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波尔坦斯基 ,这位用摄影虚构记忆的艺术家成为了回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放大 Photographie Author Metol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出品

7月14日,法国巴黎的大街小巷沉浸在国庆阅兵仪式的欢腾气氛之中,一位艺术家的悄然离世仿佛成为这片欢腾之中的一个插曲。有关国庆节欢乐的集体记忆与个体离世的悲伤矛盾地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想起这位艺术家于1972年创作的影像装置作品《D的家庭相册》,这组作品虚构并重建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这件作品中,有关个人命运的悲惨回忆都让位于集体性美好而“俗套”的记忆。这位艺术家最擅长探讨的就是记忆的“代替”与“移置”,这让他于法国国庆节这天的离世仿佛是给自己的系列创作画上了终章的句点。


这位艺术家就是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

《中国摄影》杂志曾在2017年11月刊上邀请知名法国导演、当代艺术家柯百万(Christophe Atabekian)和他的研究生金向怡以12个页码的篇幅撰文介绍波尔坦斯基和他重要作品背后的艺术理念,其中包括2017年6月柯百万与波尔坦斯基的对谈,从这次对谈中我们得以了解波尔坦斯基对于创作和摄影这一媒介的运用更加直接和真实的想法。今天我们节选发布了柯百万和金向怡的文章,以纪念这位一生都在记忆、童年、历史、潜意识等领域不断探索的艺术家。

2017年6月柯百万与波尔坦斯基对谈的现场

法国著名造型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1944年出生于巴黎,14岁辍学。他自学绘画,在艺术上从未经历过学院教育,他也将此段缺失的教育经历称之为其人生的“幸运”,然而,波尔坦斯基如今的身份之一就是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老师。“艺术院校是谋杀艺术家的地方”,他曾如是说。理念与行为的这种矛盾也许正是这位艺术家在其创作与生活之间所体验到的乐趣之一。


波尔坦斯基的创作涉及绘画、摄影、录像、装置艺术和电影。从少年时期开始,具有犹太人身份的波尔坦斯基的绘画作品就因为关于“集中营记忆”而被大众所知晓。1967年,他开始转向写作,这段和文字打交道的过程为他后来的大部分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比如复制品、档案、家庭照片等都是其之后的创作生涯中重要的元素。他的作品往往围绕家庭、记忆、死亡、童年、历史、潜意识等主题,用一种介于虚构与真实之间的方式去讲述一段段杜撰的自传,以不属于自己的物品和重塑的照片构建了一个“个人传奇”。

文/金向怡

节选自《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介于掩蔽性记忆与重建之间的影像》


 艺术家有一面代替面孔的镜子
对话波尔坦斯基
供图/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  采访/柯百万  翻译/金向怡
 
无人,巴黎大皇宫,2010

Q:罗兰·巴特说摄影的本质是“此曾在”,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并处理这一观点与你一直在作品中强调的“重建”概念的关系的?
从原理上来讲,照片是传达真实的。其实也不尽然,但照片往往是“证明”。它总是被用来和绘画相比,比如,一个人的肖像画并不完全是一个证明,而照片被认为是作为证明而存在的,尽管这完全就是一种欺骗的方式,我们知道我们完全可以篡改照片。我经常在想,我过去使用摄影的方式就像立体派画家在他们的画作上使用报纸,也就是说,我将摄影作为一种真实的碎片使用在我的艺术作品里。

我完全赞同罗兰·巴特对摄影本质的描述。“重建”经常是出现在警察的工作领域:由于没有证据,于是人们“重建”一次次犯罪活动;但是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真相同时也是“虚构的”。

D的家庭相册,1991


Q:你的作品常常与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相关,你2016年在上海的一次采访中说:“在我的人生中,我最大的一个疑惑便是:“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为何同时他们都是十分脆弱的,而且很快会被他人所遗忘?”这是否是你艺术创作的动力和初衷?
肯定不是,但这确实是我在人生当中经常自问的问题之一。我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两到三代人之后,我们将记不起那一代里的任何人。我们能记得自己的父亲,但从来没有人能记得自己爷爷的父亲,所以每个人终将消亡。而对于这个提问,我没有答案。

