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是新教育?——遇见新教育,遇见真善美

孙建通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幸运,也是缘分。洛阳高新区遇见新教育,追随新教育,就是这样一种幸运和缘分。


落后的教育面貌亟待改变,也必须改变。然而如何改变?我们幸运地遇到了朱永新老师和他的《新教育》。新教育描绘的美好理想,提出的十大行动,深深打动了我。让我看到了出路和希望。


参加新教育实验,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我们的现实需要和理性选择。新教育确实别具魅力和优越性。我思考总结了追随新教育的20个理由......


毫不夸张地说,新教育,让高新区的师生精神焕发,让高新区的学校书香浓郁,让高新区的教育充满活力。


遇见新教育,遇见真善美。选择新教育,选择好教育。认定新教育,笃行新教育,是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师生共同朝向美好、走向幸福、实现完整的正确选择。


新教育,我们的幸运和缘分!新教育,我们的幸福和光荣!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为什么是新教育

――洛阳高新区参加新教育实验叙记

 作者|孙健通

洛阳高新区教体局局长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幸运,也是缘分。洛阳高新区遇见新教育,追随新教育,就是这样一种幸运和缘分。



2012年8月,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经过20年的建设后,决定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文化教育体育管理局,着手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教育工作,改变教育落后局面。当时,区辖孙旗屯乡、辛店镇两个乡镇,总人口11万多人。21所中小学分属乡、镇管理,互不交流。校舍普遍老旧,不少C级危房。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严重缺乏。教师队伍老化,观念知识陈旧,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大多缺乏方向、目标、热情和动力。学校教学质量不高,有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近3000名)流失区外就读,辖区群众对教育意见很大。2011年底,高新区因教育落后被洛阳市委、市政府考评为“民生改善落后县区”。


落后的教育面貌亟待改变,也必须改变。然而如何改变?


9月4日,我和同志们受命后,就开始思考和求索。我们决定先从硬件建设发力,积极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同时努力寻找优质教育资源和适合的载体路径,借智借势,实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



这时,我们幸运地遇到了朱永新教授和他的《新教育》。新教育描绘的美好理想,提出的六大行动,深深打动了我。让我看到了振兴教育的出路和希望。


2012年9月27日,中秋节前夕,文教体局举行成立后的第一次校长会。会上,我把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和魏书生老师编著的《做最好的校长》两本书推荐给大家,并着重分享了阅读《新教育》一书的心得,希望大家认真读读,从中学习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把学校做出特色来,把教育工作搞上去。其时,除区实验小学外,其余21所学校的人、财、物仍由乡镇政府管理。这些从教多年的校长们,对我这个半道出家的教育局长的话多不以为然,会后有的直接把书扔在了一边。



改变行为,必须先改变思想。我们开始有意识地组织走出去,观摩学习,聆听窗外,增长见识,转变观念。


2012年12月12日,我带领全区23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前往焦作沁阳参观学习。焦作市是河南第一个新教育实验区,沁阳是焦作市下属的县级市。沁阳的教育在焦作市乃至河南省都有较大影响。我们在沁阳一小、沁阳实小学习新教育,观摩了书香校园建设、特色活动课程,对学校文化、特别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师生,印象深刻。在名震中原的永威中学,我们进班聆听了当值老师的公开课以及蔡林森校长的评课,对“洋思(永威)模式”有了直接感知。两天的参观学习,同志们思想受到很大触动。返回时,天降大雪,寒流滚滚。我们的大巴车途中出现故障,大家没有抱怨,困在车上还讨论着所见所闻所思。回来后,徐良惠、汪华芳等几位校长悄然在自己的学校开始了新教育试验。(《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研讨会暨年会掠影》)



之后,我们又相继带领校长、老师前往濮阳油田一小、濮阳实验二小考察学习(前者是新教育十佳教室缔造者、“快乐小荷”——侯长缨所在的学校)。前往豫派教育的代表学校、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观摩学习。前往北师大、北京十一学校等名校学习。不断邀请各路专家、名师进区讲学报告、引领指导。


特别令人难忘的是,2013年11月23日,我带领12名校长到西安陕西中学参加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第一次现场聆听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故事。大家心潮澎湃,热泪不止,感动不已。



与此同时,我们对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高效课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东庐中学“讲学稿”教学模式,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王敏勤教授的和谐教育,刘京海校长的成功教育,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周洪宇教授的阳光教育以及养成教育、体验教育、三生教育、“心”教育等各种知名教育流派进行广泛学习、对照比较。


