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到底有没有信息茧房?

2017-11-30 魏武挥 传媒志

作者 | 魏武挥

来源 | 扯氮集

ID | weiwuhui_com

编辑|刘锦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



1


某权威媒体以今日头条为靶子,近日三评以算法推荐为核心的内容聚合客户端。


在第二评中,文章这样说到:


毫无疑问,信息的私人订制能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智能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可以快速完成用户与信息的精确匹配,大大降低获取信息成本,为生活带来便利。但换个角度看,算法主导下的内容分发模式,也会带来“自我封闭”的危险。


这段话有以句号为分割点,共有三句。而实际上,第一句和第三句是非常弱的弱相关。(我后文说明这一点)


接下来,文章继续说到:


一旦身处这样的“信息茧房”,就再难接受异质化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甚至在不同群体、代际间竖起阻碍沟通的高墙。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一个很高大上的词:信息茧房。


而本文,就打算较个真,到底存在不存在信息茧房,如果存在,是什么样的机制导致了信息茧房?


凡事不要想当然——就像权威媒体的这篇文章一样。


2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教授凯斯桑斯坦在2001年的《网络共和国》一书(这本书非常薄,中译本只有155页,区区十万字)中提出,后来在他的另外一本著作《信息乌托邦》(2008年)还有更大段的分析和讨论。


这个词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一本相当古老的书:1995年出版97年译为中文的尼葛洛庞帝所著《数字化生存》。在这本早年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的启蒙书中,尼葛洛庞帝创造了一个词:Daily Me——我的日报。


尼葛洛庞帝对“我的日报”不乏溢美之词:我们由此而可以不再看到那些我们不感兴趣的东西,大幅提升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效率。但桑斯坦则不以为然,他对信息定制化提出了警告。


桑斯坦对另外一个概念:部落化,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忧虑。这个词的发明权应该归于麦克卢汉,他准确地预见到了他身后那个时代一对矛盾:地球村与部落化。


信息茧房里这个茧字,就是作茧自缚的茧。所以信息茧房并不是特别深奥晦涩难懂的理论名词。定制就是作茧,结果就是自我封闭。


伴随着信息茧房,还有类似“小团队思维”、“信息极化”诸如此类的名词。大致意思类似:在一个封闭的信息环境里,团队成员互相强化已有的观点。在一些恐怖主义组织中,的确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我仇恨美国50分,你仇恨美国50分,互相交换,大家都仇恨美国100分。


但是,有一个前置问题必须考量:算法推荐会导致信息环境封闭么?


再一次提醒各位,不要想当然。


3

算法推荐的核心是对三类事物打标签:信息(文章)本身、受众(用户)、传者(信息发布者,或者叫帐号)。


在各个内容聚合客户端里,文章打标签提取关键词,这是今天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事。至于帐号,各个客户端都有三六九等的标签,越高级的帐号获算法推荐的可能性越大,这是一种人工干预式的平衡。


关键是用户标签。通过分析用户的属性,来进行文章配对,以满足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推送。


这里所谓的用户属性,基本上,当下的数据挖掘,已经能很好地解决两个属性:社会属性(比如性别、年龄、收入阶层等)和兴趣属性。


在我的《谁是内容行业里的大赢家》一文中,我提到头条接过的是百度的旗帜,就是指他们都是围绕用户兴趣属性做生意的。百度是用户输入关键字,头条则是进行数据挖掘建模分析。


但对这两个属性分析得再好,依然用户会产生“一点都不准嘛”这种感觉。


原因就在于兴趣并不代表立场、态度、观念。


我称之为“观念属性”。


4

一位对美国大选有兴趣的人,ta其实完全有可能对川普或希拉里有预设立场:比如川普粉+希拉里黑。


但算法推荐只能做到系统知道你对美国大选有兴趣,很难知道你的观念落在哪里。


于是这样的结果是很常见的:无论是吹捧川普的,还是吹捧希拉里的,都推送给这位对美国大选有兴趣的用户。


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构建出一个信息茧房?


前阵子关于电影敦刻尔克的文章非常多,这里当然有力挺这部电影,也有批评这部电影,有的批评还非常莫名其妙


但算法推荐可不知道你的态度,也无法得知这篇文章是否很莫名其妙。


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如何形成所谓信息极化,越看越坚持既定的观念?


对于商业公司而言,不能很好地获知用户的观念立场态度,当然是一种遗憾。也许未来技术能先进到准确地抓捕。但至少到现在,这种遗憾是一种幸运。


基于兴趣的算法推荐,是无法构建出所谓的信息茧房的。


离信息茧房略近的,不是算法推荐,而是对信息源的定制。这是两回事。


5

这在早年的博客阅读中,已经有所体现。博客阅读有一种方法就是RSS浏览器。将自己喜欢的博客放在这类应用中,以后就可以每篇都不拉地接受到博客的推送。如果不喜欢了,可以取消订阅。


是的,博客虽然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但它有很多痕迹,在微信公号中复生:我们难道没有做过订阅或取消订阅公号的事么?


