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针对“直播性侵”案,滴滴网约车声明存在一个认知盲区

燕志华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2022-04-04

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


6月11日,有微博网友爆料称,疑似滴滴司机迷晕女乘客并对其性侵并进行直播。随后滴滴官方称已报警并正在紧急核实。河南省“扫黄打非”办公室紧急协调省公安厅、省网信办、省通管局、郑州市公安局成立“天地网”专案组,迅速查明涉事主播是夫妻关系,依托某境外网络直播平台设计桥段,吸引打赏。

近年来,滴滴司机成为一个被污名化的职业群体。此前已经发生了几起滴滴司机违法的事件,尤其是21岁郑州空姐遇害案给社会留下了非常灰色的印象。而此次涉事直播的两个人,无疑是借助了空姐案给地方留下的社会影响。

根据统计,滴滴司机群体犯罪率并不比别的类似群体要高,但社会印象不佳,主要是作为新生群体刚面世就涉及大案,被打上了一个负面的标签。每一出事,标签就红灯频闪,刺激社会加强刻板印象。

其实,滴滴司机被负面关注,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想象力的结果。用于公共运营的传统车辆空间,如同高铁、地铁、公交车、出租车一样,都属于社会公共空间,都处于国有运营公司和权力的严格管理之下。但是滴滴车辆属于一家民营公司,而且是管理不太完善的“网约”公司,意味着滴滴车辆的社会公共空间,首次游离于权力的监管之外,再加司机难免良莠不齐,叠加现实大案发生,这个空间就弥漫着灰暗、暧昧、后视镜、偷窥等不良危险因素,加剧了社会对于这个空间的负面评价。

在郑州空姐案发生后,滴滴公司已经尽力承担起社会责任,也增加了很多技术性的监管措施。但是这个直播案件又带着标签,再次将滴滴司机放在烤炉上。这说明要打破人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和不安想象,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该案件在网络热传之后,滴滴网约车公司执行总裁陈熙即发布长微博,表示如果万一警方查实确是“滴滴司机直播性侵”,个人愿意接受一切处分;但如果不属实,则事件黑手欠数百万滴滴司机每人一个道歉。

我们看了他的全文,感觉其心可鉴,其情可明。毕竟在滴滴发展的关键时刻,顺风车业务不容有失。但是我们的看法是,他的声明对于滴滴司机群体形象的改善并未有增进,反倒可能无形中加剧了灰色印象。

他文章的标题为《滴滴司机不是犯罪的代名词!》。这句话也是他微博中的一句话,并且也成了各大新闻的标题。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一句话上面。

我们知道,我们所有的危机管理的言说,最终就是追求进入人的心智空间,改善他们的认知,最终形成为有利于我们的一个看法和评价。而人的心智活动的微妙之处在于,很容易在两个或多个在逻辑上具有某种关联可能性的事物之间,进行某种想象安排,最后输出为一种认知和想象成果。两个积极的事物会在大脑里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积极的结果;而一旦和消极的事物相关联,也很容易被黏上,成为甩不掉的牛皮糖。这其实是常识,也是我们大脑细胞日常处理无数碎片信息的时候都在做的事情,但是当我们单独将其拎出来,凝练为一个认知原理的时候,相信还是会给各位带来新鲜的认知。

所以,我们在进行声誉管理和形象管理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将代表和关联自己声誉和形象的内容,包括内涵和外延,进行严格的想象和联想管理。对于可能带来积极的、阳光的、高大上联系的事物,要尽可能地靠拢;对于可能带来消极的、负面的、灰色想象的事物,要尽可能地区隔。如果实在不能远离,那也要在思维逻辑和言语表达上,进行逻辑和想象的关系隔断。

比如,“滴滴司机不是犯罪的代名词”,作为宣传文稿里的语句,能直接原汁原味地登上新闻的标题,这本身是文稿的成功,但是在内涵上,却是失败的。因为作者直接将“滴滴司机”和“犯罪”两个事物和意象摆放在了一起,而且通过“是”和“不是”的判断式语句,使得两者构成了强关联。

虽然这一句表面上是一个否定句,但是毕竟在人类的视觉范围内,两个词靠得太近,而大脑就在一瞬间,将两个词进行了关联的信息处理。

而且,这一句会带来非常丰富的内容想象,起码包括以下几点:

1、滴滴司机不是犯罪代名词?那以前发生过几次罪案,如何解释?

