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评语
本书是罗浩先生带领西藏生物保护机构(TBIC)专家于2018年进行西藏珠峰地区生物多样性影像调查的成果集结。该书以数百幅照片为主要内容,忠实记录了西藏动植物原始生存状态,以科学的视角展示了珠穆朗玛峰地区动植物的生存现状、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保护信息等诸多方面,是一本具有生物和科考价值的科普类图书。与我们印象中来自藏区的多数照片不同,这本书提供了理性、直接、极简的影像和观察视角。
书中收录了参与科考和生物影像调查的专家们撰写的考察手记,行文朴实自然,十分值得一读。他们因不同的机遇与西藏结缘,进而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有着对藏区、对自然和生命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激情,但最终都发乎于情,止乎于“理”,拍摄时首先考虑科学的展示拍摄对象,然后才去表现它的自然之美。从摄影的角度来讲,这本书让照片回归到它最简单的功能上: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也正是这种回归和理性,让我们认识了不一样的西藏,也可以通过它重新审视摄影。
——王宁德
《世界之巅:西藏珠穆朗玛峰生物多样性观测手册》(后文简称《世界之巅》)的主编罗浩,是一位摄影师、探险家、旅行家。2010年开始,他和他的团队全力投入到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考察中,创办了“西藏生物影像保护”机构(TBIC),立志用影像的力量保护西藏的生物。北京出版集团由此也与其展开合作,推出“环喜马拉雅生态博物丛书”,这套丛书或以单本或以多本分册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中国环喜马拉雅地区的生态环境,囊括了鸟类、昆虫、兽类、植物的物种、形态特征、分布特点、保护事项等内容。这些年已陆续出版了《雪域生灵》《美丽的绽放》《雪山陆战队》等十余本(套)书,2021年出版了《世界之巅》。我们希望用影像和出版的力量保护珠峰的生物多样性,并赋予罗浩及其团队的影像作品更丰富的内涵、更多样的表现方式和更强劲的表现张力。2018年,针对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及其周边的绒布沟、嘎玛沟、吉隆沟、亚东沟、错那沟等地的生态多样性,以罗浩为首的TBIC团队开始了为期近一年的考察活动。珠峰是世界之巅,自然环境极为特殊,地处高寒、人迹罕至,是人类鲜有涉足的区域,TBIC团队跋涉数千公里,以非凡的意志、以未破坏原始生境的方法,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完成了此次考察,最终将考察内容汇聚于588页厚本图书《世界之巅》之中。一次或多次结实多年生草本。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刺。叶全部基生,叶片披针形,全缘或呈波状,两面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平展的刺。花葶5~12条,或更多,长5~20 厘米,坚硬,绿色或蓝灰色,密被黄褐色平展的刺。花单生于花葶上,半下垂。萼片外面被刺。花瓣5~8 片,有时4 片,宽倒卵形,蓝紫色。花丝丝状,色比花瓣深,花药长圆形,稍旋扭。子房圆锥形,被黄褐色平伸或斜展的刺,花柱长6~7 毫米。柱头圆锥状。蒴果倒卵形或椭圆状长圆形,稀宽卵形,被铁锈色或黄褐色、平展或反曲的刺。种子肾形,种皮具窗格状网纹。花果期6―9 月。生长于海拔3600~5100米的草坡。在我国分布于甘肃西部、青海东部至南部、四川西部、西藏。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体长约70 厘米,尾较长,约占体长1/3。体背、四肢外侧灰黄褐色,胸部乳白色,面部和耳黑色,尾与体背基本同色,脸和耳朵黑色,额头、两颊、下颏、喉部灰白色。