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满天星” (74)】金融“活水” 滋润乡村
核心提示
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而发展产业,没有资本要素的支撑难以为继。黄山市的乡村资源禀赋极高。如何推动黄山乡村资源的价值转化?政策金融的支持是重要保障和支撑。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搭建省级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相继推出VEP绿色金融、“村落徽州”绿色金融贷、EOD项目贷等绿色金融项目,累计获得国有银行授信近130亿元,乡村振兴有了“源头活水”。
①
【VEP模式】
助力生态资源有效转化
今年9月,祁门祁红茶产业链开发(一期)项目3.1亿元贷款通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审批,获首笔贷款1.83亿元,标志着全国首单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收益权质押贷款项目正式落户黄山。这是黄山市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的一次有益探索,也为全市乃至全国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了思路。
我市约有80万亩茶园、70余万茶农,茶产业是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生态产业、富民产业,拥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三大顶流名茶,是全国重点名茶产区。祁红茶产业链开发(一期)项目通过VEP收益权质押获得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贷款期限25年,主要用于茶地流转、低山茶园生态修复、茶园田园综合体建设、茶旅结合等。
据了解,VEP是指某一特定地域内生态产品的市场价值,其核算主要应用于经营开发、担保信贷、权益交易等市场发挥作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此次全省首个VEP项目的落地黄山,对挖掘当地“茶、医、戏、山、水”特色资源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是黄山最大的底色,黄山市以绿色金融促绿色发展,具有可行性、典型性和推广性。
为此,我市积极探索VEP金融模式,助力价值转化,除全国首个VEP绿色金融项目祁红茶产业链开发(一期)项目落地外,还依托省生态产品交易所设立生态产品交易综合性融资服务平台,构建1个市级交易中心、6个区县分中心和100个乡镇服务站的"1+6+100”三级联动交易体系,推动交易要素向林权、排污权等13大类拓展,已完成全省排污权、线上林业碳汇、水权、工业取水权等首笔交易,开展各类交易33亿元,总溢价5000万元,最高溢价率达1500%。特别是创新水排污权抵押贷款,使排污权从企业成本负担转变为可流动资产,成功向2家企业发放贷款260万元。
②
【 “村落徽州贷”】
助力农文旅资源深度融合
11月22日,小雪节气,徽州区岩寺镇临河村数字农业基地项目——智能化温室大棚初步建成。
临河村是远近闻名的省级“一村一品”特色专业示范村,也是当下的“网红村”,近年来,依托蔬菜种植特色资源,把创意融入村庄改造,打造充满艺术气息的“艺蔬临河”。
临河村数字农业基地项目是“村落徽州”保护利用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去年5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黄山市分行专门为徽州区推出“村落徽州”绿色金融贷产品,助力打造“艺蔬”临河、生态坑上、康养蜀源、红色石岗4个主题品牌村落。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20亩,总投资约15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高标准农田、智能化温室大棚、信息化农业管理平台以及产业链延伸配套设施。同时将新建农事体验基地、共享农业基地和生态农业展示区,并结合地域自然景观风貌新增观光火车、农耕研学和农业采摘等文旅体验设施,打造以智慧农业为基础,集生态、文旅为一体的数字农业产业基地,建成后将显著改善1924户农户的居住环境,预计为当地带来农业收入约13亿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农民年均收入超万元。
截至目前,黄山市共有31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约占全国传统村落总量(8171个)的3.79%,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列第二。国家级、省级、市级“一村一品”专业特色示范村380个,其中国家级12个,省级77个。这些村落一旦有金融活水注入定能元气满满迎来鼓舞人心的巨变。
