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级教师史建筑:语文课这样告别低效重复和漫漶无序丨好文精选

2017-11-05 史建筑 星教师


周一(其他学科)丨周二(语文)

周三(数学)丨周四(英语)

周五(班主任)丨周六(微周刊)丨周日(好文精选)




北京十一学校语文学科首席教师史建筑老师曾经问他的学生:“你喜欢语文课吗?”孩子的回答是:“老师我喜欢语文,但不喜欢语文课。”

在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史老师又问孩子们:“假如你的生命还有一天时间,你最想做什么?”有一位同学回答说:“老师,我最想上语文课。因为每当上语文课的时候我都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孩子们的回答在让人发笑的同时,也让我们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对于语文课是这样一种态度和感情?我们中的多少人对于语文是一种既爱又恨的矛盾情感呢?语文课到底要怎么上,才能告别低效重复和漫漶无序?才能让孩子们告别无所适从的状态呢?


今天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向老师们做一个汇报。



 第一,从低效重复到路径清晰



孩子们在小学时,老师说:同学们,这一次我们的作文写自己最熟悉的人——我的妈妈。尽管全班写出的妈妈跟一个人一样,但是也在写。


到了初中孩子有自己的判断,老师又说:同学们,你们在小学一定写过自己的妈妈,这一次仍然写,然后孩子就特别不情愿地写这篇作文。


到了高中又说了同样的话:同学们,你们在小学写过我的妈妈,到高中我们仍然要写,这时孩子就特别不配合。我说今天是写我的妈妈,但是全班同学只能写妈妈的手。同学们接着就不太说话了,陷入了沉思,于是这堂课就特别的配合。


收上来的作文当中,我看到有的同学的思路分为四个关键词:


妈妈的手是一双灵巧的手;

妈妈的手是一双勤劳的手;

妈妈的手是一双温柔的手;

妈妈的手是一双严厉的手。


我发现,他写妈妈的手,同样也是在写妈妈,这四个关键词其实就是妈妈身上的特征。再继续往下看,有的同学思路更好,他在推进:


在他最初的记忆当中妈妈的手是一双细嫩的手;

后来妈妈的变成一双粗糙的手;

到了冬天妈妈的手是龟裂的手。


妈妈的手的皮肤的变化过程其实是妈妈生命推演的过程,也是为这个家庭不断付出和操劳的过程。


我得到最好的一篇是一首散文诗,分了五段,每一段都是我们五个手指头做题:


大拇指——母爱的赞歌;

食指——人生的路标;

中指——家庭的支柱;

无名指——无私的风险;

小指——平凡中的伟大。


我在读这些作文时就在思考,是什么促成了学生写出了自己想写的话?因为我用了工具!这个工具,局部带整体、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孩子们说:老师,我不是讨厌我的妈妈,我是讨厌写我的妈妈。现在来看,孩子们同样喜欢写他的妈妈。


按照这样的路径,在整个高一写作当中,有了这样一些序列。



题目“瞧我这个人或者瞧他这个 34 44653 34 15266 0 0 1764 0 0:00:25 0:00:08 0:00:17 3131人”,规定动作有描写,另外要用到似贬实褒。第二个,以“啪”的一声开头写一篇记叙文。全班所有的同学一开始的动作都一样,但是后来都有它衍出,但也要完成规定动作:符合逻辑和运用用倒叙。第三“他原来是这样的人”,这之间的张力是什么,然后用到一个欧亨利笔法。最后是以物写人。看起来写的是物,其实是写背后的人。


我们在记叙文序列当中,几乎都把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动作让学生分专项来训练。我也经历过也经常见到比如后天作文课,就随便找找一篇作文题的情况,这样就陷入到无序状态当中。我们想达成什么,用什么样的路径达成,这个显得特别重要。