熊猴为国家I 级保护动物,是喜马拉雅山区和印度支那地区特有种,分布在西藏东南部和云南西北部,栖息于海拔多在2500 米左右的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 针叶林。喜小群,喜在树上活动。以食野果和植物鲜枝嫩叶为主,也食部分昆虫、动物等。成书之前,图片收集、整理,物种的配文,书稿的整体装帧设计工作同样也是艰巨的。首先要把TBIC团队拍摄的数万张的图片分成植物、兽类、禽类、昆虫、两栖和爬行动物等几大类,然后对图片的物种进行一一的鉴定和再分类。我们特意请到了著名昆虫学者、科普作家、生态摄影师张巍巍,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猫科动物专家组(Cat SG)成员冯利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高山植物的进化生态学研究的植物学博士牛洋,从事保护生物学与行为生态学方面研究工作的动物学博士阙品甲等专家学者进行分类鉴定。最后书中呈现了455种西藏珍稀的、濒危等级高的、本地特有的物种。其中中国新记录、中国影像新记录、西藏新记录、中国首次记录的物种共有12种,这些新记录是中国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也意味着近些年来中国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在对环境要求极其苛刻的“地球第三极”,生态环境的向好,才会使昔日“稀客”变常客,尽现美丽身影。书中的每个物种均配有1-3幅照片,全书照片约500幅。每个物种我们都配以阅读性强的科普语言进行描述,中文名称和拉丁文名称对照。物种外形、分布位置,一目了然。除了物种的描述文字之外,我们还整理了TBIC团队登山考察和影像拍摄背后的故事,作为书中的几个片段穿插其中,希望这些细腻、朴实、有温度的文字,可以让读者更能身临其境感受到考察团对于登山探险和物种探索的热情与执着。
在图书的装帧设计上,我们与罗浩进行了多次沟通,达成一致的设计理念:选择西藏蓝作为背景色,象征圣洁、虔诚和敬畏;内外双封的设计既对图书起到很高的保护作用,也增强了收藏价值;裸背锁线精装,让读者有180度摊开的全视野阅读体验;四色全彩印,超感内文纸,高清图书显示丰富层次。我们希望《世界之巅》可以成为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大众科普图书,不仅为读者了解和认识西藏珠穆朗玛峰生物多样性的博大与精深打开一道道门、一扇扇窗,也促使阅读到此书的人都能成为生态保护的践行者。
👇12种物种新纪录(中国新记录、中国影像新记录、西藏新记录、中国首次记录)多年生草本。花梗直立,粗壮,被软刺毛,高1.2米以下。叶基生,为披针形至披针状长圆形,边缘具疏离、不规则锯齿。花生长于最上部轮生状叶腋上,一般朝下开放,碗形或半球形。花瓣一般由紫色渐变蓝色,偶有暗红色。花瓣 4 片。花柱短。花期 6―7 月。在我国目前仅发现分布于西藏错那。模式标本采自不丹东部。一次结实多年生草本。高80厘米以下。叶基生。花茎常在基部分枝。连接雄蕊的花丝前端呈延伸的白色丝状维管束。花瓣5~8片,淡蓝紫色,有时粉红色。花期6-7月。在我国分布于西藏亚东。模式标本采自不丹西部。一次结实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70厘米。被黄褐色或铁锈色的刺状毛。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规则的羽状浅裂,裂片前端圆形。总状花序,花瓣4片,青紫色至白色。花果期7—8月。生长于海拔3900~4500米的山坡灌丛草地或石缝中。在我国目前仅发现于西藏自治区错那县。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一次结实多年生草本。植株高50厘米以下,生稀疏的毛。叶互生、约4片,基部生长梗,上部无梗,叶身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周围有粗糙的圆锯齿。