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满天星” (7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黄山乡村振兴生力军

黄山日报
2024-09-08

核心提示

黄山田,谁来种?如何种?这是黄山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难题。


近年来,黄山市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力度,一个又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家庭农场已有2300多家、合作社超2000家。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01 黄山的土地谁来种?



在黄山脚下的黄山区焦村镇,有一处1000余亩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其经营主体是黄山市黄山区五丰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带领当地数百名农民创业致富。


焦村镇历来是黄山区的粮仓。但因为单一种粮效益低,加上缺少劳动力,出现良田抛荒现象。焦村有着便捷的交通、丰富的物产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等有利条件,当地乡亲们迫切需要有一个,来为他们提供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等服务,并利用规模优势,降低成本,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潘成/摄)


2016年,已在江苏打拼20多年、有着稻渔立体种养丰富经验的女青年陈贞回到家乡,投入1000多万元,注册成立黄山市黄山区五丰源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农田1400余亩,种养水稻、龙虾、甲鱼、螃蟹和鱼等“五丰”产品,同时注册了产品商标,通过了有机认证,从事优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合作社现有成员232名,联系农户1350户。逐渐走出“合作社+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发展之路。2022年合作社生产优质小龙虾2万多公斤、螃蟹1万多公斤、优质稻谷近1000吨,产值超700万元。辐射带动了周边稻渔综合种养,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产业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与陈贞“新农人”身份相比,同在焦村的曹高峰则是坚守乡村的“老农人”。



今年48岁的曹高峰初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学习农业技术,犁田、耙地、插秧、施肥等门门精通。不过家中承包的农田只有10来亩,村里的伙伴曾邀请他外出打工,可他舍不得离家。伙伴见说不动他,就请他代种家中田,就这样他代耕了村里30多亩,连同自家的一共达到50亩,年收粮食约2.5万公斤,年底一算,收入还算不错。于是他稳步发展,逐年扩大,2012年种植面积达到了100亩,成了村里的种粮大户和致富带头人。之后,他还把目光瞄向了外村,听说本镇龙源村姜子山村民组有101亩农田想对外流转,他与农户协商,达成为期5年的流转协议,成为上岭村第一个跨村承包经营的农村青年。2014年他申请注册了丰满屯家庭农场。


2016年,曹高峰又以同样的方式流转了汤刘村上汤、下汤两个村民组530多亩农田;2019年又流转了本村河西、武一、武二3个村民组290余亩农田。截至目前,他的农场总面积已达到1009亩,跨入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行列,跻身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正常年份年收稻谷40多万公斤,是全镇第一个规模化跨村种田的经营主体。



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02 农旅融合




近年来,黄山市乡村依托美丽自然景观和丰富人文景观,以徽州村落为载体,以农文旅融合为发展方向,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创新丰富业态类型,强化联农带农作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生态种植蔬菜、生态养殖土鸡、生态培育果树……这是在休宁县和福园家庭农场看到的场景。



休宁县和福园家庭农场成立于2013年,位于休宁县五城镇星洲村龙湾大桥旁,有着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独特的环境资源优势,主要从事蔬菜生产、种植、加工、销售、技术指导与服务。通过多年的发展,农场规模已达302亩,其中大棚设施农业达200余亩,先后获得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和安徽省示范家庭农场荣誉称号。近年来,为顺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农场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出“4区”融合发展模式,即生态种植蔬菜示范区、生态养殖土鸡示范区、生态培育果树采摘示范区、农旅融合休闲农业示范区,走种养结合、农业采摘、休闲旅游、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黟县深冲村是城郊村,也是该县最早一批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称号的特色村(茶叶),村内除已具规模的茶叶产业外,依托传统农业和旅游资源,发展近郊型休闲度假游是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但该村的很多近水田块为山区冷水田或高脚田,粮食生产效益不足,农民积极性不高,出现了撂荒现象。


2019年底,该镇返乡青年吴成云在该村流转120亩水塘和部分闲置地,通过实施山泉水引流、水渠修复、道路提升等,统一整合田块,初步打造出荷花观赏、莲子采摘的荷塘综合体,当年取得效益36万元。周边群众看到了希望,主动上门寻求共同发展。2020年7月,吴成云组建壹籽荷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原先个人流转的120亩荷田、74户村民一并转入,发展荷花套养小龙虾,围绕“荷塘经济”打造集观赏、旅游、采摘、农耕体验、加工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特色田园综合体,逐步勾勒出“荷塘叠翠、鱼虾肥美”的美丽生态画面。并举办荷文化研究、荷虾节庆活动,拓展“农业+”功能,努力让乡亲们端上“荷塘经济碗”,吃上“特色生态饭”,走上“农旅致富路”。


