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摄影在这些作品里担任了怎样的角色?我从来都没做过摄影。当我拍照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个非常糟糕的摄影师。我使用摄影的目的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现实的元素。 Q:你的作品常常提出问题,但是否有尝试解决问题的创作?我觉得没有答案。只有问题,由问题带出新的问题。当然,也有人跟我不一样,比如教徒(宗教信仰者)。教徒认为答案是存在的,而我不这么认为。 纪念碑 Q:你作为一个艺术院校的老师,自身却没有上过艺术院校,并且你说过艺术学院是谋杀艺术家的地方。我也是一名老师,我是赞同你的这个观点的。我所知道很多中国的艺术学生也在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且在寻找答案。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这似乎很矛盾,你如何看待这个矛盾?我完全没有反对艺术教育,因为我认为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很难能找到一个地方,可以讨论地面上的一个污渍,或者天空的颜色。自然而然地,有时候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经历一下艺术院校,但确实,这里是极少出艺术家的地方。这只是一个我们学习如何观看,尤其是学习如何相互认识的地方。 作为一个老师,我想让每个学生明白他们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主题,是什么促使他们去做这些事情。所以(在艺术院校)教书不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事情。我整个教师生涯中大概也就只有10个学生我认为可以称之为艺术家,其余的百多人都只是从我身边经过。 Q:·你的作品中,是如何使用摄影去表现“俗套”和视觉层面的“刻板”概念?你如何看待这个概念在作品中的地位? 我在1975年的时候做过一个系列作品《模式图像》(Les images mod è les),就是用摄影中的“俗套”来讨论什么是漂亮的照片。从社会学角度看,有一本书叫《摄影:一种平庸的艺术》(Un art moyen:essai sur les usages sociaux de la photographie),由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写的,我的兄弟参与了这本书的部分工作。那个时候开始,我便开始涉足“试图寻找平庸之美”的这个领域。如果我可以这么定义的话。 模式图像,1985 与摄影相关的主题,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总是类似的:一顿饭、大海、小马吃草、酥胸微露的女性等等。总是,我当时做了不少关于这种刻板案例的研究。我曾经还做过柯达奖的评委,真是非常有趣。 Q:你说过你是画家,尽管你并不使用绘画技术来作为创作手段。那么,当你使用摄影这个技术的时候,你却依然认为自己是个画家而不是摄影师。你如何从作品以及作品的呈现方式上区分自己是不是一个摄影师?从展览的方式而言,摄影和绘画的区别在于,照片是要近距离观看的,而绘画是远距离的。所以,摄影展总是比较枯燥一些。因为我们的观看方式被一张张图像框住了。而绘画可以是整面墙。这里还存在着装置空间的概念和作品空间的概念,摄影师并不太在意这方面。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看摄影画册甚于看挂在墙上的照片。因为对我来说,这样只是近距离观看,不需要行走。而绘画是需要现场观看的,在书上看一个复制品的话就没有意义了。 我越来越少使用摄影。我上一次使用摄影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它等同于一个人的照片,一件旧衣服,一具尸体,一个名字。这些都是物件,这类物件能将我们带领到一个消逝的主题,关于“缺失”的主题。所以对我而言,我并不知道摄影是什么。我对待摄影就如对待衣服,但它于我而言并不比衣服更重要。所以,摄影和其他东西一样:声音、录像、物件……显然,当我们是艺术家的时候,这是一种词汇。摄影是众多词汇中的一种,但它更像是一个等待被发现的物件。 Q:你最新的作品似乎是两个不同的项目:一方面,这些项目具有虚构性,不可预见又难以介入,比如你在日本做的《心的档案》。另一方面,它们就像是转瞬即逝的纪念碑,这种纪念碑的模式在你众多的作品中都可见到。(波尔坦斯基延续了2005年作品《心脏》的创作方式,在日本的丰岛做了一个装置展览。他在当地收集了各种人的心跳声,每个心跳声都对应着自己主人的姓名和被记录的时间,并像图书馆中的档案一样被存档。在丰岛上的另一个作品涉及“监视摄像头”。一个收藏家以游戏的方式买下了波尔坦斯基在丰岛上的“生命”,用摄像头日夜拍摄波尔坦斯基,这个作品只有在当地能看到。——译者注)首先,至今为止,我80%-90%的作品都会在展览以后被毁掉。这就有点像是书写乐谱,每次展览我们都可以增加或者减少一些内容。比如,在大皇宫的作品(指2010年波尔坦斯基在法国巴黎大皇宫的大型展览《无人》,用一堆衣服堆砌的巨大的装置作品。——译者注)就曾在米兰、纽约和日本展出。这个作品在每次的展览中并不需要原封不动地带去展场,它必定是要被一次次地修改。所以,整个系列的作品本身就是材料,因为每一次它们都要被重塑。 心的档案,2005 今天的我受日本文化影响很大。比如,日本有一座巨大的神庙,大约有800年的历史,但是它每25年就要重修一次。里面的公园每天早上都要做修剪工作。西方文明是由神圣的遗物传递下去的,通过物品去传承,而日本是通过认知去传承的。那些被日本人称之为“国家级宝藏”的手工艺人,他们就知道怎么通过“认知”去做这些事情。所以,现在的我对物品传承越来越没兴趣,反而对认知传承越来越有兴趣。所以,去年,我将一件大作品卖给了比利时的博物馆,但其实我什么都没有给他们。他们付给我钱是因为他们拥有了一种权利,就是在二三十年后的某一天,他们可以重做这个作品。即使那时候我已经不在了,他们还是对这个作品拥有这个权利,只是现在并不可见。这就是我做的一件事。还有一些其他事情和这件事相关,其实都是一些虚构的作品。比如《在日本的心跳》这个作品,今天,已经有超过12万人在那里记录下自己的心跳。那是一个神庙,一个朝圣的地方。我希望有一天,这些人不再知道我是谁,但他们知道自己要去这个地方,去听听自己的心跳声。所以我觉得虚构(的事物)比作品、比物品要有力量得多。所以,我努力地去构建这些虚构的事物。 阿尼米塔斯,装置 / 影像,智利 两年前(2015年),我在智利北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做了一个作品,是一个用很多小铃铛做成的大型装置。这个作品铃铛会随着风而响动。现在,我正在准备另一个作品,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北部,一个完全是荒漠的地方,我要放置一个作品,是在天线杆上安装很多喇叭,它们可以和鲸鱼对话。也就是说,借助科学的方法,当风涌进喇叭管子,我们就能重造鲸鱼的声音,这也是鲸鱼彼此沟通的语言。在印第安人看来,鲸鱼是一种神物,它们知晓宇宙的奥秘,拥有无尽的记忆。从理论上来讲,鲸鱼会被吸引到这个地方。所以,这是一种和鲸鱼说话的方式。像这样的一件作品肯定是不可见的,没有人知道它具体在什么地方,因为艺术品放置的地方实在太难抵达了,6个小时的车程,然后还是在极其糟糕的地面上行驶。但是,这也会留下一个传说:曾经有一个人,他会和鲸鱼说话。是这个传说让我感兴趣,而不是作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