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才知道语文课堂究竟能多丰富
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现任职于浙江宁波镇海立人中学。著有《寻找教育的灵魂》《语文的事,和你细说》《作文可以这样教》等。
文章丨范维胜
编辑丨邹雪平
图片丨花瓣网
语文核心素养是近来谈论探讨的热门话题,但很多语文老师认为是高大上的理论,在其面前望而却步。其实,大家在自己的课堂中已经有意无意地在实施语文核心素养了。
下面我就以《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的教学为例,谈一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做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在整体把握中认知语言节奏
于永正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目标就六个字:学语言,用语言。”所以,引领学生的语文学习必须从整体感知语言开始。
比如《陋室铭》《爱莲说》中,有这么多的语言点可以比较:
其一,两篇文章都有一个问句“孔子云:何陋之有?”“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它们的语气是否相同?为什么?
其二,两篇文章都是托物言志,因而必先描写事物。为什么《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优雅、交友博雅、情趣高雅等三个方面,写了4句话都用句号,而《爱莲说》描写莲花生长环境、外在形态、香气远播、品格端庄等四个方面几个句子全用逗号,这是为什么?
其三,两篇文章都有比衬的手法,为什么《陋室铭》开篇有比兴,结篇用类比;而《爱莲说》开篇、中间和结篇都是正衬和反衬兼用?
通过这样的多层比较,学生就有可能把握“铭”和“说”这样文体的体式和语言的节奏,对他们以后的阅读大有裨益。
领会建构和运用语言的意图
生本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需要引领学生对文章语言进行辨析与联想,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例如《爱莲说》我们可以这样来比较:
课文: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改文: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既然课文前两次都是按照朝代的顺序呈现对菊花、牡丹和莲花的描写,为什么第三次呈现把“牡丹之爱”放到最后?按照改文改动的顺序可以吗?
经过点拨,学生就可能明白:不可以。其一,课文更多的是对世人竞名逐利的世态人情的批判,是伤心、失望和警示;而改文则更注重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的表明,是知音难遇的伤感。其二,课文直指社会弊端,而改文重在抒发个人情感。
再如,学习《陋室铭》,学生明白文章是骈文。骈文应该讲究句式的整 38 39349 38 15265 0 0 3029 0 0:00:12 0:00:05 0:00:07 3029,音韵的谐和,那么我们将用比兴手法引出陋室的句子改成整饬的句式结构可不可以?譬如:
课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改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不在华,有德则馨。
经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他们明白了作者之所以不运用整饬的句式,是因为不同的句式表达蕴含着作者的深意:第一,“我” 不是写其他人的陋室,“我” 只是突出我的陋室。第二,刘禹锡在情操高洁独善其身的背后,隐藏着他讽刺现实和愤怒不平的情感需求。这样的写作意图决定了他句式表达的选择。
在语文课堂的活动中,适时得体的、依据文本学习设计出的语言训练更是训练学生个体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最佳途径。例如,《爱莲说》中对“莲”的多角度描写有这么一段文字: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经过讨论和点拨,孩子们明白:这一段文字连用5个“不”字描绘了莲的美好形象,强调了莲与一般花的不同,表现莲花超凡脱俗的特质,同时也能表现作者自己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而体味5个“不”字后,我们依据学习语言能力提升的目标进行语言训练——仿句和仿段训练:
(1)仿句:君子如莲,不染世之污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段训练:任意选一种花草树木,仿照着一段文字,写一段话。
从学生的写作训练来看,他们既感受作家表达个性,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知能力也有所提升,写作中还依据自己的表达内容变化句式,表达上有所创造。
仿句:学生君子如莲,不沾染污秽;君子如莲,不攀附媚俗;君子如莲,正直虚心,心胸坦荡;君子如莲,独立高洁,庄重自持。
仿段:予独爱松之沐寒风而不衰,遭雪欺而不垮,坚韧挺拔,不屈不挠,茁壮成长,无忧无虑,可远观而不可近蹂焉。
予独爱草之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争是非。看似弱不禁风,实则坚强不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屈不挠地生长在天地之间,可敬而不可毁焉。
予独爱梅之凛冽寒风,却傲然天地;百花凋零,仍清雅芬芳。忠直之骨傲立,浩然之气长存。冰封万里,犹暗香浮动;白雪皑皑,仍昂扬不屈。可仰慕而不可折服焉。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教学回避不了的问题。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举凡联想和想象、比较和归纳、异中求同、同中辨异等等皆是语文思维的训练。
例如学习《爱莲说》,在学习拓展的环节,我们设计了这么一个学习活动:
一池清莲,一池美丽,从古到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各种美好的品质。请你写出三首描写莲花的诗歌,说一说诗歌里莲花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风貌。
这就是联想和想象。既让学生有了古诗词的积累,又让学生有了“莲文化”的积淀。
再如学习《爱莲说》,我们设计了这么两个探究活动:
1.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2.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这就是比较和归纳。既让学生掌握了文章中比衬手法的运用,又让学生了解荀子、陶渊明和周敦颐的自身品阶和修为,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思想。
又如学习《陋室铭》,我们设计了这样两个探究活动:
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2.下面是明清两位诗人写的有关子云亭的诗歌,阅读以后,谈谈它和《陋室铭》的类比有何不同?
