護观触。 

他過去的一個因緣,他能夠经常以賢善的功德,來守護自己跟一切众生的善根。這到经文就會很清楚,他是怎么樣來保持他的善根的,在经文讲得很清楚,他观察「触」。這是身根所对的触塵。

宿因入室  

跋陀婆罗,並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

跋陀婆罗就是賢護,他能夠以賢善的功德來守護自己的善根,叫「賢護」。跟他共修的有十六個大菩薩;「開士」,是他們都有資格來開導众生叫開士。他們就從座位起來,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包括了賢護跟十六位的大菩薩)我們最先发心的時候,是在威音王佛;在经典上說,過去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有二万億個威音王佛,這個地方的威音王佛是指最初的一尊,在二万億個威音王佛当中的第一尊。那么他是在什么時候出世呢?

是在威音王佛滅度以后的像法時代出世,也就是在《法华经》裡面的常不輕菩薩。跋陀婆罗比丘跟常不輕菩薩是同一個時代,当初常不輕菩薩以頂禮一切众生,來宣揚「一佛乘」的观念,說:我不敢輕視你們,你們都有佛性。這時候跋陀婆罗是持反对意見的,他是对常不輕菩薩种种的訶責罵辱的,到后來才懺悔的。所以他等於是跟常不輕菩薩同一個時代,都是在威音王佛的像法時代。是怎么情況呢?「聞法出家」,因為佛陀滅度了,他听聞佛陀的遺教而触动他的善根出家。出家以后,「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大众師半月、半月在洗身的時候,跟隨众生的戒臘,一個一個次第的进入到浴室当中來洗身。洗身当中他就发生了一些事情…看第二段就清楚。

即触開悟  

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体,中間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无学。

跋陀婆罗比丘在出家以后,他在洗身体的時候,突然間当他的身体跟水接触的時候,他生起一個微密的观照,观察水的体性,它是濕冷的体性,它既不能夠洗塵也不能夠洗体。為什么水不能夠洗身上的塵垢呢?因為塵垢是无知之物,沒有知觉,它怎么能夠感觉這水冷濕的体性呢?所以這個水沒有真正的洗到塵,它也不真正的洗身体。因為身体也是一個四大假合,也沒有明了性,它怎么知道冷熱的体性?所以也不能夠洗体。也不是洗身根也不是洗塵,那么根塵都不可得,中間了別的身識也就不生分別了。因為根塵識這三個是,要嘛三個都存在,要嘛三個都沒有,所以塵不可得,根也不可得,中間的明了分別的心識也就不可得。所以他在洗身体的時候,突然間得无所有,了知這根塵識三,這中間沒有一個真实主宰的自我,這時候證得我空的真理。应該說是,得到一個這樣的「胜解」。他在過去很早很早之前,在威音王佛的時候,他就有這么一個“根塵識”得无所有深刻善根的理解。

宿习无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无学。

這樣一個深刻的胜解,從那時以后…在《法华经》上說:他因為毀謗常不輕菩薩,也墮落到三惡道。但是在墮落的過程当中,他都沒有忘失他的善根,乃至於经過這么長的時間,到了現在從佛出家,這個佛是誰呢?释迦牟尼佛。他過去生從威音王佛出過家,所以他有出家的善根,雖然到三惡道去,后來遇到  释迦牟尼佛又出家,蒙佛的開導把他過去的善根啟动了,今生就正式證得我空的真如。但是他最早的善根是他過去洗澡的時候,他就有所体驗,知道這個水也不洗塵也不洗体,這中間也沒有了別的心識,当体即空,他有這么一個胜解,最后就證得我空的真如。

蒙印命名 

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

「彼佛」這個彼佛是指他得到名號的最初,是威音王佛安立他叫跋陀婆罗。「妙触宣明」,妙触是指著他当初的所观境,依止塵境而观察当下即空、即假、即中,所謂的塵境只就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所謂的「观相元妄,观性元真」,從相狀当中悟入到众生本俱的一念心性,而成佛子住。這個地方已经成就等觉菩薩了,它的本門是等觉菩薩,在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他已经是等觉菩薩了。

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触因為上。」

佛陀問圓通的修学,正如我所修所證,我是以触塵為殊胜无上法門。這個地方讲到賢護比丘他整個修学聖道的過程,他的跡本二門。

壬六、迦葉观法

迦葉尊者他的所观境是观察心中的法塵而悟入聖道。

宿因感報    這一段讲到迦葉尊者跟紫金光比丘尼,過去的一段因緣。

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於往劫於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我得親近聞法修学;佛滅度后,供養舍利,然燈续明,以紫金光塗佛形像,自爾以來,世世生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此紫金比丘尼等,即我眷屬,同時发心。

