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原题 永不消逝的电波
在手机风行的时代,收音机已进入淘汰系列,但我还是偏爱收音机,因为我是听着它长大的。
1950年代出生的人孩童时期没什么玩的。报纸只有单位才有,没有电视。听广播就是唯一的与媒体的接触了。我家有一台南京产的红星牌收音机。到了傍晚,我在外边不论玩的多欢,也要跑回家去听中央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孙敬修老师的讲故事是我的最爱。
文革中下乡到兵团,开始时没有收音机。后来我跟家里说,很想要一个收音机。家里很快就托人给我捎来一个日本进口的五波段收音机。那台收音机还颇有些来历。
当年中苏边境发生了战争。合江军分区辖边境几个县,买了几部进口收音机用于监听苏方。我一个战友的爸爸是革委会主任,兼军分区政委。他从军区买了两台,一台转给了我家。因为我和他儿子是同学,又一起下乡到兵团。
那机子可不便宜。160元人民币。那时我爸一个月的工资才136元!为了孩子,都舍得花钱了。那台收音机当时是连里最好的收音机,因为它的短波灵敏度很高,可以收到中央广播电台。
每到晚上八点钟,通铺上的所有人必须停下自己的活动,靠在被子上天天听,听北京的广播。我到时就打开收音机,有干扰时,还得调台。我觉得我是一个重要人物。我当时15岁,谁都不把我当回事,八点以后 我就是DJ。到山上打石头,我也带着它去。白天出去干活,收音机就扔在帐篷里,没有人偷。后来返城时,我又把它带了回来。
回城以后 ,还保留着听收音机的习惯。短波开了以后,有时会收到基督教的良友,美国的自由之声,苏联的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广播。觉得挺新鲜。后来听说有一条“偷听敌台罪”,我爸还是干部,就只能偷偷的听了。做贼心虚,看电影看到警察局的车上有仪器扫描,以为公安局的车能扫到我,就不太敢听了。
文革结束后,我作为第一批考上大学的本科生,带着那台收音机走进未名湖畔。美国知音开设了特别英语节目,就是给初学英语的人用简单明了的英语讲历史,政治,风土人情。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听。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政治上很宽松的时期,没人抓你偷听敌台。我们听的special English 也越来越勤。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收听,对改善我们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起了很大的作用,功不可没。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被派驻到香港工作。
刚去时听不懂广东话,就买了台菲利普的世界频道收音机,可以听BBC英语广播,还可以听深圳的普通话广播。有了它,我就不再寂寞和孤独了,常常边听边睡,电池很快就没电了。
在我离开香港的前一年,发现了深圳台的一个节目,“夜空不寂寞”。节目主持人胡小梅是江西来的打工妹。她只身闯深圳的经历是最初来深圳淘金者的缩影。她主持的节目赢得了一大批打工仔的喝采。
背井离乡,身无分文,空手打拼,渴望成功,是那个时代深圳人的写照。成功者是少数,但他们是榜样,于是前赴后继,上来更多的打工仔。他们的生活是简单,枯燥,辛苦的。到了晚上,他们没钱去灯红酒绿的夜总会,在没有空调的工棚里拍打蚊子。性饥渴也是一个问题。于是听小梅的节目,倾诉自己的心声就是一种享受。
我的境遇比他们好很多,但也不过是一个高级打工仔。他们的烦恼,痛苦,我也有,所以,我也爱听那个节目。应当说,在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那个节目,那个收音机给了我最大的支持,让我度过了在香港的最后岁月。
到北欧后,依然要听广播。买了个索尼世界频道的收音机,还是听BBC的新闻。想听中央广播电台的就很困难了,信号太弱。渐渐的当地语言也会了,就不再听BBC了,只听当地电台的节目。
有意思的是他们也有夜半广播的节目,和深圳不一样,它的夜半播音五花八门,啥都有。我儿子还去那个国家电台去参与了一个美食节目。
去年圣诞节前,当地电台有一个关于中国的节目,其中有中华美食的内容。我们经营的餐馆在首都小有名气,我和太太被请去做节目。我们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进直播间,向听众介绍中国的饺子。那节目后来在半夜一点播出。我以为没人听。结果过了几天客人们说听到我们的声音了。这以后饺子也卖了好多。
一生喜欢听广播,那电波包含着知识,也是我人生的老师。它可以让孤独寂寞的你,融进温暖的海洋。它可以让远在天涯的你,在电波中梦回故乡........
电波,永不消逝的电波,伴我一生。
王红伟:我们永远在路上 王红伟:一棵救命的大白菜
王红伟:我们这代人的“过年”史 王红伟:我生命里三位不平凡的女人 王红伟:我战战兢兢,把北大填成第三志愿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燕园系列
名编剧王小平的大学岁月 查建英:男气的女作家 查建英:那的确可以说 是一个浪漫时代 夏晓虹:我所经历的 北大留学生楼陪住 史铁生:她叫吴北玲 梁左:他有趣又深刻,热闹又孤独 黄子平:北大当年文学社团轶事 黄爱平:用未名湖水 浇灌学问精神 宋红:随贻焮师驾游巴蜀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高小刚:在北大 留学生楼的陪住追忆 范东升:重回学校 像第二次生命开始 刘震云:如果不是高考 我可能在搬砖 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陶海粟:挑战权威的初生牛犊 陶海粟:邓力群之子 邓英淘的学术人生 陶海粟:准确踩到 历史点上的儒商杨滨 陶海粟:北大77级的
"屠夫状元"任保山 杜创业:山西官场里的"清流一派" 追忆逝水年华 北大经济系 77级点滴回忆 海闻:从北大荒 到北大到北加州 海闻回忆黑土地
我的青春我的梦想 谢思敏:回忆40年前高考往事 谢思敏:李克强同学 指点我东瀛取经 何勤华:与李克强同班 的律政精英们 何勤华:给李克强班级
上课的老师们 何勤华:当时不知道
法律为何物 实习生李克强 曾是电影原型人物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其他
流年丨王红伟:梦里故乡,一世的爱,永不消逝的电波
作者简介
王红伟,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后返城当工人,1977年考入北大经济系,1982年分配到黑龙江省计委,1987年参与组建黑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8年外派到香港,1994年移民瑞典,任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现已退休。
作者:王红伟
作者近影
王红伟读本
夏晓虹:那一年峰回路转
补录北大中文系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