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两点,让我选择了博士,并且成功毕业

来源:朱亮亮科学网博客
作者:朱亮亮 
兴趣造就习惯,习惯带来收获——我的读博经验报告



那几年博士读下来也并非顺风顺水。凭心而论,搞科研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因为它的核心要求是创新。面对这么一种艰难的任务,要想坚持做下来而且还想做好一点,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得靠兴趣来支撑。


兴趣是养成习惯的前提,只有习惯着坚持做一些事才能有所收获。我结合自己一些具体的经历,展开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即科研兴趣如何培养起来并且怎样变成习惯保持到现在的。


我是2005年9月入学的,刚入学的时候我还是硕士生的身份。那时候对科研的兴趣还不浓,也没有觉得非得读个博士。那么我为什么要读研究生呢?按照那时的想法是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


本科四年也经历了一些酸甜苦辣,觉得学校的生活还没呆够,还有很多事情值得体验,那么就读研了。刚入学的时候,我的导师没有直接安排我的研究方向,这个时候是处于观望阶段的。但恰好是在这个阶段,我对科研的认识和价值观正在转化着。


确定研究方向


先讲一讲我是怎么确定现在这个关于分子机器的研究方向的。这个研究方向的确立是和我的兴趣直接挂钩的。我们组的研究方向很多。我从事分子器件这个方向最初要追溯到研一第一学期的研究生论文年会上。


当时我听了我们组曲大辉博士的报告。就是这篇关于分子机器的文章,发表在2005年的《德国应用化学》上面。当时就被雷到了。因为我在本科就听说Angew Chem这个杂志很牛。一个学生能发那么高的论文真是厉害。


当时在崇拜之余不禁也开始幻想,既然曲大辉是我的师兄,那么我只要在田老师的门下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努力工作,有朝一日会不会也能够那个啥?


不过当时听这个报告,关于这个分子半加法器的文章,完全没听懂。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我们要交一些课程论文,任课老师都要求我们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来写。这时候我赶紧把我们组那个年代关于分子机器的文章全部都看了一遍,而且是很仔细的在理解,终于明白这个半加法器的玩意儿是怎么回事了。


看明白之后我还顿悟了其中的一个奥妙,就是分子机器这个方向有一个特殊性在于:虽然它是以合成化学为基础,但是它的性能和应用更吸引人。而且这是个相对前沿的研究领域,它的应用目的绝对不是单一的,这给了研究者很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所以当时看完这几篇文献之后,我一时心血来潮的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在曲大辉博士这篇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联苯单元并和双键官能团对调。这样它的态就很多了,有八个态,足够模拟一个7位的AscII码的分子存储器。


我把这个想法跟导师交流了一下,田老师当然肯定我那么早能够提出想法是很好的,但是这个想法结构创新度还不够,而且态太多了不容易表征清楚。就不建议我做这个想法,但鼓励我将来想一个更好的招。


与此同时,田老师也默认了我将从事了这个分子机器研究方向的事实。所以那次事件使得我的科研兴趣初步培养起来了。也开始沿着曲大辉师兄的脚步,走在这条道上了。只不过比较惭愧的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能够发表像Angew Chem那么高的论文,所以还需要继续修行。



转博


然后研究方向确定了,兴趣也有了,那么读博就顺理成章了。而且搞科研读博是必须的,那么我就准备转博了。另一方面,进入田禾教授课题组之后,组内博士生较硕士生要多。在这种氛围下耳濡目染,也逐渐会有博士生的思维。


记得还有一次,差不多都已经是第二学期了。那次我跟田老师讨论完课题后,忽然不知为什么跟他提了一句说我目前还是硕士生的身份。


这时候一般来说导师都会这么问,你愿不愿意接着读博?但是田老师没有这么问,他先是吃了一惊,然后直接问:那你什么时候转?可见,我的导师似乎一开始就把我当做博士生看待了。


