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官者,仅仅能干是远远不够的

2017-08-12 党建全媒体 南方杂志

点击标题下「南方杂志」可快速关注


文丨顾易




编者按

为官者仅仅是能干是远远不够的,能力再好,心不善,人不信,不与人为善,同样会导致为官者失去民心,政府失去公信力。今天我们继续“字说为官”,说文解字“善”,学习为官的基本要求。



善:心慈言良,幸福吉祥

四川青城山是道教名山,山上有八大洞七十二小洞,号称道教第五大洞天。有一位青城道士到鬼城丰都讲道,内容是“善恶论”之“为善必昌,为恶必灭”和“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讲得非常生动和透彻,在当地影响深远。后来,文人把这番对话撰成两副对联,书刻在丰都的森罗殿里:


为恶必灭,若有不灭,

祖宗之遗德,德尽必灭;

为善必昌,若有不昌,

祖宗之遗殃,殃尽必昌。


百善孝当先,论心不论事,

论事天下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

论心世上无完人。


“善”,会意字,“譱”是“善”的古字。


金文,上面用“羊”意表美味,下面的“誩”会连连称美之意。形象地指描写了一个人正在咧嘴笑,表示高兴的状态。


篆文,由金文整齐化,简化底下的一个“言”字。


《说文解字》:“譱,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古人以“可欲之谓善”,从人的食欲得到满足扩展到对一切事物、对人的生存、生命的欲望的满足。


“善”,从羊,《说文解字》:“羊,祥也。”因而“善”的意义引申为内容完整完美的,如“尽善尽美”、“多多益善”;又用于形容人品质好,品行好,有同情心,如“心善”、“慈善”等,又如南朝梁简文帝曰:“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善”也表示美好的行为、品质,如“善事”、“和善”,文学家方孝孺曰:“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表示友好,亲近,如“友善”、“亲善”。善,也表示吉祥,如善祥(吉祥)、善兆(吉兆)、善日(吉日)。作动词时,“善”为处理好,做好之意,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始善终”;又表擅长、长,如“多谋善断”、“能歌善舞”。



带有“善”字的成语有很多,如“知人善任”表示善于认识他人品德和才能,并合理地任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善文能武”表示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好善乐施”指为人喜欢做善事,乐意施舍;“慈眉善目”形容人的长相看上去非常善良敦厚;“积善成德”表示长期行善,形成高尚的品德;“惩恶劝善”指惩罚坏人,奖励好人;“从善如流”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善是一种圆满、美好的状况。儒释道三家都推崇“善”,儒家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佛学认为善行不但利己,也利他,是今世好,来生也好的行为。道家也如此,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在解释“上善若水”的时候把“善”分解为七层含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里的“正善治”指的就是为官者要善治。为官者仅仅是能干是远远不够的,能力再好,心不善,人不信,不与人为善,同样会导致为官者失去民心,政府失去公信力。“善”是羊字头,而羊是善良的典范,是宽容的化身,为官者要学习羊的精神,心地要善良,为人要和善,行事要善断,这是为官者的基本素质。“善”字说出了为官之基本要求。


以善吏为坐标


“善”字是“羊”字头,“美”也是“羊”字头,因而“善”有使美好,使完美之意。“善”字启示为官者要当善吏。


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作善吏。善吏是指为官者要有为、善为、敢为。有为是基本要求,为官者首先必须是有为之人,才会被人民群众选为行使权力的代表,而善为、敢为则要求为官者要有正直不阿的气节,廉洁自爱的品德,踏实的行事作风,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敢于担当,善于依法治理国家,做有作为的良吏。



历史故事

(向上滑动阅读)


明朝嘉年间,社会风气腐败,民风大乱,其原因主要在官员。一些官员根本不把民众疾苦放在心上,百姓生活一片狼藉。若有达官贵人或朝廷重臣经过州县,除了摆宴招待之外,还要送上厚礼,在礼贴上写“白米多少石”或“黄米多少石”。其中“白米”“黄米”指的都是白银和黄金。这样的社会风气在江南一带蔓延开来,小县衙不仅要招待官员,连一些专横跋扈的公子也要招待,使得当地的农民负担很重。一天,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带着一队人马来到淳安,驿站官员不知道来者身份,接待上稍有些粗略,谁料竟招致胡公子恼羞成怒,当场命人把驿吏用绳子捆起来反吊在树上,用皮鞭狠狠抽打。当时在淳安任知县不久的海瑞听到此事后,顿时义愤填膺,立即赶到驿站,面对胡公子的猖狂之为,他大喝一声:“住手!”并命手下为驿吏松绑。胡公子的手下见此人如此嚣张,便把海瑞围了起来,胡公子趾高气扬地走上前去准备挥马鞭教训海瑞,说:“你知道大爷是谁吗?”海瑞理直气壮地指斥道,“不管你是谁,都不准在我的管辖内胡作非为!”胡公子的手下威吓说:“狗官,你瞎了眼,这是胡总督的公子!”海瑞一听,便冷笑一声说:“哼,以往胡大人来此巡查,命令所有地方一律不得铺张,今天看你们如此行装威盛,胡作非为,显然不是什么胡大人的公子,定是假冒!”说完海瑞示意下属将胡公子捉住,把他沿途勒索的金银财物统统充公,并驱逐出城。事后,海瑞马上给胡宗宪写了一封信,说:“有人自称胡家公子沿途仗势欺民,海瑞想胡总督必无此子,定是假冒,为免其败坏总督名声,我已没收其金银,并将其驱逐出境。”其实胡宗宪收到信后,心里明白自己的儿子所为,但他是一代名将,为人也很正直,明白事理,所以并没有怪罪海瑞。在这件事之后,海瑞在当地立下规矩,无论是什么达官贵人来到淳安,若是嚣张生事,欺压百姓,都会按朝廷法规处办。当地的百姓都很感谢他,并从此称其为“海青天”。



