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Yestoday Newsletter No.013

Ponge Yestoday 2022-11-15

本期目录如下:

- 关注「再投资」
- 市场先生
- 关于消费品的一些思考
- 这个时代
    - 通胀、利率、汇率和投资
    - AIGC
    - 这里一切都很棒——只是没有红墨水
- 投资学习资料
    - 芒格书院首届价值投资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 视频: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持仓变化
    - 刘诚:迷思系列
- 杂
    - 关于他人
    - 关于自己
    - 关于我们
- 题外话










关注「再投资」



这个话题最早可以追溯到《股票持有收益率等于净资产收益率吗?》这篇随笔。
投资上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认知:你持有股票的收益率长期来说应该和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一致。很多知名投资人也表达过类似意思:
张坤在《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2020 年年度报告[1]》中说:
「基金的收益率从根本上是由持仓企业的收益率决定的, 拉长来看应大致相当于企业的 ROE(净资产收益率)水平。」
芒格在《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及其与投资管理和商业的关系》(收录在彼得·考夫曼的《穷查理宝典》)中说:
「长远来看,股票的回报率很难比发行该股票的企业的年均利润高很多。如果某家企业 40 年来的资本回报率是 6%,你在这 40 年间持有它的股票,那么你得到的回报率不会跟 6% 有太大的差别——即使你最早购买时该股票的价格比其账面价值低很多。相反地,如果一家企业在过去二三十年间的资本回报率率是 18%,那么即使你当时花了很大的价钱去买它的股票,你最终得到的回报也将会非常可观。」
对于一家不分红的公司,如果估值(此处特指市净率)不变,股票的持有收益率就等于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
如果考虑分红,在文章中经过简单的推导,得出了两个结论:
  1. 分红行为可以导致市净率的变化,对于市净率大于 1 的公司来说,分红会导致市净率的上升;
  2. 对于市净率大于 1+ROE 的公司,即使假设无税收影响,估值(市净率)不变,且将分红的金额重新投入上市公司,其持有收益率也会小于报表的净资产收益率。
Connor Leonard 在《ROIC 的重要性:再投资护城河与传统护城河》一文中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如果有一家 20 倍 P/E、不分红、再投资回报率 25% 的公司,和一家 10 倍 P/E、50%分红、再投资回报率 10% 的公司,哪怕十年以后两家的估值都到了 15 倍 P/E(前者估值下降了,后者估值提升了),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比例也会相差很大(前者 7 倍,后者 3 倍)。
除了这两篇文章以外,我还翻译了 Chuck Arke 的《What Do We Mean By Reinvestment?[2]》,并针对彼得张的《谈谈“再投资”》做了一点笔记
回到最早的那个观点。严格来说,「你持有股票的收益率长期来说应该和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一致」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股票持有收益率长期看应该接近企业的再投资收益率,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长期看也会接近企业的再投资收益率
那么,如何评判一家公司的再投资能力和水平呢?正好最近看了莫尼什·帕伯莱《通过  Spawners 实现复利成长》的视频(感兴趣的可以去 B 站看,英文好的直接在视频号看也可,见下),我觉得是这个问题很好的补充。关于这个视频,我也做了笔记


市场先生



10 月份以来,市场先生最近真的是暴躁的可以,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3](需要开权限才能阅读,开权限的方式在最后)都能影响市场。现在的人们非常悲观,觉得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未来的某天,人们又会乐观到仿佛痛苦从来没有发生过。
我很喜欢记录这些时刻,比如 2018 年,比如现在
那么多年了,市场先生一直是这样,无论哪个国家。让我们来看看 1989 年的漫画《美国最重要金融机构(纽交所)的日常》,作者 Kevin "Kal" Kallaugher(来源[4])。


