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满天星” (73)】古村月潭越来越好

黄山日报
2024-09-08





写在前面

新安江上游之率水,从六股尖一路向东,在大商岭奔流而下,行至月潭沍处,形成一处深潭,形似月亮,恰似海棠,故称月潭。

01 却道“海棠”依旧






月潭村,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因村庄形似海棠,又因率水流经该村形如一轮弯月,故名月潭。村中有“月潭八景”:石门瀑展、钓台烟雨、澄潭印月、松石晴岚、雪霁峰玉、柳堤鸣莺、西山晚烟、南屏叠翠,至今犹存。 



月潭村是一个典型的融血缘和地缘为一体的徽州古村,先有程姓,后有朱姓,尤以朱姓为望族,是新安朱氏的聚居地。据《新安名族志》记载:“月潭在邑南四十里,出婺源香田源,茶院府君环之十一世孙曰兴始于此。”据《朱氏统宗世谱》和民国《新安月潭朱氏族谱》记载:月潭朱兴的祖上与朱熹的祖上是六世同胞兄弟,朱熹与朱兴只相隔六代,因此月潭的朱氏一直自称“紫阳世家”,世代恪守朱子理学之教、传承紫阳世家之风。



正如清末翰林、歙县人许承尧在为月潭朱氏修谱所作的《序》中称:“朱本吾徽望族,而月潭一支尤踔厉奋发,魁硕迭出。其进而树令名,登贵仕,请覃泽民社,经纬邦国;退而修内行,秉高节,型于乡而可祀于社者,踵武相望。”从古至今,月潭倡学兴教、以学进仕,明清出进士13人、举人20人,在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就多达200余人。即便是历经世事变迁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月潭初中仍学业不俗,引得很多外地学子慕名而来,大都学业有成,故月潭又拥有“名师故里”美誉。


然由于时代洪流的冲刷,月潭频遭破坏,村中祠堂、楼亭、庙宇、牌坊、更楼等标志性建筑十毁六七。加之1992年撤乡并镇,月潭村逐渐走向衰落,所幸村庄肌理结构尚在,实不幸中之万幸。



02 古村越来越美





“月潭变化大!”前些天,退休教师吴永明特意从龙湾赶来,感受月潭村的变化。


吴老师曾在月潭小学担任教师10多年,对月潭有着很深的感情。听说月潭搞和美乡村建设,于是特意骑着电动车专程前来,感受“第二故乡”的变化。


近年来,月潭村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以村庄文化生态保护为抓手,以村景融合为理念,以“中国传统村落”底蕴为目标,小切口、微改造,精提升,广泛发动村民,倡导“一献四捐”,全新打造“古韵月潭,名师故里”徽风皖韵和美乡村。


汪功旺是一名老退伍军人,为支持村庄建设,他和哥哥主动让出一分多菜地,汪国平主动配合村里拆除自家的老铁匠铺,余时来、汪有德捐砖、捐瓦、捐老石头,汪德福捐款2500元,吕胜利带头拆除自家的旧危房……


月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汪德军说,月潭村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调动村中“五老”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村共捐地3亩、砖瓦40多车、麻石200多米,党员带头、村民主动参与拆除无功能建筑25处,清理各类垃圾500多吨,埋设污水管网7000多米,改厕75个,彰显名师故里的和谐民风和村风。


村东和村西的荷花塘时隔数年恢复了旧时风貌;下村头的小公园养起了观赏小金鱼;上井古泉的碧水接到了公路边,既成了景致又成了便民洗手池;带有浓郁乡村和文化特色、具有艺术性和教育性的墙绘让人眼前一亮。村中铺设道路7000多米,增设停车位77个,就地取材打造景观菜园3680米、口袋公园39个和“五小园”75个;新建生态美超市1个,修复和新建月潭河滩护岸300多米。


汪德军说:“月潭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搞大拆大建和形象工程,而是因地制宜,创新打造。一方面基于徽州传统村落的独特人文价值,以最小干预保护徽州文脉、保留村庄肌理、保住乡土特色;另一方面结合未来乡村旅游发展,挖掘当地旅游资源,推进村景一体,探索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03 如何越来越好?