海瑞在仕途生涯中一心为人民造福,而且他为人性情耿直、厚道,是百姓眼中的“父母官”。他在任期间想尽一切办法为人民解决困难,革除落后的旧制度,不仅造福了一方百姓,还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是百姓口耳相传的“善吏”典型代表。


以善行做榜样


“善”的上面是个“羊”字,羊是群居动物,它们会选出最有能力的羊作为领头羊。领头羊有天然的威望,它带领着羊群觅食,躲避天敌,是羊群的主心骨。为官也是这样的道理,为官者是人们的主心骨,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人们。因此,要率先垂范,力行善举。


孔子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你自己想为善,老百姓也就向善了,在位者的德行好比是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吹在草上,草必定会随风倒。有美好品德的人做官,带头行善,其号召力与影响力是相当深远的。领导干部施行善政,人民不仅生活得幸福,而且有德行。


梁武帝萧衍


历史故事

(向上滑动阅读)


梁武帝名叫萧衍,字叔达。他是中国历史上以“慈悲好善”闻名于世的皇帝。萧衍在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六岁的他,“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哀苦,有过成人,内外亲党,咸加敬异。”父亲去世时,表现出来的孝行,也异于常人,感动左右。在政治上,梁武帝推行德政,重视文教。他在位期间,常对百姓施予恩泽。多次对国中极贫困的人家,免于赋税。凡背井离乡而失去家产的人,恢复他们的田宅产业。免除劳役五年。如果老百姓有新生小孩的人家,从宽免除一些税收。孤寡贫弱等无力生存的人,则给予救济,除此,还下诏清理天下的狱讼。梁武帝当国时,在扶持佛法及振兴儒教方面,皆是不遗余力。自身则严守佛教的戒律,恭行儒家的礼教。在梁武帝的影响和提倡下,梁朝文化的发展达到了东晋以来最繁荣的阶段。梁武帝萧衍在南朝诸帝中堪称翘楚,他多才多艺,学识广博,政治、军事才能都是当时之最。作为皇帝,他爱民如子,施仁政,带头行慈善之事,使得国家在他治理之下,走向繁盛。


以善言表民声


金文的“”字下面是个“誩”字,表示左右都有人说话,简化后的“善”字下面也有一个口字,指说话。为官者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若不为群众发声,不解民所想,那就是“为官不为”。为官者不作为将会导致政府运作失衡,人民大众怨声载道,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失去保障。俗话说“官字两个口”,这虽然是一句百姓调侃为官的话,但这又何尝不是百姓的心声,希望为官者能当群众的代表,为群众说实话,做实事。

于右任(资料照片)


历史故事

(向上滑动阅读)


于右任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一职,级别虽高,但并没有什么实权,不过他仍尽自己所能解决百姓所求。1941年9月,于右任巡视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行至张掖,路遇几名老人头顶诉状跪于车前,声泪俱下地控诉甘肃军阀马步芳部将、100师师长韩起功的种种罪行。原来韩起功自1931年驻守张掖后,在当地横征暴敛,盘剥百姓,并独霸祁连山金矿,滥伐变卖祁连山林木,掠夺农民的牦牛、骆驼、马匹贩运鸦片,而且还向文物下手,成了臭名昭著的“张掖王”。于右任下车将访民们扶起,耐心听完他们的诉说,然后安排下属在张掖做进一步调查。韩起功很清楚于右任在朝野的声望,闻知此事后颇为担心,便带着从黑水国遗址中盗挖出的两只古陶罐,在罐中装满沙金,用红布封住罐口,想以此贿赂于右任。他在驿馆见到于右任后故作谦恭地说:“晚生是个行伍粗人,在张掖多有小过,恳乞老先生高抬贵手,给个改正的机会,特呈上这两个物件……”于右任大手一挥,以杖磕地,掷地有声地说:“你在张掖所为,岂是区区小过所能概括?若非一贯怙恶不悛,欺压百姓,何至于行此龌龊之举!”言罢拂袖而去。韩起功行贿被拒,面红耳赤而退,自此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于右任回到重庆后,据实历陈韩起功罪状,主张依法严办,引起了政府高层的重视。加之当时国民政府已在甘肃站稳脚跟,正欲寻机加强对马家军的控制,以巩固统治地位,遂严令追查。韩起功先是被调至青海,紧接着又被革除军职,遣返循化(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老家为民,百姓终于少了一大祸害。


