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则假新闻的爆发,是各方“共谋”的结果

燕志华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2022-04-04

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


这两天,大家都在谈南京一个反转的新闻。由引发热烈争议的“大学生偷外卖被刑拘”道德事件,到最后真相大白,变为“在职小青年成为惯犯”的社会新闻。大相径庭的结果,引得很多人都在反思。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解析的传播事件。首先我们要辨析一下,它是谣言,是假新闻,还是虚假信息?


这个事件的基本事实是,一位年轻人经常偷外卖,结果被刑拘了。但是新闻有没有敏感的标签,构成了能否爆发、能否引发社会情绪潮汐的关键。在反转之前的新闻中,年轻人被打上的标签是“名牌大学生”、“考研”、“兄妹辍学供他学习”等,和伦理道德关联密切,结果引发了很多人的同情或者批评。在反转后的新闻中,年轻人的标签是“已毕业大学生”、“已就业”等,结果大家就冷静客观了很多。虽然新闻反转了,但是新闻的基本事实并没有变,因此它不是谣言,因为谣言一般被认为是“没有事实根据、被捏造出用于传播的言论”。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谣言的界定远非如此简单轻易,而是有复杂虚幻的外衣。


那么它是不是特朗普经常提到的那种假新闻(Fake news)呢?一般认为,假新闻具有新闻事实,但是具有主观的恶意,是故意发布的虚假信息。在这一点上,Fake news等同于Disinformation。但是此次新闻,因为它有基本事实,而且人们在传播和阅读中只是进行了道德属性的评价,并非出于主观的恶意传播,因此也不是假新闻。那它就只能是虚假信息(Misinformation)了:人们无意中传播的偏离了事实真相的信息。但我们为了传播阅读的便利,还是姑且以通俗易懂的假新闻称呼之。


这则将很多读者带到沟里的虚假信息,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其实在一开始就因为上述各种敏感的标签,具备了爆发的潜能。但是要实现大规模的传播,则是一个在新媒体环境下各方“合谋”的结果。正如每个实现10万+的文章,无不是双方心照不宣合谋的结果:我的文章刺中了你的焦虑或者恐慌,你从我的文章中获得了共情、共鸣,在分享转发中我获得流量,你获得圈层社会支持。我们有必要知道,社交媒体时代的流量现象,是社会共享和社会合作的结果。



“大学生偷外卖被刑拘”新闻的传播中,共谋的各方和传播过程是这样的


  • 新闻生产者贴标签,刺激社会情绪

新闻的生产者常常熟谙撩拨社会情绪、刺激社会心理“穴位”获得流量的技巧,那就是打道德伦理的擦边球,堪称屡试不爽。通过强调身份标签、碰瓷伦理道德、刺激社会心理,一则普通的社会新闻“年轻人偷外卖”,就变成如下新闻


一个名牌大学生在考研期间屡次偷外卖而被刑拘,而为了支持他的学业,家中3个兄妹都辍学了。此次刑拘,让全家梦破。


这样,一则即将爆发的新闻出台了。可以想见,每个读了这则新闻的正常人,都会瞬间陷入“心绪难宁”,耿耿于怀,如鲠在喉。


  • 权威部门出镜,增加可信度

在采访的视频中,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出镜接受了采访,陈述了相关事实,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让人感到疑惑的是,首次接受媒体采访和20号公布真相的信息都是来自于同一家单位。为何陈述事实会发生如此之大的转变,并直接导致了新闻反转?两个可能的解释是,第一,首次采访时候调查尚未得出真相,但是基本事实已经清楚,在记者采访要求下匆匆曝出;第二,采访对象受到了记者的影响,按照媒体的口径进行了述说。这两种情形即使属实,也并不意外,毕竟基本的事实摆在那里,“夹带”一点标签并不算是“私货”。但从实际的传播来看,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标签,就会带来传播效果的云泥之别。


在宣传成果也是政绩的时代,很多单位和部门会将“上电视”作为一个工作成绩来看待。但是需要理解的是,在记者和被采访者临时搭建的新闻语境大棚中,被采访者常常也是一种新闻的道具,是按照掌握权力话语的记者要求进行一系列行为的。通过安排被采访者采用设计的台词、语气,常常可以左右新闻的传播力,从而成为新闻产品的特定加工环节。


  • 读者道德感爆棚,新闻激发了他们的道德优越感和表达欲

网民群体的特征就是充满热血,正义感和道德感爆棚,所以可以理解,任何事件如果是和伦理道德沾边、击穿伦理道德底线,或者紧贴底线行为,总是会激起社会情绪波动,爆发激烈网络舆情。因为从来没有人会怀疑自己缺乏正义和道德,道德事件如果不能亲身参战,进行热血捍卫,那总是令人心绪难平。


《大学生偷外卖被刑拘》单是标题,就让网民燃起道德使命感,并且根据人生经验不同,立马分成两派:一派是同情派,认为大学生求学不易,肩负改变家庭命运重任,实施严惩令人同情;另一派则是“卫道派”,认为大学生有文化却成为偷窃惯犯,不能姑息。两派对立越是激烈,越是意味着争议性强烈,越是意味着新闻的成功,最后归结为新闻生产的成功。


当然除了上述三方,还有一些隐性的力量参与其中,左右传播的成功。比如眼下流行的算法的自动推荐,在更多的平台和层面展示出来,提高曝光量;社交软件用户的圈层分化,使得圈层分享大为流行,增加了圈层的阅读量和不同族群的分裂,等。