社会化媒体场域里是有信息主动定制的成分的。微博上我喜欢/不喜欢一个人,可以关注/取消关注。微信朋友圈里,我可以视情况看/不看ta的朋友圈。


比起算法推荐来,这种订阅+关注的方式,才离信息茧房更近。


因为观念、立场、态度,在用户选择订阅/不订阅、关注/不关注时,已经内化在这些行为中了。


但我依然无法同意,社会化媒体或者信息定制,就肯定导致信息茧房。这里可能有一点相关性,但绝对不会有彻底的因果关系。


因为很少有人只看微博或朋友圈,从来不接触其它的媒体信源。


而且,转发机制的存在,从单个用户的角度而言,ta总是会看到一些让ta觉得不太和谐的东西。


比如我对乐视这家公司一直持否定立场,但这种情况并不存在:我的微博、朋友圈里就没有力挺乐视的文章了。


6

学理上讲,信息茧房并不是理论(theory),而是一种假设(hypothesis)。


因为它很难得到量化的证明。如果要证明这一点,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对样本进行跟踪观察和反复实验。


小团队思维倒是有可能的,尤其是恐怖主义组织。这类组织会倾尽全力构建封闭的信息环境,极化组织成员的观念。


但作为互联网时代中的普通老百姓,全封闭的信息环境——这件事当然有人在努力,但总有一些漏洞。


其实传播学学者们早就注意到一个现象,将之形成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学者们很早就发现,人们会出于种种原因,对媒体使用出现一种选择性行为。


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洞见,信息偏食自古有之,要说能够完全不偏不倚抛弃自己主观立场来进行信息获取,这大概也就AI能做到了。


人类自古有之的信息偏食,造成了什么灾难性的后果了吗?

7

桑斯坦担忧部落化、信息茧房之类,是有他原因的。


他是一名法学教授,主攻的是宪法。他当然对民主这个东西保有极大的敏感度。


他认为信息部落化以后,会导致共识的失缺。而民主其实就是最大公约数,民主社会必须有一些基本的共识。


从这个意义上,他发出了作为一名宪法教授的一种警告,而他的这种警告,是建立在信息定制化之上,并不是什么算法推荐。


有可能有论者以为,兴趣不是一种定制么?


是的,是一种定制,但这并没有什么。


我对娱乐八卦的毫无兴趣,会让我这个人的素养差到哪里去么?我对体育赛事的毫无兴趣,会导致我人生道路上有什么重大不妥么?


要允许人们对某些事情毫无兴趣,不要用信息茧房这种看上去特别可怕的词,来威胁他们。


8

最后,我还想提醒各位注意一个现象的存在:反转。


一个薛之谦不那么死忠但确实属于“喜欢”的粉丝,算法推荐机制下,依然会形成对薛之谦的反转:粉转黑或粉转路。


如果是死忠粉,见不得你们诽谤我的偶像,看到这类文章立刻关闭,如果算是“难接受异质化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这个锅不是算法推荐能背的。


至于事件新闻的反转,早上这样,中午那样,晚上又另外一样了,恐怕在今天,实在是太普及了。


算法推荐会故意屏蔽这样、那样、另外一样了么?


据说在某权威媒体上刊发文章获得十万加,可以被某长江中下游的大学视同为一篇核心期刊论文。


这样想当然的文章,也算核心论文,后者真是掉价之至。


(扯氮集 weiwuhui_com)


统筹 | 谭玥雨

微信公众号ID | chuanmei12321

新浪微博 | @新闻传播学研

商务合作事项 | 微信ID:xueyan12321

本公号及旗下内容分发平台接受读者投稿

地址为:chuanmei12321@163.com

投稿内容可包括但不局限于

学术探讨、传媒就业、考研故事、读书心得、事件评论

点击以下关键词,即可阅读往期精彩内容

时事热点

里约奥运王宝强徐玉玉VRG20新海诚乔任梁和颐酒店张靓颖筑梦天宫美国大选黑镜朱碧石梨视频直播双十一爸爸4丢书大战林丹出轨宁泽涛支付宝罗尔事件你的名字聂树斌雾霾小程序年终特评


学研干货

论文选题数据新闻新媒体编辑找英文期刊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史大咖舆情研究必读书单智媒元年考研论述沉默的螺旋精准报道新闻通稿识破假新闻18考研招生年末书单


传媒人生

电视台新闻系学业规划美媒稿费蓝瘦香菇传播学追妹新传学生朋友圈纸媒寒冬记者生存普利策奖记者节单身狗做媒体娱记财新传媒实习考研体验媒体试水男女友记者写作高危职业考研遇见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