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李伟民:飘雪春红印玄石——论中国莎学领导者、研究者孙福良教授

李伟民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2-06-0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李伟民,四川外国语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教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主编,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Author: LI Weimin is professor of Shakespeare Study Institute at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China) and vice president of Chinese Shakespeare Research Association, editor-in-chief of the Study of Shakespeare in China, Zhejiang Yuexiu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His major research fields are Shakespeare study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mail: 83517459@163.com

Title: Spring Snow on Red Stone: On Professor Sun Fuliang (1945-2021), Leader and Researcher of Chinese Shakespeare Studies

飘雪春红印玄石

——论中国莎学领导者、研究者孙福良教授


2021年4月4日上午,当上海戏剧学院曹树钧教授在电话中告知我,中国杰出的莎士比亚研究者、莎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军人物孙福良先生于2021年4月1日,在上海逝世的消息后,我半天没有说出话,伸着手机愣在那里,难以回过神来。当我从巨大的悲痛中缓过气来,首先想到的就是今天正是杏花帘外飞红雨,蕉叶窗前补绿天的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祭奠祖先和先哲的日子,我随即编发了一条哀讯,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发到了几个“莎士比亚研究”“莎士比亚之旅”的微信群之中。一时间,各地学者虽一时青山隔岸,碧海重洋,远在千山万水,但追悼孙福良先生的挽信却如长风吹月般涌入群中,人们纷纷表达对这位中国杰出的莎士比亚研究者、组织者的哀悼。


一、为中国莎学走向世界


1994年在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上我就通过一系列莎学研讨活动见识了福良先生卓越的组织才能,但直到2002年在“中国(杭州)莎士比亚论坛”期间才真正结识孙福良先生。虽然我认识孙先生较晚,但其实很早我就知道孙先生对中国莎学做出过许多杰出贡献,他可称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莎学活动的灵魂人物。仁人为雨,自有长春,我知道孙福良先生是在与孟宪强先生和曹树钧先生的通信中了解福良先生的。春露秋霜当思先泽,在与孟宪强先生和曹树钧先生的通信中已经多次了解到他们对福良教授的赞誉了。孙院长到前苏联参加莎学会期间,当报告到中国莎学繁荣发展的成绩时,大会组委会特地打破惯例,宣布破例给予了孙院长长篇发言的机会,详细介绍中国莎学特别是莎剧在中国的演出,孙院长的报告结束后,整个会场发出了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为中国莎学同行取得的成绩而欢呼。后来孙院长也介绍了这次会议的情况,他说:

二、莎士比亚戏剧与东西方文化的融通


明月松间照,春风柳上归。孙福良教授主要的学术贡献还体现在他与曹树钧教授共同撰著的《莎士比亚在中国舞台上》,这本开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舞台研究先河的著作上。


孙福良先生曾经深情地回忆撰著该书的过程,张君川先生几次建议他和曹树钧先生从事莎学与中国的研究,“引领我们进入了迷人的莎学殿堂,百忙中还撰写了长达万余言的序言,使该书一出版就引起中外莎学家的广泛注意,在海内外产生很大的反响。”心神如秋月春风,极风云壮观,贺祥麟先生认为《莎士比亚在中国舞台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史料详实丰富……一是不仅谈了莎剧在中国的演出,还特别对莎剧改编为我国戏曲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很有特色,也极有价值。”


卓灼观群书,慷慨谈莎学,通过撰著《莎士比亚在中国舞台上》和举办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孙福良先生特别强调莎剧演出与莎剧文本之间的关系,书斋里的莎剧与舞台上的莎剧之间的关系,东西方戏剧和文化交流、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当代中国有没有真正地把握住莎士比亚,就看中国戏剧家在演莎剧的时候能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把自己与莎士比亚融成一体。”在孙福良教授看来,莎剧与中国戏剧的结合显示的是站在各自文化立场上,东西方文化、文艺复兴与当下社会之间跨越世纪的对话,“莎剧集中体现着人文主义思想的积极内容,包含了不少被现代人认同并接受的精华……对莎士比亚精神内涵进行探索和解释的时候,建立起现代人之间的沟通与和谐……中国戏剧与莎士比亚戏剧的沟通与对话,是一次东西方的交流与融合,具有强烈的历史贯通性和巨大生命力。2019年,我的《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语境中的接受与流变》出版以后,我怀着恭恭敬敬求教的心情寄赠了一册给福良先生,希望能够听到他宝贵的意见。他在收到我的书后,亲自给我打来了电话,认为我的这本书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全书70万字,不但材料详实,而且在中西方戏剧理论和文本分析上,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该书对推动中国莎学进一步走向世界一定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孙福良先生的勉励使我看到了前辈学人对我们的宽容、无限期许和无私提携。