所以这一点都既成事实了,于是我就在第三学期转博,也就是提前攻博。学制和硕博连读一样,加起来也是4年半。


发第一篇文章

下面我给大家讲讲我是如何在研究兴趣的支撑下发掘到第一桶金的,也就是发第一篇文章。正式开始做工作的第一个想法是导师给的,所以有个想法就赶紧做吧。


就是合成这个分子,做到倒数第二步还比较顺利。但是最后一步卡了将近半年。这主要是合成经验问题。因为醋酸钯催化的suzuki反应产率佷低。然后先要套环组装好再反应。超分子组装就存在效率问题,再反应就收率更低。


点板看不清楚过柱拖尾,就束手无策了。期间我也请教过我们组的王巧纯老师,也给远在荷兰的曲大辉博士发邮件。但人家的经验终究还是得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行。


那段时间就在痛苦中煎熬。每做一次打个核磁不对,心灰意冷。那个时候跟我同在一个实验室的师兄,也做的非常不顺。我们俩经常抱头痛哭。我要“跳楼”被他救下,他要“跳楼”被我救下。当然我说的这个“跳楼”是开玩笑的,不过倒是反应了在极其郁闷的时候人来解嘲,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但是有兴趣能够让人养成习惯,习惯就能使人神奇般地坚持住做一些事。后来在那个飘雪的严冬,我的第8次投料终于把东西拿到了。那是我经过元旦3天的冷静总结,最后采用保守过柱法,拿到的目标产物。


因为收率低副产物多,直接反应后点板看不到东西。我就是先上柱,过一段柱子点个板。慢慢的才在板上爬起我要的东西来。一打核磁对了,很高兴。此时此刻,才是一种经验上的突破。后来下学期一来就用相似的方法很快做出了第二个结构。接下去的表征测试还算顺利,很快就完成了。


然后花了两个礼拜写了文章的初稿。写完后我们学校正好开分子机器与分子探针国际会议。我在会议席间主动向几个与会的教授兜售我的这个工作,目的是给这些潜在审稿人先留个印象。那么会后这个文章就投了出去,投了欧洲化学,也就是Angew Chem的姊妹刊,三个月后接受。


按照田老师的说法就是研究生要尽早经历这么一个完整的过程,完整得完成一篇文章,就能形成一个质的飞跃。而且这么一个飞跃就能更好地提升人的兴趣、增强人的信心。



“拒稿门”

最后,讲讲我是如何在兴趣的支撑下跟我的拒稿门事件做斗争的。应该说,凡是投稿就有拒稿的风险。但是对于一个科研起步阶段的年轻人来说,拒稿,尤其是连续拒稿是很打击人的。


在发了第一篇文章后,我就开始陷入拒稿门的怪圈。我现在这五六篇文章,投稿次数加起来有十几次之多了。平均命中率百分之三十多。因此我保持着课题组的一些尴尬纪录:1. 投稿次数最多;2. 拒稿次数最多;3. 投稿期刊种类最多。那么多次拒稿也没少让我郁闷过。


但是在这种打击下没有因此沉沦下去,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是跟我的导师不断鼓励有很大关系。


文章拒稿自己心情糟糕不用说,导师的心情肯定也好不了。但田老师从来没有因为这个问题责骂我,每次都是耐心地和我一起分析审稿意见,商量如何修改和改投。


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是很快继续义无反顾地满怀热情的改稿改投,屡败屡战。


那也是基于我写文章的兴趣,不仅仅是做实验的兴趣。因为我觉得写一篇科技论文,就要像创造一个艺术作品一样如何尽可能地引起大众读者的广泛兴趣。


当然拒稿拒多了也就会习惯性得看开了,就能进行冷静的分析。看这个图可以发现我的拒稿主要集中在其中两个工作上。那么拒稿的原因是多种多样,最主要的一点还是新意不够。当然一开始投得高也是原因,像投JACS、Angew什么的。


虽然我认为这也是追求进步的表现,也反映了对自己的工作的判断还有待提高。总之遇到这种事情要戒骄戒躁,有些文章越投越低也就那样了,不断做出更多更好的工作才是王道。


但是无论经历什么情况,只要养成习惯坚持了总是会有收获的。我想告诉跟各位同学一个事实,就是在一个博士阶段的3、4年内,做实验和发文章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在前期必须做大量的铺垫工作,一般也要经历很多的失败,到了后期才能有资本写出文章来。文章总是越到后期才能出得快,是一个加速度的过程。但是前提是你得一如既往地坚持到底。