夏斯高中祭坛,1988


Q:你如何在作品中将一段特殊的历史、个人的历史以及集体的历史联系起来?
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在说自己的历史,但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会是每个人的镜子。也就是说,在艺术作品面前,每个人看到的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情,然后看到自己又对自己说:“他(艺术家)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他怎么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我曾经想过,艺术家有一面用来代替面孔的镜子,而他自己不再有面孔,他有的是每一个站在他面前的个体的面孔。这是一种反射。如我们所知,看作品的人即是制造作品的人。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过去重新制造了一个作品。我经常会去日本。有日本人对我说:“您的脸有点像日本人,您的祖先中一定有日本人。”事实上,他们是在以一种重新观看的方式来看我的展览,他们看的时候是带着自己的经历和阅历去解读的。我希望如果我能在非洲做展览,那里的人们能对我说:“您的艺术非常的非洲,您长得有点像非洲人。”其实,我们只不过是他人的想象和欲望投射罢了。

 

D的家庭相册,1972

十张波尔坦斯基的照片,1946 年至 1964 年,1972

Q:你的作品一直在死亡、记忆、童年、集体和个人历史等主题上进行创作,从最初的作品一直到今天,你是如何在这些主题上不停地深入?
其实艺术可以讲的主题非常少,总是一些被反复使用的主题:宗教、性、死亡、自然之美。只有几个主题是从始至终存在的,所以我就使用当代艺术语言去创作,但我提出的问题都是些老问题,这些问题在每个国家都存在。

《独幕喜剧》系列之一,1975


Q:摄影在这些作品里担任了怎样的角色?
我从来都没做过摄影。当我拍照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个非常糟糕的摄影师。我使用摄影的目的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现实的元素。
 
Q:你的作品常常提出问题,但是否有尝试解决问题的创作?
我觉得没有答案。只有问题,由问题带出新的问题。当然,也有人跟我不一样,比如教徒(宗教信仰者)。教徒认为答案是存在的,而我不这么认为。

纪念碑

Q:你作为一个艺术院校的老师,自身却没有上过艺术院校,并且你说过艺术学院是谋杀艺术家的地方。我也是一名老师,我是赞同你的这个观点的。我所知道很多中国的艺术学生也在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且在寻找答案。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这似乎很矛盾,你如何看待这个矛盾?
 我完全没有反对艺术教育,因为我认为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很难能找到一个地方,可以讨论地面上的一个污渍,或者天空的颜色。自然而然地,有时候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经历一下艺术院校,但确实,这里是极少出艺术家的地方。这只是一个我们学习如何观看,尤其是学习如何相互认识的地方。

作为一个老师,我想让每个学生明白他们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主题,是什么促使他们去做这些事情。所以(在艺术院校)教书不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事情。我整个教师生涯中大概也就只有10个学生我认为可以称之为艺术家,其余的百多人都只是从我身边经过。

Q:·你的作品中,是如何使用摄影去表现“俗套”和视觉层面的“刻板”概念?你如何看待这个概念在作品中的地位?


我在1975年的时候做过一个系列作品《模式图像》(Les images mod è les),就是用摄影中的“俗套”来讨论什么是漂亮的照片。从社会学角度看,有一本书叫《摄影:一种平庸的艺术》(Un art moyen:essai sur les usages sociaux de la photographie),由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写的,我的兄弟参与了这本书的部分工作。那个时候开始,我便开始涉足“试图寻找平庸之美”的这个领域。如果我可以这么定义的话。

模式图像,1985

与摄影相关的主题,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总是类似的:一顿饭、大海、小马吃草、酥胸微露的女性等等。总是,我当时做了不少关于这种刻板案例的研究。我曾经还做过柯达奖的评委,真是非常有趣。

Q:你说过你是画家,尽管你并不使用绘画技术来作为创作手段。那么,当你使用摄影这个技术的时候,你却依然认为自己是个画家而不是摄影师。你如何从作品以及作品的呈现方式上区分自己是不是一个摄影师?
从展览的方式而言,摄影和绘画的区别在于,照片是要近距离观看的,而绘画是远距离的。所以,摄影展总是比较枯燥一些。因为我们的观看方式被一张张图像框住了。而绘画可以是整面墙。这里还存在着装置空间的概念和作品空间的概念,摄影师并不太在意这方面。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看摄影画册甚于看挂在墙上的照片。因为对我来说,这样只是近距离观看,不需要行走。而绘画是需要现场观看的,在书上看一个复制品的话就没有意义了。
 
我越来越少使用摄影。我上一次使用摄影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它等同于一个人的照片,一件旧衣服,一具尸体,一个名字。这些都是物件,这类物件能将我们带领到一个消逝的主题,关于“缺失”的主题。所以对我而言,我并不知道摄影是什么。我对待摄影就如对待衣服,但它于我而言并不比衣服更重要。所以,摄影和其他东西一样:声音、录像、物件……显然,当我们是艺术家的时候,这是一种词汇。摄影是众多词汇中的一种,但它更像是一个等待被发现的物件。