如今,合作社已从最初的120亩,发展到2023年6月拥有社员146户,综合种养基地370亩,经营性营收达156万元。该合作社于2023年获评黄山市级示范社。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新常态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破解当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加快城乡要素流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必然趋势。

03 联农带农




初冬时节,黟县柯村镇胡门家庭农场的油菜基地,村民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着移苗补植。胡门家庭农场负责人程华明介绍,胡门家庭农场的油菜种植达到1600余亩,亩产100公斤,总产值达到112万余元,“农户+基地+大户”的发展模式、“水稻+油菜”的轮作方式,不仅提高了农民的发展积极性,而且让农民实现一年两季收入,有力带动农民增收。


胡门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当年流转土地639.33亩种植水稻,2016年流转土地面积2220.67亩,合计流转土地面积2860亩,是目前柯村镇第一家千亩以上种植大户,也成为黟县屈指可数的粮油生产典型。农场先后被评为黄山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和安徽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程华明告诉记者,农场从成立之初,就把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土地流转工作中,首先流转没有或缺少劳动力的农户和脱贫户承包的地块,先兑现和就高兑现脱贫户的土地租金,优先聘请脱贫户当中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意愿者到家庭农场从事农事工作,这些脱贫户每年的土地租金和工资收入便有1万元上下。



多年来,胡门家庭农场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号召,坚持走农业科技之路,建设6组谷物循环烘干机,以120元/吨的成本价格帮助烘干,解决了周边粮油生产新型经营主体稻谷晒干和加工问题。在农场的带动下,柯村镇6个粮油新型主体积极复垦撂荒地,在保障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


歙县溪头镇大谷运是有名的茶叶之乡,是名茶黄山毛峰、滴水香、黄山绿牡丹、大谷炒青的原产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自茶叶。2011年,外出创业多年的柯德平牵头成立了歙县徽谷龙潭茶菊专业合作社,并建立了南云山茶叶基地。经过12年的努力,基地已累计发展社员400多户,产值3000万元,逐步实现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的梦想。



良好的生态,规范的管理,加上柯德平精益求精的生产技艺,柯德平的茶叶畅销全国。市场打开,为合作社社员带来丰厚的效益,当地茶农告别了曾经的卖茶难。公司还延伸合作社的茶产业链条,从茶叶到菊花、笋干、香菇、山核桃等,年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2023年,歙县徽谷龙潭茶菊专业合作社荣获国家级示范合作社荣誉称号。

记者后记


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通过自身的壮大,带动了农民就业、农民增收、产业发展。通过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市场化的生产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效益,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题字:姬臣



策划:向日葵融媒工作室

字:程向阳 曹颂治

部分图片由

市农业农村局及农业经营主体提供

制作:程瀚星

图文征集: 1172522531@qq.com

联系方式: 18055959822(微信同步)