2014年4月26日至28日,我带队前往新教育实验重镇海门,参加艺术教育开放周活动,进一步考察新教育。那几天,我们一行聆听了许新海博士等专家的报告,观摩了能仁小学、中南国际小学等学校,比较全面感知了新教育。一个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新教育人,一场场精彩的展示活动,一所所别具特色和魅力的学校,带给我们满满的感动和震撼。座谈会上,我激动地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学习、考察、比较,我们认定了我们想要的、适合我们的新教育。新教育充满理想、饱含人性、面向平民、促进幸福,既有先进理论指引,又有具体操作指导。我们决定正式申请加入新教育实验。7月14日,在苏州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新教育研讨会上,洛阳高新区正式签约加入新教育实验,成为全国第46个实验区。(《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参加新教育实验,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我们的现实需要和理性选择。新教育确实别具魅力和优越性。我思考总结了追随新教育的20个理由:


(1)新教育顺应规律、符合政策。


新教育理念符合教育规律、人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政策,是对素质教育的探索实践、补充和发展。(《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新教育充满理想、给人希望。


它着眼未来、又立足当前,对人们普遍不满的教育进行理想式改良,让人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3)新教育以人为本、富有人性。


其核心价值观“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倡导全民教育和全人教育,主张让教师和学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强调教育应该培养美好人性,让学生拥有美好人生,从而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其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


(4)新教育滋养心灵、润泽生命。


它高度重视人的心灵成长和精神世界丰富,是“心灵的教育”,是身、心、灵统一的教育。它极力追求让人成为他(她)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5)新教育面向平民、利益大众。


作为一种草根实验,它以培养认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为目标,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于大多数普通学校、普通师生。(《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


(6)新教育强调行动、普适可行。


它是行动着的教育学。强调先行动起来,用行动去改变现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无论城市乡村,无论大小学校,皆可实验。(《缔造完美教室》)


(7)新教育重在建设、善于改良。


它对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许多弊端,不止于金刚怒目式的批判,而是寓批判于建设当中;不是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而是在继承借鉴基础上的改革创新。(《新教育实验的奥秘何在?新教育之光——点燃教师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


(8 )新教育兼容并包、汇集美好。


它秉持着开放的胸怀,不断汲取着古今中外先进教育思想的营养,博采众长,汇聚众智,融合创新。(《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9)新教育崇尚公益、悲天悯人。


它是一项公益性教育实验,旨在服务社会。加入实验,只求认同理念,愿意行动,心有梦想,尺码相同,不需要加盟费用。新教育大力推广阅读,其本身就是公益慈善。“灵山-新教育”贵州支教、西部支教、新教育支持北川教育重建等,就充分体现了它的公益情怀。(《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10)新教育返璞归真、超越功利。


它还原了教育本来的面目,让育人为本,让阅读为基,让教育生活诗意浪漫、多姿多彩。其宗旨是为了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超越了分数,超越了提高教育质量这样稍嫌功利的目标。(《教师成长之路究竟该如何走?——新教育人的选择:职业认同与“吉祥三宝”》)


(11)新教育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其哲学基础是发展论和行动论;伦理学基础是崇高论和和谐论;心理学基础是状态论、潜力论和个性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新教育实验本体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12)新教育有深远的历史渊源。


它不是横空出世,而是与19世纪欧洲的新教育运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新教育一脉相承,是历史上“新教育”的一段新的“链接”和“延续”。(《“新教育之父”雷迪——欧美新教育运动始末》)


(13)新教育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架构。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它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核心价值、四大改变、五大理念、十大行动,有序推出了儿童课程、教师成长、理想课堂、每月一事、完美教室、学校文化等项目,以及新艺术教育、新生命教育、新科学教育和新人文教育等。它在系统地研究和解决教育问题。(《研发卓越课程》)


(14)新教育有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


以生命课程为基础,以公民课程(善)、艺术课程(美)、智识课程(真)为主干,以“特色课程”(个性)为必要补充的卓越课程体系,基本上涵盖了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和成为一个幸福完整的自由人的主要范围。(《新教育卓越课程的体系是怎样构架的?》》)


(15)新教育有明确的行动纲领。


突出标志就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等“十大行动”,把素质教育行动化、具体化。(《行动是改变命运的根本途径——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


(16)新教育有强大的研发团队。


以朱永新教授为核心的专家团队,汇聚着国内外众多志同道合的教育家,还有身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在共同熬制一锅内容丰富、味道鲜美的“石头汤”。(《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17)新教育有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


