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出品
7月30日,“魅羽”——王智摄影作品展暨作品集首发式在中国摄影画廊开幕,展览呈现了摄影家王智以天鹅为素材创作的实验性影像作品。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杨越峦,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张桐胜、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中国摄影》杂志主编徐艳娟,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高扬,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黄成江、梁达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程铁良,策展人、评论家舒阳,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罗勇,《魅羽》主编、评论家陈晓琦,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李刚等摄影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一同参加开幕式的还有王智先生的亲朋好友,以及人民网、光明网、中国艺术报、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中国摄影报、数码摄影、摄影之友、搜狐网摄影频道、网易新闻、雅昌艺术网、蜂鸟网等媒体的记者们。展览同名画册《魅羽》以长卷的形式在现场展示 龚月强 摄
在展览现场,伴随着悠扬的天鹅鸣叫,王智的作品以不同尺寸、不同材质、不同形态呈现,有些作品以超过两米的巨大尺幅给观众形成一个沉浸式的观看体验,而有些则需要凑近仔细地端详、品味那些抽象的天鹅元素所形成的画面意境。与展览开幕同期举行的还有,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展览同名画册《魅羽》的首发仪式。开幕式结束以后,在展览现场举办了王智摄影艺术座谈会。座谈会上,王智首先畅谈了自己的创作感想,随后各位与会嘉宾在座谈会上针对王智的创作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1982年,因为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还在上高二的王智偶然接触了摄影,从此无声无息地埋下了艺术的种子。大学时期的王智任校摄影协会主席一职,当时的他热衷于两件事情:一是反复阅读能够得到的摄影书刊;二是在暗房中进行各种操作和测试实验。从大学毕业进入企业的王智因工作的繁忙曾一度放下了相机,但是创作的种子一直在心中萌发着,直到有一天他偶然看到了一群在天空鸣叫飞翔的白色大鸟——天鹅,从那以后王智开启了自己长达20多年的拍摄主题。在人类文化中,天鹅不仅是一种美丽的候鸟,更是一个美好的象征。天鹅的美丽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超越了民族和国度,成为古往今来全世界人们心中一个共同的美好意象。为了拍摄天鹅,王智走遍了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山东等北方主要的天鹅迁徙栖息地。他在情节、细节和瞬间中展现天鹅的高贵与美丽,在色彩、光影与构成中营造隽永精妙的审美意境。其实拍摄天鹅是一件极富挑战性的事情,因为已经有太多的摄影师投身其中。摄影家们都在用同样的视角、近似的图像,重复着自己雷同着他人。也正因为如此,超越与创新成为横在每个摄影家面前的门槛,考验着摄影家的艺术灵感和创造能力。王智清醒地认识到他需要一次新的突破。随后他逐步调整自己的视角,开始了一次从真实性表象向意态化心像的战略转移,他的新探索同时在多个向度上展开。摄影评论家、策展人陈晓琦对于王智在几个阶段的创作转向都有精辟的解读。首先,是开发摄影可能性的实验。王智的实验分别指向了时间和空间。他在这一时期的影像,空间复映叠合,物象错位扭渉,色彩奇异诡谲,天鹅恍惚迷离,虚实与动静相生,真实与梦幻糅合,创造出一个超越性的幻化的天鹅意象。其次,是走向抽象的探索。王智关于摄影可能性的实验无疑受到抽象艺术的启迪,他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方式其实必然会带来影像的抽象性,或者说抽象性才是他的探索的旨归。第三,是对艺术传统的回望 。王智特别欣赏宋代艺术单纯简洁,清新出尘,意境悠远的品质以及自然生灵与自然环境和谐安宁的氛围,他对宋代一些经典画家的作品十分熟悉,在天鹅观察拍摄中时常有场景勾起他对宋代山水花鸟画作的记忆,于是,宋代绘画与天鹅摄影的结合成为王智的一种另类化的新实验。第四,是新观念的渗透。传统与当代、中国与世界,各种艺术思潮并行交错,构成了当下艺术创作的“中国语境”。不同观念或清晰或模糊、或直接或间接、或单一或综合、或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艺术家的创作,形成了愈发复杂的艺术现实,这些也体现在王智多向度的探索中。王智迄今为止的摄影历程,其实是很多摄影家共同的道路:从大众化的观看进入,到走向新的可能性的探索,在不断地突破和打磨中走向个性的生长和确立。虽然其间有着各种各样具体的不同,但在同一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中,王智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共同性的问题,那么王智的探索也就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属于艺术史的。因此,《魅羽》也就有了更多的意义。王智摄影作品
本次展览将会持续到9月,欢迎大家前往中国摄影画廊参观、交流。
展览时间:2021年7月30日至9月(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6:30)展览地点:中国摄影画廊(北京市东城区金宝街67号隆基大厦南楼502室)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
《中国摄影》2021年7期封面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