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佛学与大乘是佛说——2016无锡「批印」研讨会之回应
印顺佛学与大乘是佛说——2016无锡「批印」研讨会之回应
林建德(佛教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教授)
去年(2016)十月底本人参加江苏无锡惠山寺为期两天的佛教义学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印顺法师佛学思想研讨」;我是极少数「躬逢其盛」而与主办单位持相对立场的学者,不少人问起我这次的会议,在此简短表示一些看法如下。
推动印顺思想深入探讨?
该研讨会「邀请函」表示:印顺法师是现代最著名的僧人学者,著述浩繁影响深远,在两岸佛教学术界、思想界堪称泰斗,共尊为导师;在印顺法师诞生110周年的纪念年,为了推动其思想的深入探讨,以及现代佛教义学研究的全面开展,所以举办此研讨会。
虽然邀请函写得很中性乃至含蓄,仅说「推动对印顺法师思想的深入探讨」,但其实来者不善,而是为质疑、批判乃至于否定印老思想。
如论文中几乎一面倒不友善的批评,「反思」已成「反对」,会外有人以「批斗大会」说之,此虽言重,但多少有几分感觉。如表面上虽推崇印老是「导师」,但亦暗指他是「邪师」,乃大乘佛法的「失道者」、「弃道者」,甚至以「狮子虫」形容之;「俗化」、「矮化」、「异化」等评语也时而可见。
然而,绝大多数论文写得很粗糙,看不到深刻的思想批评,也未必真正了解印老思想所在,犯了严重的「稻草人谬误」(strawman fallacy)。意即,印老实际上所说,以及批评者所理解的,有相当的落差,这若是无意则为误解或不了解,若是恶意则为曲解。
事实上,对印老思想的「反思」是我们所樂見的,这也意味着他思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存在;但我们乐于看到批判,却不能接受粗糙的批判。很遗憾的,这次的会议不能看到公允、深入的「反思」,而却尽是草率、随性居多。所幸这次会议,没有真正具份量的法师、学者,未必具有佛学研究的专业训练,可说信仰性远多于学术性。
「佛法本位」vs.「信徒本位」
这次在无锡举办的印顺思想论坛,乃是由「佛教义学会」发起;其佛教义学主张「佛教本位」的研究,有别于现今学界之「学术本位」,而与之互别苗头。这样的立意自是良好,但在我看来,他们所谓的「佛教本位」,或可说是「信仰本位」,甚至是「信徒本位」,当是「学术本位」另一极端。
现今学术研究不少结论,乃是虔诚佛弟子所难以接受的,动辄判某一部经为「伪经」,或者声称「大乘非佛说」、「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等,这在虔信者的心灵里,有相当大的杀伤力,难以接受自身的信仰传统,确如他们所判定的那样,试图以另一种研究进路,另一种史观来反扑,于是有佛教义学研究之呼声。
然而,他们所谓的「佛教本位」,如何和「信仰本位」、「信徒本位」作区分,看不到进一步说明,或只是同一立场的不同表达而已。
我认为,真正的「佛教(或佛法)本位」、「义学本位」乃是印顺导师所持的「以佛法研究佛法」的立场,在他的著作中,兼可看到学术性和信仰性;一来他以理性、中立、超然的探究方式,对佛教历史和思想进行客观研究,二来他接纳乃至肯定所有信仰传统的价值,认为当以同情的理解来看待信仰,重视各种经论和法门在利益众生的实效性。
换言之,印顺法师不因信仰而失去学术的「求真」精神,也不因学术而否定信仰的「神圣」关怀;学术性和信仰性不偏一边,兼而有之,是我认为印顺思想最大特色(之一),而多数的学者或信众往往顾此而失彼。
如此,即便学术方法研究所得,迥异于传统信仰的认知,但印顺法师仍承认该信仰的重要意义,不轻易抹煞,甚至大力推扬之;如此「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才代表着大乘佛法的开阔格局,既不像一般学者激进的破坏信仰,也不像一般信徒保守的故步自封。只不过,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的中道立场,在学者看来过于信仰,在信徒看来过于学术,两边人马都未必接受,这次的佛教义学会可说属于后者。
