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丨我们耳中的巴赫,已经是我们眼中的巴赫!
宗教性才是巴赫的本来面目,而当今这种宗教性与世俗性双重特征的建构,是时代发展中后人的杰作。乐器的变化带来了音乐风格的变化,时代的发展给予了巴赫音乐以发展,我们耳中的巴赫,已经是我们眼中的巴赫!——题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w03381xz22v巴赫《勃兰登堡第一号》(F大调,BWV 1046)
宗教与世俗丨巴赫音乐的双重建构
导读:巴赫是巴洛克音乐的巨人,他的音乐也是复调音乐的巅峰。巴赫时代,现代钢琴尚未出现,但他为古钢琴所作的乐曲依然是钢琴学者不可绕过的基础。他处于宗教气息依然浓郁的18世纪,他的钢琴作品大多为教学而创作,后人却从中分析出了更多的世俗性因素,因此,对于巴赫的音乐的风格就有了宗教性还是世俗性的争论,本文试图对此提出自己的见解。
J.S.巴赫(1885-1750)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数量庞大的各类音乐作品。从现有的资料看,巴赫的音乐作品有“康塔塔二百多部(世俗性的占有二十多部),弥撒曲五部,完整保存下来的两部受难曲,二十三首协奏曲,十七首钢琴组曲,《平均律钢琴曲集》两册,以及大量的经文歌、清唱剧、管风琴曲、室内乐以及管弦乐作品” (注:参见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这些作品以其极高的艺术成就而奠定了巴赫在音乐史上的巴洛克音乐的高峰地位,其《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等都是今日人们耳熟能详的常听曲目。其为键盘而写作的大量作品也是今日钢琴学习者无法回避的基础。如其《平均律曲集》第一次使十二平均律从音乐理论变成音乐实践,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注:参见罗耀真《他不是小溪,他是大海——平均律钢琴曲集》,载于《视听技术》,1995年第11期),其为了培养儿子而写的小作品——15首二部创意曲和15首三部创意曲——也成为了当今音乐学习者的最佳范本。
音乐史上形成的复调音乐作品体裁主要有三种:即创意曲、赋格和卡农。 "二部创意曲"是巴赫在1720一1722年间为童年的儿子威廉·弗利德曼·巴赫写作的一套练习(即《为威廉·弗里德曼·巴赫而作的键盘小曲》)中的一部分,曾命名为"前奏曲",后改用"创意曲"。 "二部创意曲"是以一个短小的主题动机为材料,运用模仿、卡农、对位等手法进行变化发展、创造新意的小曲,多数以三个部分构成,少数为两个部分(如第10、11、12等)。正如巴赫在《1723年手稿》的序文中所指出,这些用于教学的作品是为了让"古钢琴的爱好者、学习者不但有能力把二声部演奏得美妙,而且在熟练之后,亦有能力正确、巧妙地演奏三声部。同时,还为获得作品创作的展开技巧,领会如歌的演奏法,产生作曲的强烈愿望提示了明确的方法。"今天,我们仍然把"二部创意曲"看作通向复调音乐名著的桥梁。 学习"二部创意曲"是今后学习三个或三个以上声部的复调作品所必须的和重要的基础。从中不但可以了解巴赫作品的风格、趣味,而且可以提高双手独立控制键盘的能力,训练敏锐的音乐听觉,强化复调音乐的逻辑思维,训练手指的不同触键方法。历史上,贝多芬、肖邦、门德尔松等大师都十分重视对巴赫创意曲的学习、研究和演奏。
巴赫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今天已经毋庸置疑,最初人们多认同其音乐的宗教性,随其声名显赫,研究深入,争议愈多,即如巴赫的键盘乐曲,人们就一再提出世俗性这一特点:
如王思特对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上下两卷的前奏曲和赋歌曲进行了主题性格归类,发现这些音乐分别表现了优美的歌唱,活跃的舞蹈,威武的英雄性,庄严,从容,深情,伤感等思想情感和人民生活场景;因此认为巴赫的音乐语言中充满了活泼、果断,诙谐的世俗性,表现了人类的喜怒哀乐;反对人们一贯认为的巴赫“音乐是上帝的恩赐,只能用来颂扬上帝”的观点;并指出巴赫的音乐在宗教的外衣下反映了人文主义内涵。 (注:参见王思特《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精神内涵和美学倾向》,载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周冰颖也认为“作为一名音乐家,巴赫并没有把他的音乐创作只停留在宗教音乐上。巴赫勇敢地冲破了宗教思想的束缚,大胆地尽情打发了人的感情。无论在宗教作品还是世俗作品中他都谱写了最具人性的音乐,人类感情的每一个侧面都反映在他的艺术之中,人的喜怒哀乐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可见。人民性是他的全部创作活动的主要原则,这是巴赫风格在创作上的重要特点:富于世俗的生活气与人情味。” (注:参见周冰颖《论巴赫键盘作品的风格——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的演奏》,载于《四川戏剧》,2006年第4期。)