美丽乡村建设,月潭村越来越美。


“‘美丽资源’如何向‘美丽经济’转化?这是我们村两委下一步所要思考的课题。”汪德军表示,“但难度不小,因为月潭的产业特色不是太明显,产业基础和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月潭村是个大村,下辖18个村民小组,人口2760人。全村耕地面积4156亩,其中种植水稻2550亩,山场17240亩,茶园700多亩,是一个生产资料不多不少的村子。且多年来,因为缺少能人带动和产业驱动,村民多外出务工,村民收入过度依赖劳务输出。



当地村民说,月潭是一个“不上不下”的村,所谓的不上不下包括水田面积和茶叶面积不算多不算少,距离城市不算远不算近,生活水平不算穷不算富。也或是这种“不上不下”,月潭的农业特色不甚突出。村民程林亮、程龙海、洪顺全等种田大户前些年成立了合作社,但规模和机械化程度还不高;带动性还不够,村民收入更多依赖打工,村集体经济也很薄弱。



月潭村距离休宁县城、屯溪只有四五十分钟车程,距离五城镇只有10公里。汪德军表示,接下来月潭村会突出自身优势,围绕当地的古村文化和好山好水资源,以朱家老屋和月潭老街为中心,依托月潭河天然河滩资源,打造露营地,同时积极对接外地客商,引入社会资本,推出水上乐园项目,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月潭老屋、月潭老街、“名师故里”,都是月潭村的名片,而月潭村还有另一张名片,“匠作村”,月潭村曾经有一批十里八乡都名闻遐迩的老匠作,放到现在,不输“网红”。


“木匠定、剃头老丁、铁匠矮子福、砖匠老三、水碓排、竹匠义、石匠奇、桶匠老桶、哑子裁缝、撑船福、豆腐年、买锅松茂(爆米花)、锯板歪嘴年、漆匠清、棕匠亭……”说起月潭村的老匠人,月潭村民眉飞色舞,一一道来。


如何传承和光大传统手工艺?重塑月潭工匠精神,打造月潭工匠品牌,或是月潭村庄文化可以延伸的内涵,也是月潭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抓手。


与此同时,曾经的月潭村也是种粮大村,有良田千顷,如今除了几个种粮大户,更多村民已放弃种田。月潭茶叶曾经很盛,如今也几乎荒弃。如何通过传统农业的转型,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除了依托合作社种粮大户外,发展水稻示范片、养鱼示范户、菊花示范户,还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吸引村民回乡,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让月潭农业焕发新活力。


拥有无数荣光的月潭,正在归来。







题字:姬臣



策划:向日葵融媒工作室

字:程向阳

图视:郭懂 向日葵

(部分由月潭村提供)

制作:程瀚星

图文征集: 1172522531@qq.com

联系方式: 18055959822(微信同步)