为促进农村资源价值转化,促进农业提质,黄山市全域推广“村落徽州”保护利用项目,落地贷款项目9个、总授信金额近41.95亿元,覆盖徽州区灵山村、屯溪区南溪南村等村落71个,涉及耕地、茶园、坑塘、桑园、荒地等2.8万余亩资源,以及闲置民房、古民居等房屋471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黄山市分行目前已与徽州区浪漫乡村、屯溪区昱城文化旅游发展等8家公司合作,实施大灵山休闲体验基地、月球村矿坑遗址体验等项目40余个。为促进乡村建设,我市与省农业银行签署金融支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协议,在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建设提档、农村绿色低碳等6个领域建立长期金融合作,推进“百村精品、千村和美”工程,打造一批有风韵、风光、风景的特色和美乡村。目前,在批、已批、已发放的“千万工程”贷款项目8个、贷款总额28亿元,其中祁门县南部片区乡村开发项目发放贷款2.5亿元。
同时,我市开展产业金融“微改革”,助力农文旅资源深度融合。通过组建绿色食品产业链金融服务团,建立特色产业联系银行机制,上线市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供全产业链融资政策研究、融资对接等20余项服务,聚焦茶叶、皖南花猪、香榧等产业,创新推出水域滩涂经营权抵押贷款等161项产品,目前已入驻市场主体2.84万家、占全市总体20%,满足企业融资需求576亿元;推动银险担合作模式,创新徽菊、泉水鱼等农产品险种24个,基本覆盖全市种植、养殖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为14.3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73亿元;依托景区、民宿等优质旅游资源,从景点经营权、门票收益权等方面创新金融支持,推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乡旅贷、民宿贷、旅易贷、黄山旅游贷等产品20余种,带动齐云山、花山谜窟、牯牛降等70余个重点景区升级提质,促进发展徽州民宿、非遗夜市、乡村咖啡屋、房车营地等一批特色业态,目前受益旅游主体达3000余家,相关贷款余额超30亿元,盘活唤醒各类资源要素,推动农房变客房、资产变资金,依托徽墨歙砚、徽州四雕、徽州茶道等非遗资源,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贷、手艺保、徽艺贷等信贷产品17种,累计发放贷款1600万元。
③
【 EOD模式 】
助力生态治理良性循环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排名,黄山市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4位。
近年来,黄山市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力度,今年全域开展生态环境EOD项目复制推广行动,先后谋划了黄山区太平湖流域、黟县黟山南岸、祁门县四江源、休宁县一江两岸、屯溪区国际会客厅、歙县练江浦口6个EOD项目。其中,1个项目纳入国家EOD项目库, 5个项目纳入省级EOD项目库。目前,全市EOD项目(含望丰)累计总投资231.33亿元,争取授信支持65.9亿元,实现EOD项目区县全覆盖。
EOD模式,全称是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转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生态文明反映一座城市的品位和气质,是城市向外递出的一张靓丽名片,同时也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近日,黄山市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签署金融支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协议,将用足用好200亿元金融资金,争取与更多商业银行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方面寻求合作,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撬动更多资本赋能生态价值转化,让“金融活水”持续浇灌绿水青山。
黄山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实施一系列“绿色金融”项目,聚焦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中遇到的乡村资产资源利用效益低下、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难、市场化方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阻碍三方面问题,旨在统筹区域内乡村各类资源,结合文旅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该负责人称,我市还结合全国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申建,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撬动作用,通过“微改革”创新、小切口发力,以普惠信贷、特色保险、资金互助等手段,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截至目前,全市乡村振兴领域贷款余额689亿元,较年初增长70.83亿。
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金融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集聚乡村发展要素、保护乡村生态文脉、丰富乡村产业业态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是黄山市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黄山样板”的“源头活水”。