这是我们学生写的《杀死一只蚊子》,由“啪”的一声写出来。我感觉用的是一个梦幻现实主义,他打死了一只烦恼自己好多天的蚊子,而这个蚊子是谁呢?竟然没有想到是他的妈妈!年轻人在城市闯荡打工,空巢老人在家里对儿子的一种思念,想方设法想去见到儿子,所以这就有了一种变形。


其实这种差异化的本身是生活的困境,所以我在作文的最后我写下这句话,我说这是中国版的变形记,它引出了两个故事,其实是两代人的生存困境。最让人悲痛的是儿子打死这只蚊子还浑然不觉。


一旦把路径给学生,就会激发出特别多的灵感。


这是高一的一道作文题——《那一刻,我羞愧难当》。学生拿到这个题,可能会很简单设计出类似的情景:有一天出了地铁口,天色较晚,我就加快步伐赶回家,突然感觉到后面隐隐约约有个人在跟着我,嘴里嘟嘟囔囔在说话。我加快脚步,结果我走的快后面的人跟着快,我就一直跑到小区门口,我想看他到底要干什么。于是回过头来等他,后面的人跑过来气喘吁吁的说“同学你跑啥,你的公交车卡丢了!”那一刻我羞愧难当。



读到类似的点,我就在想这一篇文章当中它又有哪些模型需要让学生知道。我就在当天通过微信给全年级发了一段话。我要告诉的他们是,像这样一篇作文有一个要件安放问题,因为这个当中有三个要件。


“那一刻”是时间节点,“我”是主体,“羞愧难当”是心理活动。那么这三个节点到底安放在什么地方?你是特别偶然随便拎起来?还是放的特别稳妥?所以我用上这样塔形的结构。


比如说“那一刻”可能是一天当中的那一刻,“这一天”又是积淀多年的某天,“我”可能是这个小的团队当中的一员,但是又同时又是一哪些代表。


再比如“羞愧难当”,在心里错怪一个人,感觉到最多有点不好意思,羞愧难当难以承受的羞愧那是“大羞愧”,深深受着良知的谴责。


这是我在一个小时之内陪学生一块儿写的考场作文。我是严格根据这个构图把它做出来的。就是“那一刻”,不是随随便便的那一刻;“我”也是这一代人的一个代表;“羞愧难当”代表着时代的羞愧,人类良知之羞愧。作业也可以把它做的非常清晰,也就是你的路径切入是非常清晰的。


那一刻,我羞愧难当

史建筑

唉,四十多年了!我几乎看不出母校原来的样子,只有那几棵沧桑的银杏树,让我追忆昔日校园的轮廓:当年天天举行演出的大礼堂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新潮的会议中心;经常召开万人大会的操场还在,不同当年尘土飞扬的是,眼前一片绿茵;那棵最高银杏树枝丫上的一撮高音喇叭早已不见,如今树冠如盖,满目葱茏……


为了今天,我们同学七人从动议到现在,不知承受了多少煎熬,这煎熬,并非来自他人,而是源于内心——


四十三年前,狂热、激情、忠诚、无畏,彻底点燃了我们,我们用青春期的全部精力追逐虚妄,打击异己。当我们最具才华的杜老师在课堂上,放下语录,然后神秘地从袖筒里拿出那卷手抄诗稿时,我们几个出身最正的“红卫兵”交换着眼神,好像猎人瞄准了目标。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老杜还陶醉在自以为是的朗诵中时,早已按捺不住激愤的我们已经卡住了他那纤细的脖子。


此后,全校的批斗大会上,声讨反动学术权威老杜,就成了保留项目。我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手持扩音器质问老杜,尖厉的声音在校园上空回响:“你凭什么相信未来?你要明白,相信未来,就是怀疑现在!”在我铿锵有力的质问中,老杜紧抿着双唇,木然地望着前方。