10 月底去理发的时候,和理发店老板聊股票市场。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不同流派之间对股票看法的根本差异所在。
如果把股票看做一只老母鸡,有的人想要的是它这一辈子生下来的蛋,这些人更关注老母鸡是否健康,这一辈子能生多少蛋,蛋值多少钱。老母鸡本身只是生蛋的工具,老母鸡相当于一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在这种视角下,老母鸡当然卖的越便宜越好,因为这是我付出的成本。市场对于老母鸡的报价非常随机,有时极其便宜 ,有时极其贵。但只要我能大概知道它这一辈子生下来的蛋值多少钱,而母鸡的价格又远远比这些蛋便宜,对我来说就是很好的事情了。
但是也有很多人,他们对这只老母鸡不是很感兴趣,甚至公鸡都无所谓。他们非常聪明,善于周旋于各个集市,考虑市场上的买家和卖家的心理,知道在某一个时刻,某个集市上的老母鸡非常便宜,而另外一个时刻,另一个集市上老母鸡会非常贵。他们只需要一边在这边买进,一边在那边卖出,就可以赚到差价。母鸡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对母鸡的看法。对于这些人来说,手里拿的哪怕是一个空盒子都可以,这门生意重要的不是手里的东西,重要的是这个东西在别人心理的投射。
如果母鸡的价格跌了,对于前一种人来说,那挺好的,虽然我一开始买的母鸡已经挺划算的了,但是这个时候能够从市场以更便宜的价格买母鸡下蛋,那么只要手里有钱,未来就能赚更多的钱,有钱就买。但是对后一种人来说,那很惨,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买的低,别人买的高,价格跌了说明他在这场群众游戏中成为了真正的傻子。
而那些想做第一种人,却不去了解老母鸡,只是听集市上的人对老母鸡的评价,对老母鸡一知半解就自以为胜人一筹的人,连第二种人都不如。很多人以为自己能够同时了解老母鸡、老母鹅、老母鸭、老母牛,谬矣。知道你能搞懂什么动物(真的懂才行,不容易),并只盯着这种动物的价格,你就能发财了。

关于消费品的一些思考



最近新关注了一个叫「王烈」的作者,看介绍好像是在宝洁做过蛮长时间。里面有很多文章都很有启发,我印象比较深的三篇:
  1. 谈谈经验 1:见识比智力更重要
  2. 谈谈经验 2:站着不动就是进步
  3. 怎样草率地评价一家企业?
王烈认为,评价一家企业,可以关注三类指标,三根链条,三张网。
三类指标:品牌认知、产品粘性、渠道量利费
三根链条:
  • 价值链: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及其关系。每个角色的利益是多少?横向和友商对标,利益分配合理吗?谁掌握着价值链的主导权(毛利率)?
    • 比如,在「渠道量利费」里,经销商的毛利率,就是价值链中最重要的环节,你再对照生产商自己的毛利率,已经能大致明白价值链的布局了。销售政策、品牌投入策略,他们所能调动的资源,就已经被框定住了。
  • 供应链:原辅料,生产,仓储,配送,库存。每个环节的成本如何?效率如何?怎么统筹管理的?
    • 比如,企业的供应链效率低,就没法做到总成本领先,只能选择做高价位产品——不是自己想走高端,是他没资格做中低端。中低端品牌考验供应链,高端考验市场部。高端产品市场容量小,用户分散而挑剔,要投重费用换取销量。最后的生意结果往往是:高毛利,高费用,高退换货,一直亏损。「渠道的量利费」,背后隐藏着供应链。
  • 资金链:同样考虑的是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他们各自要占用多少资金?为了自己少占用资金,他们是如何挤兑其他玩家的?为了资金的效率,他们做了哪些战略上的调整?
    • 比如,缺乏资金的企业,会避免做直营业务,都是经销商、代理商、加盟商运作,这时,「渠道量利费」,就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
三张网:供应商关系网,客户关系网,组织关系网。
此外,我认识的一位投资人朋友最近对「互联网时代大众消费的品牌和渠道」有一些思考,我认为也很有价值。他认为:
互联网的崛起对大众消费品品牌和渠道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1. 保障价值从品牌转移到渠道:大众品牌主要的作用是保障价值,大众出于对品牌的信任而购买,而超级渠道(大商超、电商、平台)的出现且建立良好的信誉,使大众对其售卖的商品品质产生了信任,从而在大众心智中建立起了保障价值,而对品牌的保障价值关注逐渐淡化;(例如 COSTCO、塔吉特推出自有品牌食品从而导致卡夫亨氏的没落)
  2. 渠道比品牌更集中(上下游强势地位发生了改变)
    1. 实物经济时代,很多品牌自建渠道,品牌相对于渠道更集中也更强势,是品牌的黄金时代;
    2. 互联网时代,渠道掌握在少数几家互联网巨头手中,渠道比品牌更集中也更强势,而且越 AI 的渠道品牌越弱势,这是一个互联网渠道寡头的时代;
    3. 有些场景无法被互联网替代(如即时饮料场景、二轮电动车),在这些场景下品牌还是可以保持强势;
  3. 渠道货架越少,越利于品牌:渠道货架越少,可摆放的同品类的品牌数就越少,从而品类间的竞争就不是那么激烈,品牌价值就更高;相反,渠道货架越多,同品类的品牌竞争越是激烈,品牌价值就越低;如:
    1. 街边小店的冰柜货架很少,一旦占据就能独享展示空间,因此成为即时饮品的争夺重点对象;如 2 元水
    2. 大型商超的货柜就比较多,以大型商超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品类,就很难建立竞争优势;如鲜奶
    3. 互联网渠道的货柜是无限的,以互联网渠道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品类,势必要陷入激烈的营销战,最终将品类利润贡献给互联网巨头;如扫地机器人。

