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00多万人已经离开武汉”:爆炸性信息发布的台前幕后

燕志华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2022-04-04

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体和新闻本身在很多情况下构成了风险要素——生成或者散播了火星——那些在风口浪尖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往往会引爆一场新的危机。但是很多发布会是不可避免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它意味着信息透明、社会责任和勇于担当,尤其是涉及到政府角色的时候,发布会几乎是箭在弦上。在信息社会的迷雾之中,社会需要灯塔。所以当我们看到湖北省和武汉市背负重重压力,勇于面对社会公众举行发布会,这本身意味着勇气和责任。


发布会作为风险引爆点,在于网络和社会的负面情绪正在寻找一个宣泄口,一旦发布者出了错,那就会成为一个情绪靶子。此次发布会上,因为口罩生产能力反复说错、省长市长口径不一、戴不戴口罩缺乏一致行动,更因为曝出500多万人已经离开武汉”的爆炸性信息,这个发布会让人感觉仓促草率,相信相关负责人也充满挫败感。



尤其是一种网络和社会情绪正在蔓延,这就是“迷乱”的心理现象。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心理能量。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样一种非理性的迷乱现象。当社会心理充满愤懑、却又无处发泄的时候,迷乱的心理从每个社会个体的内心生成,并快速聚集为社会情绪。如同本来奔流有序的心理洪流为巨闸所困,形成巨大的漩涡。这是一股迷失了方向的社会能量,无声的惊涛骇浪。如果善加利用、积极引导,会成为正向的建设性的力量;如果引导不力,或者怒火找到宣泄的出口,会在瞬间就会形成破坏性的力量,冲垮社会心理堤坝。这种网络情绪已经在一些重大舆情事件中被激发,因为当事人应对不利而化为愤怒能量。2003年SARS肆虐期间和汶川大地震期间,我们曾经感受过这种巨大的社会心理力量。在今天,当全民由追责故宫大奔事件的愤怒,转向全民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的舆情突变中,迷乱心理再次集结。如果武汉相关负责人应对不当,很有可能激发出巨大的网络愤怒。


湖北的省市联合发布会,因为上述各种不当,已经引发了网民很大的质疑,如果接下来没有更好的应对,很可能会成为网民的愤怒发泄口。


在此后,武汉市长又接受了央视的访谈。在综合了前后两场发布会、访谈会的信息后,我们今天可以复盘这场发布会,谈谈它的成败得失,以及那个“500多万人已经离开武汉”信息的背后谜团。


很多人盯紧了发布会上省长的几次口误,再加上在这个万众瞩目的场合,省长的疲惫形象并未展示出重大关头应有的果断决策力和坚定领导力,招致了很多的批评。平心而论,领导的屏幕形象和反复口误的确是非常减分的,但是如果因此直接质疑或否定他在这场抗击病毒的重要战役中的领导作用,目前看还是没有直接理由,也是不合适的。至于三个发布者口罩使用的不一致,只能说明此次发布会的仓促,肯定都是从忙乱的工作现场赶过来,没有来得及进行良好的沟通,这个我们也就不要太苛求。还是湖北的本地作家方方说的比较好:三个官员……频频出错,说明内心也很乱……他们的表现不过是全国官员在此关键时刻的平均水平。这的确是的评。


其实也正是这样的危急时刻,以及相当仓促的临场表现,让我们深深感到,太平官太好做了。太平无事,一好百好;危机来袭,一错全错。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没有极端的考验,我们无从分辨优秀和庸者的区别。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无疑可以说,病毒成了检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但是1月26日这场由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举行的通报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的新闻发布会,最值得深思和玩味的地方,是武汉市长主动曝出“500多万人已经离开武汉”这个爆炸性的信息。在此重要场合主动曝出这样的信息,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这种带来更深社会心理恐慌的信息,公布出来是恰当的吗?


我们看到,发布会之后,绝大多数媒体都将这个“500多万人已经离开武汉”的信息作为主要标题,“500万”成了火速传播的关键词。这意味着,这个信息带给社会的心理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在此之前,高级专家组已经建议切断病毒传播路径的最好的措施就是“武汉人不出去,外地人不进来”。这种做法也结合了我们体制的优势,迅速获得主流认可。武汉也在除夕前夕宣布“封城”。人们虽然已经预料到肯定会有不少疫区的人们离开武汉,数万、数十万都在意料之中,但是没想到竟是这样一个天文数字。难怪全国人民都被惊到了。


作为长期从事危机管理的专业人士,我们在事后复盘这个发布会,对于武汉主动曝出这个数字,抱着较大的保留态度。理由如下:


  • 主动公布真相是个进步,但是并非所有的真相和数据都需要公布,因为信息社会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这还涉及一个理性选择的问题。“假话不能说,真话不全说”是个发布原则。尤其在眼下社会心理高度敏感的深刻,真话里面有利于稳定的多说,不利于稳定甚至引发恐慌的,可以少说,甚至不说;