基于对巴赫艺术风格的分析,人们也开始强调演奏巴赫要非常热诚恳切,同时又应当含蓄、严格。 (注:参见吴欢《从演奏巴赫平均律看巴赫作品的风格及特点》,载于《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当然,也有人认为威尼斯的宗教、文化、建筑艺术对巴赫的音乐创作有重要的影响,巴赫音乐具有多方面的特质,既贴近大众生活,又富有深刻的宗教内省。(注:参见张国庆《巴赫创意曲的艺术内涵之探析》,载于《德州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也有人从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以及家庭背景出发,认为巴赫的音乐作品的音响风格以及音乐形象包含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的双重特征。(注:参见贺新春《聆听天籁之音——从两首平均律钢琴曲论在演奏中如何把握巴赫键盘作品的音乐文化内涵》,载于《科教文汇》,2007年第1期。)
本文针对这一争议,试图通过历史的追溯,揭示巴赫的本真面目,以期对此问题提供一个合理的事实与视角。这种历史的追溯,首先就需要面对巴赫的时代风尚与文化特征。巴赫的时代,是一个矛盾的时代,一方面宗教主宰一切,另一方面又是世俗生活越来越浓郁的时代,只有深入具体分析,才能明了其时代的具体特征与内涵。
一、宗教主宰的时代
巴赫生活的时代,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氛围,宗教思想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思想和言行之中,虽然不再是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式的宗教思想 (注:参见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但巴赫的出生地爱森纳赫小镇,正是新教的开创者马丁•路德(1483-1546)当年避难之地,这个地方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新教的重镇。
巴赫时代的德意志,尚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和理解的德国,而是四分五裂,教会具有超越一切地域局限的最高的统治权力。由于天主教教庭追求圣迹,并往往以庞大的教堂建筑来显示上帝的伟大,以致大量出售“赎罪券”来筹集巨资,德国的金钱大量地流入到罗马,人民因此贫困不堪,贵族因而愤恨不已。路德既不满教庭搜刮钱财的行为,也质疑教庭对于圣经的解释,1517年在维滕贝格教堂大门上张贴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注:参见张志伟《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5页。)路德初意不过是想对教会现状有所改良,但教庭开除了他的教籍,广大人民拥护他,诸侯们的支持他,他的立场也逐渐坚定,最终掀起了宗教改革的浪潮。路德认为宗教信仰发自内心,不需要教会作中介,教徒有权直接阅读,自己体悟和理解圣经。鉴于当时尚无德语的圣经,路德遂亲自将《圣经》译成德文,并用德语写了许多众赞歌,在礼拜时由普通教徒共同演唱,打破了天主教会对宗教音乐的垄断。众赞歌歌词采用德语,曲调也多取自当地世俗歌曲,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随后,新教地区的中学开始开设音乐课程,各地教堂多数设有管风琴和唱诗班,平民有了接受正规音乐教育的机会。
虽然路德所领导的宗教改革在今天看来也具有其不可磨灭的进步意义,对旧的宗教神权有一定的打击性,更多的尊崇了大众的权利,但我们切不可因此而以为这种宗教改革是对宗教本身的否定,恰恰相反,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对路德所作的评价一样:“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所以他说:“现在问题已经不是俗人同俗人以外的僧侣进行斗争,而是同自己内心的僧侣进行斗争,同自己的僧侣本性进行斗争。”从这一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路德的宗教改革不过是要废除已经变得脱离了神圣纯洁轨道的宗教机构的权威,重新树立宗教的神性对一切民众的统治。可以说,巴赫的时代,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今日所理解的世俗的世界,是一个纯粹的宗教的时代。
