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救助候鸟——刺痛镜头的羽殇丨“观鸟与拍鸟”专题征稿作品选登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中国摄影》杂志于10月21日开通“观鸟与拍鸟”专题在线征稿到11月30日截止,在短短一个月的征集期内我们收到了300余位摄影师的近5000张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不能覆盖中国群众性鸟类摄影的全貌,但是几种常见的创作类型都已经包括其中。让我们惊喜的是,有一些摄影人虽然没有直接拍摄自然生态中的鸟,但是他们用影像更加深入思考鸟类与人类社会的共生关系,通过对鸟类救助项目以及生活中鸟类元素的表现,反思着我们对于自然与生态的态度。这些作品或许从画面语言到叙事结构上还存在着不完善之处,但是在大量高度同质化的作品中还是让我们看到了难能可贵的独立思考精神,这也是我们在征稿过程中所强调的专题化的初衷,因为观鸟与拍鸟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更需要的是用心去感受鸟类这种美丽的生灵所带给我们的慰藉。
经过编辑部的甄选,我们将在2022年1月刊《中国摄影》杂志上发布部分征稿作品。遗憾的是,由于版面的限制,我们仅能精选部分作品在杂志中呈现,更多作品展示我们将在《中国摄影》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www.cphoto.com.cn)、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不定期地推出,欢迎您的关注。
本期推出来自沈阳的摄影师蔡敏强的作品《救助候鸟——刺痛镜头的羽殇》
我的老家在辽宁东部山区,从小在山水环绕的环境里长大, 在山野间、河岸边,经常会看到成群的鸟飞过,它们美丽的身姿令人着迷。年少时对鸟类的爱好在后来的工作中有了延续,因为喜欢摄影,我在一家都市报做了十几年的摄影记者,除了日常的新闻报道之外,也比较关注自然环保类的题材。在工作中和环保部门、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还有爱鸟人士及志愿者有了联系,这也让自己有了更多采访此类题材和拍摄鸟类的机会。 每年的3至5月、8至10月份是大批候鸟迁徙的季节,自己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带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到各地去追逐拍摄鸟类。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万鸟齐飞的壮观场面、朝阳北票引颈高歌的天鹅、沈阳法库翩翩起舞的白鹤以及大连猛禽集群迁徙的景象,都在我的镜头中瞬间定格。
随着拍摄机会的增多,同时也看到了很多伤害鸟类的行为,每当看到野生鸟类遭受人为捕杀的场面,都会令人心痛不已。于是我拍摄鸟类的方向有了改变,更多关注于鸟类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鸟类被人为的伤害,还有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及护鸟志愿者采取的措施和相关救助,这些所见,我都用镜头如实记录下来并在媒体进行报道。
在诸多的采访中,一些鸟类被猎杀的场面令人触目惊心。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在2014年,跟随辽宁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进入山中进行“清网”行动,一路同行的还有沈阳猛禽救助中心护鸟志愿者。
9月下旬,正是候鸟迁徙的季节,看似安静的丛林里却是危机四伏,迁徙中的候鸟正陷入被猎杀的险境之中。在北方经过繁殖期的鸟类带着它们的“妻儿”以家族为集群,在此短暂停留后,准备飞往南方去越冬,而这里等待它们的是盗猎者设下的层层陷阱。
在老铁山一座山梁上,一张近30米长的大网悬挂在两棵树之间,几只鸟被网缠住,一只松雀鹰头朝下倒垂着,见有人靠近,它抖动着身体想要挣脱,翅膀却被网线死死地缠住,两只眼睛惊恐地注视着来人,并发出凄惨的哀鸣……
在网下方的草丛中,散落着鸟的羽毛、鸟头以及部分肢体不全的尸体。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捕鸟人在抓鸟时,为了防止鹰隼类鸟伤人,会直接将鸟的头扭断,一些不想要的鸟弄死后直接丢弃。
护鸟队员迅速将鸟网从高处解下来,用剪刀仔细把缠绕鸟身体的网线剪断,没有受伤的鸟直接放飞,一只翅膀受伤的东方角鸮被带回猛禽救助中心治疗。当天护鸟队员收缴了50多张网,解救并放飞了26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辽宁是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着大连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盘锦双台子河口湿地。老铁山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西部,东临黄海,西邻渤海,每年途径此地的候鸟数量达数千万只,这里成为鸟类跨海迁徙前的觅食地和必经的通道。进入秋季,保护区管理人员天天上山巡查、收网。虽然一些盗猎者依法受到了惩处,但是在利益驱动下,依然有人对候鸟进行捕杀,护鸟与捕鸟之间的战争似乎从未停歇过。
“沈阳及周边地区,每年候鸟繁殖、迁徙的季节里,都会救助到白鹤、天鹅、大雁等意外受伤的鸟类。”沈阳猛禽救助中心主任王唯彦说,其中还有秃鹫、长耳鸮等猛禽。
2021年4月,沈阳猛禽救助中心举行了疫情后的第一次大型放飞活动,共放飞大中小型猛禽21只。来自救助中心的资料记录了每一次对鸟类救助的详细信息,并显示出救助的范围从沈阳扩展到辽宁省内多个城市和地区。 沈阳猛禽救助中心隶属于沈阳自然资源局(原林业局)沈阳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的猛禽救助机构。2015年7月经审批正式成立沈阳猛禽救助中心公益社会组织,目前有志愿者198人。救助中心的主要日常工作为救助、收治因各种自然或人为因素无法在野外独立生存的猛禽,及其它野生鸟类,并努力帮助它们回归自然。
救助中心通过科学专业的救助方法,对在迁徙期和繁殖期间需要救助的幼鸟和伤鸟进行救助,以及对非法买卖的猛禽罚没后的治疗与救助、护理和康复训练。据王唯彦主任介绍,至2020年12月,中心共救助猛禽3760余只,另外还救助濒危鹤类22只,还有其它野生动物1221只,成活率70%,康复者都已经顺利放归自然。
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鸟类自身生理、以及人为破坏等原因,鸟类的种群数量在逐年下降,部分珍稀物种濒临灭绝。10月4日,为“世界动物日”是各地生态学家于1931年在意大利所倡议的,旨在关注生态和保护野生动物。进入21世纪,“世界动物日”变得越来越沉重,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单”显示,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正面临生存的危险。全球有1.6万个生物物种有灭绝危险。 鸟类和其它生物构成了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其中一个物种减少或缺失,会带来整个生物链的改变,甚至生态的失衡。
救助鸟类和其它野生动物,其实就是在爱护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爱护鸟类,保护生态,构筑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也需要每一个人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现在开始,也许还不算晚。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
《中国摄影》2021年12期封面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
精彩文章回顾
400年后终于遇见你:再见了,昴星团
蒋志:世界的边界就是我们自己的边界
魏德忠:摄影值得耐心地对待
百年·百姓丨我父亲是乡村摄影师
被称作摄影家,我心中有愧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