这个时代



通胀、利率、汇率和投资


这个系列文章来自于 BEDROCK,我不确定是否已经完结,目前已有 5 篇:
  1. 对通胀问题的一些思考
  2. 对利率问题的一些思考
  3. 对汇率问题的一些思考
  4. 对投资区域选择的一些思考
  5. 对投资方法论及定价问题的一些思考

AIGC


AI 已经不满足于在重复劳动上战胜人类了,开始尝试拓展艺术领域。之前我曾经尝试过傻瓜版的 AI 画图[5](百度的文心·一格),几乎 0 门槛。如果感兴趣的还可以在网上搜一搜,有更复杂的工具,能够画出更厉害的画作。如果你不了解这个领域,可以看一下红杉资本关于 AIGC 的一篇文章:《Generative AI:A Creative New World[6]》(中文翻译在这里)。
或许视觉中国类的公司可能要迎来商业模式的冲击了,图片版权似乎不再那么稀缺了。

这里一切都很棒——只是没有红墨水


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微信有很多群被封,甚至我的账号也一度弹出了提示。前不久 Z-Library 也被美国干掉了(好消息是,由于技术进步,网站现在可以通过另外的方式访问[7])。
去全球化和平民主义(这个词有一个更敏感的说法,请自查)的趋势似乎是全球性的,不是某一个国家独有。前两天看到橙皮书文章中的一个笑话:
一个东德工人得到一份在西伯利亚的工作,他意识到所有的信件都要被审查,因此告诉他朋友:“我们设个暗号,如果你收到的信是蓝墨水写的,就是真话;如果是红墨水写的,就是假话。”
一个月后,朋友收到了第一封信,用蓝墨水写的:“这里一切都很棒:商品丰富,食物充足,公寓很大,供热也好,电影院放的都是西方电影,可以搞艳遇的漂亮妞多得是,就一个不好——唯一这里没有红墨水。”

投资学习资料



芒格书院首届价值投资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可能后面还有几篇,目前已经发布的是 5 篇,如果感兴趣可以看一下:
  1. 陈蔚文:Buffett@1962——价值投资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大赏之一
  2. 郭瑜:价值投资初学者的四大迷思——价值投资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大赏之二
  3. 成甲:芒格主义之“对知识诚实”的学习心得——价值投资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大赏之三
  4. 肖良:关于留存收益和资本支出的一些思考——价值投资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大赏之四
  5. 虾屯马菲特:巴菲特的 39 岁——价值投资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大赏之五
个人觉得这些文章大概 75 分吧,肯定比大部分烂俗的公众号文章强,但也没到特别厉害。