正如前文所说,巴赫生活的时代和地区也是不同于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式的宗教思想,而是在生活上比较接近世俗的新教思想。新教创立者马丁•路德重新解释了禁欲观念,认为内心的信仰与世俗的生活并不矛盾:人有一个双重的本性,一个心灵的本性和一个肉体的本性;内心的人只能靠信仰才能获救,外在的人,追求肉体的意欲,童身、守贫等禁欲主义的戒律都是不必要的。他还专门写了一首歌“谁若不爱美酒、女人和歌,他就终身是个大傻瓜”。这显示出了一个新教徒令人耳目一新的世俗生活观,即不同于宗教的禁欲与修身的生活观。
由于宗教改革造成的新的利益分割使罗马天主教庭非常不满,继而对立冲突发展,出现了农民起义,加上随后发生在德意志地区的具有灾难性后果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使德意志人口减少一半、大片土地荒芜、经济几乎崩溃、国土进一步分裂。直到巴赫1685年出生之时,当地的经济还是没有恢复到战前的水平。现实的苦难,开始打破人们对上帝的美好幻想。早在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的提倡,世俗生活已开始得到人们的关注,新教更是让人能够在宗教的前提下安心世俗生活,宗教圣咏“奥尔加农”也发展为圣咏旋律被世俗所取代的“康都克特”,突破了在多个声部中必须有一个声部使用格里戈利圣咏的限制,几个声部完全由作曲者自由写作。还出现了大量云游四方、不守规矩的神学院学生创作的对宗教和时事政治的嘲讽,以爱情和美酒为主题歌曲,因这些学生被称为戈利亚德,这些歌曲也被称为戈利亚德歌曲。受法国游吟诗人方言歌的影响,12世纪中叶德意志境内也出现了德国“恋诗歌手”,后来发展为有组织的“名歌手”。在当时罗马天主教徒眼中,德意志已经是一个世俗的生活之地。巴赫的音乐,就是这一时代的德意志音乐的代表。于是,巴赫的音乐理所当然在被打上了浓厚的“世俗生活”色彩。于是,后来的研究者们就提出了巴赫音乐的世俗性的观点。
其实,我们今天对于路德宗教改革的世俗理解,多是因为在今人的眼中,宗教除了对神性的信仰,其实总是与禁欲相连,以禁欲的形式来表现的。故而,人们就会将这种“不禁欲”的生活观理解为世俗的生活观,理解为享乐,理解为与宗教生活相反的世俗生活。实际上,巴赫时代的宗教更多地转向内心的信仰,而不以外在的生活禁欲为目的,并不同于今日的内外一体的世俗生活。
三、观念的变迁与巴赫音乐的评价
巴赫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苦难的时代。巴赫幼年丧父,不得不很小就开始自谋生路,而他死后,他的后妻为了孩子的监护权而不能再嫁,最后和小孩都在贫病中死去。 (注:参见 [德]克劳斯•艾达姆著,王泰智译《巴赫传》,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69页。)巴赫本人的一生也是平凡而忙碌的,虽无衣食之虞,但决算不上富足。——当你《感觉身体被掏空》时,要记住巴赫一生都在争取涨工资!他曾说:“我们生活极其节俭,却常常连房租都交不起。生活何等艰难!”
巴赫时代,现代钢琴尚未诞生,巴赫生前以演奏管风琴而闻名,被人称为管风琴大师。巴赫时代有两种古钢琴:击弦古钢琴和拨弦古钢琴(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以其优美的音色和音量的变化,成为16-17世纪西欧最爱欢迎的乐器,但因为它的音量较小,适合个人练习,却不适合大庭广众之下的表演,在18世纪被拨弦古钢琴所取代。拨弦古钢琴类似于现代三角钢琴,有的有两层键盘。它以音量较大的优势,取代了击弦古钢琴,成为18世纪欧洲的乐器之王,在音色和力度变化方面的缺陷使它最终被现代钢琴淘汰,哪已经是19世纪,巴赫身后之后了。所以,巴赫的一生创作的作品,都是为这两种古钢琴所作。
巴赫的主要键盘作品有:《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古钢琴组曲》等。巴赫的这些作品虽然不是为现代钢琴而作,但却奠定了现代钢琴的基础。巴赫时代平均律理论已经提出,在纯律的基础上,为了排解普通音差所造成的繁杂和中庸全音律所遇到的困难,由斯台文、梅尔塞讷先后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提出十二平均律理论 (注: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平均律”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7页。),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还是很少运用十二平均律。