最后


虽然今天主要讲的是自身对科研的兴趣和习惯使得我坚持到了现在,但是我目前这些成果的取得也要感谢我们组里所有给与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因为搞科研从来需要协作。


就个人的角度来讲,我想送给在座的博士生两句话:


  1. 读博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和能力;


  2. 习惯吃苦才能让读博变成收获。


注:本文来源:朱亮亮科学网博客,作者朱亮亮,版权归来源所有,仅作学术分享之用,万分感谢!
原文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9604-293293.html


全国法学硕博点汇编(细分到二级学科)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验五条建议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考博成功经验
在职考博英语备考的六点心得
博士,毕业后你该如何选择?
新博士入学考试制度下的考生自白:“申请—审核”制很公平
一个屡战屡败的考生的逆袭之路:从高考落榜到985高校翻译学博士
我的博士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真想读博士的话有些事情真不要去做

复旦博士自述:一枚贫困生的十年

博士可能是所有学生群体里被黑最猛烈的

读研读博拜名师好还是牛师好?

清华大学生物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大、清华、复旦、南大、武大、南开、北师大人文社科公开课集!!!

我的浙江大学考博之路

备考博士的几点注意事项

读博也任性,过来人和你谈谈如何搞定跨专业读博

75所高校数据统计:博士们毕业都找了怎样的工作?

博士,烈火中的凤凰!写给奋斗中的青年和想读博的同学

全国法学硕博点汇编(细分到二级学科)

给考博学子及博士新生们的一些建议

清华教授贺克斌: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三件事

推荐阅读

在职博士生报考条件

读书读到博士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毕业出路,谈博士该如何进行自我培养

你到底适不适合读博士?来看看一个博士的透彻分析!

一位学子那一年的考博感悟

北京大学考博经验与教训

为什么要读博士?

一个研究生导师的困惑

考博英语翻译三大步骤

我为什么读博士

东南大学申请审核制博士生考博经验

20年老主编教你写学术论文(强烈推荐)

考博的选择:选学校与选导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考博经验分享

中国的博士谁在带?浅谈选择博导的攻略

考博过程中与导师有关的事宜大解答

我三年的考博经验与教训——考博难不难

中科院院士:最让人讨厌的十种研究生导师都有啥?

胡适:天下绝没有白费的努力

考博中的“公关” 与“公平”

考博如何突破英语这道关?

厦大教授谈如何读硕读博:研究生须多读书,敢于质疑权威!

考上博士的人,大都走的这条路——坚持

考博经验分享五步走,教你备考全程无忧

中科院博士录取:考博与找工作体验感悟分享

读博初体验

考博时该思考的问题与状态

工作三年后中科院考博首战告捷经验分享

沧桑的九年,奋斗的九年——记一名中专生的清华考博历程

过来人告诉你如何走好考博之路

考博复习初期就要养成的4个好习惯

考博到底考什么?——回忆北京大学考博经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博士考试总结

一个月能写好博士论文吗?

谈谈博士的“呆相”和“钱包”

法学博士发多少篇论文才有毕业资格?40所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统计表发布

国外博士生都过的啥日子?

陈平原:“好读书”与“求甚解”——我的“读博”经历

考博同等学力什么意思?

考博难吗?跨专业、专硕、在职、MBA等,可以考博吗?

北京大学政管学院公共经济学考博情况分析及经验

厦门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与管理细则(2018年修订)

关于公示2019年度东南大学新增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

全国2019级法学研究生人数统计

问津学术淘宝店上架了一个新商品
800余则法学期刊征文、会议通知、论坛综述、评选公示!

考博英语历年英语阅读理解文章来源

北大博士分享考博心得

博士出国再“读博”所为何求

一名考博loser的告白

博士毕业不易,读博不易,考博也不易

考博复试,如何保持学术纯洁?