Q:你最新的作品似乎是两个不同的项目:一方面,这些项目具有虚构性,不可预见又难以介入,比如你在日本做的《心的档案》。另一方面,它们就像是转瞬即逝的纪念碑,这种纪念碑的模式在你众多的作品中都可见到。(波尔坦斯基延续了2005年作品《心脏》的创作方式,在日本的丰岛做了一个装置展览。他在当地收集了各种人的心跳声,每个心跳声都对应着自己主人的姓名和被记录的时间,并像图书馆中的档案一样被存档。在丰岛上的另一个作品涉及“监视摄像头”。一个收藏家以游戏的方式买下了波尔坦斯基在丰岛上的“生命”,用摄像头日夜拍摄波尔坦斯基,这个作品只有在当地能看到。——译者注)
首先,至今为止,我80%-90%的作品都会在展览以后被毁掉。这就有点像是书写乐谱,每次展览我们都可以增加或者减少一些内容。比如,在大皇宫的作品(指2010年波尔坦斯基在法国巴黎大皇宫的大型展览《无人》,用一堆衣服堆砌的巨大的装置作品。——译者注)就曾在米兰、纽约和日本展出。这个作品在每次的展览中并不需要原封不动地带去展场,它必定是要被一次次地修改。所以,整个系列的作品本身就是材料,因为每一次它们都要被重塑。

心的档案,2005

今天的我受日本文化影响很大。比如,日本有一座巨大的神庙,大约有800年的历史,但是它每25年就要重修一次。里面的公园每天早上都要做修剪工作。西方文明是由神圣的遗物传递下去的,通过物品去传承,而日本是通过认知去传承的。那些被日本人称之为“国家级宝藏”的手工艺人,他们就知道怎么通过“认知”去做这些事情。所以,现在的我对物品传承越来越没兴趣,反而对认知传承越来越有兴趣。所以,去年,我将一件大作品卖给了比利时的博物馆,但其实我什么都没有给他们。他们付给我钱是因为他们拥有了一种权利,就是在二三十年后的某一天,他们可以重做这个作品。即使那时候我已经不在了,他们还是对这个作品拥有这个权利,只是现在并不可见。这就是我做的一件事。还有一些其他事情和这件事相关,其实都是一些虚构的作品。比如《在日本的心跳》这个作品,今天,已经有超过12万人在那里记录下自己的心跳。那是一个神庙,一个朝圣的地方。我希望有一天,这些人不再知道我是谁,但他们知道自己要去这个地方,去听听自己的心跳声。所以我觉得虚构(的事物)比作品、比物品要有力量得多。所以,我努力地去构建这些虚构的事物。

阿尼米塔斯,装置 / 影像,智利

两年前(2015年),我在智利北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做了一个作品,是一个用很多小铃铛做成的大型装置。这个作品铃铛会随着风而响动。现在,我正在准备另一个作品,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北部,一个完全是荒漠的地方,我要放置一个作品,是在天线杆上安装很多喇叭,它们可以和鲸鱼对话。也就是说,借助科学的方法,当风涌进喇叭管子,我们就能重造鲸鱼的声音,这也是鲸鱼彼此沟通的语言。在印第安人看来,鲸鱼是一种神物,它们知晓宇宙的奥秘,拥有无尽的记忆。从理论上来讲,鲸鱼会被吸引到这个地方。所以,这是一种和鲸鱼说话的方式。像这样的一件作品肯定是不可见的,没有人知道它具体在什么地方,因为艺术品放置的地方实在太难抵达了,6个小时的车程,然后还是在极其糟糕的地面上行驶。但是,这也会留下一个传说:曾经有一个人,他会和鲸鱼说话。是这个传说让我感兴趣,而不是作品本身。

柯百万(Christophe Atabekian)

法国导演、当代艺术家,现任教于法国北加莱敦刻尔克高等国立美术学院,毕业于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导演系。其作品涉及视频、音乐、舞蹈、戏剧、多媒体及装置艺术。


金向怡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本科毕业,法国北加莱敦刻尔克高等国立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硕士,巴黎索邦第一大学电影美学研究与创作硕士。现为自由艺术家。





招聘丨加入我们,一起做有品格的杂志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中国摄影》2021年7期封面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