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宫院长道歉:一场与冠状病毒博弈的“信息战”

燕志华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2022-04-04

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


21日下午,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网络信息漫天传播的时候,故宫博物院王旭东院长一定会想起他诚恳发布道歉书的那个凌晨。


在故宫博物院的官微21日凌晨发出道歉书之后,一大早就冲上了微博热搜,但到了当天中午,网络舆论风头急剧调转,关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信息爆发,疫情信息一时席卷全网。道歉事件的关注度几乎荡然无存。


整个下午,王院长的内心,是懊悔,还是欣幸?


自从@露小宝 LL17日发布在周一闭馆日开着大奔进故宫的微博之后,引发的网络舆情就一直高烧不退。即便故宫在第一时间进行了道歉,但是寥寥数语未能抚慰网友不平的情绪。这显然给故宫带来了莫大的压力,这必将倒逼未来的故宫开放政策和社会服务带来很多改变。舆情的走向也是这么充满不确定性,就在网友的注意力已经被特权、车主背景和海外豪宅牵着巨大多数注意力的时候,故宫博物院的院长却突然道歉了。



我们将前后两份道歉书进行文本分析,会很容易发现,院长的道歉书更为恳切,也能针对网友特定疑问进行解疑答惑。虽然并未能够全部回应网友的信息公开诉求,而且行文也并不完美,甚至还因为提出“闭馆活动”而留下了新的谜团,但是毕竟态度诚恳,也能一定程度获得谅解。能看出馆长是希望诚恳地为此次舆情结案,不再为今后留下舆情尾巴。


但这个道歉事件,最大的亮点,不在道歉本身,而在于时间。放在凌晨发布,肯定是慎重考虑的结果。实际上,从很多网友的反映看,他们确实也对在这个大冬天的凌晨进行发布,颇感蹊跷,也有很多猜测。想达到神不知鬼不觉的效果?肯定是不对的;想起个大早来抢微博热搜、上头条,也肯定不是他们的初衷。我们的判断,这是一个高手指点下的精心策划的信息博弈。


如果对这两天的信息进行回溯,会发现新华社是在20日以电文形式,报道了国家领导人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各大新媒体平台已经纷纷作了报道。中央领导对于疫情作出指示,意味着这种新型病毒非同小可,大概率是接下来网络关注的重中之重。毕竟2002年“非典”肆虐的日子里,几乎每个传播的信息碎片里都带着SARS病毒,这种难忘的网络记忆,以及冠状病毒并未被真正攻克、只是后来凭空消失的潜在恐惧,会在新的时空里,会因为类似的病毒信息瞬间被唤醒、被引爆,一举占据网络世界的信息主角。这就构成了熟知网络传播规律的人士才会了解的网络发布的敏感“时间窗口”。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相关事件的总结,这个“时间窗口”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对于可能影响社会舆论和网络舆情的、或者需要尽可能地降低社会影响的敏感信息,选择发布的时机至关重要。在需要引爆传播、扩大影响力的时候,需要清空舆论场,静待舆论场其它重要信息退潮,网民注意力处于涣散之际,或者借力类似题材的重大舆情爆发之际,顺势推出相关信息;在需要降低舆论影响力的时候,则可以选择在舆论场充满喧嚣的时候“浑水摸鱼”,或者在预知某个重大新闻即将爆发的时候“飞蛾投火”,因为前者巨大的爆炸力会淹没其它信息的影响力。当然,网络的传播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非人为操纵的结果。网络规律它就是一个网络公器,无所谓好坏。上述说法也仅是规律的一部分。我们会发现很多网络高手在制造网络爆炸性信息的时候,会综合运用很多手法,令人目不暇接。


以博物院发布道歉来说,抢抓这个敏感的“时间窗口”的关键点在于宜早不宜晚。早了,就可以在新媒体、传统媒体和网络自媒体反应过来之前,获得相当的关注度,确保普通网民和媒体读者都能第一时间关注到“故宫博物院院长亲自道歉”的新闻要义;晚了就无效了。不存在完美的道歉,院长的道歉肯定也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会遭遇一定的挑刺和指摘,但是相信会获得多数网民的理解。重要的是,人们已经关注到了院长再次诚恳的道歉,即使有媒体打算就此大做文章,预料中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巨型信息流已经掩杀过来,完全淹没这种质疑的声音。


实际上,正如我们看到的,博物院的道歉书在上午获得了足够的关注,冲上了微博热搜的第一名。各大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一些自媒体也开始就文本中的不完善进行了质疑。但是到了中午,风头突转,关于病毒的信息,包括传言、流言乃至谣言,瞬间暴涨,巨型信息流淹没了一切。整个舆论场已经洪波涌起。所有其它信息,如关于故宫博物院、特权、车主、豪宅、质疑,都被这汹涌的流量冲刷到了爪哇国。好奇和恐惧,攫取了网民的心。


所以,21日的那个下午,王院长的内心,肯定是充满欣幸的。通过对信息发布的时间窗口的精准把握,几乎是完美地实现了各项目标任务。


1月21日,北京是个多云转晴的天气;同日的武汉,却是一个多云转雨的天气,那肯定是个雾霾重重、愁云深锁的日子。这些信息都还挂在网络上。奇怪的是,当天老黄历APP给武汉人民的建议,是“宜疗病”。呵呵。

 

 

作者:燕志华 博士,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打不开链接的文章可以发私信索要)

中药协会的最后一击

华为舆情和“景观社会”

突发舆情事件中的官方发布策略

从近日舆情热点谈城市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赵忠祥:国脸面具下“不甘心”的人生

这个有关“两头婚”的600万点击文章击中无数人痛点

大学开学典礼背后的真相:我们正在迎来“平庸的一代”

当下热点教育舆情背后:中层的风险与焦虑

郑永年怒斥标题党?但他本人也要承担几乎一半的责任

“小镇青年”的崛起和名人饭局的寥落

“揭丑运动”为何在教育界影响最深刻成果最丰富?

网评员的自我修养和工作方法

从知识考古的视角看今天教育的“囚徒困境”和出路

网评员的自我修养和工作方法

丰县李秀娟案:这场“新型舆情”的死结在哪里?

重新考察梁某华谢某芳自杀案:直播型人格和新型自杀

山大的“下半场”

三峡大坝遭遇假新闻最强流量冲刷!我们看到了两个教训

网络舆情的权力转向

7月是女性舆情月,暴露了女性主义在当代中国遭遇重挫

眼下的网络舆论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传播现象

听说中美女主播还要再约?这里有两个建议给刘欣

从贸易战看美国“舆论战”的秘密武器!一句话就能说清了

舆情:响水事故后的这个特殊现象,才值得好好深究

官方发布真相,不应追求“舆情反转”的效果

长三角应警惕和防范“李云龙式“的干部

中国富豪们闹心美国?从近期热点事件看网络舆情新动向

“咪蒙”的命运与背后的三股网络势力

从克林顿看刘强东:“桃色新闻”中的声誉恢复之路

从俞敏洪言论危机谈公众人物如何安全地“实话实说”?

 

欢迎关注专业公众号”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