宁静校园里几声鸟鸣,让我的思绪回到了眼前。昔日的大平房教室已是窗明几净的教学楼了,透过窗玻璃看到教室里整齐的桌椅。突然,心中一阵难受,堵得我艰于呼吸:当年我们就是用比这还要高大的桌椅摞成“反动山”,让杜老师站在上面,我们再奋力推倒,在阵阵欢呼声中,我们最富才华的老师重重摔在地上……


  “别愣着啊,老温!”同学老路喊着我,“都快到杜老师家了,快点儿。”“哦……哦。”站在母校旁的公寓楼下,摸着怀中专门为老师写的卷轴,我竟一时不知所措。


多年来,有句话一直憋在我们心里,但从未由我们的口郑重说给老师,近来听说杜老师身体不好,我们愈加意识到向老师说出这句话的必要和价值。


门开了,杜老师气色尚好,他端坐在轮椅上,挥着双手迎接我们,我们一一走上前去问候老师。接着退后站成一列,缓缓展开我为老师敬书的卷轴——“愧于师恩,怍于天地”,然后一起躬身向老师说出了那句憋在心许久的话:“杜老师,我们对不起您。”


杜老师的嘴唇抖动了几下,慢慢地说:“你们虽已白发苍苍,但在我的眼中永远是孩子。孩子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的。何况那个时代,犯错的岂止孩子?同学们,有你们这句话……老师知足了。谢谢你们。”


说完,年近耄耋的杜老师双臂撑起上身,对着我们深深低头致谢,稀疏的白发倔强地立在头顶上……


这是我们多么熟悉的动作啊——


当年上课师生互相问好,杜老师就是这样躬身还礼,谦恭儒雅;


当年杜老师被停课反省,劳动改造,就是这样弓着身子,等我们趾高气扬地走过去后,再认真地扫地墩地;


当年批斗会上,杜老师脖颈上挂着写满污言秽语的牌子,就是这样躬身低头……


那一刻,已经六十岁的我,无地自容,始终不敢直视老师。默默拿出打印好的诗稿,双手递到杜老师眼前:“老师,这是您当年最喜欢的诗稿,再领您的学生们读一次吧。”


阳光为轮椅上的杜老师镶上了金边,并不宽敞的客厅里,书声琅琅——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第二,从核心概念到分解落实



高中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就这四句话: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如果我们一线的老师天天在这些概念当中转来转去,学生们是记不住的。如果我们仍然是在在一线传递这样的概念,老师是失职的。


其实所有的东西应该是层层分解,然后有机落实到教育实践当中。

    

我拿第一个维度来分解。比如说“语言建构及运用”,“建构”先放一放,我重点说“运用”这条线。


“规范、简明、连贯、得体”,其他三个都不谈,我再顺着其中一条线路走,叫“得体”。“得体”当中,涉及到的要素有表达者、接受者、语境、语体、风格。我再顺着“语体”再讲,可以分口头和书面。口头和书面还可以再进一步分。


今年春天参加以色列教育领导人的培训,我有几点启示感觉特别大。比如说有一点,当你感觉一个问题无从下手的时候,你把问题在封闭的空间里逐级地分解,分解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发现问题来了。


那么运用到课堂上怎么办呢?


举一个例子,高中课文的经典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个我要讲给学生听吗?我还需要讲给学生听吗?它无非就是一个讲话稿,是在马克思灵柩安放之前恩格斯的整个一段讲话,通俗易懂。我在学生能够学懂和学会的领域里面还要转圈吗?我的课堂还要死死的框住学生吗?


我们现在听了大量的课,好像课堂上学生说点在我们意料之外的事,感觉就不得了了。平时好像还可以,越到课赛,越到公开课好像追求的越过分。


我们回忆一下许多课堂,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区别。那作为通俗的文本,我还要死死地框住学生吗?