  • 新闻发布需要针对社会大众和网络舆论的痛点进行答复,眼下人们更关注的是疫情现状、口罩和防护服供应、感染率和致死率、封城的实际效果等等,而对“多少人已经离开武汉”的话题并不敏感,因此主动说出这个数字是一种“节外生枝”;


  • 发布会具有影响舆论、话题引导和议题设置的功能。在全民草木皆兵的敏感时刻,一个并不在社会关注范围之内的数据,会直接意外引爆社会舆论,引发新一轮的不必要的社会心理恐慌;


  • 这个具有吸睛效应的数据发布之后,各大媒体和社会大众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这个新闻点上面,其它更为重要的新闻点反倒落于下风,迅速被淘汰。


基于以上看法,我们认为武汉发布会公布的“500多万人已经离开武汉”的信息,除了引发新一轮恐慌和针对武汉人的特定歧视,目前看不出正面的积极的效果。即使有媒体在现场进行提问,对此的回答也应该有所保留,或者作为一个事关全局的重要情报进行淡化处理。


但如果我们考虑到,武汉市长作为一个副省级的高级干部,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信口开河,那肯定是一种草率的看法。当我们看了市长在接下来接受央视记者访谈的内容,我们才找到了“500万人”信息谜团的答案。


以下两则是综合环球网、央视网等权威媒体对武汉市长接受央视访谈的新闻实录:


  • 27日,武汉市长周先旺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一个超千万人口的城市,采取封城、在人类史上是从没有过的,但是面对现在的情况,我们把门关了,有可能把疾病关在城内,在历史上我们都会留下骂名,但只要是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有利于人民生命安全、马国强同志和我,承担什么责任都可以,因为关门,最后说要问责,说人民群众有意见,我们愿意革职以谢天下。


  • 武汉市长周先旺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这次疫情其实各方面对我们信息的披露是不满意的,我们既有披露的不及时的一面,也有利用有效信息来完善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对于披露不及时,希望大家理解,它是传染病,传染病有传染病防治法,要依法披露,作为地方政府,我获得信息之后,授权之后才能披露,这一点在当时不被理解。


由“我们把门关了,有可能把疾病关在城内,在历史上我们都会留下骂名”这句话,我们从中能够读出的意味是,关于封城,武汉局部民意和全国大局民意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封城在当地遭遇了不少群众的抵触和不解,“因为关门人民群众对我们有意见”。在局部和大局、举棋不定和亟需果断决策之间,作为中间“夹心层”的地方决策者,经历了怎样的痛苦煎熬!一市之长如果不能保护自己的市民,谈何父母官?可是如果不能顾大局讲政治、迅速封城,致使病毒快速蔓延,那注定是历史的罪人!


我们由此可以理解为何市长会在发布会上公布这个“500多万人已经离开武汉”的爆炸性的信息,就在这样艰难决策的过程中,形成了敏感的空窗期,城门欲关未闭之际,五百万人已经趁机突围出城,当政者的心理重负或许因此有所减轻。


第二则新闻透露的信息是,“传染病有传染病防治法,要依法披露,作为地方政府,我获得信息之后,授权之后才能披露,这一点在当时不被理解”,告诉人们,披露的时机并非是刻意隐瞒,而是出于严格程序的考虑。



作者:燕志华 博士,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打不开链接的文章可以发私信索要)

故宫院长道歉:一场与冠状病毒博弈的“信息战”

中药协会的最后一击

华为舆情和“景观社会”

突发舆情事件中的官方发布策略

从近日舆情热点谈城市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赵忠祥:国脸面具下“不甘心”的人生

这个有关“两头婚”的600万点击文章击中无数人痛点

大学开学典礼背后的真相:我们正在迎来“平庸的一代”

当下热点教育舆情背后:中层的风险与焦虑

郑永年怒斥标题党?但他本人也要承担几乎一半的责任

“小镇青年”的崛起和名人饭局的寥落

“揭丑运动”为何在教育界影响最深刻成果最丰富?

网评员的自我修养和工作方法

从知识考古的视角看今天教育的“囚徒困境”和出路

网评员的自我修养和工作方法

丰县李秀娟案:这场“新型舆情”的死结在哪里?

重新考察梁某华谢某芳自杀案:直播型人格和新型自杀

山大的“下半场”

三峡大坝遭遇假新闻最强流量冲刷!我们看到了两个教训

网络舆情的权力转向

7月是女性舆情月,暴露了女性主义在当代中国遭遇重挫

眼下的网络舆论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传播现象

听说中美女主播还要再约?这里有两个建议给刘欣

从贸易战看美国“舆论战”的秘密武器!一句话就能说清了

舆情:响水事故后的这个特殊现象,才值得好好深究

官方发布真相,不应追求“舆情反转”的效果

长三角应警惕和防范“李云龙式“的干部

中国富豪们闹心美国?从近期热点事件看网络舆情新动向

“咪蒙”的命运与背后的三股网络势力

从克林顿看刘强东:“桃色新闻”中的声誉恢复之路

从俞敏洪言论危机谈公众人物如何安全地“实话实说”?

 

欢迎关注专业公众号”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