总之,三种佛学探究立场──「学术/学究本位」、「信仰/信徒本位」和「佛法/佛教本位」,印顺法师属于第三者;「真金不怕火炼」,我相信这样的立场经得起千锤百炼,可以历久弥新、弥坚。
「理性版的大乘是佛说」vs.「温和版的大乘非佛说」
会议发起人中国社科院周贵华先生在他的著述、发言中,屡屡表示印顺法师所持是「温和版的大乘非佛说」,既然是温和版,相对于此则有激烈、激进或极端版的「大乘非佛说」。
但是这样的定位大有问题,毕竟印老从未主张任何形式的「大乘非佛说」,反而斩钉截铁表示「大乘是佛说」,并在著作中再三强调;如此强说老人家主张「大乘非佛说」,即便是一种「温和版」,仍是相当错谬的,如此的曲解可说是「稻草人谬误」实例之一。
相对于把「大乘非佛说」分为激烈版和温和版,而把印老归为「温和版的大乘非佛说」之主张者,我倒是认为有信仰版或理性版两种不同的「大乘是佛说」,印老明显支持的是「理性版的大乘是佛说」,而这样的「大乘是佛说」,和传统「信仰版的大乘是佛说」之理解方式大异其趣。
如此,印顺法师绝非倡议「温和版的大乘非佛说」,却是提出「理性版的大乘是佛说」;而如果认为「大乘是佛说」只能采信仰观点来理解,径行认为印老否定「大乘是佛说」,贴上「大乘非佛说」的标签,实在是不厚道的。
总之,既然印顺法师明确表示「大乘是佛说」,就不应该硬以「大乘非佛说」扣帽;这次的「批印」义学研讨会,我即明确表达此一立场。这阵子网上传来相关的响应和讨论,可知余波荡漾,不少教界、学界人士难以接受,其一的原因在于他们不当的责难和评断。
何谓「『理性版』的大乘是佛说」?
印顺法师认为大乘佛法兴起的推动力,是「佛涅槃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这样的怀念是通过情感的,如此就有想象的成分,而且离佛陀的时代越远,想象也越多;换言之,大乘佛法一定比例是经由理想投射而成的信仰产物。
然而这样的观点是周贵华等人所碍难接受的,认为印顺法师仅着重于「人」的「世俗浅智」来推想大乘佛法的成因,包括他的「人间佛教」之强调「人」,都是「俗智」的显示,减损了大乘佛法中的神圣性、超越性;相对的,他们坚持大乘佛法、大乘佛典乃是佛所亲说,不接受学术进路上的理解可能。
相关问题早在十多年前,昭慧法师等人已作过回应(如〈方法学上的恶劣示范——评如石法师〈大乘起源与开展之心理动力〉〉),这里仅就「理性版」的大乘是佛说简短表达看法。
印老探讨「大乘佛法」兴起,主要是指「大乘佛法信仰」的兴起,谈的是「信仰」之发展源流,此固然可以从信仰观点来解释,但亦可从学术立场来考究,然两者的理解路径自是大不相同。
「大乘佛法信仰」一定程度带有想象成份,未必等同于虚构,却依旧是世谛流布下因缘所生而成。而印顺法师认定大乘佛法兴起是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可知他并不完全从史料遗迹来论述或推断大乘起源,而是就一原理、原则总括而論;即大乘兴起与佛弟子的信仰心理密切相关,致使佛法从理性、实证的义理与修行风格,进展到重感性、重玄想的倾向,不断扩大崇仰面向,包括景仰佛陀智慧圆满(智增上)及崇敬佛陀悲济众生的伟大(悲增上),进而推动大乘佛教的开展。
如此,印老以「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来说明大乘兴起的主要动力,此观点可說是更高一层次的推断,乃是哲学或宗教哲学之后设(meta)观照,而教界、学界似忽略此一向度,印顺导师却强调这面向的重要。
事实上,非但大乘佛法是佛弟子(在情感上)对佛陀的永恒怀念而发展出来,诸多宗教的形成亦然;例如闽南地区妈祖信仰兴起之动力,也可說是群众对林默娘永恒的追思、怀念,一样涉及到人性复杂心理面向的运作。
此外,儒家孔孟、道家老庄,也从哲学思想走向宗教信仰,而有儒教、道教的产生。包括耶稣原是一历史人物,但他在世时的伟大事迹,逝世后引起世人无限思慕,亦透过怀念生起种种想象(乃至于渲染),集体建构成一特定宗教信仰。
然而,原始佛法以「灭苦」为核心关怀,「苦」是一种确切的身心体验,不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或想象;既要超越痛苦,即要回归身心(五蕴)观照,这和(他力)宗教未必有直接关系。但进入到大乘佛法,可说是走向「宗教化」的运动,此时不再只是「自力」,到了后期大乘更强调「他力」,可知(大乘)佛教和多数宗教发展历程是很接近的。