我盯住文本反复想,我一定要用一种路径解决这样的文本。看来看去,前一天没有看出来,因为这个文本我都快背过了。


我突然发现,因为我最初拿到这个文本是1972年的版本,我当时好多句子都能背下来。但是现在孩子拿到的版本是1995年的,这两个版本里面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然后我就灵机一动,把1972年的版本给他们各自印了一份发下去。


同学们从幼儿园就开始“找不同”,那么到了高中仍然可以用。找来找去,孩子突然发现语言的运用就藏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这里有一个时态词——“着”,它表示正在进行时。到1995年,我突然发现这个字没有了,孩子都发现了。现在按照这个文本去读,我们不能说哪个文本是正确,正确与否,还要在文中去说。


如果过去、现在和将来保留在内,这个词还是要去掉,最后孩子发现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包括。那为什么72年带着这个时态词?我没有必要给学生去讲时态词的东西,用这个词找不同,他就马上明白了。


   

看这一句话。从哪里来的“但是”?这个句子根本就不是转折关系,它是递进关系,那你为什么要用“但是”呢?这个关联莫名其妙,所以到95年的版本变了,就是一个“而”。“而”可以有转折,“而”有更多的关系,这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来看,我其实就在用一种方法。我没有说讲什么东西,你只要找不同,然后再分析这种不同,来进行评价,整节课都是这样。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张非常美妙的图片。我的学生在课堂上,我感觉它很像一个群像的雕塑,并且你看构图也非常好。


站着最高的男生有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在揪自己的头发。这个一般不会有这样的动作。坐得最低的女生抬头看这个男生,她是在期待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下意识的动作。


这个时候他们都不怎么说话,这是进入到一个非常美妙的状态。因为他觉得这活愿意干但是有挑战,就变得不一样。


所以我说上着上着课老师不见了,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状态。你为什么不见了,起码把这段时间、这个任务教给同学们,他只在他想的空间里做,这是特别棒的一种状态。



 第三,从漫漶无序到建立模型



为什么我的学生上我的课,当年是度日如年?为什么把语文上得混沌不堪,漫漶无序?那我就来说一个比较虚的点,诗词比较虚,但是它里面是有规律和章法的。只要把这种规律和章法弄明白了,即使是超越了时空,也知道那个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四,从无所适从到精准援助




一,要有智慧将重要的事情筛选出来。


举一个例子,假如中心论点是“坚持做好重要的事情”,如果写车轱辘话非常好写,颠三倒四在这里说一下,为什么做这个,因为它非常重要……那你第一关做什么?要有智慧筛选出重要的事情,这肯定是第一关。有的人筛了半天做的事都不是最重要的。要用智慧筛选出重要的事情,我感觉出这一关至少能写200字,像李开复所说:我们要有勇气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


二, 要有策略将重要的事情固化下来。


我比较有资本向学生炫耀的就是我的读书笔记。我天天说阅读太重要,我只做一件事,一年至少做完两本读书笔记。


刚进高一的时候就跟他们说我的读书笔记怎么做,我拎了一个大包过来。我现存读书笔记有45本,然后学生不用老师天天说阅读很重要,就自己理解了。我就是用一种方法体现着我一直在从事的这件事情。


三,要有毅力将重要的事情坚持下去。


这是工具1,议论文评价表格。这是倾向于自评表,有的情况下一个中心论点分了两个,两个下面又分两个,貌似写了三段,但是它辈分层级不一样。有的不一样,貌似是排了三段,但是后两段加一起一块跟第一段并列的,也就是那样的结果。



同学开始根据这个列了提纲,列了提纲以后,我说你有什么问题,把反思的事情写出来。然后再去交流,继续把这里呈现出来,进入到第二步,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

这道题讲成就和品格的关系。周同学第一次写了教育领域、文化领域、艺术领域、科技领域,你写这么多领域又有什么用?你写10个领域跟写1个领域是一样的。这貌似在分段,其实不是在真正的分段。接下来,他一直列到提纲三。



