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重磅独家发布 海昏侯研究重大发现:海昏侯刘贺的父亲刘髆死于汉武帝后二年(公元前87年),刘贺先嗣后立

2017-03-28   刘胜兰 新参考传媒

    关于海昏侯刘贺的父亲刘髆的去世时间,一直存在质疑及争议。根据《汉书 武帝纪》,刘髆死于汉武帝后元年春正月(公元前88年),笔者在《刘贺证史——海昏出土的西汉记忆》一书中曾采纳此说。学界不少专家认为,刘髆其实死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海昏侯刘贺》一书作者辛德勇先生持此论。笔者经考证发现,刘髆的去世时间应当是在汉武帝后二年,即公元前87年。

    《汉书 诸侯王表》记载,汉武帝的第五个儿子刘髆“天汉四年立”“十一年薨”。《汉书 武五子传》中亦明确写道“昌邑哀王髆,天汉四年立,十一年薨”。两相印照,可基本明确刘髆被册立为昌邑王的时间、以及在位时长。只是,在位“十一年”当如何计算?

    笔者对刘髆时期的诸侯王在位时间计算方法,做了一番统计。

    刘髆的二哥齐怀王刘闳,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立,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薨,《汉书》中称其“在位八年”。显然,在位时间是从始封之年到去世之年连头带尾计算得出的数字。

    《汉书 诸侯王表》列于刘闳之前的几位始封诸侯王,基本是以相同的方法计算其在位时间——

    常山宪王刘舜,汉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立,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薨,连头带尾在位“三十二年”。据《史记 汉兴以来诸侯王表》,其子刘勃继位但因有罪当年被废,刘舜的另一个儿子刘平继任王位,王国改名为真定国,刘平在位时间从其父去世的次年,即元鼎四年开始计算。

    清河哀王刘乘,汉景帝中三年立(公元前147年)立,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薨,连头带尾在位“十二年”。无后。

    胶东康王刘寄,汉景帝中二年(公元前148年)立,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薨,连头带尾“二十八年”。其子刘贤于其去世第二年,即元狩三年开始计算继位时间。

    广川惠王刘越,汉景帝中二年(公元前148年)立,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薨(此处采用《史记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以及《汉书 诸侯王表》记载,《汉书 武帝纪》作建元五年薨,存疑),连头带尾在位“十二年”。其子刘齐(又作“吉”)于其去世次年即建元五年计算在位时间,截止于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在位“四十五年”薨。刘齐之子刘去于其父去世次年,即征和二年嗣位,二十二年后,于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有罪被废。通过刘越子孙的在位时间,可佐证刘越的去世时间应当以《史记》记录为准。

    根据《史记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的纪年,可以非常明确且清晰地知道,西汉时期诸侯王的纪年从受封第一年算起,连头带尾计算到其去世那年。诸侯王去世当年,尽管有儿子继位,但是必须严格从其父去世次年开始计算其在位时间。

    再以汉文帝刘恒为例,汉文帝刘恒做过十七年(公元前196年至公元前180年)诸侯王“代王”,在第十七年的七月,高后吕雉崩,众大臣于闰九月迎立刘恒为皇帝。但是,刘恒的继位时间却是从次年即公元前179年算起。汉文帝驾崩于后七年六月即公元前157年,因此《汉书 文帝纪》“赞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

    诸侯王的在位纪年方法,《汉书》传承《史记》。《汉书》中关于刘髆册封为昌邑王的时间十分明确,在位“十一年”的记录也始终保持着一致,按此推算刘髆在位时间应当是从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至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连头带尾共计“十一年”。

    但是,问题没能如此简单作出结论。

    据《汉书 诸侯王表》,汉武帝的第三个儿子刘旦、第四个儿子刘胥与上文提及的第三个儿子刘闳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同日被封为诸侯王——燕王、广陵王。其中,燕王刘旦立“三十七年”,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谋反,自杀”。按先前算法,连头带尾,刘旦在位时间应为“三十八年”,而非《汉书 诸侯王表中》的“三十七年”。

    不仅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的情况同样如此。《汉书 诸侯王表》记录刘胥在位“六十三年,五凤四年,坐祝诅上,自杀”。汉宣帝五凤四年,即公元前54年,连头带尾计算应在位“六十四年”,而非“六十三年”。

    同一张表格中,汉武帝四个被立为诸侯王的儿子,在位时间计算方法却两两不同,莫衷一是而疑窦重重。莫非《汉书》诸侯王在位纪年方法传承自《史记》,却又生出了变化?由此,昌邑哀王刘髆去世于后二年的判断难免受到质疑。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979年江苏高邮神居山一号汉墓曾出土木牍,上有文字记载“六十二年八月戊戌”。此墓已经考古专家认定为第一代广陵王刘胥之墓,而“六十二年八月戊戌”即刘胥的诸侯国纪年,根据墓葬出土器具及朔闰推算,“六十二年八月戊戌”当为汉宣帝五凤二年,即公元前56年。证据确凿,详见秦进才先生的论文《西汉群臣上醻刻石新探》。

    既然广陵王刘胥六十二年为五凤二年,那么他自杀的那一年——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必定是他在位的“六十四年”,刘胥在位时间连年带尾为“六十四年”获得考古实物的佐证,同时再次证明西汉诸侯王纪年直到刘胥时候,第一代诸侯王仍是连头带尾计算在位时间。

    刘髆在位十一年,薨于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同样由此获得了佐证。 那么,为何《汉书》记载会出现讹误呢?笔者探析如下一一