对于轰动世界的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和’94上海国际莎剧节,孙福良教授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通过举办莎剧节就话剧、戏曲与莎剧、文本与舞台、东方与西方的交流与融通、莎剧与戏剧观念、莎剧与三大表演体系、莎剧对于中国当代社会的意义进行了有益探索。四海天地兮,世界舞台兮,他认为:“在当今这个民族文化多元并存的世界里,东西方文化的对话与沟通是我们所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莎士比亚在中国舞台上的命运不仅是一个戏剧问题,更是一个深层次的文化问题。它相当鲜明地反映出今天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远景。”遇事足观才学识,为学深知书有味,他强调举办莎剧节是同世界高水平文化的交流与对话,通过这种交流与对话“显示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气概和精神需求,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个壮观而深刻的文化现象。”


梅花香馥,瑶草春深,作为一位与戏剧舞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学者来说,孙福良教授尤为关注莎剧与中国戏剧之间的关系和莎剧节对戏剧理论与戏剧实践研究的推动作用。他认为中国舞台上莎剧的繁荣使人们看到中国戏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表现力。为此,他说:“莎剧演出史上的许多创举,如某种剧目的第一次演出、某种形式的的第一次尝试、某种观念的第一次体现等都是在莎剧节上实现的。莎剧节极大地开拓了中国戏剧的表现力,促进了中国戏剧深厚潜力的发掘。与此同时,莎剧节也带来了学术研究和出版的热潮,并使其与莎剧演出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将许多有实际意义的课题纳入了理论梳理与引导的范畴。”


纵观当代中国莎剧舞台上,我们已经有24个剧种演过莎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还有众多形式新颖的莎剧不断出现在中国舞台上。粉承日华,朱含雾雨,继芳草而芊芊,锦瓣重卷,真可谓别韵原持汉管弦,孙福良教授认为:“戏曲艺术对莎士比亚的热情却并不亚于话剧,它诚挚地张开双臂,将这位异乡来客迎进了多姿多彩的梨园王国。……他们既敏锐地发现了莎剧丰富生动的情节、奔放自由的结构、生动灵活的戏剧假定性与中国戏曲艺术的契合点,又深刻体味莎剧博大内涵的历史穿透性和永恒生命力。”中国莎剧应该具有,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氍毹不染尘之境界,莎士比亚戏剧节的举办和莎士比亚戏剧经常性的演出不仅推动了莎氏戏剧的普及,而且也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信心,中国戏剧的博大精深以及特有的吸纳、融通、改造外来戏剧的能力,这一切都通过莎剧演出证明了我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心。



三、鞠躬尽瘁为莎学


柳浪闻莺,梅含秀艳,断桥残雪,春衫犹是淡妆,“中国(杭州)莎士比亚论坛”是新世纪中国莎学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学术会议。因为自1994年的“上海国际莎剧节”学术研讨会以后,中国莎学界已经八年没有举办学术会议了。各地莎学学者亟待盼望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在这届会议期间,孙院长、方平先生、朱尚刚先生、史璠先生、从丛教授、邱佳岭教授、戴丹妮博士等积极参与。我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结识了孙院长的。


我参加这次莎学会议,有一个心愿,就是要去瞻仰朱生豪先生旧居。故而在这次会议的间隙,我向朱尚刚先生打听如何能到嘉兴去参观朱生豪先生旧居。尚刚先生告诉我,正好有个机会,他说,会议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他打算明天搭乘浙江省政府送孙院长回上海的车返回嘉兴,刚好还有座位,让我明天一起去,小车返回杭州时再到嘉兴接我返回杭州。第二天,我就与孙院长、尚刚先生,好像还有一位先生一起乘车到了嘉兴。事先,尚刚先生就告诉我们,要参观朱生豪故居就要赶快参观,否则原汁原味的故居老宅马上就要拆除了,以后修的就不是原汁原味的了。在车上,孙院长了解了我的莎学研究,他鼓励我,要坚持不懈地研究莎学,为中国莎学多作贡献,一湖碧水,几叠春山,烟林淡翠,风入襟怀只自知。


我们一行人在尚刚先生的带领下来到了朱生豪故居,此时,一片灿烂的阳光正斜射在故居粉白的墙上,白墙上“朱生豪故居”几个字显得格外显眼,金光闪闪。我们一起在朱氏老宅门口合影留念。随着尚刚先生把门打开,我们穿过一片昏暗零乱的过道,沿着江南特有的狭窄的楼梯登上了二楼。尚刚先生向我和孙院长介绍,这就是朱生豪先生当年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书桌,这就是生豪先生与宋清如先生生前睡过的木床,用过的衣橱、洗脸架,还有那个藤条手提箱等都是原物。听着尚刚先生操着嘉兴口音的介绍,我和孙院长默默地注视着屋里的陈设,怀想着当年朱生豪先生手提的藤条箱放着他珍贵的莎剧译稿,回到嘉兴老宅的书桌前埋头勤奋译莎的情景。我和孙院长默然地坐在书桌前,从书桌上的窗口往外望去,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窗外是满眼的苍翠,夹竹桃粉红色的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仿佛生豪先生正在翻译莎剧。