题字:姬臣
策划:向日葵融媒工作室
文字:程向阳
图视:向日葵
制作:程瀚星
图文征集: 1172522531@qq.com
联系方式: 18055959822(微信同步)
联 系 我 们
推荐阅读【打造全国最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④】璜尖:笋箬飘香出大山
【打造全国最美乡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⑤】凤霞村:凤栖梧桐起彩霞
【乡村振兴“满天星”⑥】沟村:乡愁似海乃知还
【乡村振兴“满天星” ⑦】和平:一个有爱的地方
【乡村振兴“满天星”⑧】流口村:探索走出“两山”转化路径
【乡村振兴“满天星”⑨】绍濂村:“探花故里”打出“三张牌”
【乡村振兴“满天星” (10)】芦荔:祁门大米第一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⑪】竹铺:惊艳转身
【乡村振兴“满天星” (12)】汤家庄:改变,从“唤醒”闲置房开始
【乡村振兴“满天星” (13)】中村:“乘”着高铁向未来
【乡村振兴“满天星” (14)】岭南:山色真开紫翠屏
【乡村振兴“满天星” (15)】乡村振兴:黄山VS上海之长短板
【乡村振兴“满天星” (16)】新溪口 :“两山论”的生动实践
【乡村振兴“满天星” (17)】溪口:休西大镇,风正帆悬
【乡村振兴“满天星” (18)】逐梦星空!7位第一书记打擂比武
【乡村振兴“满天星” (19)】从筑秋韵
【乡村振兴“满天星” (20)】瑯𤩐:打造中国状元文化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21)】青峰:竹岭深处有人家
【乡村振兴“满天星” (22)】金利:乡村谱写青春之歌
【乡村振兴“满天星” (23)】汪连俊:把青春献给我热爱的家乡
【乡村振兴“满天星” (24)】汪乐:因为一个人 爱上一个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25)】方蕾:“准导演”回乡当“村官”
【乡村振兴“满天星” (26)】林干:干!是最好的“方法论”
【乡村振兴“满天星” (27)】翟璐:乡村振兴 一路有我
【乡村振兴“满天星” (28)】方嘉:饮水思源报家乡
【乡村振兴“满天星” (29)】乡村产业,星火燎原【乡村振兴“满天星” (30)】黄山“后浪”一朵朵【乡村振兴“满天星” (31)】高塘:千年古村焕新彩【乡村振兴“满天星” (32)】芳口村:大学城边 “芳华”时代【乡村振兴“满天星” (33)】黄山田野上的农业科技播种者【乡村振兴“满天星” (34)】汪满田鱼灯:照亮山村未来
【乡村振兴“满天星” (35)】黄山农业:红芳满眼竞风流【乡村振兴“满天星” (36)】“第一书记”读“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满天星” (37)】黄山:不负春光,全力护好“米袋子”【乡村振兴“满天星” (38)】大茂之美,美在兹!
【乡村振兴“满天星” (39)】西溪南:目及之处皆风景
【乡村振兴“满天星” (40)】甘棠:一个城关村的华丽“蝶变”【乡村振兴“满天星” (41)】王国贤:与上朱村双向奔赴【乡村振兴“满天星” (42)】孙中正:乐在阜田种大田
【乡村振兴“满天星” (43)】金顺芳:以青春之名 书写活力潭口【乡村振兴“满天星” (44)】周民旺:“土书记”的乡村坚守【乡村振兴“满天星” (45)】陈罕晨:扎根乡村 俯身为民【乡村振兴“满天星” (46)】金竹:大山里的红色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47)】黄山乡村两级书记丽水学什么?
【乡村振兴“满天星” (48)】严池:洞见新机【乡村振兴“满天星” (49)】红色杜家村:如何破茧蝶变?【乡村振兴“满天星” (50)】渭桥:未来可期【乡村振兴“满天星” (51)】“豆腐村”南溪南村产业调查报告【乡村振兴“满天星” (52)】山里研工社:一位“清华”毕业生的黄山乡村梦想【乡村振兴“满天星” (53)】黄山百名镇(乡)村书记浙江探学的意义【乡村振兴“满天星” (54)】芦荔村:探索山区种粮新路径!【乡村振兴“满天星” (55)】村集体“腰杆”硬起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乡村振兴“满天星” (56)】“种”出乡村振兴好“丰景”【乡村振兴“满天星” (57)】山岔: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58)】长罗村:融合创新展画卷【乡村振兴“满天星” (59)】为何是黄山?
【乡村振兴“满天星” (60)】歙县荷花形村:蹚出“荷”美乡村新路【乡村振兴“满天星” (61)】歙县石潭村:以花兴业 赋能乡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62)】黄山“新农人”: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满天星” (63)】千帆竞发月潭湖【乡村振兴“满天星” (64)】篁村“知己”有何人?【乡村振兴“满天星” (65)】红色金竹 甜蜜事业【乡村振兴“满天星” (66)】兰湖:深山幽兰待识香
【乡村振兴“满天星” (67)】晒秋,给黄山带来什么?【乡村振兴“满天星” (68)】从“儒村实践”看和美乡村如何成为精品示范【乡村振兴“满天星” (69)】东山再起时 不作等闲看【乡村振兴“满天星” (71)】灵动罗田向我们走来【乡村振兴“满天星” (72)】秀湖:太平湖畔“一抹红”
【乡村振兴“满天星” (73)】古村月潭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