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舆情:一场社会心理的“意外波动”
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
26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明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裕,要警惕“粮荒”炒作,不要盲目跟风囤粮。此前有媒体报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洪涝灾害影响和国际粮价震荡传导,我国粮食市场运行出现了阶段性波动,粮食安全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不乏一些恐慌的社会心理。
我们可以说,农业农村部的发布会,也是对近期针对粮食市场波动社会恐慌心理的安抚,是一种政府危机公关行为。
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国际关于粮食问题的传闻一直不绝于耳。在今年四月份时候,在输入性的国际粮食恐慌中,已经有人要屯粮。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总书记多次提到了粮食安全问题,一次是4月的政治局会议,一次是7月份视察吉林,还有就是最近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中央高瞻远瞩,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对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其重要意义怎么评估都不为过。但是我们注意到,各级媒体在报道和传播这个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新闻的过程中,由于传播议程设置问题,引发了一定社会心理波动。这一点是意想不到的。
我们就此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此次粮食问题产生的社会心理波动,凸显了新闻议程设置的科学性问题。
经过媒体广泛而密集的报道,该新闻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各级主流媒体、商业网站、新媒体、客户端纷纷进行了转载,并配发了评论。各省市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吸引了社会组织的参与,如餐饮协会、公共关系协会也纷纷发出倡议,开展“光盘行动”等。连一度红火的吃播都受到了一定的媒体讨伐。
其实在全社会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粮食消费风尚,在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传统,主流媒体已经进行过多次集中报道。以“粮食安全”进行网络搜索,会发现主流舆论对该主题的关注从未放松。比如,在2013年1月份,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大主流网站都做了类似的专题。但由于那时中国GDP刚刚超越日本不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乐观情绪高昂,而且当时中美关系还算稳定,再加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的十多年的丰收,主流舆论也营造了粮食安全无虞的社会认知,因此,节约粮食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社会道德风尚,是一种传统美德,而且宣传这种美德,本来就是主流媒体的社会职责,是例行宣传动作,那时人们并不会将之和社会稳定、大国博弈联系起来,很少想到粮食恐慌会在现实中真实地发生。
但在今天,这样大规模的节约粮食运动却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心理波动,也引发了不少的怀疑,是不是粮食真的出现了问题?再加上此前已经有相关的粮仓安全问题的报道,更增加了粮食问题的模糊性和话题的吸引力。这个现象是值得探讨的。
从传播心理的角度看,产生这样意外的社会心理波动,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各种国内国际风险因素、敏感因素高度叠加的背景下,民众心理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一点风吹草动,就会紧张不已。媒体大规模报道的时机,既不是“粮食日”或者“爱粮节粮”宣传周,也不是某个重要大会或者节点事件的程序性报道,密集的新闻报道就呈现了突发性新闻的特征。新闻生产缺失了合理性的背景铺垫和知识普及。因为粮食过于敏感,牵动社会人心,关乎社会稳定,肯定会引发一定的猜测心理。而且,吃播行为、节粮行为,在今天被认为是民间行为,具有个体行为属性,如今也被强行纳入公共领域,成为监管的对象,就难免惊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让他们有些担惊受怕。
在中美全球性紧张博弈的背景下,又叠加国际粮食危机、疫情危机,这需要在中央领导下,从上到下凝心聚力,全社会以合力应对压力,合情合理,也是大众普遍能够接受的事情。这个时候更需要重视风险,防范危机。如果媒体宣传本身,对于重大主题、民生主题和敏感话题的报道形式突然打破惯有模式,给人感觉“非同寻常”,反倒可能成为一种风险性的惊扰因素。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所以,在眼下中美博弈、疫情防控和粮食安全风吹草动的关键时期,对于重大民生问题的报道,如果涉及到社会稳定、国计民生以及长治久安问题,主流媒体应该充分考虑到传播心理问题,考虑到社会心理承受问题,有必要进行传播议程的科学设置。
所谓科学的传播议程设置,就是在敏感重要的新闻议题上,需要事先从受众的接受心理出发,尽可能以易于接受、易于“说得通”的方式进行报道,降低突发性和冲击力。这种设置,体现了新闻作为文化产品,具有文化创意和文化设计的属性,但它同时又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产品,因此有必要从社会稳定和民众接受心理出发,进行一定的议题风险管理。
比如,在酝酿和推动一个重大主题报道之前,是否可以先进行“舆评”,也就是社会舆论、网络舆情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评测?并且进行分级,按照级别,分别施策。如果具有“爆炸性”、破坏性的冲击后果,是否考虑相应的铺垫式的信息缓冲?新闻爆发后,要不要进行社会心理的抚慰和善后?诸如此类。
这实际就涉及我们要提出的第二个建议,那就是要在信息传播领域,适时适当建立社会心理的抚慰机制,进行政府的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
不少人已经注意到,新华社在8月11日报道总书记的指示之后,于13日又推出了《7年之间,总书记缘何数次批评“餐饮浪费”》,详细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3年1月总书记在一份材料上批示之后,对粮食安全问题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又作出的多次指示。这样的深度报道一方面是一种回顾性的新闻集纳,另一方面也说明,总书记对于粮食安全的关注是一以贯之的、从未放松的,也间接为8月11日的新闻报道补充了相应的背景材料。这是一篇非常及时、也非常精彩的报道,客观上体现为一种公共关系领域的危机管理。
为何需要在信息传播领域尝试社会心理的抚慰机制?这是因为考虑到我们的新闻宣传活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客观上形成了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指导方针,也就是在实践上一直实行表扬和正面报道为主。在这种正面的积极的信息传播环境里,作为受众的公众适应了以轻松、开放的心态,来接收信息输入的心理模式,对于信息的真伪良莠很难及时准确鉴别,并且缺乏防备之心,在此情况下,一旦敏感信息、负面信息的突然大爆发,很容易对猝不及防的社会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产生心理波动或者心理伤害,影响社会稳定。这样的信息传播环境,也常常为谣言、流言、传言的爆发和传播,大开方便之门。在正面积极的信息传播环境下,任何一点不符合主流的和既定观念的信息,都会导致大规模的猎奇性的围观和私下流传。因此,我们可以说,鼓励一定范围的舆论监督报道、无需针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假新闻如临大敌、利用一些谣言或假新闻流播的时机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都是当下我们的信息传播领域需要推进的工作。
因此,所谓的抚慰机制,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危机干预、对于负面情绪的正面引导。可以根据网络舆情的大数据监测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动向,及时推出解释性和安抚性的报道,推动社会心理波动的平息和平衡。当然,这有赖于媒体和媒体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和社会机构等多方的共同行动起来,可以作为一个话题和课题,吸引各方的探讨研究。
此外,对于粮食安全的说明,我们建议适时引进第三方进行危机的干预。
关于粮食安全的官方报道,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相关部门的情况说明,也被民众当做例行工作。所有这些官方报道和政府发布,会被民众在接受心理上认为是一种固定程序和政治宣示,至于公众是否真的相信、是否给予足够信任,不能不说是存疑的。在这个方面,如果在官方的发布之外,再引入第三方,比如具有公信力和说服力的相关专家、研究机构或社会组织,在科学严谨的研究调研后公布数据,相信对于公众的说服力和心理的安抚来说,作用是巨大的,效果相对于官方的单独发布,也肯定是更佳的。
欢迎关注舆情专业公众号”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