正是由于各方力量的合谋,才使得反转前的新闻获得巨大的传播成功,成为一个较为明显的传播现象。正因为传播势能巨大,所以当真相陡然出现的时候,反转势能同样强烈,两波传播势能来回掩杀,让人感到被辗转碾压,情感透支,感到疲惫也开始反思。但当下一次假新闻再次泛滥的时候,他们又一次会义无反顾地乘着潮头,中流击水——深处这个社交软件的时代大潮中,谁人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要你有情绪,你能感知,你有道德,有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带着情绪和热血,跳入这信息的是非之海。


这场新闻的反转和反杀,看起来似乎只是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的折腾,看不到具体的受害者。但是城市的形象,其实是最大的牺牲品,间接也连累到每个人,却是大家不容易关注到的。


大家会注意到,这场围绕“大学生偷外卖”为基本事实的事件,在反转之前,全世界都已经就此情绪激动地讨论了个遍,愤怒动员结束了,负面印象形成了,这时候真相才姗姗来迟。虽然说是反转了,可是曾经留下的新鲜的负面情绪痕迹,却不是轻易能抹平的。正如幸福突如其来,前一刻的悲伤留下的泪痕,已经将面部冲出一道道沟壑。更何况,很多人一旦有了成见,是不太容易改变的。传播中的负面标签,并不是容易消除的。人类的认知规律还在于,在很久以后重提往事的时候,总是记忆最深的标签最先浮现出,而那往往就是第一次的印象。也就是说,负面舆情一旦爆发,就不大可能完美回到清白的从前。


近年来,南京意图以名城、古城、创新创业、博爱等崭新因素来重塑城市形象,冲淡历史留下的悲情色彩,打造活力和创新的东部中心城市形象。但是进入网络舆情时代以来,南京接连爆发多起国内引发关注的重大舆情事件,无论是彭宇案、小护士案,还是宝马案、吸毒母亲饿死女童案,到如今这种“大学生偷外卖”案,常常带有强烈的道德色彩,引发强烈争议。每个重大负面舆情案,人们内心总是不由自主为其打上“地理认证标志”,成为城市形象的一个隐形的标签。负面标签的重复性出现,其实构成了城市形象的某种危机。


媒体发达的城市,其幸与不幸,常常存在于传播标签的生产之中。媒体和传播本身构成了风险社会中的一个风险性的因素。流量时代的媒体,常常被猎奇、情色、暴力、争议性的事件牵着鼻子走。如何在公共关系中形成建设性的传播力量,为城市形象添分加彩,眼下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



作者:燕志华 博士    江苏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高级记者/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打不开链接的文章可以发私信索要)
贵州公交坠湖事件的四个问题需要严格辨析
陈有西的豪赌导致社会舆情的巨大风险
许可馨事件,如何演变成了一起“次生舆情”?
山东舆情频频爆发背后的“结构困境”
“方方现象”背后:社交软件操纵舆论的真相
“原阳舆情”爆发的背后:县城普遍畏惧记者如虎
“高晓松直播翻车”,引爆事件的关键节点是什么?
“直播性侵”案的滴滴网约车声明存在一个认知盲区
方方和“大衣哥”:被驱逐的背叛者
由高福、石正丽看声誉危机管理的一般法则
规训与训诫:解读李文亮医生情况调查通报
医护人员,又一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进入疫情反思阶段尤其要防范网络舆情出现重大误判
李文亮的官方调查评价是如何进行微妙表达的?
病毒可能一举击中了西方社会的治理“死穴”
风口浪尖上的沉默群体
武汉的暗伤
2月13日:一个似曾相识的关键拐点
道歉恢复名誉?追认荣誉?官民舆论场紧急寻求共识
信息对冲:中国舆论场里一场大型的社会试验
“500多万人已经离开武汉”:爆炸性信息的台前幕后
故宫院长道歉:一场与冠状病毒博弈的“信息战”
中药协会的最后一击
华为舆情和“景观社会”
突发舆情事件中的官方发布策略
从近日舆情热点谈城市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赵忠祥:国脸面具下“不甘心”的人生
这个有关“两头婚”的600万点击文章击中无数人痛点
大学开学典礼背后的真相:我们正在迎来“平庸的一代”
当下热点教育舆情背后:中层的风险与焦虑
郑永年怒斥标题党?但他本人也要承担几乎一半的责任
“小镇青年”的崛起和名人饭局的寥落
“揭丑运动”为何在教育界影响最深刻成果最丰富?
网评员的自我修养和工作方法
从知识考古的视角看今天教育的“囚徒困境”和出路
网评员的自我修养和工作方法
丰县李秀娟案:这场“新型舆情”的死结在哪里?
重新考察梁某华谢某芳自杀案:直播型人格和新型自杀
山大的“下半场”
三峡大坝遭遇假新闻最强流量冲刷!我们看到了两个教训
网络舆情的权力转向
7月是女性舆情月,暴露了女性主义在当代中国遭遇重挫
眼下的网络舆论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传播现象
听说中美女主播还要再约?这里有两个建议给刘欣
从贸易战看美国“舆论战”的秘密武器!一句话就能说清了
舆情:响水事故后的这个特殊现象,才值得好好深究
官方发布真相,不应追求“舆情反转”的效果
长三角应警惕和防范“李云龙式“的干部
中国富豪们闹心美国?从近期热点事件看网络舆情新动向
“咪蒙”的命运与背后的三股网络势力
从克林顿看刘强东:“桃色新闻”中的声誉恢复之路
从俞敏洪言论危机谈公众人物如何安全地“实话实说”?

 

欢迎关注舆情专业公众号”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