如此,大乘佛法兴起是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虽然有违虔信者的信仰直觉,但却是理智上站得住脚的一个宣称。
「信仰版的大乘是佛说」之困局
印顺导师虽是佛教僧人,但他试着跳脱信仰者的主观立场,以学术的手法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考察,认为「佛法」发展至「大乘佛法」信仰,乃在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也因为这样的「永恒怀念」,印老认为「大乘佛法」(之信仰)带有理想化、神化等特性。
但是,就信仰者而言,「大乘佛法」自是佛口亲说的,不容许任何讨论,不只可信仰之,也必须信仰之,然以信仰观点解释「大乘佛法」的信仰,不免有循环论证(circular argument)之限制。
例如问说:「大乘佛法」的信仰为什么是可信的?某人回答说:因为是佛陀所说之法;倘若续问:为什么佛陀所说之法就是可信的呢?某人续答言:因为「大乘佛法」的信仰说佛说的都是可信的。──可知犯了循环论证或乞求论点(begging the question)之失,仍是信仰者的自说自话,难以经得起客观严正检视。
如此,以信仰者的观点来解释信仰,即陷入自圆其说或自说自话的困局,难以说服信仰圈以外的人。相对的,作一名理性的宗教徒,从情感的盲信走出,不在信仰的环圈中自我陶醉、乃至于麻醉,此会是佛陀所鼓励的。
所以相对于信仰者从信仰观点解释自身信仰,流于独断、本位主义,印老就一个信仰形成的心理过程来如实解释之,更容易让「圈外人」信服,毕竟他所说的是宗教信仰的共通特质,乃是一普遍的心理反应。
如前所述,妈祖信仰之形成,乃林默娘逝世后历代子孙对她的「永恒怀念」。同样的,中国儒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等之兴起,某种角度亦可言是对孔子、耶稣、穆罕默德等之「永恒怀念」。
在印顺导师看来,「佛法」(或所谓「原始/初期佛教」)虽也是宗教,但情感层面较为淡薄,反而理智的实践多过于信仰、想象;相对的,发展至「大乘佛法」,愈是到后期愈是以情感、感性之信行为主调,除强调菩萨的慈悲行愿,也深化了宗教意识,展现在净土思想、佛身观(佛的形象)、不可思议的功德、神秘护佑和加持力等面向上。
可知一「宗教」的诞生,背后都有一定的情感作用,把历史上真实人物给「神格化」;这不独是某一特定宗教如此,而是所有宗教信仰的共性、通性,所以印老以「永恒怀念」来说明「大乘佛法」信仰之展开是不难理解的。
总之,若以「信徒本位」理解事实暨史实问题,最后只能自己说服自己,仅是一种「自我催眠」,难以经得起外界的考验与挑战。
佛教重视理性
佛教中宝贵的质素,可说都是人类理性可思维理解的,例如四谛、十二因缘、三法印、三学、八正道、四无量心、六度等核心教法。可知佛陀并不刻意标榜玄虚之理,也不诉诸神秘感应,而重其平实平常的特质,迥然不同于其它宗教之强调灵异神迹,乃至以威胁、恫吓作为「入信」的手法。
佛法重视人类理性的运作,不会视为仅是世俗浅智。如在龙树著作中,诸如《中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广破论》等,都具有深刻的论证、论议风格,可透过分析去掌握道理;其它佛教思想家亦复如此。
就像龙树《中论》卷4〈观四谛品24〉中著名的「二谛偈」,诸佛说法度众所依有真、俗二谛两种,如果不能区分这两层道理的不同,就难以在甚深佛法中领略真实法义;最后龙树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盘」,可知若不重视世间能知能见的道理,合乎常识常理的认知,则不能得到第一义谛,意即俗谛是真谛的「必要条件」,或可说俗谛是工具(means),而真谛是目的(end),没有俗谛则真谛亦到达不了,更侈谈涅盘的实现。这也相应于般若经教之「不坏假名而说法性」、「不坏假名而说实义」、「不坏假名而说诸法相」等意义。