2、司机、犯罪、代名词,他们之间肯定有一定关系的;

3、如果他们之间没有联系,你为何这么强烈否认? ……

在我们看来,就这样一句试图撇清滴滴司机和犯罪关系的简单表达,却因为关联的想象,读者由此形成了丰富的联想,不光对于洗脱司机群体的社会灰色形象认知没有帮助,反倒加深了这种印象。一旦出现新的司机犯罪,就会出现更为强烈的刻板印象。

倒是滴滴总裁柳青在转发陈熙的微博,回应“司机性侵直播”时候,说“滴滴司机有很多不公平标签”,就看起来更为简单合理。作为一个直接表明态度的判断句,区隔了负面的事物,清晰无误地传达了自己的意思。

这实际也给我们一些发言人一些启示。在新闻发布的场合上,当记者将两个具有强烈指向性、暗示性的事物生拉硬拽、拼接在一起,试图制造新闻的时候,这需要发言人巧妙而不带痕迹地进行“清白”表达。既要正向表达自己,又尽可能地不要提及可能带来负面印象的事物和词汇,甚至需要割断二者联想的纽带。这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性的现实在于,在新闻发布现场,媒体已经变得越来越咄咄逼人,在提问的时候总是试图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从而构成了一个个具体的危机情境。这种权力博弈,预料将是未来的常态。

此外,对滴滴网约车公司执行总裁陈熙的微博,我们认为稍显过长,显得不果断、不干脆,信心不足。而且放在最后一段的“在疫情最严重的那两个月,十几万滴滴司机师傅自愿报名加入医护车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免费接送我们的医护人员”令人动容的一段话,应该尽可能放在前面,尽早唤起读者的情感,读者也会被你的说法所感动。

如果还有建议的话,我们会建议“网约车”改掉名字。这是一个灰色的暧昧的名字。虽说在网约车刚兴起的时候,它可能具有一定的“亚文化”吸引力,但是在今天,已经爆发多起负面事件之后,这个名字已经是个负资产。一个正面、阳光、正能量的名字,会给这个业务和司机群体,带来好运!

问题是,什么样的名字会有这样的效果?



作者:燕志华 博士    江苏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高级记者/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打不开链接的文章可以发私信索要)
许可馨事件,如何演变成了一起“次生舆情”?
“方方现象”背后:社交软件操纵舆论的真相
“原阳舆情”爆发的背后:县城普遍畏惧记者如虎
方方和“大衣哥”:被驱逐的背叛者
由高福、石正丽看声誉危机管理的一般法则
规训与训诫:解读李文亮医生情况调查通报
医护人员,又一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进入疫情反思阶段,尤其要防范网络舆情出现重大误判
李文亮的官方调查评价是如何进行微妙表达的?
病毒可能一举击中了西方社会的治理“死穴”
风口浪尖上的沉默群体
武汉的暗伤
2月13日:一个似曾相识的关键拐点
道歉恢复名誉?追认荣誉?官民舆论场紧急寻求共识
信息对冲:中国舆论场里一场大型的社会试验
“500多万人已经离开武汉”:爆炸性信息的台前幕后
故宫院长道歉:一场与冠状病毒博弈的“信息战”
中药协会的最后一击
华为舆情和“景观社会”
突发舆情事件中的官方发布策略
从近日舆情热点谈城市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赵忠祥:国脸面具下“不甘心”的人生
这个有关“两头婚”的600万点击文章击中无数人痛点
大学开学典礼背后的真相:我们正在迎来“平庸的一代”
当下热点教育舆情背后:中层的风险与焦虑
郑永年怒斥标题党?但他本人也要承担几乎一半的责任
“小镇青年”的崛起和名人饭局的寥落
“揭丑运动”为何在教育界影响最深刻成果最丰富?
网评员的自我修养和工作方法
从知识考古的视角看今天教育的“囚徒困境”和出路
网评员的自我修养和工作方法
丰县李秀娟案:这场“新型舆情”的死结在哪里?
重新考察梁某华谢某芳自杀案:直播型人格和新型自杀
山大的“下半场”
三峡大坝遭遇假新闻最强流量冲刷!我们看到了两个教训
网络舆情的权力转向
7月是女性舆情月,暴露了女性主义在当代中国遭遇重挫
眼下的网络舆论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传播现象
听说中美女主播还要再约?这里有两个建议给刘欣
从贸易战看美国“舆论战”的秘密武器!一句话就能说清了
舆情:响水事故后的这个特殊现象,才值得好好深究
官方发布真相,不应追求“舆情反转”的效果
长三角应警惕和防范“李云龙式“的干部
中国富豪们闹心美国?从近期热点事件看网络舆情新动向
“咪蒙”的命运与背后的三股网络势力
从克林顿看刘强东:“桃色新闻”中的声誉恢复之路
从俞敏洪言论危机谈公众人物如何安全地“实话实说”?

 

欢迎关注专业公众号”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