1994年9月,上海国际莎剧节隆重开幕,我参加了这届莎剧节。为参加这届莎剧节,孟宪强先生、张泗洋先生多次给我来信,并说如果名额有限,把我列入吉林莎学代表团的名下,后来组委会经请示后终于给我发来了会议邀请函。在会上我见到了忙碌的孙院长。会议期间,我第一次观看到莎剧,尤其是上海戏剧学院震撼人心的开幕大戏《亨利四世》和堪称经典的越剧《王子复仇记》。多年以后我还在《国外文学》上发表了从理论角度深入探讨这部戏剧的论文《历史演绎与世俗戏谑的空间表征——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的中国化空间叙事》(李伟民,2017: 35-40),在《浙江社会科学》上发表了《元叙事的变形:越剧莎士比亚悲剧〈王子复仇记〉》(李伟民,2011: 131-138)。在这次会议上,我还第一次参加了中莎会理事的扩大会议,聆听了孙院长对中莎会工作的总结与展望。在戏剧节期间,还就入会的学者发放了中莎会的会员证,当我领到这个长方形的墨绿色会员证时,高兴、激动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心境悠扬于松菊水石之间。


自2003年后,由于民政部进行社团整顿,由于资金和注册不及时等原因,中莎会被停止了活动。听到这个消息,许多会员心急如焚,强烈要求恢复在中国改革开放年代诞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特殊作用,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同志担任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名誉会长,曹禺担任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会长的“中莎会”。在“中莎会”成立大会上,胡乔木在贺信中“希望‘中莎会’能在世界的莎学研究上作出无愧于莎士比亚、无愧于世界数百年来的莎学研究,也无愧于中国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地位的贡献。”曹禺则强调莎士比亚作为“天才的巨人”,要的是“知音”,而不是“膜拜”。2003年以来,关于重建中莎会形成了各种方案,为恢复中莎会的活动,孙院长殚精竭虑,想尽了办法,如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中心的名义开展活动,或直接恢复中莎会等。为此,孙院长甚至找到中央领导汇报中莎会的恢复问题,并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文化部的支持。但由于事物发展的曲折,很多设想一时难以实现。后经莎学学者的多次协商,并在北京大学多次开会后,最后终于把中莎会纳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称“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简称“中莎会”,在北京大学成立,这其中也蕴含了孙福良院长等老一辈莎学家对中国莎学繁荣发展的无限期许。


2004年12月,复旦大学召开了“莎士比亚与中国: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与会的代表包括方平、陆谷孙、蓝仁哲、彭镜禧、赵一凡、曹树钧、程朝翔、孙惠柱、辜正坤、张冲、李伟民等。在会议期间,我去看望了孙福良教授。

四、根植于中国大地的莎士比亚戏剧与国际文化交流


2016年,在上海召开了“2016上海国际莎士比亚论坛”和“2016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暨首届中华戏剧学刊联盟学术会议”,当“2016上海国际莎士比亚论坛”在东华大学召开之际,我又见到了孙院长,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关心我的学术研究,并关心中莎会的会刊《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出版和刊物的学术质量。在会议上,孙福良教授以《根植于中国大地的莎士比亚戏剧节》为题作了主题发言,江山犹得助诗豪,他认为:“在文化具有很强包容性的中国,人们对莎士比亚同样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和极高的接受程度,……莎剧演出是衡量我国文化对外开放活跃程度的重要标杆之一,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分别于1986年、1994年举办了两届莎士比亚戏剧节,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莎剧演出和莎学研究的水平,也为中外莎学界的国际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中国莎剧演出的繁荣局面可以说与这两届莎剧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认为“莎剧既是书斋里不朽的经典,更是舞台上鲜活的生命”,莎剧节既是平台,其本身亦是焦点之一,是国际莎学界在观察中国时始终给予极大关注的一个话题。春雨耕桑,青琐美彦,古篆琴书,神压冰弦,“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福良先生认为:



孙老师说得多好啊!真可谓高瞻远瞩,一语中的,他指出了我们研究莎士比亚的文化意义,以及中国学者应有的担当。莎剧节的重要成果也体现为莎士比亚的中国化的探索。莎士比亚与当今中国究竟有什么关系?这不仅是一个戏剧问题,更是一个深层次的文化问题。它相当鲜明地反映出今天中国对待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的态度,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景。