正是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使这一乐律理论在音乐中的充分应用和真正确立。《平均律钢琴曲集》奠定了近代钢琴的律制,与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圣经与旧约圣经,是最重要的钢琴音乐文献之一(注:参见罗耀真《他不是小溪,他是大海——平均律钢琴曲集》,载于《视听技术》,1995年第11期。)在此以前,键盘乐器能够演奏而不会走调的音阶只有降B,F,C,G, D,A等大调和g,d,a等小调,作曲家在选调和转调很受限制,巴赫把自己的键盘乐器调成十二平均律,然后按照顺序写了包括所有大小调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1722年),使十二平均律从理论变成音乐的现实,在音乐史上首开今日钢琴平均律制的先河。《曲集》既是研究巴赫和巴洛克音乐、复调音乐的重要文献,也是当代钢琴学习者不可绕过的音乐高峰。
巴赫生活的时代是内心被浓郁的宗教思想所统治的时代,巴赫生活的环境一直是教堂,作为教堂的乐长和风琴师,其音乐几乎都是为教堂而作,巴赫的音乐的宗教性是无庸置疑的,但其音乐的世俗性阐释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巴赫的音乐特征到底是世俗性的,还是宗教性的,或者是世俗与宗教性并重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n0145r9c20y古尔德演奏《十二平均律》E大调赋格BWV878
我们认为巴赫时代的欧洲虽经文艺复兴的洗礼,人文主义兴趣浓重,但音乐中仍有浓厚的肃穆与虔诚,“音乐是上帝的恩赐,只能用来颂扬上帝”是当时比较普遍流行的观点。巴赫音乐以其宗教性和神圣性,与亨德尔音乐的世俗性形成鲜明对比。我们今天主要是听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以为其音乐宗教性强。其实,亨德尔的作品更多的是世俗的歌剧,《弥赛亚》不过是其晚年的重要作品之一。同样,对于巴赫的音乐语汇以其活泼、果断,诙谐,充分表现了世俗人们的喜怒哀乐,充满着人文主义的精神,但实质却是宗教性的。巴赫的所有钢琴曲都是复调乐曲,也都是典型的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它们属于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巴赫音乐的特征。我们可以从他的键盘作品中发现世俗的生活气息与人情味,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研究发现而将之归结为世俗,而应看到巴赫所处时代的宗教气氛,看到这一世俗性不过是包容在宗教性整体之中的生活气息的表现,不过是新教在天主教眼中的世俗性特征,新教与天主教的不同之处,正是巴赫音乐的文化特色所在,也是我们阐释出巴赫音乐的世俗性的原因之一。另外,在音乐方面出现的音量的变化、节奏的变化以及向主调方面的变化所带来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o0173g5bgyq电影《法拉内利》中亨德尔咏叹调《让我痛哭吧》(Lascia Ch'io Pianga)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关于巴赫的音乐的宗教、世俗之争,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个假问题。巴赫的音乐作品,除了键盘作品可以给人以世俗的感觉之外,其他的所有作品都旨在唤起人们的宗教情感,这就是巴赫。也许是时过境迁,当昔日的古钢琴作品搬弄到现代钢琴之上的时候,后人的理解加诸巴赫的音乐之上,后人的演绎使巴赫发生了改变,后人的灵魂注入了巴赫的音乐之中,宗教的巴赫竟然在人们的眼中也看出了浓郁的世俗风情,在人们的耳中也听出了深切的现实关怀,但这不是原本的巴赫,而是我们后人眼中的巴赫,是我们后人耳中的巴赫。宗教性才是巴赫的本来面目,而当今这种宗教性与世俗性双重特征的建构,是时代发展中后人的杰作。乐器的变化带来了音乐风格的变化,时代的发展给予了巴赫音乐以发展,我们耳中的巴赫,已经是我们眼中的巴赫。
正如路德的世俗生活,并不反映他的宗教情感,他的观念完全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世俗,而是一种宗教的世俗,从完全的禁止人欲到理解人欲与宗教并不矛盾,是一种更加依靠内省的宗教情怀。巴赫的音乐明显显示出的与前后音乐的不同风格,也正是其巴洛克时期特征的反映,他的音乐来自于巴洛克,我们对他的景仰也来自于对巴洛克时代的景仰。要想真正了解巴赫的音乐,就必须追溯巴洛克的时代风貌。
