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收藏的本土化趋势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重心归位
中国影像收藏的本土化趋势
文/郑浓
2019年对摄影收藏来说,是平静中透着大变化的一年。1839年摄影术甫一发明,便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迅速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与不同的文化结出各自的摄影之果,因此,各国都会形成基于自己特色的摄影发展历程的收藏体系。收藏这个领域,不仅为藏家与金主所关心,更为影艺创作家们所关心(一小部分影艺家既创作,也收藏),同时,普罗大众也喜闻乐见这其中的门道及背后的逻辑:为什么一张我看不懂的照片值那么多钱?尤其在中国本土影像艺术收藏方面,在过去一年中有若干标志性事件值得梳理:
2019年3月18日,中国摄影文献收藏家赵俊毅猝然离去,这是本土影像收藏界的一大损失。他潜心研究中国摄影文献数十年,用史学方法辨析、解读、探究,著书立说,为近现代中国摄影史的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其留下的与摄影相关的藏品与文献在身后的归属也成为影像收藏界的一个话题。
4月,“摄影术传入至今的中国摄影书写”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摄影部成立特展在杭州启幕,在大规模展示馆藏摄影的同时,也宣告中国摄影收藏与研究的“美术馆时代”的到来。
同样在4月,成都当代影像馆历时多年筹备正式开馆,在位于国内最大的以摄影为主题的公园——建筑面积达7500平方米的府河摄影公园的核心位置,以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和贝尔纳·弗孔等国外重要摄影师的特别展和十位国内杰出摄影艺术家的首届“金熊猫摄影奖”获奖作品展引起业内瞩目。
“影像看世界,典藏看大理”,位于西南的大理国际影会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影像收藏市场的发展,画廊博览会是其一大特色,也是国内所有摄影展会的首创之举。在8月的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上,see+画廊、九月画廊、PICA画廊、希帕画廊、时光空间、全视影像画廊等本土画廊悉数到场,呈现摄影原作,为代理摄影师及作品提供展示机会,搭建交易平台。
8月19日“摄影180年在中国”在银川当代美术馆开展,500余件、数千张原版原作展示了摄影术在中国的历程。
9月,已办至第6届的Photo Shanghai如期而至,以单一艺术媒介独擎的影像上海博览会熙熙攘攘,本土影廊的高调参与以及本土影像创作者的作品与世界大师们同列,也再次引发对当代摄影收藏的关注和热议。
12月4日,“光与影里的故事—黄建鹏藏二十世纪中国摄影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展包括20世纪中国摄影史上100位重要摄影家的作品266幅(组),为南京藏家黄建鹏先生收藏多年原作的集中展示,在得到中国美术馆认可的同时,以他为代表的本土影像收藏也在倒逼官方艺术机构对影像收藏、捐赠等做出专业对接。
曾任华辰拍卖影像部经理的李欣,在2019年成立了北京影易拍卖有限公司。12月17日,影易拍卖2019年秋季首拍在北京举行。将影像拍卖从艺术综合类拍卖机构完全分离出来,这种自立门户的勇气为低迷数年的影像二级市场带来了新的变局。
12月28日,“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在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MoHI)开幕。作为一所集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民办非营利学术机构,成立不到6年的越众以一套系统化的流程,继2016年侯登科摄影回顾展之后,用两年时间打磨出“当代纪实摄影”系列的第二位摄影家个案研究收藏展,这也是当下中国摄影学术生态链中相对欠缺的。
从2000年开始,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开始在全球拍卖场炒出天价,被当代艺术所接纳的影像艺术也裹挟其中,从薛蛮子等外部资本打包式的粗放式资本运作,到以华晨拍卖为代表的影像平台交易,应运而生的中国影像收藏市场也开始几经高低起伏。2019年全球经济表现出疲弱态势,世界乃至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也出现下行趋势,但是中国影像的本土收藏却呈现一派热闹的景象,甚至可以视为当下中国影像收藏的重要趋势。其内在的原因是近些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本土化却成为本土文化重心归位的诉求。近些年中国对自己本土影像文化研究的权重在逐渐增加,与此相应,本土摄影史的脉络正在变得清晰。来自本土的认同帮助本土影像寻找到了文化的重心,根植于本土传播、研究和收藏,本土影像才能根深叶茂。本专题介绍了专注于本土影像收藏的几位藏家和几家机构。
