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NK TEA
北纬30度黄金茶带,有80万亩茶园、40多万茶农。
1959年,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入选全国十大名茶。2016年,黄山市被命名为“中国名茶之都”。
2023年,黄山全市茶叶产量4.7万吨,一产产值49.5亿元;茶业综合效益260亿元。
近年来,黄山市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沉淀深厚的文化优势和流传有序且不断创新的制茶技艺,围绕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和中国名茶之都目标,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提高茶效益,全心做好一杯茶。
DRINK TEA
做好一杯放心茶
4月12日下午,氤氲在大山中的徽州区富溪乡漕溪茶厂,前来卖茶的富溪村双坑口村民组村民汪小观向记者展示带有二维码的茶农卡。汪小观说:“我家的粘虫黄板插放到位,茶园不打农药和除草剂,验收合格才会给我发放茶农卡。”
茶农卡
记者在富溪乡采访发现,前来卖茶的茶农脖子上都挂有一张茶农卡。这相当于当地茶农的卖茶“身份证”,茶企通过扫描茶农卡二维码,可以清晰掌握茶农所采茶叶的相关信息,以此溯源所收茶叶是否为正宗富溪毛峰小产区茶,从前端确保茶叶质量。
富溪黄山毛峰核心产区
富溪乡是黄山毛峰优势产区、中国黄山毛峰之乡。今年3月28日,黄山市茶产业大脑(一期)在这里上线试运营。目前全乡已摸底茶园面积1.98万亩,茶农1615户,茶企、茶业经营主体53家,授权使用“黄山毛峰富溪产区茶”团体标识39家。同时开展溯源秤安装、茶农卡、茶企卡的发放。
富溪乡境内的茶休闲空间广场
富溪乡人大主席许长志告诉记者:“一张茶农卡,能够增强富溪茶农的对黄山毛峰核心产区地位的珍惜与自信。茶产业大脑工作开展以来,茶农和茶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维护富溪小产区茶品牌和质量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今年春茶的价格也较往年有所提高,富溪黄山毛峰茶的名气进一步增大。”
徽州区坑上智慧生态茶园数字平台
黄山市茶产业大脑项目是安徽省首个茶叶数字化平台。市茶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方永建介绍,茶业大脑的实施,构建了茶产业的数字化应用场景。项目围绕“茶园面积、鲜叶产量、茶标当量、成品茶销售”四大要素,按照“以园定产、以产定标、以标定销”三个关键环节,通过茶园信息摸底,核算茶园面积;通过面积折算鲜叶产量,根据加工工艺核算干茶产量,计算电子茶标当量,从而管理市场上经品牌授权的成品茶数量,构建完善黄山毛峰等名茶品牌溯源管理平台,以进一步强化茶叶质量安全监管,严禁外来茶叶以次充好,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稳步提升黄山茶产品溢价能力,持续提高黄山茶品牌价值。
茶农收到钱后开心地笑了
生态为本,做放心茶。黄山市率先推广全域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全面开展有机替代,全市茶园绿色防控蔚然成风,鲜叶抽样欧盟达标率在90%以上,全市生态茶园面积达到50万亩。
科技创新,强基固本。引导企业对生产设备、技术工艺、加工环境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广应用连续化生产流水线100余条,实现茶叶加工全程不落地,位居全国领先。其中,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配置AI除杂机器人、无人化自动立库、全自动生产线等核心技术,茶叶加工自动化程度处于国内顶尖水平。太平猴魁高质量发展联合会的大数据平台、六百里猴魁公司的区块链技术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在全省率先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茶叶生产全过程,通过“一物一码”的赋能来实现防伪、溯源、大数据营销一体化管理。
DRINK TEA
做好一杯文旅茶
“摘下一朵朵白云、盛进一片片绿叶,用文学的温度徐徐泡开,让祁门的红茶和江南的春天一起沸腾。”这是4月14日,祁门红茶集团董事长姜红在她的朋友圈写下这样的文字。
祁红文旅
当日,“江南问茶·长三角网络作家公益助农直播”活动在祁门红茶集团平里生态茶园举行。10余位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的知名作家为祁门茶乡注入清新的文学气息。
姜红说,“江南问茶”公益之旅,充分展示了文学与祁门红茶跨界融合的魅力,不仅让广大网友领略了祁门红茶的独特魅力,更为茶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能。
研学
4月15日,位于徽州区潜口镇的谢裕大茶博园,绿意盎然,游人如织。
谢裕大茶博园 樊成柱/摄
茶博馆内,游客沉浸其中,默默品读,一件件极具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展品仿佛在讲述着徽茶的前世今生。茶园内,游人或穿梭于观光步道,或休憩品茗于亭,或体验非遗制茶技艺,流连于茶乡魅力。
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满足了游客多元化需求。谢裕大茶博园近年来通过多业态整合,打造景区化茶园,2023年茶季到暑期,接待中外游客近40万人次,研学游近8万人次,茶文旅融合成效显著。