联 系 我 们


值班编辑:程子洋 责任编辑:程向阳
终审:黎小强

推荐阅读【打造全国最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④】璜尖:笋箬飘香出大山
【打造全国最美乡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⑤】凤霞村:凤栖梧桐起彩霞
【乡村振兴“满天星”⑥】沟村:乡愁似海乃知还
【乡村振兴“满天星” ⑦】和平:一个有爱的地方
【乡村振兴“满天星”⑧】流口村:探索走出“两山”转化路径
【乡村振兴“满天星”⑨】绍濂村:“探花故里”打出“三张牌”
【乡村振兴“满天星” (10)】芦荔:祁门大米第一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⑪】竹铺:惊艳转身
【乡村振兴“满天星” (12)】汤家庄:改变,从“唤醒”闲置房开始
【乡村振兴“满天星” (13)】中村:“乘”着高铁向未来
【乡村振兴“满天星” (14)】岭南:山色真开紫翠屏
【乡村振兴“满天星” (15)】乡村振兴:黄山VS上海之长短板
【乡村振兴“满天星” (16)】新溪口 :“两山论”的生动实践
【乡村振兴“满天星” (17)】溪口:休西大镇,风正帆悬
【乡村振兴“满天星” (18)】逐梦星空!7位第一书记打擂比武
【乡村振兴“满天星” (19)】从筑秋韵
【乡村振兴“满天星” (20)】瑯𤩐:打造中国状元文化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21)】青峰:竹岭深处有人家
【乡村振兴“满天星” (22)】金利:乡村谱写青春之歌
【乡村振兴“满天星” (23)】汪连俊:把青春献给我热爱的家乡
【乡村振兴“满天星” (24)】汪乐:因为一个人 爱上一个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25)】方蕾:“准导演”回乡当“村官”
【乡村振兴“满天星” (26)】林干:干!是最好的“方法论”
【乡村振兴“满天星” (27)】翟璐:乡村振兴 一路有我
【乡村振兴“满天星” (28)】方嘉:饮水思源报家乡
【乡村振兴“满天星” (29)】乡村产业,星火燎原【乡村振兴“满天星” (30)】黄山“后浪”一朵朵【乡村振兴“满天星” (31)】高塘:千年古村焕新彩【乡村振兴“满天星” (32)】芳口村:大学城边 “芳华”时代【乡村振兴“满天星” (33)】黄山田野上的农业科技播种者【乡村振兴“满天星” (34)】汪满田鱼灯:照亮山村未来
【乡村振兴“满天星” (35)】黄山农业:红芳满眼竞风流【乡村振兴“满天星” (36)】“第一书记”读“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满天星” (37)】黄山:不负春光,全力护好“米袋子”【乡村振兴“满天星” (38)】大茂之美,美在兹!
【乡村振兴“满天星” (39)】西溪南:目及之处皆风景
【乡村振兴“满天星” (40)】甘棠:一个城关村的华丽“蝶变”【乡村振兴“满天星” (41)】王国贤:与上朱村双向奔赴【乡村振兴“满天星” (42)】孙中正:乐在阜田种大田
【乡村振兴“满天星” (43)】金顺芳:以青春之名  书写活力潭口【乡村振兴“满天星” (44)】周民旺:“土书记”的乡村坚守【乡村振兴“满天星” (45)】陈罕晨:扎根乡村 俯身为民【乡村振兴“满天星” (46)】金竹:大山里的红色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47)】黄山乡村两级书记丽水学什么?
【乡村振兴“满天星” (48)】严池:洞见新机【乡村振兴“满天星” (49)】红色杜家村:如何破茧蝶变?【乡村振兴“满天星” (50)】渭桥:未来可期【乡村振兴“满天星” (51)】“豆腐村”南溪南村产业调查报告【乡村振兴“满天星” (52)】山里研工社:一位“清华”毕业生的黄山乡村梦想【乡村振兴“满天星” (53)】黄山百名镇(乡)村书记浙江探学的意义【乡村振兴“满天星” (54)】芦荔村:探索山区种粮新路径!【乡村振兴“满天星” (55)】村集体“腰杆”硬起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乡村振兴“满天星” (56)】“种”出乡村振兴好“丰景”【乡村振兴“满天星” (57)】山岔: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58)】长罗村:融合创新展画卷【乡村振兴“满天星” (59)】为何是黄山?
【乡村振兴“满天星” (60)】歙县荷花形村:蹚出“荷”美乡村新路【乡村振兴“满天星” (61)】歙县石潭村:以花兴业 赋能乡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62)】黄山“新农人”: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满天星” (63)】千帆竞发月潭湖【乡村振兴“满天星” (64)】篁村“知己”有何人?【乡村振兴“满天星” (65)】红色金竹 甜蜜事业【乡村振兴“满天星” (66)】兰湖:深山幽兰待识香
【乡村振兴“满天星” (67)】晒秋,给黄山带来什么?【乡村振兴“满天星” (68)】从“儒村实践”看和美乡村如何成为精品示范【乡村振兴“满天星” (69)】东山再起时 不作等闲看【乡村振兴“满天星” (71)】灵动罗田向我们走来【乡村振兴“满天星” (72)】秀湖:太平湖畔“一抹红”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