联 系 我 们


值班编辑:胡晓苗 责任编辑:程向阳
终审:黎小强

推荐阅读【打造全国最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④】璜尖:笋箬飘香出大山
【打造全国最美乡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⑤】凤霞村:凤栖梧桐起彩霞
【乡村振兴“满天星”⑥】沟村:乡愁似海乃知还
【乡村振兴“满天星” ⑦】和平:一个有爱的地方
【乡村振兴“满天星”⑧】流口村:探索走出“两山”转化路径
【乡村振兴“满天星”⑨】绍濂村:“探花故里”打出“三张牌”
【乡村振兴“满天星” (10)】芦荔:祁门大米第一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⑪】竹铺:惊艳转身
【乡村振兴“满天星” (12)】汤家庄:改变,从“唤醒”闲置房开始
【乡村振兴“满天星” (13)】中村:“乘”着高铁向未来
【乡村振兴“满天星” (14)】岭南:山色真开紫翠屏
【乡村振兴“满天星” (15)】乡村振兴:黄山VS上海之长短板
【乡村振兴“满天星” (16)】新溪口 :“两山论”的生动实践
【乡村振兴“满天星” (17)】溪口:休西大镇,风正帆悬
【乡村振兴“满天星” (18)】逐梦星空!7位第一书记打擂比武
【乡村振兴“满天星” (19)】从筑秋韵
【乡村振兴“满天星” (20)】瑯𤩐:打造中国状元文化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21)】青峰:竹岭深处有人家
【乡村振兴“满天星” (22)】金利:乡村谱写青春之歌
【乡村振兴“满天星” (23)】汪连俊:把青春献给我热爱的家乡
【乡村振兴“满天星” (24)】汪乐:因为一个人 爱上一个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25)】方蕾:“准导演”回乡当“村官”
【乡村振兴“满天星” (26)】林干:干!是最好的“方法论”
【乡村振兴“满天星” (27)】翟璐:乡村振兴 一路有我
【乡村振兴“满天星” (28)】方嘉:饮水思源报家乡
【乡村振兴“满天星” (29)】乡村产业,星火燎原【乡村振兴“满天星” (30)】黄山“后浪”一朵朵【乡村振兴“满天星” (31)】高塘:千年古村焕新彩【乡村振兴“满天星” (32)】芳口村:大学城边 “芳华”时代【乡村振兴“满天星” (33)】黄山田野上的农业科技播种者【乡村振兴“满天星” (34)】汪满田鱼灯:照亮山村未来
【乡村振兴“满天星” (35)】黄山农业:红芳满眼竞风流【乡村振兴“满天星” (36)】“第一书记”读“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满天星” (37)】黄山:不负春光,全力护好“米袋子”【乡村振兴“满天星” (38)】大茂之美,美在兹!
【乡村振兴“满天星” (39)】西溪南:目及之处皆风景
【乡村振兴“满天星” (40)】甘棠:一个城关村的华丽“蝶变”【乡村振兴“满天星” (41)】王国贤:与上朱村双向奔赴【乡村振兴“满天星” (42)】孙中正:乐在阜田种大田
【乡村振兴“满天星” (43)】金顺芳:以青春之名  书写活力潭口【乡村振兴“满天星” (44)】周民旺:“土书记”的乡村坚守【乡村振兴“满天星” (45)】陈罕晨:扎根乡村 俯身为民【乡村振兴“满天星” (46)】金竹:大山里的红色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47)】黄山乡村两级书记丽水学什么?
【乡村振兴“满天星” (48)】严池:洞见新机【乡村振兴“满天星” (49)】红色杜家村:如何破茧蝶变?【乡村振兴“满天星” (50)】渭桥:未来可期【乡村振兴“满天星” (51)】“豆腐村”南溪南村产业调查报告【乡村振兴“满天星” (52)】山里研工社:一位“清华”毕业生的黄山乡村梦想【乡村振兴“满天星” (53)】黄山百名镇(乡)村书记浙江探学的意义【乡村振兴“满天星” (54)】芦荔村:探索山区种粮新路径!【乡村振兴“满天星” (55)】村集体“腰杆”硬起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乡村振兴“满天星” (56)】“种”出乡村振兴好“丰景”【乡村振兴“满天星” (57)】山岔: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58)】长罗村:融合创新展画卷【乡村振兴“满天星” (59)】为何是黄山?
【乡村振兴“满天星” (60)】歙县荷花形村:蹚出“荷”美乡村新路【乡村振兴“满天星” (61)】歙县石潭村:以花兴业 赋能乡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62)】黄山“新农人”: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满天星” (63)】千帆竞发月潭湖【乡村振兴“满天星” (64)】篁村“知己”有何人?【乡村振兴“满天星” (65)】红色金竹 甜蜜事业【乡村振兴“满天星” (66)】兰湖:深山幽兰待识香
【乡村振兴“满天星” (67)】晒秋,给黄山带来什么?【乡村振兴“满天星” (68)】从“儒村实践”看和美乡村如何成为精品示范【乡村振兴“满天星” (69)】东山再起时 不作等闲看【乡村振兴“满天星” (71)】灵动罗田向我们走来【乡村振兴“满天星” (72)】秀湖:太平湖畔“一抹红”
【乡村振兴“满天星” (73)】古村月潭越来越好
【乡村振兴“满天星” (74)】金融“活水” 滋润乡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