于右任所居的官职并无实权,但依然受人敬重。他官轻但言不微,积极投身革命,为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中而积极奔走,人们深刻铭记着他那廉洁、清正、儒雅的形象。“官”,宝盖头下两张口,应当认识到做官之人的本分就是为百姓撑腰,为布衣发声。内心怀有良知、坚持为官本分的人做官是百姓的福祉;像墙头草一样无原则、遇到考验轻易背弃信条的人做官是百姓的灾难。坚守公平正义的道路艰辛重重,经常会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诱惑甚至胁迫,为官者要做的无他,惟有披荆斩棘为良心践诺。守住底线虽然艰难,最终收获了内心的安宁和世人的拥护;跨过底线倒是容易,到头来面对的将是内心的不安和百姓的唾弃。此乃为官之“善”道也。



以向善为风尚


“善”与“上”谐音,意为上策、上等,是生活中的头等选择,清朝的雍正皇帝说:“终日言善,不如行一善,终生行善,须防一恶。”为善不但是上等的选择,而且要落实到行动上,要“日行一善”。 “善”也与“尚”谐音,善既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也能互相感染,成为一个社会的风尚。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就是善良的循环。




有了善,为官者,会清廉自律,尽职尽责;为师者,为人师表,教人以善;为商者,真正把顾客当作“上帝”,不会去干坑蒙拐骗之事;为文者,不会把那些宣扬“恶术”的出版物抛向社会,毒害人民;为民者,有了善,才会勤劳勇敢,奉公守法,循规蹈矩,争做文明公民。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吏为师”的道德心理习惯,官德不彰,民风难淳,官员的道德高度往往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高度。“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也是说为官从政者具有道德导向作用。善是美德,是时代进步的催化剂,一个社会如果缺少善,是一个大悲哀。只有在善成为风尚的国家,才是文明、安定、和谐、繁荣、兴旺的国家。为官者须从自身做起,培养善,追求善,践行善,大力播种善的种子,构建一个健康、善良、美好的和谐社会。


一个人有善心,说善言,举善行,人人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心想成之,进入圆融之境。


(本文有删节)


官  箴


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战国•孟子《孟子》


【译文】 


要用善去培养教育人,才能够使天下人心服。天下人心不服而能够一统天下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解读】


治理一个国家,既要靠法治,也要靠德治。只有法治,虽然能使人遵守规矩,但并不能形成行动的自觉。要使人口服心服,从律己到律人,必须靠德治。而以德治人,核心的内容是一个“善”字。孟子也说过:“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被霸道武力所征服的人,只是在表面表现顺服的样子而已,在有了力量之后,反抗的人会造成战争,使得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四处生灵涂炭。因而无数的先贤哲人强调,为官者要施仁政,做到爱民如子,以自己的仁善德行带领百姓做善事,在潜移默化教育化人。若为官者无善无德,任他有多好的才干,有多伟大的治世策略,都不会被人民群众所接受、所信服的。因而,居官要以善为本,以德服人。



字说为官


第1期:如何当一个好官?说文解字为官之道,从“官”字说起

第2期:今天的官员需要学什么?怎么学?

第3期:官德究竟是什么?

第4期:这样的人才提拔比较快

第5期:做到这点, 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第6期:做人做事做官大智慧,离不开这个字

第7期:领导者的成功之道:吾日三省吾身

第8期:为官的最高境界,你到了第几层?

第9期:要升官就要做好这个事

第10期:怎样才能不为私心利欲所惑?

第11期:为官者如何走得稳、行得远、飞得高?

第12期:为官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

第13期:为人为官的根基竟然是这个

第14期:处世之道、为政之根,究竟什么最重要?

第15期:官员们的“交际圈”究竟长什么样

第16期:这个字,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第17期:为官注重这个字,才不会走歪路、做错事

第18期:树立威望?从这4点下手

第19期:这样为官,才能深受百姓爱戴

第20期:如何才能找到共进退的“左右手”?



《南方》杂志订阅电话

(020)87377371


统筹丨戎明迈

编辑丨林琳 莫群 李梦醒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广东最专业的党建传播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