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
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举行的发布会,成为当天焦点新闻。人口是个备受国内外关注的热门话题,与政治、经济、社会、国运乃至大国博弈等诸领域都有紧密的关联,预计人口话题将成为接下来长时间的一个舆情舆论热点。我们看完当天的发布会,注意到会议对于此前未能及时发布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解释,那就是希望给出更多维度的人口数据。这其实是回应了大众的疑惑:此次众所瞩目的人口普查,为何会爽约此前统计部门预定的4月上旬,而迟至5月上旬才发布?正是这样的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爽约,给了一些媒体尤其是西方媒体一个设置负面人口议题的口实,“阴谋论”再次冒头,从而使得中国人口未达预期的传言流传甚广。
近年来,人口问题逐步成为显性的社会议题。从一个业内专家研究课题的隐性话题,经过人口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的呼吁,已经成为一个国内外热议的话题。当一个议题逐步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显性话题的时候,意味着整个社会已经完成了话题建构和心理准备,接下来议题的发展方向就看各方对于这股社会思潮洪水的引导博弈胜负手了。在人口议题的影响下,一个发展的共识已经在全社会达成,那就是城市、城市群、区域、社会、国家的发展,往往是人口红利的结果。劳动力人口的数量规模影响和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天,各个城市对于人口落户门槛的大幅降低、城市之间的要素竞争逐渐转向了对于年轻人口的竞争的现状,已经教育了人们,普及了人口对于经济社会的极端重要性的认知。尤其在今天中美全球博弈的背景下,劳动力人口数量规模逐步被认为将影响未来的国运浮沉。人们不得不关注人口的变化。在此背景下,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如同一座即将扑面而来的远山,人们也做好了迎接这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人口公告。就在这种社会翘首以盼的心理下,这个公告突然未能如期履约!这构成了一个重大的风险行为。
我们知道,在国内常年活跃着数百名外媒的记者,他们在新闻自由的理念指导下,尽力在中国社会挖掘敏感的信息,然后借助他们的舆论权力,引爆境内外舆论场。作为市场化运作的西方媒体,渴望就某个话题制造重磅炸弹,重塑全球议题,为他们带来潜力巨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商业前景。在眼下西方对抗性意识形态已经大势形成的背景下,他们的负面报道还会成为西方“政治正确”的优秀生。近年来人们对于人口问题的担忧和悲观预测,早已让他们对人口话题虎视眈眈,如今人口公告的意外爽约,让他们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舆论引爆点。通过多年来对于外媒引爆国内敏感话题方式和时机的研究,我们认为他们的手法是极其高明的,基本上让我们无可逃避,只能躺枪。他们成功的背景在于,数十年来,中国急剧发展的经济社会现实未能稀释数十年累积下来的社会发展矛盾,一些矛盾堪称积重难返,成为社会沉疴。尤其在网络时代,这种矛盾化作网络舆情爆发,成为今天社会各个利益主体之间难以和谐共处的一道道裂痕。外媒习惯于从网络舆情中寻找敏感话题,只要找到一个能够在官民之间、大型利益主体之间揭开疮疤的痛点话题,在某个媒体平台将之捅破,就会成为热点话题,矛盾就爆发了,接下来就能坐收渔利。外媒报道后,还能通过社交媒体“出口转内销”,再来一波舆论话题倾销。比如房价过高、高额医疗、教育焦虑、黑人偷渡、学伴事件、国际通婚、留学生恨国等,无不得心应手,屡屡引爆。他们获得巨大成功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由于国内主流媒体无视社会矛盾的现实存在,选择性地无视和“新闻维稳”,结果就是弱势群体无处倾诉,一旦被捅破到网络上,立刻就会产生民意喷涌,冲垮舆论堤坝。此次人口结果未能及时通报,也就成为外媒操纵议题的突破口。人口话题重要而又敏感,关键时刻未能给出结果,按照外媒的“阴谋论”思维模式,那肯定就是相关部门在对数据进行某种加工。鉴于中国很多地方有“数据注水”的做法,以及一些部门公信力不高的致命缺陷,这种人口数字阴谋论是很能收买人心的。
实际上,由于未能在预定的时间给给出一个普查的公告,来自境外媒体的文章《中国将报告1949年以来首次人口下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使得外媒设置的人口议题成为一个显著议题,影响了一大批人的心理认知。我们可以说,在这个人口议题的管理上,国内相关部门的做法堪称是险象环生,使得本来众所期盼的数据变成了一个外媒眼里的疑窦重重的“人工产品”,降低了普查和数据的公信力和说服力。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教训,那就是我们缺乏议题管理的意识。如果我们实现意识到一些话题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将成为各方关注焦点,那就必须实现做好舆情预案,预备进行议题设置和引导。就以人口普查来说,世所关注,谁能首先设置议题,谁就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并享有公信力和话语权。即使遭遇对手的攻击,也不过是在我设置的议题下和我对话,依然是议题的一部分,落入我的议题框架。在人口议题这方面,我们可以说吃了亏,人口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此前外媒设置议题的阴影之下。所幸的是,此次发布会的专家就此疑惑进行了解读,而且给出的理由也较有说服力,对于打破那些“阴谋论”还是有帮助的。但从通报会的现场看,发布者对于问题照本宣科的做法,看起来较为机械,容易让人怀疑问答环节并非自由提问,这本身也是容易招致诟病。作者:燕志华 博士 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欢迎关注专业舆情公众号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