不管是专业人员,还是音乐爱好者,无论我们是从喜欢贝多芬开始我们的音乐之旅,还是从莫扎特开始,但我们一定会在巴赫那里止步。莫扎特的名字已经成为了音乐的代名词,莫扎特的音乐就是美的音乐,美的化身;贝多芬的名字总是让人神往,他的“命运”是全人类最伟大的音乐财富之一,几乎没有人能够冷静到不被他所打动。然而,正是巴赫那初听起来只是精致,却又极为平淡的音乐,他没有莫扎特那么多的美妙旋律、自然天成,更没有贝多芬的叱咤风云、雷霆万钧,但这貌似平淡的巴赫音乐之中,却有一种深刻的纯朴和高贵的宁静,无论世界顺流风云变幻,都无法消解巴赫音乐中那种岿然不动的坚实和直透人心的永恒。这种美,这种永恒魅力,这种像陈年纯酿一般愈久愈淳的隽永,正是源于他生命中所浸润的宗教情怀,巴赫的音乐不是小溪,是望之无涯、深不可测的大海,是那样的神秘而耐人寻味,这正是他的宗教性所在。
如果按照现在的观念来理解巴赫,说巴赫的音乐是世俗的,肯定是对巴赫音乐的一种误读,因为宗教与世俗这一对概念在今天,已经变成与巴赫时代完全不同的概念。今天的宗教与世俗是一个完全相对立的概念,而在巴赫时代,宗教与世俗的差别只是外在禁欲的差别,内心对于上帝的信奉是同样的虔诚。巴赫时代的“世俗”,是根本不同于今日的内外统一的“世俗”概念。所以,对于巴赫音乐的理解,我们应该看到其内心虔诚的宗教性和外在音乐形式上对于中世纪音乐形式的突破,对于巴赫音乐的宗教性和世俗性的双重建构,则是今日历史的必然。
本文原载《艺术百家》,2008年07期,作者王健(1961- ),男,汉,湖北武汉人,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钢琴教学。往期巴赫:1、迫切需要创新的古典音乐丨只有巴赫是好的,只有贝多芬是高雅的,这种不创新、向后看的习惯,决定了古典音乐走下坡路的命运;2、钢琴家陈必先丨西藏演出遭停电,点着蜡烛弹巴赫丨以现代的技巧和精神才能赋予古典音乐新生命;3、钢琴家休伊特讲解如何演奏巴赫(附文字稿);4、海菲兹演绎巴赫《恰空》;5、巴赫《管风琴小品集》;6、巴赫《英国组曲》由谁奏鸣丨美好的音乐与美德有联系吗?沉浸于心旷神怡、或宁静、辉煌的音乐就能让人不干坏事吗?7、王健丨谈巴赫大提琴组曲丨它们成为我灵魂的避难所丨中国表演者已与西方最伟大的名字并列;8、“音乐”是人类喜乐之源丨哈农库特的巴赫宗教康塔塔《心与口》(BWV147);9、音乐短札丨巴赫六首大提琴组曲的演奏风格丨为何在大提琴组曲的乐谱上,巴赫没有留下任何表情术语? 10、演绎巴赫的费恩伯格;11、圣乐与灵性:论巴赫的宗教音乐;12、席夫谈巴赫丨巴赫的音乐是空气而非生日蛋糕;12、兰多芙斯卡丨我用巴赫的方式演奏巴赫;13、克莱默演绎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舞曲》;14、图雷克的巴赫入门(An Introduction To Bach);15、321巴赫生日快乐丨他的音乐使我感到愉快丨我们可以安静的吃草啦!16、朱晓玫作序的《莱比锡之旅》丨“第一本以清晰易懂的方式给音乐爱好者讲述《平均律键盘曲集》的书”。 17、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浅谈丨30种变奏是巴赫那个时代的各种生活场景,以及面对自然的沉默思想;18、巴赫及其音乐对人的教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大提琴家王健说:“巴赫的音乐有很多旋律表现了中国人的生活哲学……” 19、爸爸“巴赫”丨莫扎特说“巴赫是父亲,我们是孩子。我们学会的一切都来自于他。”丨巴赫却说“我唯一的老师就是我的父亲。” 20、论巴赫音乐的埋没与复兴丨看完《马太》后,黑格尔说:“从欣赏伟大巴赫作品中的全部价值,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这种天才般的坚定和博学。” 21、古尔德的巴赫给我们哪些启发丨他的巴赫,只能聆听,不能复制;22、巴赫与灵魂的虔诚;23、三代巴赫大师带给我无限欢乐丨聆听《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24、巴赫是最能创造奇迹的作曲家丨罗斯特罗波维奇解说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文字幕);25、兰多夫斯卡谈巴赫《平均律》丨对位手法就是巴赫的语言丨这种“一个音符对应一个音符”的语言,是巴赫唱着对上帝之爱,唱着其纯真之爱;26、王健谈巴赫丨他的“音乐里有爱,但不是占有的爱,而是慈祥的、温暖的爱。” 27、【小传】巴赫养成记(上);28、【小传】巴赫养成记(下)
欢迎关注以下古典音乐公众号
西方音乐评论
古典音乐歌单
每晚古典音乐会
古典音乐放映厅
加入古典音乐交流群可联系微信:17098908309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公众号的推荐阅读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