2009年9月17日,为了纪念曹禺先生百年诞辰,缅怀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首任会长曹禺对中国莎学事业的卓越贡献,推进新世纪中国莎学事业的发展,“纪念曹禺百年诞辰暨中国莎学主题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的“余秋雨大师楼”隆重召开。壮心舞剑,幽意鸣琴,读书观戏有味,碧落青山云飞。这次会议是孙院长卸任上戏副院长,就任上戏创意学院常务副院长以后的一次重要莎学学术活动。素魂丽璧,邀群贤瑰古婵娟,落香廻风,聊尽君子旷然之意。
在本次会议中,与会全体代表出席了高规格的由上海创意产业协会举办的“2010上海创意产业国际论坛分论坛”,在昆山会场,莎学学者作为主嘉宾,聆听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就有关世界创意产业发展和全国创意产业发展所作的重要报告。与会的有朱生豪先生之子朱尚刚先生、四川外国语大学李伟民教授、广西北海市史璠先生、山东师范大学王化学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刘新民教授、同济大学虞润身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宁平教授、武汉大学戴丹妮副教授等就中国莎学事业的发展、中国申办2016年“世界莎士比亚大会”、出版中国莎学研究刊物、举办国际国内莎学学术会议、举办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等有关事项进行了热烈讨论。这次会议的外溢效果之一,就是推动了后来莎学研究的不断繁荣,召开全国莎学研讨会,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出版《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学术期刊,在推动中国莎学不断向前发展方面孙院长可谓功不可没。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秋月春花,孙福良教授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缅怀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中国莎学不懈的推动和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我们更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勇于担当中,在中国莎学研究中高举起我们自己的理论旗帜,中国莎剧应该具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中国的莎学批评与莎学研究应该以创新为第一生命。我们认为,中国舞台上的莎剧演出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为主,兼及现代与后现代莎剧表现形式,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中国莎剧美学特色。中国莎剧以自己的民族艺术形式为载体,以自己民族的审美特性为引领,以既求形似,又求声韵的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展现莎剧的“艺术空间”和“心灵空间”,采用“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美学实践表现西方莎剧,中国莎学已经成为世界莎学研究的一块重要学术阵地。放眼世界莎学研究领域,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中国的莎学研究以其独有的民族精神和美学理论将为莎士比亚研究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

(特邀编辑:王瑞雪)

往期回顾

新闻

新闻|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新年献词

新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 中期成果研讨会顺利举行新闻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 开题研讨会顺利举行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玄学派诗歌与弥尔顿史诗《失乐园》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李尔王》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十四行诗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文学
新闻|黄必康教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文本交汇:《牡丹亭》英译新探”讲座
新闻|莎学专家William Baker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
新闻 | 杨乃乔教授:“从‘Vernehmen’到‘觉知’的多重语际翻译” 讲座
新闻 | 陆建德教授:“弥尔顿声誉沉浮的背后”讲座
新闻 | 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著名学者李耀宗先生讲座顺利举行新闻 | John Rumrich教授与沈弘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新闻 |王宁教授:“全球化时代人文学科的作用与功能”讲座新闻 | 牛津大学教授、英国学术院院士Lorna Hutson讲座顺利举行
新闻 | 弥尔顿专家Stephen B. Dobranski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新闻 | 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与浙江大学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会议回顾 |2020年 “莎士比亚、弥尔顿与欧洲文学传统国际云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9年“欧洲中世纪与早期现代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8年“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欧洲文学研究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7年“转折中的早期英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成功召开活动回顾 | 著名莎学家David Scott Kastan教授竺可桢杰出学者讲座暨首次访华圆满成功
活动回顾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学术

讲座概览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历次讲座回顾(上)

讲座概览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历次讲座回顾(下)学术|沈弘:郝田虎《弥尔顿在中国》序
学术|戴维·斯科特·卡斯顿:弥尔顿“伟大的主题”:《失乐园》简介
学术 | 荣格:《路西弗与普罗米修斯:弥尔顿的撒旦形象研究》序
学术 | 郝岚:语文学的历史时刻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的争议及价值人物学术|张剑:“英语诗歌与中国读者”:评王佐良先生的英美诗歌研究
学术|张隆溪:《杨周翰作品集》序
人物|罗益民:孙法理教授琐记
人物 | 章燕: 缅怀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先生人物|杨林贵:莎学情结 幕后台前——纪念中国莎学活动家孙福良先生人物|沈弘:追忆硕士论文导师赵诏熊先生人物|王宁:杨周翰先生为我指明了治学的方向――深切怀念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杨周翰教授
人物|杨周翰:饮水思源——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人物|张隆溪:生命的转折点——回忆1977年首次恢复高考

书讯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五)》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四)》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三)》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二)》新书快讯 | 沈弘译《农夫皮尔斯》新书快讯 | 郝田虎:《弥尔顿在中国》《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创刊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