如此,理性的析辨、思择,犹如世俗谛道理的通达。若不重视人类理智的功能及其所成之共识,甚至轻视、轻忽之,仅视为凡夫俗智,已然违反《般若经》及龙树强调二谛暨世俗谛的本意。在佛法修证中,亦是以「闻思」作基础的,确立好修行的知见,才能迈向正确的修证道路,此强调「闻思」工夫,亦可说是对于人类理性能力的肯定和重视,这可说是印顺佛学的特色。
然而,着重世俗谛不意味仅停留世俗谛,而是有更高远、超拔的关切(即解脱或成佛)。如此,我们当保持一种「中道」、不即不离的态度,一方面不能不重视、尊重理性,但也不能太偏靠、迷信理性;如果单依一边都易于划地自限,甚至陷于顽固的意识型态当中。
尽信经不如无经
「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类似精神应用到佛教中,或可说「尽信经不如无经」,即佛陀未必认为一切经都必须无条件完全接受,不容任何质疑。
对于知识乃至智能的取得,佛教分有现量、比量和圣言量(又称至教量)三种,其中又以现量为优先,比量次之,圣言量又次之。1
这样的顺序说明佛教重经验及理智的特性,而非以信仰为唯一准据。相对于多数宗教都强调经的绝对权威(如《圣经》等),佛教未必奉经典为唯一权威,如佛陀对婆罗门教传统的反动,其一在于否定「吠陀天启」(《吠陀经》)的崇高性、神圣性。
现量实证最为重要、也是最可靠的智识进路,其次是比量的类推,再来是圣言量的权威,此似如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的优先级,实修暨亲自体验始终摆在第一顺位。而经典所述,若未经行者现观实相,仍是文字概念层次,存在一定的限制,或只能视为是工具而不能作为目的。
一如《葛拉玛经》的「十事勿着」──不可因为传说、传统、众所相信、经典、推测、常识、模拟、偏好、机率、老师等所说,就信以为真。可知佛陀未必要人不加怀疑、全盘相信经典所说,除非是亲身经验(现量),否则仍要有一定的保留。
这也相应于般若经教(如《金刚经》)之「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等,以及龙树菩萨《中论》之「诸法不可得」、「佛亦无所说」等意涵,避免制式而独断的去执着一部经、一个说法便是如此,且只能如此;而要知道不同经典乃因应众生不同根性之施设,既有究竟的真实教,亦有权巧的方便法。
如此,把著名的「犹希佛两难」(Euthyphro dilemma)转思为「佛法所说的真理,是因为佛说才为真?还是因为其本身为真,佛才说呢?」或者,换个方式问,佛法所说的真理是佛教内部的真理,只限于佛教徒的理解与实践?还是佛陀说出宇宙的真理,具必然性和普遍性(「法尔如是」),一切佛教徒、非佛教徒当要理解和实践?其间涉及佛法主要是信仰(或情感)的真理抑或是理性的真理之分辨抉择。
信仰虔诚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没有理智思择的过程,信仰易成了顽固的偏见、成见,不只无法面对根本性问题,当然也谈不上解决,最多只是转移注意力或饮鸩止渴而已;反之,信仰的本身也是要超越的,在般若经教中即反复传达了这样的讯息。
总之,佛陀要人在不疑处有疑(当然也要信所当信),而以此来思考大乘经是否为佛说,将有更宽阔的视域,意即大乘经不一定是要佛亲说,一样也可以是佛法。2
悲愿为判准
「法无定法」是佛门常用词汇,在大乘般若经教中即反对佛陀形象之制式认定,以破除众生之惯性执着。然而,大乘佛法又屡屡强调「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说法」,如此多元的佛教信仰产生似不可避免。在法无定法、应机得度的原则下,可知「法法平等」,都是利益众生的方便,而无高下对错之分,也因此不应批判、排挤不同型态的佛教发展。
相对的,我们当着眼于悲济众生的观点来衡量法义,不管禅宗、净土、密宗、南传佛教、人间佛教等,甚至不管是不是佛教或其它宗教,只要能利乐有情,裨益于安身立命或拔除世间苦难,指引人走向光明、宁静和喜乐,都值得我们的尊重乃至于支持,不应以个人信仰、思想的出入,而轻视(乃至敌视)异于己者。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不认同他人的佛教观念暨义理上的诠释,但仍要敬重他们的正面贡献。而如果只因「判教」之不同,佛教史认知以及法义诠解的差异,动辄以「相似佛教」说之,乃至斥为谤佛、谤法,破坏佛教、狮子虫等,已然是仰天吐唾还堕己面。
