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经典的公关行动案例!解读星巴克日前的中国行动计划

燕志华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2022-04-04

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


据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1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星巴克公司董事会名誉主席霍华德·舒尔茨,鼓励其与星巴克公司为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和两国关系发展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此前,舒尔茨致信习近平主席,祝贺中国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达其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文化的敬意。


一个跨国公司领导人主动致信国家领导人,常常被解读 为一个简单的经济行为,但是如果我们将星巴克领导人的行为放在当前中美博弈处于十字路口、中美关系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但又蕴含着极大改善的可能性的时候,我们就会理解,这种行动需要冲破层层政治阻力,需要具备真正的企业家的勇气,从结果看,它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跨国公关行动,此事件必将成为一个经典的公关行动案例。



一个成功的公关活动,往往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要素形成的“时代风口”,再配合绝佳的创意策划,坚决的贯彻执行,然后成就非凡的效果。我们从历史上看,那些著名的经典公关行为,往往是发生在历史转折期、大国关系的十字路口,或者一个大型经济社会体启动变革的关键点。我们会发现很多企业家天生具有这种冒险精神,能够仅仅抓住历史赐予的稍纵即逝的机遇,从而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自己争取到了丰厚的商业利润。

最为经典的一幕,是美国人哈默访问苏联。哈默被称为善于发现和抓住机遇的人,他23岁时就到苏联访问,为刚刚建立的苏联购买了急需的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了他开采石油的特许权。1979年,邓小平访美的时候,中美关系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哈默又看到了历史机遇,虽然他并不在宴会邀请之列,但他没有放弃,设法“混进”了会场,获得了和邓小平对话的机会。1979年5月,81岁的哈默应邓小平的邀请,成为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美国企业家。此后,他的石油公司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

爱国企业家霍英东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抗美援朝,受到国际制裁,物资遭遇封锁。当时不满30岁的霍英东,常常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涨价,不卖次品,将一船又一船的物资提供给大陆。为了阻止霍英东,港英政府甚至一度把霍英东的企业停了半年的电,不过依然没有阻止他。冒险精神加爱国之心,成就了一代卓越企业家。

刚刚走完人生之路的时尚巨头皮尔卡丹,在1978年就已经踏上中国土地,成了第一位来到中国的欧洲设计师。1979年,皮尔卡丹在中国成功举办了对国人来说史无前例的时装秀,“皮尔卡丹”品牌也随即进入了中国,并成长为时尚名牌。皮尔卡丹坚信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和巨大的时尚空间,坚持加码中国,事实证明,他抓住了历史的机遇。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那么今天,我们如何解读星巴克的领导人的这次主动致信中国领导人的行为?又如何理解国家领导人对于这位美国人充满热情的回复?

众所周知,在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的四年时间里,尤其是最近两年,中美关系遭遇了巨大的困难,特朗普举着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号,频频向中国挥起制裁的大棒,不光令不少中国企业举步维艰,也殃及不少美国企业。特朗普希望通过行政压力、税收政策、舆论影响等手段迫使大型企业回流美国,强令中美企业“脱钩”,中国之间正常的经贸交流陷入前所未有的冰点时刻。企业家如果拒绝或者不做出积极回应行为,就可能遭到特朗普政府的报复。在这样的形势下,中美关系处于一个敏感期和危机期,但是也意味着一个危中有机的可能性。因为人们都理解,经贸关系如此紧密的两个大国之间,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时代。

这个危中有机的可能性,随着特朗普的连任之路梦断而变得空前乐观。正如人们预料和新闻报道的那样,当选总统拜登上台后,极大可能废除前总统一系列的荒谬政策和不正常的做法,大概率回到奥巴马执政时代、尤其是第二任期时代,中美关系或将就此迎来巨大转机。虽然中美竞争博弈大势已难改变,但是具体方式方法肯定将与特朗普时代大有不同,起码两国之间正常的经贸交往活动不会遭遇特朗普式的打压,毕竟在制裁中国的过程中,很多美国企业也损失惨重。这实际对于一些美国企业意味着,一个回归正常轨道、重返中国市场的风口,已经“风起于青萍之末”。

对于中国而言,美国的制裁行动没有给我们带来伤筋动骨的损失,但是毕竟,美国政府制造的这股反全球化的“风暴”,刮走了不少外资和企业,给我们制造了不少的麻烦,给我们大国崛起带来了不少的坎坷。正因为此,我们对于那些对于中国抱有善意、准备大张旗鼓扩大再生产的企业,我们报以极大的友好和热情,给他们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并借此向全世界再次展示大国开放的姿态,欢迎来华投资的一切友好企业。正如总书记回信强调的,“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为包括星巴克等美国企业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机遇垂青有准备、有胆识之人。尤其是看好中国、希望搭上中国发展快车的企业家。星巴克公司董事会名誉主席霍华德·舒尔茨在此形势下主动致信中国领导人,必然是看到了中美关系行将破冰改善之际蕴藏的巨大历史性机遇,在此之际展开公关行动,必将获得中国方面的热情回应。事实也证明,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回信说明了一切。