实验课题采用课题负责人制度,并实行三级管理。会议制度包括工作会议制度和研讨会议制度。有实验区、校和个体的管理办法和考评细则。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有新教育理事会,决策执行机构和实验管理机构有新教育研究院。研究院下设办公室、教师成长学院、研究中心、网络师范学院、新阅读研究所、新评价与考试研究所、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新教育发展中心、新教育书院、新家庭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新科学教育研究所、新艺术教育研究院、学校管理研究所、新教育研学中心等机构,分工负责管理协调、宣传培训、项目研究、成果推广等。(《一起做一件让世界更美好的事: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18)新教育有十多年的学校实践。


自1999年提出、2002年在昆山玉峰学校启动实验以来,经过18年的实践,参与学校越来越多,目前达到的4100多所,参与师生470多万。(《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19)新教育有大量成功范例。


自2005年开始,《中国教育报》评选的“推动阅读十大人物”中,每年都有新教育人的身影。经由新教育,全国无数一线教师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幸福,激发了自己的教育潜能,开始由普通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名师、名校长,许多薄弱学校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名校、强校。无数学生阳光、自信起来,幸福乐学,实现着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20)新教育有广泛且良好的社会影响。


目前新教育实验范围几乎涵盖全国。有地市级实验区12个、县级实验区140多个。2014年入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项目奖15强,成为第二个入围该奖项的中国项目;2018年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被权威专家、媒体赞誉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和新希望工程。(《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让梦想成真》)


这些总结和梳理,不一定十分准确。但事实确已证明,新教育改变了洛阳高新区教育落后的面貌,为师生共同成长、学校特色发展,为实施发展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生活的幸福完整提供了强大的引领和支持。



最令人骄傲的是教师的发展。


我区一批又一批教师相继被唤醒和点燃,有了梦想和激情,有了方向和目标,有了自信和幸福,有了成就和荣誉。


在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过去获得一等奖的教师屈指可数,近年来集群式涌现。2016年,22名教师参加,18名获得一等奖且名列前茅。2017年,25位教师获一等奖、40位教师获二等奖。2018年,24位教师获一等奖、43位教师获二等奖。2019年,29位教师获一等奖、50位教师获二等奖。获奖人数占比在全市保持领先。



在教育部、省、市举行的“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近三年我区教师获奖人数和级别占比,在全市跻身前列。


在《教育时报》举行的河南“最具影响力教师”、“最具成长力教师”和“最具智慧力班主任”评选中,2013年以来我区先后有武艳艳、刘文化、江景涛、杨燕燕、张伟伟、崔进、胡明辉、李利娜等8名教师入选,其中4名为全省十佳。这在全河南省非常少见。(《武艳艳:为一所理想学校而来》)


2015--2016年,赵银波、沈锋、姚燕桃、杨治春等4位农村教师在全省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接连获得一等奖。2016--2018年,夏俊强、李玉、牛万社等3位教师接连获评洛阳市十大最美教师。徐良惠、史静霞等3位校长相继荣获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十大智慧校长荣誉称号和提名。苗亚静、张娅楠等5名教师获全国新教育榜样教师,李洪涛、庄楠楠、赵园园、胡元颖、高晓楠、李辉、陈露、郭文豪、陈宜敏、徐琳、何佳乐、程媛媛、张兴锐等18名教师获全国新教育先进个人。2018年,赵域、谷书立、张会云、王俊霞、孙佳佳、孙育东、李辉辉等29位教师的感人事迹被《中国好教师》杂志,向全国推介报道。经过全国层层推选,董仙桃、黄琳等2名校长被《中国好教师》杂志、中国网评为年度中国好校长,王丹娜、王菁蓓、冯丹丹、晋利芳等4名教师获评中国好教师。(《史静霞:幸福的路我们一起走》)



今年年初,洛阳市第三届名师评选结果揭晓,我区胡亚娟、张俊娜、姚岩岩、李慧丽、李邵杰、孙少琳、郑瑞丽、王腊云、钟华等13名教师入选,其中特级名师2人,优秀名师7人,名师4人,入选人数和级别居于全市前列,比例数居全市第一。