一如印顺导师之于太虚大师,他们的佛教思想明显不同,甚至形成对立、打起笔战来,但如果问说印老一生中最推崇的老师,除太虚外不做第二人想。同样的,在印老著述中,不管是禅宗的虚云老和尚,还是净土宗的印光大师等,凡是悲心殷切、献身佛教,有着深远佛教理想的祖师大德,他皆是高度肯定、敬仰,即便彼此思想大有差别;3然而,令人遗憾的,在这次「批印」的研讨会中却看不到这样的格局心量。
总之,法义抉择其次,道心、人格和愿力才是优先,这是印顺导师面对中印藏历代祖师惯有的立场与态度;毕竟大乘菩萨道重于精神上的传承,而未必是思想上的认同,反而在思想上主张包容异己、尊重多元。因此,佛学见解固然重要,但道心和悲愿更可以被看重,凡对佛教、对众生有开创性贡献,即便法门不同、思想互异,都值得我们的高度礼敬;也愿以此与「佛教义学会」僧信大德共勉!
注释
注1:此可见K. N.Jayatilleke之名作Early Buddhist Theory of Knowledge,以及达赖喇嘛为Chris Impey, Humble before the Void一书所写之序。
注2:如龙树菩萨所言,佛法有五种人说:一者佛自口说、二者佛弟子说、三者仙人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
注3:对于近代中国佛教的高僧大德,印老曾表达他的推崇和尊敬,除太虚大师外,禅宗虚云老和尚、净宗印光大师等,印老在著作中数度表示了他内心的感佩。如虚云老和尚舍报之际,他写有〈怀念长老‧想起佛教〉(收在《华雨香云》Y 23p365-369),赞佩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在《佛在人间》一书也表示,印光大师是老实念佛的净宗大德,为无数的信众所崇敬,他之所以能发挥广大的教化力量,在于他不但切实履践,而又有对儒学及佛教的深广知识。(Y 14p286)
读后感,请在文章下面关注后留言。
相关阅读:
回应周贵华的文章,请大家阅读收藏
【狮子与老虎】老虎屁股摸不得,当代佛门二宝居士典范——周贵华辱骂佛门高僧,却不准佛门四众回应!
【评论荟萃】慈心三谏:停止煽动佛教内斗——关于周贵华教授《释印顺佛教研究与佛学思想略观》的批判印顺导师论文
【维权护教】关于佛教义学会公开诋毁人间佛教事件的呼吁 一一致国宗局、中佛协、社科院的公开信
谁是“狮子虫”? ——评周贵华“释印顺佛教研究和佛学思想略观”一文
是谁在“灭”法? 评周贵华的伪佛教观——以神学信仰颠覆中国佛教根基
其它文章:
【护法】佛陀耕田与凡夫耕田的差异在何处?——轮回之苦因与解脱不死之果
【护教维权】是谁不懂爱?编导自己秀无知,把观众当白痴!——戏谑佛教而臭名昭著的“法海不懂爱”竟然要拍IP电影,到底谁之过?
【听经】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四—《慈经》释文
【修慈】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三——慈的功德利益
【闻法】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二——慈波罗蜜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系列讲座之—恭诵《吉祥经Maṅgala Suttaṃ》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纪念太虚大师诞辰
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Mettà Suttaṃ》导读
【佛经导读】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之一
佛经导读】化盲从信仰为智慧,从烦恼苦痛中解脱—《卡拉玛经》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