霍华德·舒尔茨现年 64 岁,1986 年成为星巴克CEO,逐渐将星巴克经营成世界知名品牌。2018 年 6 月 26 日正式辞任后,舒尔茨仅担任星巴克名誉董事长。值得关注的是,舒尔茨曾经公开支持希拉里竞选美国总统,也将特朗普称作“每天都在制造混乱的总统”。

舒尔茨此次致信行为,我们认为将成为经典的公关行动案例,是因为他恰到好处了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各方面因素,因此获得了成功。但其实,看到这个机遇的企业家应该不在少数,但是富于勇气,并坚定迈出第一步的,却只有一位舒尔茨,而他因此获得了成功。我们可以预料,星巴克接下来必将在中国进一步拓展市场,扩大投资。

星巴克的公关行动,对于我们中国企业,是否也有启发?


作者:燕志华 博士  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打不开链接的文章可以发私信索要)
从员工猝死看资本如何将法律问题转化成公关问题
复盘京东道歉:一个短视频踏进了三个舆情雷区
都市媒体下沉,构成对基层的“文化入侵”

马保国、武则天她M在Q州……中国“低俗文化”小史

大选中的传播:社交时代的美国传统媒体依然强大

“于鑫慧事件”背后:反转舆情的主角常常是女性

陈佩斯和马云:命运沉浮的决定性因素

鲍某明案拆解:“后真相”时代舆情应对的新策略

从美国大选看社交时代的民调:一种没落的公共产品

海底捞:关键“护城河”已失守

贵州公交坠湖事件的四个问题需要严格辨析

这则假新闻的爆发,是各方“共谋”的结果

教育舆情高发,校长该有何为?

粮食舆情:一场社会心理的“意外波动”

陈有西的豪赌导致社会舆情的巨大风险

许可馨事件,如何演变成了一起“次生舆情”?

山东舆情频频爆发背后的“结构困境”

这个境外输入性信息,如何重建了舆情研究的新框架?

“方方现象”背后:社交软件操纵舆论的真相

“原阳舆情”爆发的背后:县城普遍畏惧记者如虎

“高晓松直播翻车”,引爆事件的关键节点是什么?

“直播性侵”案的滴滴网约车声明存在一个认知盲区

方方和“大衣哥”:被驱逐的背叛者

由高福、石正丽看声誉危机管理的一般法则

规训与训诫:解读李文亮医生情况调查通报

医护人员,又一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进入疫情反思阶段尤其要防范网络舆情出现重大误判

李文亮的官方调查评价是如何进行微妙表达的?

病毒可能一举击中了西方社会的治理“死穴”

风口浪尖上的沉默群体

武汉的暗伤

2月13日:一个似曾相识的关键拐点

道歉恢复名誉?追认荣誉?官民舆论场紧急寻求共识

信息对冲:中国舆论场里一场大型的社会试验

“500多万人已经离开武汉”:爆炸性信息的台前幕后

故宫院长道歉:一场与冠状病毒博弈的“信息战”

中药协会的最后一击

华为舆情和“景观社会”

突发舆情事件中的官方发布策略

从近日舆情热点谈城市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赵忠祥:国脸面具下“不甘心”的人生

这个有关“两头婚”的600万点击文章击中无数人痛点

大学开学典礼背后的真相:我们正在迎来“平庸的一代”

当下热点教育舆情背后:中层的风险与焦虑

郑永年怒斥标题党?但他本人也要承担几乎一半的责任

“小镇青年”的崛起和名人饭局的寥落

“揭丑运动”为何在教育界影响最深刻成果最丰富?

网评员的自我修养和工作方法

从知识考古的视角看今天教育的“囚徒困境”和出路

网评员的自我修养和工作方法

丰县李秀娟案:这场“新型舆情”的死结在哪里?

重新考察梁某华谢某芳自杀案:直播型人格和新型自杀

山大的“下半场”

三峡大坝遭遇假新闻最强流量冲刷!我们看到了两个教训

网络舆情的权力转向

7月是女性舆情月,暴露了女性主义在当代中国遭遇重挫

眼下的网络舆论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传播现象

听说中美女主播还要再约?这里有两个建议给刘欣

从贸易战看美国“舆论战”的秘密武器!一句话就能说清了

舆情:响水事故后的这个特殊现象,才值得好好深究

官方发布真相,不应追求“舆情反转”的效果

长三角应警惕和防范“李云龙式“的干部

中国富豪们闹心美国?从近期热点事件看网络舆情新动向

“咪蒙”的命运与背后的三股网络势力

从克林顿看刘强东:“桃色新闻”中的声誉恢复之路

从俞敏洪言论危机谈公众人物如何安全地“实话实说”?

 

欢迎关注舆情专业公众号”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