例子本身是无法证明论点的。独特的论述才可以证明论点,而例子只是在证明论点过程中的辅助手段而已。我们不应该在文中放太多、太长的例子,而应该让论述的文字成为文章主体;如何拆分论点。


我们可以从作文题中提取出一两个关键元素(本题中的两个关键的元素是“成就”和“品格”),并从中选一个最想写的元素,然后就这个元素找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思考(我的两个分论点都是从“成就”来找的),那么每一个角度就可以是一个分论点。


提纲二的确有了对题目中的元素的深入思考,但两个角度“成就由别人定论”及“成就有多种获得形式”间没有必然联系,并且都与“品格”没多大关系,已经偏离了主题。


如果我把第一个角度修改为“成就的运用”,第二个角度概括为“成就的形成”,先形成成就才能运用成就,应把“形成”放在前。



到高三这个事做得更精密。像北京这么多大医院,为什么患者天天迎门,不是说医院天天请他们来,是他们需要什么才过来。那尤其是高三,我能让同学意识到自身存在什么问题,所以有了这样一些方法的介入。


我让你自己来评,孩子自身有没有知道自身的问题在哪里呢?一套题到最后一道题,他有没有知道某一个考点持续出现两个问题?


比如有一位同学,还是刚才那张表,他的问题在哪里?18分得9分,18分得5分等等,我们会发现他说来说去全是这个方向的事。你明白了他是在归纳概括方向出问题了,你的援助就精准了。



这是我在前天的下午刚刚送到印刷厂的四本书,这四本书全是援助手册。


第一天一个学生来问我某一个考点当中的事情,我记录下来;隔一天又一个同学问到相同的问题,我打一个勾;下一周又有两位同学又问到这个点,我就开始派任务,我带着我的团队一定要把它做出一个东西来。


什么东西呢?叫援助手册。比如说这一个同学反复地问到现代文言文阅读当中的东西,我们开始把它做成一个材料,到时候我们来诊断,你确实需要这样的一个援助手册,孩子们你拿去,你得保证在使用过程当中随时跟我沟通。


我并不是看着学生天天堵着我的门口在那让我答疑,超过一定的限度,其实是你教学有问题的表现,并且那种活动只能是师生双方都有交集和空间那样来走,如果把手册给他,他就做得相当好。



校长跟我们聊过,说一定要兜里装着表扬的工具。其实我感觉有一个关键事件促使我思考。


大约在四年前,学校慢慢开发教学新目,我代表语文学科做汇报,我汇报完,校长让语文学科老师留下,其他学科都走。把我们语文老师学科留下来,谈的什么呢?其实谈的更多是我们后来的探索。


应该说十一学校从课程的架构,一直到教学的策略,到教学的驱动我也是参与其中,自己慢慢有一个寻变的过程。这个寻变,是主动性,就是寻求一种由内而外慢慢的收获。做的所有的事情是我们真正把它当成课题而调研,身上的痛把它拿出来做研究,慢慢就可能变成我们的增长点。


最后想回到今年年初李希贵校长送我的一本书,叫《连接》。它的封页上有一句话——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沟通,但你会连接吗?因为我看过这句话,我首先就有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这两者是一样的,但突然发现它是有区别的,就是额外的努力、主动的称赞、敞开心扉、共同的达成等等这一些。当这些关键词真正进入到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的时候,我们才感觉它真的是慢慢实现的。




本文本文系新学校研究院微信公众平台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丨史建筑

图片丨花瓣网

编辑丨邹雪平


“星教师”广告合作请联系:023-67450968

 投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字,阅读更多“中语”相关内容

黄玉峰周鹏王君谢华夏昆

熊芳芳郑建业董新明

张丽钧吴春来史金霞

王木春罗良建徐洁

黄厚江丁卫军欧阳林郑静

曹勇军曹书德吴泓董一菲史建筑

来凤华张晓晴闫存林梁增红





/ 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 /

点击下图,直接报名 ▼



/ 中学语文年度创新教学设计 /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