考博高分学习法—心理篇

中科院考博复试面试经验 !

复旦大学博导彭慧胜:如果再读一次研究生

最牛导师为什么对最牛研究生最绝情

一个专硕生的考博经验

读博士是穷孩子发财的一条正路!

研究生该如何选择导师:不得不说的八个维度

考博复试面试经验分享(附英文自我介绍)

规划你一生的学术历程——写给新来/未来的博士生们

而立之年考博的困惑

法学博士毕业之后真实的就业出路

考博全过程分享:考博士的一路艰辛

别样的读博动机,也能如愿以偿

山东大学考博经验分享

考博经验谈:我的8.5次考博经历

医学考博:选择一位合适的导师更重要

考博指导:七大考博误区总结

一个北大女博士的心声:你到底要不要娶我? 看哭了!

江平:我是这样带博士生的(附其弟子的六年考博之路)

理工科选择博导的注意事项

在读博士经验分享之考前备考

上海交通大学考博经验分享

西南政法大学考博经验分享

考上博士后,导师性情大变,我困惑了!

文科考博经验分享——考博随想与心得体会

中国农业大学考博经验

考博,梦想一步步在靠近

读博,将来的出路在哪里?

致考博学子的一封公开信

原来考博前的准备工作这么多?

写给所有面临选择的博士:博士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关于考博联系导师的一点点经验

正能量:一位导师指导女博士的心得

写给非211、非985努力考博的同学们

唐僧给孙悟空的考博劝诫信

人生不过就是一张催泪的A4纸!

读博应为志业而非职业

李开复: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很高的目标

读博可能后悔四年 不读博你会后悔一辈子

“博士候选人”与“博士生”是一回事儿吗?

哪些人适合读博士?哪些人不适合读博士?

博士生谈考博的若干策略

励志!奋斗17年,中专生变博士生

读博士,找工作,谁曾不迷茫?

读书读到博士到底有什么用

信念的力量:一个脑瘫儿的博士梦

一个直博生五年博士生涯的心路历程

中国人民大学博导:我想要什么样的研究生

交大博士血泪自述:不是读博的料,别上博士这条船

我申请出国读博的故事:失败与收获

我为什么鼓励你读博士

出国读博、博后,什么最为重要?

高效能考博人士的七个习惯

读博也是一场肖申克的救赎

清华大学张卫平教授:致考博同学的一封信

考博人:你的拟研究主题确定了吗?

一个考博落选生的自白:我们期待教育改革又害怕教育改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关于研究计划书的说明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研究报告

怎样形成具有开拓性的博士论文选题

这3所学校在读博士生接近50000人,每年招生10000余人!

2020年考博备考流程及备考经验

工作一年,我选择辞职考博

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年薪50万多吗?

吉林大学本硕博招生时间轴,建议倒着看!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博导信息以及人文社科专业培养方案

董芳:为什么读博&读博有用吗?

阎学通:清华的研究生应该学什么?

发表27篇SCI,27岁博士毕业,他是怎么做到的?

博士学历重要?为什么有些人不去考博?

读博的好与坏

西南政法大学拟增设“人工智能法学”博士授权点

女博招谁惹谁了,大龄单身女博士真的是婚恋“困难户”吗?

林来梵教授:不拘一格降人才——再谈想招什么样的博士生

重庆大学导师名单汇编

浙江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一作发10篇SCI!山东这位高颜值女博士够“硬核”!

发表32篇SCI,担任多家期刊审稿人,这位博士厉害了!

民间解读博士招生简章:教你读懂读透招生简章

硕士三年工作经验和博士学位谁划算?

关于法学考博与就业,你不得不作的选择

施一公: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

读博士,你适合吗?一个博士生的透彻分析~

博士毕业,是去年薪15万的大学好,还是去年薪20万的中学好?

读博士有什么实用价值吗?

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

考博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博士生导师?

博士毕业的去向!

博士延期毕业的十大影响因素

2019年博士待遇大曝光!

新增11所!2019年增列的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名单出炉!

1600+名2019级法学博士都是通过什么途径考上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