作为舶来品,摄影在西方有着完善的艺术生态链,而中国本土化影像收藏也并非近年才开始兴起,而其发展脉络相比西方参照系,并非完全相同。影像收藏家、摄影史学者仝冰雪在《民国至今本土影像收藏述略》一文中从史料出发,概述了中国已逾百年的影像收藏之路。1839年摄影术发明不久即传入国内,国人对摄影的认知,从清末“奇技淫巧”的排斥和误解,到民国达成摄影乃“美术之一端”的共识,逐渐被一些风雅之士,以各种各样的善缘而集藏。在清末民初的照片藏家中,既有邓之诚这样的旧学大家,亦不乏文人雅士、社会名流加入影像收藏大军,而当时的一些摄影爱好者,在学习摄影之后,也开始收藏名家名作。除个人收藏外,一些社会团体,如“黑白影社”,以及报纸媒体,如《新天津》副刊,都对当时的摄影收藏起到宣传和传播作用。而国家的公藏机构,如国立北平图书馆,也通过购买、接受捐赠或者档案接收等方式,进行影像的购藏。“影像收藏之目的,从最初单一怡情悦性的个人爱好,发展到了今天投资理财的机构介入,尤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球物流一体化愈加发达,更给影像收藏带来机遇与挑战。”
自清末民初以来,中国本土所形成的个人藏家、民间组织、机构等收藏群体构成,在当代延续下来,依然有清晰的脉络可循。相对于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机构,个人藏家一直是这个市场最活跃的主体,由于他们介入收藏的机缘各不相同,并不一定拘泥于摄影史的正统路径,收藏的重心也各有侧重,藏品也更加富有层次:
来自上海的影像收藏家雨人是一位IT行业从业者,但是以摄影为业余爱好的他,在寻找影像之美的同时也发现了收藏影像的乐趣。他一边收藏,一边研究,这是一个普通人开启收藏之路的典型个例。
作为一名纪实摄影家,杨延康以扎实的作品确立了他在这一群体中的重要地位。从2009年开始,在逐渐摆脱了摄影生涯初期经济上捉襟见肘的状况后,他开始收藏摄影作品,同样偏重纪实摄影题材,尤其是当下正在进行创作的年轻摄影师的作品,或购买,或交换,与常规的收藏家相比,这更像一种艺术家之间的相互欣赏、支持和提携。这种身份的切换是我们从创作者的角度了解摄影收藏的一个独特视角。
同样是影像创作者,近十年来蔡东东通过对老照片进行加工和再造,在全新的语境中构建起了个人辨识度极高的创作手法。由此,曾经是一名摄影师的蔡东东也成功地转变为一位“收藏家”,只是他的“收藏”比较另类,既不为观赏,也不为升值,而是为了对这些现成品影像进行“再生产”,这种“再生产”使他获得了一个更加宽泛的社会化视角来观察影像中种种隐匿的信息。
位于山东省淄博的云志艺术馆,自2014年开馆以来就成为民营摄影艺术馆的一个样本,摄影收藏成为由文化圈转战商海的企业家刘云志成就个人理想与社会价值的切入点,收藏范围从当代知名摄影家的作品到全国各地的珍贵历史照片不一而足,通过逐渐扩大的藏品积累,他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摄影藏家之一。
同样作为一家地域性画廊,罗勇在河南郑州经营多年的全视影像画廊,不仅收藏、推广、销售现当代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和衍生品,同时也有计划地收集梳理中国尤其是反映中原地区的历史影像。在十多年的收藏生涯中,他一方面以藏品为基础通过展览和出版,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中国本土影像,另一方面也持续为中国本土影像在博物馆、美术馆体系中的立足而奔走。
相对于个人藏家,艺术机构对影像的收藏更加兼顾学术性与系统性。在本专题中,我们在国内涉及影像收藏的机构中,专访了具有代表性的泰康空间。自2009年起,摄影逐渐成为泰康学术和收藏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版块,至今积累了上万件藏品,包括1870年代至今中国各个时期、各种题材和类型的照片。泰康的收藏建立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力求在宏观上反映中国摄影的发展脉络,同时反映摄影媒介本身的特点,反映摄影如何被艺术家使用,又如何投射出社会变革的图景。
由于历史、经济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没有一部公认的中国近现代摄影史,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任何机构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中国摄影史发展脉络的原作收藏,国内一些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的馆藏,严格来说属于视觉史料的存档,更缺少参照中国摄影发展脉络为框架的本土摄影艺术作品的收藏体系。作为涉足市场多年的影像艺术品收藏顾问,曾璜在《我看中国影像收藏本土化》一文中,借对“摄影180年在中国”展览的回顾,对改革开放后短短二三十年的大陆本土摄影收藏的诸多特点做出分析,而其中的“晚清摄影”“民国原版”“红色摄影”“当代影像”的学术性断代与分类,以及对摄影技术技法收藏脉络的梳理,也与目前很多私人藏家的收藏实践有诸多相互印证之处。尽管目前还没有一本完整的中国摄影史,也没有一个健全的中国摄影博物馆,但在本专题的采访组稿过程中,可以强烈地感觉到,关注本土摄影的资本对摄影在中国的发展轨迹,正在做出自己的认知与判断。一些收藏家结合专家、学者的建议,藏品不断积累,新的收藏脉络不断出现,正在完善着中国特色的影像艺术品收藏体系,这些反过来又为由中国人自己书写的、客观全面的本土摄影史的最终形成夯实基础。
本文为《中国摄影》2020年4月专题“重心归位— 中国影像收藏的本土化趋势”之编辑手记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
《中国摄影》2020年4期封面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点击订阅杂志
☟
精彩文章回顾
被称作摄影家,我心中有愧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