扬子仙游不可从,
涪西山下访遗踪。
山灵不记千年事,
回首东风劝力农。
——明·尹衮
有谁提笔怕题糕?
载酒邀游意自豪。
偶向西山深处去?
子云亭上共登高。
——清·文筱农
这就是异中求同。既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资源,又使得学生思维有了长足的发展,看问题、辨异同的能力有所提高,对问题的认识慢慢地深刻起来。
语文学习中的审美体验不可或缺。例如学习《陋室铭》,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这样三格画面美感体验的写作训练:
1.想象描绘“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幽雅之美。
2.想象描绘“鸿儒谈笑”“轻抚素琴”“赏阅金经”的高雅之美。
3.想象描绘“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闲适之美。
再如学习《陋室铭》,为了让学生体验课文的词工句丽的骈文韵律之美,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
首先呈现清代李渔的《笠翁对韵》中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的句子,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对仗的字、词、句,模仿示例,重组课文,写后朗诵,效果奇妙。例如:
1.调素琴,阅金经,乱耳对劳形。鸿儒对白丁。山名有仙不在高,水灵有龙不在深。
2.山对水,仙对龙,草亭对茅庐。苔痕对草色,丝竹对案牍。阶绿绿,帘青青,南阳对西蜀。谈笑鸿儒有,往来白丁无。
3.苔对草,绿对青,鸿儒对白丁。丝竹对案牍,素琴对金经。仙对名,龙对灵,乱耳对劳形。南阳对西蜀,陋室对华庭。丞相也住陋茅庐,学者亦居破草亭。
又如学习《爱莲说》,为了体验文章意蕴的美感,我们引入一段课外文言文,设计了与课文比较阅读的学习活动: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赏荷,可观其形美。《爱莲说》描绘的莲花形美在________。《夏日赏荷》雨中荷花美是________,雨后荷花美在__________。
2.赏荷,可品其神美。《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夏日赏荷》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多几次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审美意识就会逐渐增强,审美能力也会提升,在散文写作中选择表现自己情感的意象的创造力也会有所提高。
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例如在学习《陋室铭》这篇课文时,我们引入了刘禹锡写作此铭文时的背景。先PPT展示刘禹锡两次搬家时的两副对联:
1.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2.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依据这两副对联,我又口头讲述作者与知县的故事——
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
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便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再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
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
在这个故事中学生自然能明了刘禹锡第三次搬家写的《陋室铭》的精神锋芒。在此基础上,我又介入了另一个背景,那就是刘禹锡写玄都观桃花的两首诗歌:
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两首诗与前面智斗知县的故事异曲同工,这样的话,我们引领学生从刘禹锡本人的性情、个人的遭遇以及当时的世风三个层面来解读作者的品性便有理有据,学生不仅学得有趣,而且对刘禹锡写作的动机也有了新的认识,也就会就明白为什么作者要在文章一再展示自己安然自足,堪比圣贤的境界,这是表示对知县这种趋炎附势之徒的不屑。学生进而更能体会出刘禹锡其人的不畏权势,不求名利,自由洒脱地生活在自己诗意世界里的快然自足。这就是士人文化的一种渗透。
再如学习《爱莲说》,在学习正衬和反衬的手法时,我引入了“花语与文化”的话题,这样可以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认知菊花和牡丹的品格。
晋陶渊明独爱菊,因为他是一个隐逸者。但菊花不仅仅是悠闲自然的隐者,你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都表明了菊花的一种不屈的气节。
唐人甚爱牡丹,因为他们追求富贵。于是乎唐人写世人对牡丹追逐的诗歌俯拾皆是。譬如,“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娇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等等。但唐人爱牡丹可能还与一个传说有关,那就是宋代的高承《事物纪原》写的一个故事:
武后诏游后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故洛阳牡丹冠天下。是不特芳姿艳质足压群葩,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安得以“宝贵”一语概之!
所以,牡丹也有一种不媚世俗、傲然不屈的风骨,这也是我们应该带领学生理解的文化内涵!
语文核心素养其实就是我们生本语文课堂的因言悟意,其意为思维,为审美,为文化。语文核心素养,想说爱你也容易!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
本文为作者原创,欢迎朋友圈分享,转载请联系授权
“星教师”广告合作请联系:023-67450968
投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字,阅读更多“中语”相关内容
/ 蒲公英大学2017年课程 /
点击下图,直接连线 ▼
/ 中学语文年度创新教学设计 /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