谢裕大茶博园 桂杰/摄
茶旅是集农业、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发展模式,以本地特色茶产业为依托,发挥农村环境优美的比较优势,充分与餐饮业、旅游业、休闲娱乐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多途径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
祁门红茶博物馆
天之红董事长王昶说:“近年来,为提升茶叶含金量,公司大力推动茶文旅互融互促,先后打造出天之红生态茶园、祁门红茶博物馆、天之红庄园等一批农文旅业态线路,吸引大批茶商、茶人前来,赋予茶产业发展更多内涵和价值,2024年公司目标产值可达3亿元。”
天之红茶叶基地
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方永建称,为做好茶文旅融合,延伸茶产业链条,有效提升附产值,我市积极推行“旅游+”“徽文化+”,积极打造各类茶文旅精品线路、名茶特色小镇、名茶博物馆、名茶主题庄园等,全市现有高标准茶旅结合观光园22处、茶文化主题博物馆9家,建设涉茶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20多个,“赏溪头美丽茶园,学非遗鱼灯茶技”等4条路线获2023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占全国十分之一),祁门县获特色魅力茶乡称号。
茶园变花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黄山茶产业的“三变”,变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黄山茶文旅“黄山样本”。
盛红兵 /摄
DRINK TEA
做好一杯富民茶
4月13日,接受采访的吴腊爱眼中充满血丝,稍显疲倦,但激情满怀。
红旗村茶乡忙
今年55岁的吴腊爱是箬坑乡红旗村村民,现为黄山市祁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红旗村是祁门县的偏远村庄,因为山高路远、村民增收乏力,曾经是一个贫困村。
红旗村茶山
2012年,吴腊爱创办了祁门县祁佳茶业专业合作社,开启了她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步伐。她收购茶叶童叟无欺,从来都不缺斤少两且不“打白条”,四里八乡的村民都愿意把茶叶卖给她。
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吴腊爱于2017年创立黄山市祁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更好的带动山区茶产业发展。如今,她的公司拥有了3000多平方米的清洁化加工厂,茶园基地1000多亩,年产值1000余万元,旺季时日均有60多名村民在她的公司务工,为当地优质茶叶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探索走出了一条有效途径。她本人还获“祁门县最美巾帼奋斗者”荣誉称号。
碧云茶厂
齐云山后,茶香袅袅。清明至今,休宁县渭桥乡上演村碧云茶厂800亩有机生态茶园里,随处可见茶农们忙碌采茶的身影。
碧云茶厂负责人查维民今年53岁,也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人家外出打工,他扎根乡村做茶。同样从茶叶小贩做起,2003年开办碧云茶厂,从当初的小作坊,到现在12000多平方米的大茶厂,黄山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他一直拥有“维民”的情怀,先后当选休宁县人大代表、休宁县劳动模范、黄山市农民创业带头人。茶厂现有固定员工8名,年发放村民工资约60万元,年加工名优茶产品1200吨,年产值1200万元以上。
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
“腊爱”“维民”……一位位黄山本土的茶产业实干家,是黄山茶产业发展的基石。据了解,黄山全市现有茶农40余万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茶业产业当中,全市茶农人均收入近万元。2023年,全市茶叶产量4.7万吨、一产产值49.5亿元;茶叶出口量5.6万吨、出口值15亿元人民币。
茶旅融合
与此同时,黄山市还开发出黄山茶树花、冬茶啤酒、健齿软糖、冬茶含片、茶日化用品等创新型茶产品,推出代用茶、调味茶、三角袋泡茶、免滤茶包、精品小包装茶等年轻化产品,全国90%新式茶饮生产商与黄山市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全市现有规模以上深加工企业13家,深加工产品产值达到6亿元。通过产业延伸,提高茶产业附加值,促农增收。
黄山茶树花
记者手记
小小一片叶,牵动万人心。茶产业是黄山的特色产业、生态产业和富民产业。茶产业发展对黄山市经济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产业支撑作用。茶产业正赋予这座城市全新的经济力量。
歙县大谷运
黄山要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大文章,进一步推进茶叶+生态+产业+科技+文化+旅游+创新,围绕建设“中国名茶之都”,着力推动茶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