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珈汐:灵山记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TOP20·2021入围展艺术家郭珈汐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景观设计系与摄影系,她凭借自己的学习背景不断尝试使用摄影去翻译关于风景的具身体验。作品《灵山记》来自于郭珈汐在钱塘江与富春江交汇一带灵山中拍摄的照片,并在此基础上制作的手工书。正如其所述,“当用双脚去攀登山体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到风景的,因为我们在全身心的用身体和动作去感知山的形势。但当我们驻足停留,风景才会尽收眼底”。她试图用切割、重叠等物理方法还原在灵山中游走的经验,在材料的折返与空间的留白中,拓展我们阅读的局限。
灵山记
摄影并文/郭珈汐
《灵山记》是一本以折页为基本形态的摄影手工书。由不同厚度的、切割成山体截面的页面,以及输出在不同材质上的图像组成。页面拉开便是一个以山体为形态的影像装置。目前一共有两个版本的尺寸。一个是尺度比较大的,页面尺寸45x60厘米,展开长度大概10米左右的放大版本,另一个就是9x12厘米的精致缩小版。缩小版其实是我的原作,因为我原本的意图就是想用一个拿在手中的记事本,记录下我在游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及感受。只不过与传统的记事过程相比,文字和笔替换成了模型和图像。
不过,我没有简单的进行贴图记录,而是在页面中有一些特定的“留白”。我是在游走的过程中,真切的感受到了,当用双脚去攀登山体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到风景的,因为我们在全身心的用身体和动作去感知山的形势。但当我们驻足停留,风景才会尽收眼底。所以用身体感知地形的部分,在作品中都进行切割和留白;而观看时刻的画面,都是将影像打印在宣纸上贴附,身体和视线便是如此构成了游走和记录。
《灵山记》手工书(局部)
为什么要去记录这座山?灵山位于杭州钱塘江与富春江交汇一带,我住在杭州转塘附近十年有余,2020年初搬至富阳江滨黄公望故居附近,于是每天骑行往返,都要经过这段山路去学校,从此我才开始真正地去了解它。在初次步行于山中的时候,我被几个巨大的矿洞所吸引,而后来,这种人为的挖掘痕迹成为了贯穿叙事的主要线索。在后来的几次游走中,我对这座山的认识愈加丰满,包括游览了所有已开发好的山中景区。遗憾的是,开发之后的霓虹灯管所营造的五颜六色的景区形象,脱离了一种我初次游走对山体所产生的原始印象,于是在创作上也进行了一定的取舍。
这座山中有宋朝的刻字石碑、元代黄公望先生结庐之地,以及千百年形成的硕大的天然溶洞等,是一个有相当历史厚度的山体。那些让我印象最深的、构成了山体大部分形态的巨大矿洞,则使我开始尝试用新地形学与社会学的方法去调研。这里的山体岩石材质适用于建造,当地曾进行大量的石矿开采工程。后来政府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实行禁采并开始复绿改建为风景区,总共分三期进行,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两期建设。我拍摄取材便主要来自于其中尚未开发的东南向矿山一带的实地景观,途径村镇、几处矿区、公墓及风景区等,因此,在矿区土地即将复绿填平、即将成为另一种景观之前,我就记录下了这一段或许将不复存在的历史图像。
《灵山记》手工书内页图
《灵山记》手工书内页图
游走山中时,还有两次很别致的穿越体验。其一是山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天然钟乳石溶洞。洞里有一个33层楼高的天梯,盘根错节,几经周转,等我爬上来时,发现竟然已经从山脚到了山顶了。其二是有次发现半山腰一根绳子挂下来,那感觉就像是神仙为你开了一条通往天上的路一样,也有五六层楼高了。爬上去以后,复行数十步,经过比人还高的草地,发现竟然来到了杭州转塘小冰岛湖的背面。这些穿越体验,我都试图通过空间处理的方式体现在这本书里。我以山体被挖掘遗留下来的痕迹作为线索,用序列图像和长卷构图记录开采石矿的历史,以及这座山中居民世世代代生活的印记。我用这样的方式记录这座山,通过对页面体积的增厚处理,书页之间构成的组合关系,来达到空间的某种还原。
《灵山记》手工书内页图 (局部)
无论是开采资源、还是生活在此地,都是对山体的一种索取。不同的是,开采石料是一种快速的、大刀阔斧的硬质索取,是显性的,而水系的侵蚀、居民生活的印记,对山体的索取则是一种漫漫长长、柔柔软软的共生关系,是隐性的。因此,输出于硫酸纸、玻璃片上的水系和民居图像,与使用硬质材料PVC做成不同厚度、不同挖掘程度的山体切面,形成了一种软硬区别、阴阳对比。这也是整本手工书中,能明显的观看到挖掘痕迹的图像,又只能在山体夹层中找到隐藏的民居图像的原因。
但无论是哪种索取,最后的本质都是一种回归。
首先,那些缺损的山体,它们或已成为山中建筑的一部分,成为民居和生活的一部分。其次,山中存在着不少公私墓地。可以想象,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汲取地脉养分得以生存、挖取山体矿石用于建造居所、且世后墓碑仍建立在山体中的生前忙碌之地。虽是某种“侵蚀”,却也是繁衍、回归。正如阴阳可以相合、互生之道理。因此,手工书被拉开展示时,他们被放置在页面的两端,形成山势的起伏。书卷被合上时,它们都可以通过书体本身的开合结构或手动放置回归到原本的方体。以表达我们对山体的索取、逝去的过往、已故的亲人和生活的印记,仍以另外的方式存在着,化作风雨,穿越时间,回归如一。
同时,面对山体中另一部分已被开发布满霓虹灯管并将逐步扩大的景区,亦提出了一些思考和疑问:我们不断改造后的人为的地貌景观,可能是美的,但无意中“破坏”造成的景观,我认为也是美的,至少它们更贴近于自然的原始状态。那么,现今社会我们不断在做的,可能是用一种人为美去取代原始自然美。这种取代的分寸感,也许还有待于深刻探讨。
作为研究生阶段的毕业创作,受到一定的时间与条件限制。现在的《灵山记》只记录了半个周长的灵山,还有一半还在等待被呈现。理想中折页最终应兜兜转转又回到起点。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通过作品指向与时间的对话。
《灵山记》作品图
郭珈汐,女,1993年出生于辽宁大连,现生活工作于杭州。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景观设计系,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摄影系。作品曾展出于2021 年第三届1839摄影奖获奖作品展,2020年浙江省青年摄影师联展及2019年第二届“影像西湖艺术现场”等。
本文首发于《中国摄影》2022年2月刊
TOP20·202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杂志社、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杭州市余杭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
相关链接: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
《中国摄影》2022年2期封面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