花朵朝下开放于花茎顶部,一茎一花,花瓣4片,稀5片,通常淡紫色。花果期6-7月。在我国分布于西藏南部(吉隆、亚东)。模式标本采自亚东春丕。多次结实多年生草本。植株高50 厘米以下,密生长刚毛。地下根茎顶部分杈支撑植株。叶基生,卵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全缘。花朵开放于轮生苞叶的花茎前端,一茎一花,花瓣6~8 片,鲜明的粉红色。花期7―8 月。在我国分布于西藏南部。模式标本采自西藏山南市。一次结实多年生大型草本,高150厘米以下。花梗圆柱形,具分枝,被长刚毛。基生叶密聚,抱茎。叶片形态多变,羽状浅裂至全裂。花多数,下垂,花柄长,排列成圆柱形的圆锥花序。花瓣多为4片,罕见5片,淡黄色。花果期7-8月。生长于海拔3200~4200米的山坡湿草地、潮湿灌丛或路旁。在我国分布于西藏吉隆。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中部山区。一次结实多年生大型草本。高150厘米左右。基生叶,羽状全裂。基部黑色或茶褐色。花多数,花柄伸长,集中于圆锥花序的底部开放,花瓣4片,碗形。花期6—8月。在我国分布于西藏定日。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中东部山区。块茎小草本,植株10~14厘米高。块茎球状,长0.6~1.4厘米,宽0.7~1.3厘米。茎长6.5~11厘米,一般具有2枚叶,叶鞘管状,卵形,先端钝,长2~3.5厘米,宽0.6~0.7厘米。叶交错而生,圆形至椭圆形,基部钝圆并且形成鞘,叶长3~5厘米,宽1.3~2.4厘米。花序具5~20 朵花,花序轴长1~3 厘米,花的苞片披针形,长1~2厘米,宽0.3~0.4厘米,上部苞片三角形,长1~1.5毫米。花白色,萼片绿色具白色边缘,子房4~6毫米,无梗,具喙。上萼片宽椭圆形至卵形,先端钝, 长4毫米,宽2.5毫米,侧萼片椭圆形至卵形,先端钝,长4毫米,宽3毫米。花瓣近圆形,先端凹,长2毫米,宽1毫米。唇瓣3裂,长2毫米,宽1毫米,侧裂片长圆形,中裂片长圆形,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无毛。茎自基部分枝,具纵棱。基生叶数枚,叶片多回羽状分裂。茎生叶多数,叶片同基生叶,叶柄较短。总状花序,顶生和对叶生,多花,密集排列;花序梗短粗或近无。花瓣粉红色或淡紫红色,花瓣片膜质,先端暗紫色,背部具鸡冠状凸起。花果期5—8月。生长于海拔620~2200米的耕地、田埂、果园、路旁、石坡或沟边草地,为常见杂草。在我国分布于西藏、新疆。体中型,身体长约60毫米。复眼青褐色,头部额头黄色。胸部黄色具黑色条纹,胸部前方的黑纹较粗,侧面的较细。腹部黑色,具黄色斑纹,第二腹节侧面具黄色耳形凸起,随着腹节的增加,侧面的黄纹逐渐减少。雄虫腹末端的肛附器不发达,呈小尖角状。图所示为雄虫。栖息于海拔约2600米的溪流灌木丛中,常停落在阳光充足的林间小道上。分布于西藏吉隆。中型蝴蝶,翅展约45毫米。头部及触角背面粉红色。前翅三角形,后翅椭圆形。前、后翅正面橙色,翅缘有黑褐色宽带;反面黄色,前翅反面前缘中部具一内心白色的黑斑,后翅中部具一银白色大圆斑,其上有一微小白斑。足细长,黄色,后足股节、胫节背面粉红色。常见于草甸、农田,成虫白天活动,喜访花,停栖时翅竖起。广布于中国中、西部及西南,见于西藏东南及南部。体长约80厘米,肩高约40厘米,尾长约25厘米,体重约9千克。通体毛长,光滑,一般为黄色、棕色,根据环境和季节而变化。尾巴蓬松。亚洲胡狼分布范围广。2018年7月7日,TBIC首次通过影像记录方式,确认该物种在中国的分布。栖息于干燥空旷地区,食肉类和植物。杨晓瑞,《世界之巅:西藏珠穆朗玛峰生物多样性观测手册》责任编辑。
图片均由西藏生物多样性影像保护机构(TBIC)提供
编辑:钟华连
本文首发于《中国摄影》2022年第9期“第六届中国摄影图书榜”专题
“中国摄影图书榜”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与影上书房(嘉兴)联合主办
如果您有更多摄影相关资讯
请联系我们:tougao@cphoto.com.cn
☟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