    首先,汉武帝时期首次设立年号,以便于帝国统一纪年,进一步凸显皇帝至尊的地位,是“大一统”的标准之一。但是,汉武通常要等到祥瑞出现时才确定年号,他生命的最后两年还没来得及发现可供使用的适当年号,所以只好等待,没想到自己竟然突然去世。于是,汉武帝生命中的最后两年其实没有年号,史家只好沿袭汉武帝之前的帝王的做法,称为“后元年”“后二年”。由此造成混乱,以至于有人误将“后元”视作年号。

    其次,“昌邑王髆薨”可能是一支被排错了顺序的竹简。

    据《汉书 昭帝纪》,汉昭帝继位第二年即“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春二月”“益封燕王、广陵王及鄂邑公主各万三千户”,赏赐汉武帝的儿子女儿的名单中没有昌邑王刘髆,可见当时刘髆已不再人世。

    “昌邑王髆薨”这件事的时间记录有误,但他的死毕竟不是件小事,至少他死在汉武帝时期还是汉昭帝时期,必须是明确而不容易被混淆的。

    假如刘髆死在汉昭帝在位时,却被记录在汉武帝在位时,谬误不可能会如此巨大。

    刘髆极有可能死在汉武帝去世的前一个月,即后二年春正月。“昌邑王髆薨”这只支竹简应当排列在“二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赐宗室”的竹简之后,而不是“后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遂幸安定”的竹简之后。

    再次,假如刘髆没有死在汉武帝刘彻之前,也许也会成为太子人选,而未必会是年仅八岁的孩童、汉武帝刘彻幼子刘弗陵。刘旦、刘胥不被汉武帝列为太子候选人,其原因在《汉书》中均有说明,一个是上位心切、一个是空有一身蛮力,且他们的母亲早已失宠。尽管刘髆的舅舅李广利曾与丞相刘屈牦商议要将刘髆推上太子位而令汉武帝大怒,但是汉武帝并不责怪儿子刘髆,并认定刘髆清白无辜并未介入此阴谋。刘髆之所以没被列入太子候选人而没有任何说法,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当时已不在人世,先汉武帝而死。汉武帝死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关于刘髆的记载。

    第四,按照西汉诸侯王纪年方法,假如刘髆死于汉武帝后元年,则在位只有十年;若死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则在位长达十二年。均与“十一年”之说不符。 

    综上所述,昌邑哀王刘髆应死于汉武帝后二年(公元前87年),在位十一年。根据西汉诸侯王纪年的惯例,先嗣后立,刘贺于后二年接替父亲刘髆成为第二代昌邑王,但是他的纪年同样依惯例从其父去世第二年算起,即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始算。从始元元年到刘贺被霍光立作皇帝的汉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共计在位十三年。由此可见,《汉书 武五子传》中关于父子两人的这段记载最为可信:“昌邑哀王髆,天汉四年立,十一年薨,子贺嗣。立十三年,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征王贺典丧。”  

    事实尽管就是如此简单明了,但由于被两千多年的重重历史尘埃所覆盖而难以甄别,一旦厘清,便有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欣慰之感。    

    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了一些带有昌邑纪年的文物,上书有“昌邑二年”“昌邑七年”“昌邑九年”,直至“昌邑十一年”。根据西汉诸侯王纪年规则,昌邑哀王刘髆在位时期可用到的纪年为“昌邑元年”至“昌邑十一年”,第二代昌邑王刘贺所用到的昌邑年号为“昌邑元年”至“昌邑十三年”。但出土文物究竟是哪一个昌邑王纪年下的作品,则难以判断。

    一个一个历史疑团,都将有人去努力求解。求解者在前人以及自己的错误中跋涉,正所谓“上下求索”。


鸣谢:2017年3月18日,在首都图书馆曾当面向辛德勇先生请教西汉诸侯王纪年问题,深受启发,在此致谢!

(文中观点为作者原创,谢绝任何形式的剽窃,引用请注明出处。)


加小编微信 共话“刘贺证史”


目前他们已加入我们

       

      




什么是好书?

有思想

有观点

有收获

有价值

有启发



有一本书




《刘贺证史——海昏出土的西汉记忆》 

刘胜兰  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6年8月出版

权威专家力荐佳作


刘贺证史

海昏出土的西汉记忆

作者:刘胜兰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天子纪

  一、汉武大帝刘彻之悔  

  二、汉昭帝刘弗陵:聪慧天子成傀儡

   三、汉废帝刘贺:千古悲催“帝王侯”

       第一节  含金匙而生

         第二节  懵懂小王爷

         第三节  入主未央宫

         第四节  宫廷酿政变

         第五节  回归故昌邑

         第六节  受封海昏侯

         第七节  细数刘贺的二十三宗罪

         第八节  咏叹刘贺

         第九节  刘贺年谱

   四、汉宣帝刘病已:侠骨柔情伟丈夫

第二章  外戚传  

  一、霍光:终于不忠

  二、李广利:贰师将军海西侯

  三、李延年:西汉新生代音乐家

第三章   朝臣传

  一、龚遂:能哭会笑不拼命

  二、王吉:直性情 迂夫子

  三、王式: 一代名儒 用行舍藏

  四、严延年:辣手“屠伯” 铁汉亦孝子

  五、张敞:诤臣诤友话真心

  六、夏侯胜:不求得到求道德

第四章  后宫传

  一、卫子夫 不够爱

  二、李夫人 不敢爱

  三、赵钩弋 策划爱

  四、上官皇后 缺失爱

  五、和亲公主 远远爱

第六章  文物志

  一、黄金满屋钱如山

  二、西汉厚葬之风盛行

  三、简牍无价传世宝

  四、“昌邑九年”是哪一年

  五、火锅之惑

  六、刘贺的日常主食——金谷

  七、刘贺从皇宫“偷”走了什么

第七章 拾遗篇

  莲花安成侯墓之谜

后记 



编辑:徐思琴

新参考传媒
更多精彩,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