视频: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持仓变化


这个是一个搬运视频,之前刷推[8]看到的,比较直观: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持仓变化:从 1994 年到 2022Q2


刘诚:迷思系列


和征文大赛获奖作品一样,我同样不确定这个系列是不是完结了。目前是 6 篇:
  1. 迷思系列之一:什么是真正的护城河——轻资产的迷思
  2. 迷思系列之二:重资产的迷思
  3. 迷思系列之三:定投的迷思
  4. 迷思系列之四:开采成本的迷思
  5. 迷思系列之五:概率的迷思
  6. 迷思系列之六:慈善的迷思



关于他人


如果和你说话的人没有一直打断你,要么他们没有在听,要么他们就是不尊重你的时间。
If the person you're talking to is not interrupting you all the time, they're either not listening or just have no respect for your time.
【via @Alexey Guzey[9]】

关于自己


你体感上的身高其实只相当于你眼睛的高度。—— /u/mathu1975
【via @浴室沉思[10]】

关于我们


这段视频是 2017 年为哈勃巡回展「我们在太空中的位置」而制作的,从意大利威尼斯的展览地点开始放大,穿过太阳系、银河系、本地群,进入宇宙网。通过这种方式,视频给人留下了关于宇宙大小的深刻印象,并定义了我们在太空中的位置。

【via ESAHUBBLE[11]】

题外话



最近开了一个群(考虑到微信抽风的情况,开的是飞书群),我的想法是这样:
  1. 存档一些已读但未放进 newsletter 的文章。在每一期 newsletter 之外,有大量的文章是我看过但没有整理起来的。微信公众号没有阅读记录,搜索功能做的也不够好,有的时候找一些文章犹如大海捞针。有一个群,或许可以方便查找。
  2. 希望朋友们看到什么好的文章也可以一起分享。newsletter 写了 13 期,大部分库存的文章已经阅读完毕了。按照目前的情况,很有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有下一期。我自己的阅读范围有限,希望在群里的朋友能多多分享看到的文章,觉得好的我也会放在 newsletter 里。
  3. 有一些比较敏感的文章可以内部分享(比如上面那个「似是而非的观点」)。
  4. 除了分享文章外,也可以交流投资相关话题,但尽量不水群。
  5. 我很喜欢飞书,但是身边没什么人用(所以只能勉强大家适应我了)。
  6. 希望认识更优秀的朋友们(已经通过我的抛砖引玉,零零散散地认识了一些很厉害的朋友),跟大家多请教、多学习。
飞书群的链接在公众号底部栏里,请自行查看。







参考资料

[1]

易方达中小盘: https://pdf.dfcfw.com/pdf/H2_AN202103301478329273_1.pdf?1617105434000.pdf

[2]

Chuck Arke: https://www.akrecapital.com/what-do-we-mean-by-reinvestment/

[3]

似是而非的观点: https://xui53w4y2h.feishu.cn/docx/C0QtdfN5poSJBYxzEwDc2rFEn1f

[4]

来源: https://osucartoons.pastperfectonline.com/webobject/A95AE657-4CBA-41EA-84D6-383249124363

[5]

播客: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303788efcc897b6fbe48c26

[6]

AI: https://www.sequoiacap.com/article/generative-ai-a-creative-new-world/

[7]

访问: https://zh.singlelogin.me/

[8]

推特: https://twitter.com/qcompounding/status/1584234797706059777

[9]

Alexey Guzey: https://twitter.com/alexeyguzey/status/1577331635640483840

[10]

浴室沉思: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326b26cc166ed9b202c5a07

[11]

ESAHUBBLE: https://esahubble.org/videos/hubblecast101b/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