「迦葉」是他祖先的姓氏叫龜氏。為什么加一個摩訶呢?因為迦葉這個名號,佛在世的時候有三個比丘叫迦葉,為了揀別多了一個摩訶,就是「大」,殊胜的意思。為什么迦葉尊者有資格称為「摩訶」呢?有三層意思:第一、這個尊者的殊胜功德,他叫「飲光尊者」,因為他過去生因為供養佛像的关系,身上经常放出紫金光明,叫飲光尊者,他所到的地方,其他的光明都被他遮蔽了。第二:他在俗家的時候,財富特別广大,他父親的財富是頻婆娑罗王一千倍以上,他父親的財富比国王还多一千倍。第三、他出家以后,頭陀行第一,是佛陀滅度以后继承護法藏的第一代祖師,所以叫做摩訶迦葉尊者。

摩訶迦葉尊者跟他在俗家的妻子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而白佛言;這以下讲出他為什么色身放大光明,有二段因緣:「我過去生在娑婆世界的時候,有一尊佛出世,這一尊佛叫做日月燈明佛,我因為有殊胜的因緣经常能夠親近佛陀,等於是做佛陀的常隨众(他沒說他是出家或在家,总是经常親近佛陀來学习佛法), 佛陀滅度以后,我感受佛陀的深恩,而造了塔廟供養舍利,以种种油燈的光明來供養塔廟跟舍利子。這是第一個,他身上光明的第一個因緣,他供養日月燈明佛。

第二因緣、「以紫今光塗佛形像」,過去有一尊佛叫毘婆尸佛,毘婆尸佛滅度以后,有一個貧女,她找到一尊毘婆尸佛的佛像,他整個金箔都剝落了。所以她就去乞求金錢,找一個金匠來補佛像的金箔,但是因為錢不夠。金匠說:那這樣子,不夠的部分我來負責。二個人就发好心,將毘婆尸佛的佛像給造好。造好以后二個很欢喜,就发愿生生世世結為夫妻來修学佛法。也就是說他過去生,用紫金光的金箔來塗佛的形像,依止這二种因緣,從那一次以后生生世世,身体一出生之后,自然身体就放出紫金光明。紫金光比丘尼也就是我過去生所結的眷屬,現在在释迦牟尼佛的時代,同時发心來出家。

這個地方讲到過去生的一段因緣。我們看大小乘的修学,這二十五圓通它有二個方法,有些人是直趨大乘,他的煩惱淡泊,他直接就正念真如,直接观察「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來无所從,去无所至」,從无生理当中就入到了現前一念心性,「破妄显真」。但是有些人要经過一個過程,就是经過四念处的对治,從无常无我当中,來破除我們对五蘊身心的執取,先證得我空,然后再悟入二空。大概這二個過程,諸位你看看二十五圓通的整個修学過程,大致上是這二個重點。有些人他必須要先破執再显真;有些人破妄跟显真可以同時,破妄当下就显真,有些人要经過破妄然后再显真,他分二個次第。這個地方諸位好好的体會就清楚。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50目录(未完)

楞严经要义50:你跟人家爭对錯基本上就是向外攀緣,你已经浪費時間了

楞严经要义51:你的情緒变化很大就是你的心还是在外境上活动,沒有真正安住

楞严经要义52:初学者你对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不要太肯定

楞严经要义53:要站在心性的角度及历练的角度來面对生命,不是用受用的角度

楞严经要义54:你能夠观照達妄本空,修行可以說達到日劫相倍的效果

楞严经要义55:凡事盡心盡力,但面对結果的態度是保持自然,成敗交給业力

楞严经要义56:即便我們放縱煩惱一千次,但是也敵不過一次的观照

楞严经要义57:快乐和痛苦都是第六意識想像力決定,未來造什么业也是想像力決定

楞严经要义58:你一開始攝心的時候,五蘊開始反彈,一定開始反彈

楞严经要义59:煩惱是在六根活动是相通的,你只要对治一根的煩惱就好

楞严经要义60:你必要選擇一個圓通本根一門深入,你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

楞严经要义61:修行人的六根不能夠由六塵啟动,要由自己的智慧的观照啟动

楞严经要义62:你一定要爭千秋,不爭一時;你喜欢爭一時就沒辦法修楞严经

楞严经要义63:要能夠产生離開生死,那你要把所有想像完全破壞,不思善不思惡

楞严经要义64:修楞严三昧時不要去管对錯。知道這是业力显現的就可以了

楞严经要义65:修行人越修到最后個性會越接近,而世間人越攀緣差別越大

楞严经要义66:生死是因为我們一念的攀緣心給变現出來、想像出來的

楞严经要义67:你捨棄你今生的因緣,你就回不了你真实的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