洛阳高新区在新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校长、教师层出不穷,难以枚举。除上文所举,还有赵莲芝、于少辉、杨俊峰、禹艳红、姚海鸽、王灿锋、魏巧茹、赵云涛、杨晓英、曹佳欢、宋芳芳、杨晓旭、仝亚琼、刘瑞红、王微、冀向嫰、郑利楠、张丽培、娄丽敏、梁姣、赵万娟、张海涛、李永永、姚卫兵、崔宇鹏、许治国、温玉娇、张喜胜、王琳、赵春凤、周丽、金方方、李迎辉、李耀芳、郭兴常、赵旭蕊、曹珈瑜、吴姗姗、李亚宁、杨姣、张宁辉……,等等,等等。一个又一个名字,在高新区乃至洛阳市新教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新教育,让我看到了素质教育的美好模样——洛阳高新区新教育追梦人之星语心愿(第一期)》)



最引人瞩目的是学校品质的提升。


全区各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开设了新教育“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课程,读写绘课程,阅读课程、儿童剧课程、电影课程、新艺术课程、开学课程、期末庆典课程等,研发了洛阳牡丹课程、河洛大鼓课程、毕业课程、节日课程、礼仪课程、社团课程、季节课程、花木课程、生活类课程等100多门特色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着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各学校因校制宜,发展特色,初步形成了“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格局。在教育部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网球特色学校中,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入选。在洛阳市中小学星级创建评定中,三山小学等3所小学先后被评为示范性特色学校。白营小学等4所学校获评单项特色学校。星级学校数量占比在全市县区中处于前列。在全国4000多所新教育实验校中,实验小学等3所小学相继荣获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泰和小学、柳行小学、辛店小学、华夏路小学、军屯中心小学、贝贝幼儿园、蓝泊湾幼儿园等10所小学荣获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等10所小学荣获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孙旗屯小学被评定为河南省师德师风先进校、洛阳市教师发展学校,东马沟小学被确定为洛阳市首批“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新教育首批“家校社合作联盟单位”,实验中学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家长示范学校”,高新一中被认定为“河南省单项体育(拳击)后备人才基地”。(《课程之新:朝向丰富,朝向卓越——教室之新:形成班级特有的文化》)



最让人自豪的是学生的成长。


广大中小学生自信、阳光、喜读、乐学,呈现出昂扬向上的生命状态。众多学生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读书征文、经典诵读、书画征稿、艺术展演、体育竞赛、航模、海模、建模、人工智能竞赛等,屡屡获奖。三山小学童梦合唱团在第五届、第六届河南省中小学艺术节上荣获一等奖;在2018年第九届全国魅力校园合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实验小学同学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中华情中国梦”绘画征稿比赛中,获3个特等奖,14个一等奖,42名个二等奖;在第27届中国儿童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中,荣获人工智能挑战赛国家级二等奖。第二实验学校学生,连续两届荣获全市河洛大鼓争霸赛一等奖。高新一中选手在洛阳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拳击比赛中,荣获5金3银9铜,在河南省第13届运动会学生组航海模型竞赛中,获得2金3银4铜的佳绩。今年7月16日,我区贠庄小学、董窑小学、高新三中等7所学校的百余名师生,将带着他们的30多项入选终评作品,在首届新少年国际艺术教育节上集体亮相、进行展演、角逐大奖。辖区中小学就近入学、回流就读学生逐年持续增多,近5年学生人数增长了3000多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区内初中中考通过省市示范高中录取线的学生数逐年增长。



毫不夸张地说,新教育,让高新区的师生精神焕发,让高新区的学校书香浓郁,让高新区的教育充满活力。近两年,全国各地教育同仁前来我区观摩交流的络绎不绝。去年5月,河南教育时报授予我区“河南课改先锋”荣誉称号。11月,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中国好教师》杂志联合授予我区全国“区域教育特色发展奖”。一个薄弱落后的教育小区,因新教育而发生的巨大变化,为洛阳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和样本。2018年4月11日,洛阳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陈淑欣同志在调研时发现了我们,后经数次访察,进一步证实了高新奇迹。她号召洛阳市其它县市区向高新区借鉴学习,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全面推广新教育实验。目前,新教育实验已经在河洛大地风生水起,如火如荼,全市18个县市区、百万师生参与并乐享其中。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新教育一定会花开中原,香飘万里。(《被唤醒的心灵——一个舞台,迎来内心精彩绽放;一种反思,塑造真正的成长》)



遇见新教育,就是遇见真善美。选择新教育,就是选择好教育。认定新教育,笃行新教育,是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师生共同朝向美好、走向幸福、实现完整的正确选择。(《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我们的幸运和缘分!新教育,我们的幸福和光荣!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